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一论断的质疑
被引量:
1
1
作者
涂赞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6年第4期43-49,共7页
【正】 解放以来,我国的哲学教科书以及其它有关论著,几乎无一例外地肯定,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一九六二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艾思奇同志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说道: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正】 解放以来,我国的哲学教科书以及其它有关论著,几乎无一例外地肯定,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一九六二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艾思奇同志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说道: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只能是人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或者简单地说就是物质生产。”往后出版的其它一些教科书的提法与此基本相同。这些提法都把人口因素同地理环境相并列,排斥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外,而只承认物质生产才是社会历史中的决定力量。这种论断既不符合包括原始社会在内的全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也不符合恩格斯晚年提出的两种生产理论,应该加以修正。首先,从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来看,除了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社会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
决定作用
原始社会末期
人类社会
制约作用
社会存在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社会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谈共有的人口规律——五论“两种生产”
被引量:
1
2
作者
曹明国
《人口学刊》
1982年第1期17-19,共3页
人口规律,是人口理论中的核心问题;而共有人口规律,又是人口规律中的主要规律。因此,继续深入地探讨共有的人口规律,还是必要的。本文,只简要地讲两点。一、对共有人口规律讨论情况的回顾1978年5月,在吉林市举办的人口讨论班上,我们曾...
人口规律,是人口理论中的核心问题;而共有人口规律,又是人口规律中的主要规律。因此,继续深入地探讨共有的人口规律,还是必要的。本文,只简要地讲两点。一、对共有人口规律讨论情况的回顾1978年5月,在吉林市举办的人口讨论班上,我们曾经提出:在人口规律体系中,存在着一个一切社会共有的人口规律;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必须相适应地发展,就是一切社会共有的人口规律。当时,引起了强烈的争论,也受多数人的批评,甚致有人说,这是马尔萨斯主义。同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人口规律
两种
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人口
生产
人口科学
人口发展
马尔萨斯主义
人口理论
相适应
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类自身生产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问题
3
作者
董杰
《人口与经济》
1983年第6期11-13,64,共4页
在当前理论界关于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讨论文章中,存有一种观点,即在承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同时,又认为人类自身生产是历史的决定因素。 人类自身生产在人类历史中究竟起着什么作用?是否就是一种决定...
在当前理论界关于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讨论文章中,存有一种观点,即在承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同时,又认为人类自身生产是历史的决定因素。 人类自身生产在人类历史中究竟起着什么作用?是否就是一种决定因素?我认为,这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共同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自身
生产
作用问题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人类历史
决定因素
社会面貌
马恩
原始公社
奴隶主
相对过剩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生命生产力和生命生产关系
4
作者
杨继明
《社会》
1984年第6期61-61,共1页
家庭是个历史范畴,它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总起来看,它的发展变化应该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另一是家庭自身的内在矛盾运动。这两大原因缺一不可,没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家庭就...
家庭是个历史范畴,它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总起来看,它的发展变化应该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另一是家庭自身的内在矛盾运动。这两大原因缺一不可,没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家庭就不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没有家庭内在矛盾的运动,刚不会有家庭自身的存在,不可能把家庭和其它社会组织区别开来。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我认为可以根据两种生产的思想,从中引出两种生产方式的概念。如同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并存一样,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并存也有着人类自身生产方式,人类自身生产方式不是别的,正是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历史范畴
社会组织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关系
血缘关系
人类自身
生产
生产
关系
发展变化
家庭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两种生产和共有人口规律讨论情况简介
5
作者
杨清涛
《人口与经济》
1983年第6期14-18,共5页
近年来,人口科学研究中对两种生产和共有人口规律的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注意。现将各种刊物发表的有关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情况作一综合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一、关于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的问题 有的同志认为,从现实来看,...
近年来,人口科学研究中对两种生产和共有人口规律的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注意。现将各种刊物发表的有关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情况作一综合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一、关于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的问题 有的同志认为,从现实来看,确实存在着两种生产的问题,理论上也有一些理由。但把它说成是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则是不合适的。理由是:①在人类社会中,人和物的地位不同,人类本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的性质也不同,物质生产具有社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
生产
理论
共有人
人口规律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社会形态
相适应
特有人
社会
生产方式
生产
关系
决定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口学界对两种生产理论的探讨
6
作者
关秀芳
《学术研究》
1981年第3期56-56,共1页
两种生产理论的问题,我省汕头地区的同志在第一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上已提了出来。在论文中他们引述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写的一段话:“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
两种生产理论的问题,我省汕头地区的同志在第一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上已提了出来。在论文中他们引述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写的一段话:“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
生产
理论
人口学
社会发展
人口科学
决定性因素
恩格斯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再
生产
人口
生产
唯物主义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生产”与原始社会的分期
7
作者
程德祺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07-114,119,共9页
1 革命导师恩格斯曾在其卓越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第一版序言(1884年)中提出了关于“两种生产”决定历史发展进程的著名论断: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1 革命导师恩格斯曾在其卓越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第一版序言(1884年)中提出了关于“两种生产”决定历史发展进程的著名论断: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受血族关系的支配。然而,在以血族关系为基础的这种社会结构中,劳动生产率日益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私有制和交换、财产差别、使用他人劳动力的可能性,从而阶级对立的基础等等新的社会成分,也日益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
生产
社会制度
原始社会
血族关系
恩格斯
起源
发展进程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发展阶段
私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产力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被引量:
2
8
作者
詹万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81-82,共2页
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发展还是阶级斗争呢?本文想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我认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一个,这就是生产力。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史。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
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发展还是阶级斗争呢?本文想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我认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一个,这就是生产力。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史。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正如马克思说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处于经常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而生产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则是相对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动力
生产
力发展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历史发展
生产
力和
生产
关系
发展史
阶级斗争
工业资本家
关系的性质
发展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两种生产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9
作者
廖廷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24-27,共4页
恩格斯在1884年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所写的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
恩格斯在1884年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所写的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对于恩格斯的这一论述,一百多年以来,一直断断续续存在着争论。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
生产
社会发展
物质
资料
的
生产方式
人的
生产
人口
生产
决定力量
物的
生产
斯大林
物质
生产
社会历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理性与社会历史规律
被引量:
1
10
作者
吴宁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社会历史
非理性因素
发展规律
社会历史规律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可能性空间
社会历史发展
社会历史过程
社会
物质
生活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践本体论三题
被引量:
1
11
作者
刘军
李心贵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0-94,共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自己称谓的“实践唯物主义”。它不仅坚持唯物主义的一般立场,而且尤其强调实践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实践既是主体的又是本体的。所谓主体的,因为它是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活动,相对于自然界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自己称谓的“实践唯物主义”。它不仅坚持唯物主义的一般立场,而且尤其强调实践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实践既是主体的又是本体的。所谓主体的,因为它是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活动,相对于自然界或外部世界来说它毕竟是第二位的;所谓客体的或本体的,因为自然界发展到今天已决不是原先那种“天然形态”了,而是已经人化了,也就是说经过人的实践活动加以改造过了,因此对自然界就必须从主体、实践方面来理解。实践同客体一样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本文打算从三个不同角度来探讨一下实践的本体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实践
实践活动
社会存在
实践本体论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自然界
对象化
生产
力
费尔巴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一切社会共有的人口规律
12
作者
马学宽
《人口学刊》
1981年第1期9-12,共4页
为了适应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人口理论工作者对人口理论的研究作了一些新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在人口规律问题上,有的同志认为:不仅存在各种社会形态特有的人口规律,而且,还存在一切社会共有的人...
为了适应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人口理论工作者对人口理论的研究作了一些新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在人口规律问题上,有的同志认为:不仅存在各种社会形态特有的人口规律,而且,还存在一切社会共有的人口规律。这种共有的人口规律就是:人口发展必须和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相适应。其主要理由:第一,有个性必有共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人口规律也不例外,第二,在各种社会里,都有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的存在,因而,就有一般人口规律在、起作用。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人口现象同客观世界存在的其它各种事物一样,也是有规律的。人口规律是人口现象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适应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生产
发展
相对过剩人口
社会形态
唯物辩证法
生产
关系
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
生活
资料
理论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地理环境与教育的关系
13
作者
阚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34-40,共7页
近10年来对地理环境与社会关系问题,经现代哲学和历史学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地理环境主要从以下三种情形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即相同时期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生产力和社会制度下的同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变迁三种情形.无数事实证明,地理...
近10年来对地理环境与社会关系问题,经现代哲学和历史学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地理环境主要从以下三种情形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即相同时期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生产力和社会制度下的同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变迁三种情形.无数事实证明,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明显和深远的.地理环境既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又造就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不同特色,在此基础上,便形成一定的区域民族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
民族文化传统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教育制度
环境变迁
社会发展
教育特色
农业区
生产
力
社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属性
14
作者
王复三
陈锡林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13,共8页
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哲学逻辑和社会学双重属性。其哲学属性在于,从坚持物质资料生产这一逻辑前提出发,揭示人的本质之谜,完成了一元论历史观的哲学创新。其社会学属性在于,为研究社会结构和人的社会化提供了方法论原则。两种属性的统...
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哲学逻辑和社会学双重属性。其哲学属性在于,从坚持物质资料生产这一逻辑前提出发,揭示人的本质之谜,完成了一元论历史观的哲学创新。其社会学属性在于,为研究社会结构和人的社会化提供了方法论原则。两种属性的统一在于,把社会实践看作社会生活的本质,并坚持用历史说明人的思维方式。把握其双重属性,有助于开拓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学
哲学属性
人的社会化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历史观
社会结构
哲学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维
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劳动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5
作者
张树维
彭建民
《理论探讨》
1986年第3期71-76,共6页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一个社会劳动就业的性质、方式和程度。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就业实现形式。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要素。但是,二者在彼...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一个社会劳动就业的性质、方式和程度。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就业实现形式。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要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要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就业即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以工人出卖劳动力为前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就业
生产
资料
劳动力
劳动者
马克思主义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社会就业
实现形式
社会形式
资本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一论断的质疑
被引量:
1
1
作者
涂赞琥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6年第4期43-49,共7页
文摘
【正】 解放以来,我国的哲学教科书以及其它有关论著,几乎无一例外地肯定,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一九六二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艾思奇同志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说道: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只能是人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或者简单地说就是物质生产。”往后出版的其它一些教科书的提法与此基本相同。这些提法都把人口因素同地理环境相并列,排斥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外,而只承认物质生产才是社会历史中的决定力量。这种论断既不符合包括原始社会在内的全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也不符合恩格斯晚年提出的两种生产理论,应该加以修正。首先,从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来看,除了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外。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社会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
决定作用
原始社会末期
人类社会
制约作用
社会存在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社会历史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谈共有的人口规律——五论“两种生产”
被引量:
1
2
作者
曹明国
出处
《人口学刊》
1982年第1期17-19,共3页
文摘
人口规律,是人口理论中的核心问题;而共有人口规律,又是人口规律中的主要规律。因此,继续深入地探讨共有的人口规律,还是必要的。本文,只简要地讲两点。一、对共有人口规律讨论情况的回顾1978年5月,在吉林市举办的人口讨论班上,我们曾经提出:在人口规律体系中,存在着一个一切社会共有的人口规律;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必须相适应地发展,就是一切社会共有的人口规律。当时,引起了强烈的争论,也受多数人的批评,甚致有人说,这是马尔萨斯主义。同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上。
关键词
一般人口规律
两种
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人口
生产
人口科学
人口发展
马尔萨斯主义
人口理论
相适应
社会形态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类自身生产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问题
3
作者
董杰
机构
河北大学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3年第6期11-13,64,共4页
文摘
在当前理论界关于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讨论文章中,存有一种观点,即在承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同时,又认为人类自身生产是历史的决定因素。 人类自身生产在人类历史中究竟起着什么作用?是否就是一种决定因素?我认为,这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共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人类自身
生产
作用问题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人类历史
决定因素
社会面貌
马恩
原始公社
奴隶主
相对过剩人口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生命生产力和生命生产关系
4
作者
杨继明
出处
《社会》
1984年第6期61-61,共1页
文摘
家庭是个历史范畴,它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总起来看,它的发展变化应该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另一是家庭自身的内在矛盾运动。这两大原因缺一不可,没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家庭就不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没有家庭内在矛盾的运动,刚不会有家庭自身的存在,不可能把家庭和其它社会组织区别开来。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我认为可以根据两种生产的思想,从中引出两种生产方式的概念。如同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并存一样,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并存也有着人类自身生产方式,人类自身生产方式不是别的,正是家庭。
关键词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历史范畴
社会组织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关系
血缘关系
人类自身
生产
生产
关系
发展变化
家庭关系
分类号
C0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两种生产和共有人口规律讨论情况简介
5
作者
杨清涛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3年第6期14-18,共5页
文摘
近年来,人口科学研究中对两种生产和共有人口规律的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注意。现将各种刊物发表的有关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情况作一综合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一、关于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的问题 有的同志认为,从现实来看,确实存在着两种生产的问题,理论上也有一些理由。但把它说成是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则是不合适的。理由是:①在人类社会中,人和物的地位不同,人类本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的性质也不同,物质生产具有社会性。
关键词
两种
生产
理论
共有人
人口规律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社会形态
相适应
特有人
社会
生产方式
生产
关系
决定性因素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口学界对两种生产理论的探讨
6
作者
关秀芳
出处
《学术研究》
1981年第3期56-56,共1页
文摘
两种生产理论的问题,我省汕头地区的同志在第一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上已提了出来。在论文中他们引述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写的一段话:“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
关键词
两种
生产
理论
人口学
社会发展
人口科学
决定性因素
恩格斯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再
生产
人口
生产
唯物主义观点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生产”与原始社会的分期
7
作者
程德祺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07-114,119,共9页
文摘
1 革命导师恩格斯曾在其卓越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第一版序言(1884年)中提出了关于“两种生产”决定历史发展进程的著名论断: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受血族关系的支配。然而,在以血族关系为基础的这种社会结构中,劳动生产率日益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私有制和交换、财产差别、使用他人劳动力的可能性,从而阶级对立的基础等等新的社会成分,也日益发展起来;
关键词
两种
生产
社会制度
原始社会
血族关系
恩格斯
起源
发展进程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发展阶段
私有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产力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被引量:
2
8
作者
詹万生
机构
北京师院政教系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81-82,共2页
文摘
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发展还是阶级斗争呢?本文想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我认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一个,这就是生产力。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史。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正如马克思说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处于经常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而生产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则是相对稳定的。
关键词
根本动力
生产
力发展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历史发展
生产
力和
生产
关系
发展史
阶级斗争
工业资本家
关系的性质
发展变化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两种生产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9
作者
廖廷柏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24-27,共4页
文摘
恩格斯在1884年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所写的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对于恩格斯的这一论述,一百多年以来,一直断断续续存在着争论。其中。
关键词
两种
生产
社会发展
物质
资料
的
生产方式
人的
生产
人口
生产
决定力量
物的
生产
斯大林
物质
生产
社会历史发展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理性与社会历史规律
被引量:
1
10
作者
吴宁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社会历史
非理性因素
发展规律
社会历史规律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可能性空间
社会历史发展
社会历史过程
社会
物质
生活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践本体论三题
被引量:
1
11
作者
刘军
李心贵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0-94,共5页
文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自己称谓的“实践唯物主义”。它不仅坚持唯物主义的一般立场,而且尤其强调实践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实践既是主体的又是本体的。所谓主体的,因为它是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活动,相对于自然界或外部世界来说它毕竟是第二位的;所谓客体的或本体的,因为自然界发展到今天已决不是原先那种“天然形态”了,而是已经人化了,也就是说经过人的实践活动加以改造过了,因此对自然界就必须从主体、实践方面来理解。实践同客体一样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本文打算从三个不同角度来探讨一下实践的本体论问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实践
实践活动
社会存在
实践本体论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自然界
对象化
生产
力
费尔巴哈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一切社会共有的人口规律
12
作者
马学宽
机构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出处
《人口学刊》
1981年第1期9-12,共4页
文摘
为了适应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人口理论工作者对人口理论的研究作了一些新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在人口规律问题上,有的同志认为:不仅存在各种社会形态特有的人口规律,而且,还存在一切社会共有的人口规律。这种共有的人口规律就是:人口发展必须和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相适应。其主要理由:第一,有个性必有共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人口规律也不例外,第二,在各种社会里,都有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的存在,因而,就有一般人口规律在、起作用。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人口现象同客观世界存在的其它各种事物一样,也是有规律的。人口规律是人口现象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但是。
关键词
相适应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生产
发展
相对过剩人口
社会形态
唯物辩证法
生产
关系
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
生活
资料
理论工作者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地理环境与教育的关系
13
作者
阚军
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34-40,共7页
文摘
近10年来对地理环境与社会关系问题,经现代哲学和历史学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地理环境主要从以下三种情形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即相同时期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生产力和社会制度下的同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变迁三种情形.无数事实证明,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明显和深远的.地理环境既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又造就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不同特色,在此基础上,便形成一定的区域民族文化传统.
关键词
地理环境
民族文化传统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教育制度
环境变迁
社会发展
教育特色
农业区
生产
力
社会制度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属性
14
作者
王复三
陈锡林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13,共8页
文摘
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哲学逻辑和社会学双重属性。其哲学属性在于,从坚持物质资料生产这一逻辑前提出发,揭示人的本质之谜,完成了一元论历史观的哲学创新。其社会学属性在于,为研究社会结构和人的社会化提供了方法论原则。两种属性的统一在于,把社会实践看作社会生活的本质,并坚持用历史说明人的思维方式。把握其双重属性,有助于开拓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学
哲学属性
人的社会化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历史观
社会结构
哲学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维
方式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劳动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5
作者
张树维
彭建民
出处
《理论探讨》
1986年第3期71-76,共6页
文摘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一个社会劳动就业的性质、方式和程度。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就业实现形式。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要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要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就业即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以工人出卖劳动力为前提的。
关键词
劳动就业
生产
资料
劳动力
劳动者
马克思主义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社会就业
实现形式
社会形式
资本主义制度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一论断的质疑
涂赞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再谈共有的人口规律——五论“两种生产”
曹明国
《人口学刊》
198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类自身生产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问题
董杰
《人口与经济》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生命生产力和生命生产关系
杨继明
《社会》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关于两种生产和共有人口规律讨论情况简介
杨清涛
《人口与经济》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人口学界对两种生产理论的探讨
关秀芳
《学术研究》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两种生产”与原始社会的分期
程德祺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生产力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詹万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浅议两种生产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廖廷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非理性与社会历史规律
吴宁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实践本体论三题
刘军
李心贵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浅谈一切社会共有的人口规律
马学宽
《人口学刊》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试论地理环境与教育的关系
阚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属性
王复三
陈锡林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试论劳动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张树维
彭建民
《理论探讨》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