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社会资本再生产周期运动
被引量:
2
1
作者
薛敬孝
《南开经济研究》
1986年第1期34-41,共8页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非物质资料生产尚很不发达,有些非物质资料生产领域还没有开拓或者还没有建立资本关系,非物质资料生产总体还没有构成一个重要经济部们。所以,马克思尽管对非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性质问题作过不少论述,但始终没有把它...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非物质资料生产尚很不发达,有些非物质资料生产领域还没有开拓或者还没有建立资本关系,非物质资料生产总体还没有构成一个重要经济部们。所以,马克思尽管对非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性质问题作过不少论述,但始终没有把它总括为一个经济部门进行分析,更没有把它和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联系起来。现在却有了很大不同。本文试图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出发分析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产业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第二产业
经济
部门
经济危机
制造业
日本
社会资本再
生产
商业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教育部门的生产性质
2
作者
刘小怡
《教育与经济》
1995年第4期6-9,共4页
教育部门不是生产部门,学校不是生产单位,这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所持的观点。这种观点不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产生了非常有害的后果。决策部门对教育的发展长期不重视或重视不够,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师待遇问题长期得不...
教育部门不是生产部门,学校不是生产单位,这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所持的观点。这种观点不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产生了非常有害的后果。决策部门对教育的发展长期不重视或重视不够,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师待遇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教育事业与经济发展相比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产生所有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教育部门不是生产部门的传统观念不无关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师法》和《教育法》 的出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部门
生产
性质
劳动力
非
生产
部门
劳动者
生活
资料
再
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物质
资料
的
生产
生产
资料
的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原因新探
3
作者
夏永祥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17-19,共3页
迄今为止,经济学界绝大多数同志依然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条客观经济规律。其原因在于,在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或资金)有机构成必然提高,在新追加的资本(资金)中,C的比重越来越...
迄今为止,经济学界绝大多数同志依然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条客观经济规律。其原因在于,在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或资金)有机构成必然提高,在新追加的资本(资金)中,C的比重越来越大,V的比重越来越小(C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V是用来购买生活资料的),由此导致了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速度比对生活资料的需求增长速度快,从而也就决定了生产资料的生产比生活资料的生产增长快。我们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资料
生产
生活
资料
增长速度
优先增长
劳动
生产
率
社会主义国家
有机构成
需求增长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
4
作者
左中海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1-8,共8页
如何划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学术界众说纷云,莫衷一是.本文以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为依据,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作一探讨。一、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马克思对生产劳动问题的研究是从简单劳动过程入手的,正是...
如何划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学术界众说纷云,莫衷一是.本文以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为依据,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作一探讨。一、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马克思对生产劳动问题的研究是从简单劳动过程入手的,正是从对简单劳动过程的研究中得出了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中进行了详尽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劳动与非
生产
劳动
社会主义
生产
劳动
马克思
社会主义
生产
关系
资本主义
生产
劳动
社会主义制度
劳动问题
剩余价值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劳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
被引量:
1
5
作者
邓大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3年第3期13-18,共6页
【正】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其中有的同志认为我国现阶段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不应以是否生产物质资料为界限,而应以是否能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
【正】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其中有的同志认为我国现阶段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不应以是否生产物质资料为界限,而应以是否能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为界限,一切能够满足人们消费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因此,他们提出教育也是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教育工作者从事的劳动也算作生产劳动。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下面就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划分的标准及其意义,结合教育是否生产劳动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就教于同志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生产
劳动与非
生产
劳动
一般
生产
劳动
划分标准
劳动能力
总劳动
马克思
劳动力
生活
资料
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发展第三产业对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作用
6
作者
辛仁周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3-17,共5页
两种生产是指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在社会制度既定的条件下,解决和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根本措施,是要在调整人口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物质资料生产,而国内外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对于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
两种生产是指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在社会制度既定的条件下,解决和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根本措施,是要在调整人口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物质资料生产,而国内外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对于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作用十分显著。那么,发展第三产业对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的矛盾有哪些作用呢?笔者在此谈些不成熟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
生产
发展第三产业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劳动人口
生产
资料
生产
消费
资料
生产
人口
生产
第二产业
三次产业划分法
非
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生产劳动的涵义——兼论商业劳动的性质
7
作者
魏其萃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1年第4期32-35,44,共5页
最近学术界又在进一步探讨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问题。有人说:“商业职工的劳动由于一直被认为不是生产劳动,不受重视,因而商业部门职工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也不能在实际上与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真正地平等起来。现在为了纠...
最近学术界又在进一步探讨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问题。有人说:“商业职工的劳动由于一直被认为不是生产劳动,不受重视,因而商业部门职工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也不能在实际上与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真正地平等起来。现在为了纠正这种看法,首先必须让人们从理论上承认商业劳动是生产劳动。”我认为,商业职工劳动的重要性与商业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没有直接联系,把不是生产性的劳动说成是生产劳动,这不是在理论上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否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为了正确区分商业劳动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劳动与非
生产
劳动
商业劳动
发展马克思主义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商业职工
社会主义社会
使用价值
剩余价值
生产
过程
国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的实践意义
8
作者
李胜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44-48,共5页
建国以后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进行了广泛而持久的讨论,这些讨论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统计核算以及就业政策等重大现实问题,并且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实践意义。这场讨论除“文革”期间中断外,历时二十多年。“文革”前的讨...
建国以后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进行了广泛而持久的讨论,这些讨论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统计核算以及就业政策等重大现实问题,并且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实践意义。这场讨论除“文革”期间中断外,历时二十多年。“文革”前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着何炼成同志在《经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生产
劳动
资本主义
生产
劳动
生产
劳动与非
生产
劳动
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
生产
过程
国民收入
非
物质
生产
部门
发展趋势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工业经济产业结构的几点探讨
被引量:
6
9
作者
陈英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5-78,共4页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3左右,服务部门却发展到近70%,“后工业经济”已经形成。然而,很多人仍然不愿承认这个事实。本文就一些不同的看法提出置疑,有针对性地作了一些分析,探讨其偏颇所在。
关键词
后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商业服务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能以国民经济结构去适应能源状况
10
作者
李志建
《社会科学研究》
1981年第4期115-116,共2页
读了张思平同志写的《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结构的关系》(见《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第4期,以下简称《关系》)一文,颇受启发。我赞成《关系》一文的基本观点,但也有某些不同意见。例如,作者认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必须注意能源的开发利用...
读了张思平同志写的《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结构的关系》(见《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第4期,以下简称《关系》)一文,颇受启发。我赞成《关系》一文的基本观点,但也有某些不同意见。例如,作者认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必须注意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国民经济结构两者之间的互相适应的问题”,既要“重视‘开源节流’。使能源生产和使用适应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也要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能源状况的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我认为,这种建立适应我国能源状况的国民经济结构的主张,值得商榷。国民经济结构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互相适应
基本观点
经济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
能源问题
合理性
产业系统
能源状况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11
作者
彭延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9-79,共1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它的突出表现,是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物质生产领域提供的产值和就业人口不断减少,非物质生产领域提供的产值和就业人口不断增加。这种趋势,最初是在美国表现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它的突出表现,是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物质生产领域提供的产值和就业人口不断减少,非物质生产领域提供的产值和就业人口不断增加。这种趋势,最初是在美国表现出来的。1950年,美国第三产业(现在通常说的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等物质生产部门、流通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商品
国民经济结构
资本主义
生产
方式
非
物质
生产
部门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现代资本主义
生产
劳动与非
生产
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
三次产业
就业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谈商业改革的理论原则
12
作者
战勇
《求实》
1984年第10期18-22,共5页
当前,正在全国城乡各地蓬勃展开的商业改革,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大大超出了建国以来的任何一次商业改革。商业改革不是凭人们的主观愿望进行的,而有着它自己的客观依据和理论原则。商业改革的客观依据和理论原则是什么呢?
关键词
商业改革
理论原则
主观愿望
社会主义
生产
关系
商品流通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商业劳动
商品供给
供求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银行利润及其考核
13
作者
王晓中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6期30-32,共3页
(一) 利润,直接表现为剩余产品的价值。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利润是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是形成社会积累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的主要来源。自银行产生以来,社会总利润就进一步分割出工业利润...
(一) 利润,直接表现为剩余产品的价值。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利润是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是形成社会积累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的主要来源。自银行产生以来,社会总利润就进一步分割出工业利润、商业利润和银行利润。银行不属于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就其性质和职能来讲是属于资金的融通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银行利润
社会经济效益
考核指标
总利润
主要来源
剩余产品价值
利息收入
社会主义制度
存款利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牧为主”是促进我区农业全面发展的方针
14
作者
萨纳赛汉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4期47-49,共3页
有人认为,在我区实行农业“以牧为主”的二十五字方针是放弃种植业,实行的结果只能使农、牧两败俱伤,给农、牧民带来灾难。这种认识的存在,对于全面地贯彻执行“以牧为主”的二十五字方针有极大的危害,它不利于人们满怀信心地大胆实践...
有人认为,在我区实行农业“以牧为主”的二十五字方针是放弃种植业,实行的结果只能使农、牧两败俱伤,给农、牧民带来灾难。这种认识的存在,对于全面地贯彻执行“以牧为主”的二十五字方针有极大的危害,它不利于人们满怀信心地大胆实践这一方针。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就上述意见作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畜牧业
二十五字方针
种植业
全面发展
农业
粮食
生产
格图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牧区
畜禽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民收入
被引量:
1
15
《经济问题》
1980年第3期34-34,共1页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由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扣除用来补偿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其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国民经济的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这些部门主要有:工业、农业...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由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扣除用来补偿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其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国民经济的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这些部门主要有: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以及商业中属于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继续的部分(即分类、包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收入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产品价值
资料
价值
国民经济
劳动者
生产
过程
流通领域
商业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社会资本再生产周期运动
被引量:
2
1
作者
薛敬孝
出处
《南开经济研究》
1986年第1期34-41,共8页
文摘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非物质资料生产尚很不发达,有些非物质资料生产领域还没有开拓或者还没有建立资本关系,非物质资料生产总体还没有构成一个重要经济部们。所以,马克思尽管对非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性质问题作过不少论述,但始终没有把它总括为一个经济部门进行分析,更没有把它和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联系起来。现在却有了很大不同。本文试图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出发分析这一问题。
关键词
第三产业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第二产业
经济
部门
经济危机
制造业
日本
社会资本再
生产
商业
国际比较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教育部门的生产性质
2
作者
刘小怡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出处
《教育与经济》
1995年第4期6-9,共4页
文摘
教育部门不是生产部门,学校不是生产单位,这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所持的观点。这种观点不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产生了非常有害的后果。决策部门对教育的发展长期不重视或重视不够,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师待遇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教育事业与经济发展相比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产生所有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教育部门不是生产部门的传统观念不无关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师法》和《教育法》 的出台,
关键词
教育
部门
生产
性质
劳动力
非
生产
部门
劳动者
生活
资料
再
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物质
资料
的
生产
生产
资料
的
生产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原因新探
3
作者
夏永祥
机构
兰州大学经济系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17-19,共3页
文摘
迄今为止,经济学界绝大多数同志依然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条客观经济规律。其原因在于,在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或资金)有机构成必然提高,在新追加的资本(资金)中,C的比重越来越大,V的比重越来越小(C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V是用来购买生活资料的),由此导致了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速度比对生活资料的需求增长速度快,从而也就决定了生产资料的生产比生活资料的生产增长快。我们认为。
关键词
生产
资料
生产
生活
资料
增长速度
优先增长
劳动
生产
率
社会主义国家
有机构成
需求增长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
4
作者
左中海
机构
兰州大学经济系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1-8,共8页
文摘
如何划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学术界众说纷云,莫衷一是.本文以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为依据,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作一探讨。一、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马克思对生产劳动问题的研究是从简单劳动过程入手的,正是从对简单劳动过程的研究中得出了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中进行了详尽的考察。
关键词
生产
劳动与非
生产
劳动
社会主义
生产
劳动
马克思
社会主义
生产
关系
资本主义
生产
劳动
社会主义制度
劳动问题
剩余价值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劳动过程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
被引量:
1
5
作者
邓大松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3年第3期13-18,共6页
文摘
【正】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其中有的同志认为我国现阶段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不应以是否生产物质资料为界限,而应以是否能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为界限,一切能够满足人们消费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因此,他们提出教育也是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教育工作者从事的劳动也算作生产劳动。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下面就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划分的标准及其意义,结合教育是否生产劳动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就教于同志们。
关键词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生产
劳动与非
生产
劳动
一般
生产
劳动
划分标准
劳动能力
总劳动
马克思
劳动力
生活
资料
劳动者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发展第三产业对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作用
6
作者
辛仁周
机构
国家计委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
出处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3-17,共5页
文摘
两种生产是指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在社会制度既定的条件下,解决和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根本措施,是要在调整人口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物质资料生产,而国内外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对于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作用十分显著。那么,发展第三产业对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的矛盾有哪些作用呢?笔者在此谈些不成熟的看法。
关键词
两种
生产
发展第三产业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劳动人口
生产
资料
生产
消费
资料
生产
人口
生产
第二产业
三次产业划分法
非
物质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生产劳动的涵义——兼论商业劳动的性质
7
作者
魏其萃
出处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1年第4期32-35,44,共5页
文摘
最近学术界又在进一步探讨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问题。有人说:“商业职工的劳动由于一直被认为不是生产劳动,不受重视,因而商业部门职工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也不能在实际上与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真正地平等起来。现在为了纠正这种看法,首先必须让人们从理论上承认商业劳动是生产劳动。”我认为,商业职工劳动的重要性与商业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没有直接联系,把不是生产性的劳动说成是生产劳动,这不是在理论上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否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为了正确区分商业劳动的性质,
关键词
生产
劳动与非
生产
劳动
商业劳动
发展马克思主义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商业职工
社会主义社会
使用价值
剩余价值
生产
过程
国民收入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的实践意义
8
作者
李胜兰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44-48,共5页
文摘
建国以后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进行了广泛而持久的讨论,这些讨论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统计核算以及就业政策等重大现实问题,并且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实践意义。这场讨论除“文革”期间中断外,历时二十多年。“文革”前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着何炼成同志在《经济研究》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生产
劳动
资本主义
生产
劳动
生产
劳动与非
生产
劳动
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
生产
过程
国民收入
非
物质
生产
部门
发展趋势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工业经济产业结构的几点探讨
被引量:
6
9
作者
陈英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
出处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5-78,共4页
文摘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3左右,服务部门却发展到近70%,“后工业经济”已经形成。然而,很多人仍然不愿承认这个事实。本文就一些不同的看法提出置疑,有针对性地作了一些分析,探讨其偏颇所在。
关键词
后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商业服务
产业结构
Keywords
post industrial economy;industrial economy;sectors of material goods production;commercial services
分类号
F41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能以国民经济结构去适应能源状况
10
作者
李志建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81年第4期115-116,共2页
文摘
读了张思平同志写的《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结构的关系》(见《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第4期,以下简称《关系》)一文,颇受启发。我赞成《关系》一文的基本观点,但也有某些不同意见。例如,作者认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必须注意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国民经济结构两者之间的互相适应的问题”,既要“重视‘开源节流’。使能源生产和使用适应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也要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能源状况的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我认为,这种建立适应我国能源状况的国民经济结构的主张,值得商榷。国民经济结构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互相适应
基本观点
经济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
能源问题
合理性
产业系统
能源状况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11
作者
彭延光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9-79,共11页
文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它的突出表现,是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物质生产领域提供的产值和就业人口不断减少,非物质生产领域提供的产值和就业人口不断增加。这种趋势,最初是在美国表现出来的。1950年,美国第三产业(现在通常说的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等物质生产部门、流通部门。
关键词
服务商品
国民经济结构
资本主义
生产
方式
非
物质
生产
部门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现代资本主义
生产
劳动与非
生产
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
三次产业
就业人口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谈商业改革的理论原则
12
作者
战勇
出处
《求实》
1984年第10期18-22,共5页
文摘
当前,正在全国城乡各地蓬勃展开的商业改革,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大大超出了建国以来的任何一次商业改革。商业改革不是凭人们的主观愿望进行的,而有着它自己的客观依据和理论原则。商业改革的客观依据和理论原则是什么呢?
关键词
商业改革
理论原则
主观愿望
社会主义
生产
关系
商品流通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商业劳动
商品供给
供求平衡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银行利润及其考核
13
作者
王晓中
机构
郑大经济系金融干部专修科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6期30-32,共3页
文摘
(一) 利润,直接表现为剩余产品的价值。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利润是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是形成社会积累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的主要来源。自银行产生以来,社会总利润就进一步分割出工业利润、商业利润和银行利润。银行不属于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就其性质和职能来讲是属于资金的融通部门。
关键词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银行利润
社会经济效益
考核指标
总利润
主要来源
剩余产品价值
利息收入
社会主义制度
存款利息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牧为主”是促进我区农业全面发展的方针
14
作者
萨纳赛汉
机构
内蒙古畜牧经济学会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4期47-49,共3页
文摘
有人认为,在我区实行农业“以牧为主”的二十五字方针是放弃种植业,实行的结果只能使农、牧两败俱伤,给农、牧民带来灾难。这种认识的存在,对于全面地贯彻执行“以牧为主”的二十五字方针有极大的危害,它不利于人们满怀信心地大胆实践这一方针。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就上述意见作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
发展畜牧业
二十五字方针
种植业
全面发展
农业
粮食
生产
格图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牧区
畜禽产品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民收入
被引量:
1
15
出处
《经济问题》
1980年第3期34-34,共1页
文摘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由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扣除用来补偿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其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国民经济的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这些部门主要有: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以及商业中属于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继续的部分(即分类、包装。
关键词
国民收入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产品价值
资料
价值
国民经济
劳动者
生产
过程
流通领域
商业
国家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社会资本再生产周期运动
薛敬孝
《南开经济研究》
198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教育部门的生产性质
刘小怡
《教育与经济》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原因新探
夏永祥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
左中海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试论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
邓大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发展第三产业对缓解两种生产之间矛盾的作用
辛仁周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浅谈生产劳动的涵义——兼论商业劳动的性质
魏其萃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略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的实践意义
李胜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后工业经济产业结构的几点探讨
陈英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不能以国民经济结构去适应能源状况
李志建
《社会科学研究》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彭延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谈谈商业改革的理论原则
战勇
《求实》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浅谈银行利润及其考核
王晓中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以牧为主”是促进我区农业全面发展的方针
萨纳赛汉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国民收入
《经济问题》
198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