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略论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循环转换机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文启胜
-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7-109,共3页
-
文摘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总是同时并存、交替循环的,二者构成社会再生产的整体运动。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分为生产资料再生产与消费资料再生产,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原理,要使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必须在价值上和实物上补偿当年以活劳动形式所耗费的消费资料。
-
关键词
物质资料再生产
劳动力再生产
再生产过程
生产与消费
马克思主义
消费资料
物化劳动
生产资料
消费过程
社会再生产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稿对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的分析
- 2
-
-
作者
郭继严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3年第2期44-48,共5页
-
文摘
马克思为创作《资本论》第二卷,于1865年至1881年间先后写了八份手稿。现行的、由恩格斯编辑出版的《资本论》第二卷主要是根据第二稿和第八稿整理成书的。在这里,马克思对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研究集中在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上,而在1865年写的第一稿中,则专门详细地研究了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研究了对物质资料再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社会主义再生产与资本主义再生产虽然有着根本性质上的区别,但从物质资料生产这个方面来说,也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马克思考察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所揭示出来的一般规律,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也是存在的。学习这份手稿,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理解,而且对研究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也有重要现实意义。
-
关键词
物质资料再生产
《资本论》
社会主义
马克思
再生产理论
社会资本再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
社会总产品
社会化大生产
资本主义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谈我国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协调发展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赵学董
-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38-40,共3页
-
文摘
恩格斯说过:“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藩衍。”(《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就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受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一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即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
关键词
物质资料再生产
人口再生产
决定因素
恩格斯
私有制
生活资料
人类社会
唯物主义
住房
起源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试论我国人口再生产的现代化
- 4
-
-
作者
曹景椿
-
机构
辽宁大学
-
出处
《人口学刊》
1981年第2期2-8,共7页
-
文摘
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的学说指明,社会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的统一。实行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现代化,必须有人口再生产的现代化与之相适应。今后,我们为之奋斗的四个现代化,只是实现和保证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现代化。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光有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现代化是不够的,还必须实现人口再生产的现代化。人口再生产的现代化,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现代化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物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人所创造的。可是,长期以来,人口再生产的现代化问题,在我国没有很好地解决。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国四个现代化所遇到的困难。
-
关键词
现代化水平
相适应
人口再生产
物质资料再生产
资本主义
现代化问题
科学技术
生产方式
社会生产力
粗放型
-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
-
题名论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被引量:2
- 5
-
-
作者
李蓬
-
机构
河南日报社
-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3年第1期45-49,57,共6页
-
文摘
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能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本文是从宏观角度来研究劳动力再生产问题的,因此所使用的劳动力概念在很多情况下特指社会劳动力。它是全社会每个劳动者平均的劳动能力与劳动力资源的乘积。 和其它任何事物一样,劳动力也包含着量与质两个方面,因而也是量与质的统一体。“劳动力只是作为活的个体的能力而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93页),所以这种个体就是劳动力天然的数量单位。即是说,劳动力的数量实际上也就是“活的个体”——劳动者的人数。
-
关键词
外延扩大再生产
社会劳动力
劳动力再生产
物质资料再生产
劳动者
劳动力数量
消费资料
劳动能力
劳动力质量
物质资料生产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关于劳动力再生产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6
- 6
-
-
作者
王永江
-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7-20,共4页
-
文摘
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扩大再生产包括劳动力的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现实问题。本文拟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理论作一分析。一、劳动力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条件社会再生产绝不仅仅是指物质资料再生产,还包括劳动力再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示资本主义再生产规律时,阐明了劳动力再生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指出劳动力再生产既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也是生产关系再生产的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
-
关键词
劳动力再生产
生产劳动力
再生产规律
社会化大生产
马克思
理论问题
社会再生产
物质资料再生产
资本主义
生活资料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人类的自身再生产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文启胜
-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
-
出处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6-10,共5页
-
文摘
人类的自身再生产是马克思关于两种再生产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有两种,一种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另一种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这两种再生产的并存,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们共同构成“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但是,人类的自身再生产不同于物质资料再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一般属于非生命再生产,而人类的自身再生产属于生命再生产。生命再生产要依赖于特有的生态环境,这是生命再生产有别于非生命再生产的本质特征。
-
关键词
劳动力再生产
物质资料再生产
人类自身再生产
生活资料
劳动能力
人口质量
生命力
生育
社会经济条件
生存能力
-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
-
题名人口再生产的运行机制及其现实中的思考
- 8
-
-
作者
吴国敏
-
机构
河南大学经济研究所人口室
-
出处
《人口学刊》
1986年第6期34-39,共6页
-
文摘
本文拟从人口再生产的运行机制谈起,通过我国人口再生产现实运行的思考,从而勾勒出人口再生产的理想目标模式。一。
-
关键词
计划机制
人口再生产
目标模式
社会主义社会
物质资料再生产
发挥作用
无政府状态
全社会
经济发展
生产资料公有制
-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
-
题名旅游消费对现代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
- 9
-
-
作者
宋维真
-
出处
《浙江学刊》
1983年第4期63-66,共4页
-
文摘
旅游活动就其本身来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主要用来满足人们发展和享乐需要的生活消费活动。它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处于消费环节,对于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以及其它各种消费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仅就旅游消费对现代劳动力再生产的影响作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劳动力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素。物质资料再生产从根本上决定着劳动力再生产,同时又受制于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规模和水平。而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物质文化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消费过程,物质文化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着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
关键词
生活消费
劳动力再生产
旅游消费
劳动者
物质资料再生产
旅游活动
影响作用
物质文化
生活资料
数量与质量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生产关系扩大再生产问题
- 10
-
-
作者
宫希魁
-
出处
《求是学刊》
1985年第2期25-29,共5页
-
-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再生产
全民所有制经济
生产资料
再生产过程
平衡发展
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关系
诸环节
所有权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当前应着重学习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哪些原理
- 11
-
-
作者
鲁济典
肖述祖
-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1年第3期28-31,共4页
-
文摘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内容极其丰富。它主要是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21—23章和第2卷《剩余价值理论》、《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有阐述的,特别是在《资本论》第2卷第3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中所阐述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最重要内容。我们通常所说的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主要的就是指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第3篇中所阐述的理论。最近林子力等同志编写的《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一书,将《资本论》第2卷的重要内容作了节录,为我们学习原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材料。 当前,着重学习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下列原理,是十分必要的。
-
关键词
马克思
再生产理论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物质资料再生产
再生产过程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重学习
劳动力的再生产
《资本论》
生产资料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再论国民经济平衡表
被引量:3
- 12
-
-
作者
刘长新
-
出处
《统计研究》
1984年第2期15-21,共7页
-
文摘
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及时反映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计划执行情况,特别是国民经济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综合平衡情况,就成为计划经济管理对社会主义统计工作提出的重要任务。实现这一任务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并采取国民经济平衡表的具体核算形式。
-
关键词
国民经济平衡表
社会再生产
平衡表体系
表式
地区国民经济
物质资料再生产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计划
再论
自然环境
-
分类号
C8
[社会学—统计学]
-
-
题名人口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两种生产理论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阎海琴
-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
-
出处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9,共6页
-
文摘
《人口学刊》1989年第5期开篇发表了王冰同志的理论文章《人口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人口社会控制》。文章首先否定了多年来一直为人口学界所接受的“两种生产理论是人口政策的理论基础”这一观点,然后提出了一个新的论点:人口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人口社会控制。笔者对王冰同志的这一新观点进行研究后,愿提出一些看法与王冰同志商榷。
-
关键词
物质资料生产
理论基础
两种生产理论
物质资料再生产
相适应
理论依据
人口政策
客观要求
发展变化
唯物史观
-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
-
题名论两种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14
-
-
作者
高群
-
出处
《人口学刊》
1981年第4期15-18,共4页
-
文摘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在讨论人口问题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即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类自身的生产,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论点,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一种看法认为,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只能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而不同意两种生产是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在他们看来。
-
关键词
两种生产
物质资料再生产
社会发展
决定作用
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性质
发展变化
决定因素
-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
-
题名略论两种生产的客观规律性
- 15
-
-
作者
仵元茂
-
机构
中共丹东市委党校
-
出处
《人口学刊》
1981年第2期18-21,共4页
-
文摘
(一)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这是一八八四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第一版序言中所指出的“两种生产”的观点,也是他历经三十八年来成熟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方面,要有生活资料,没有生活资料,人类就无法维持生命;另一方面,就是人类自身种的蕃衍,没有种的蕃衍,人类就不能延续后代。要解决这两个条件。
-
关键词
两种生产
生活资料
相适应
人类社会
物质资料生产
物质资料再生产
生产资料生产
私有制
决定性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
-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
-
题名关于树立大人口观的刍议
被引量:2
- 16
-
-
作者
刘长新
张志崇
-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人口所
大连市人口学会
-
出处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5,共5页
-
文摘
一、对我国来说.人口问题已远远超越人口本身范围,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头等大事。可以断言,不考虑解放人口问题,就不可能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每一个重大问题,也必将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目标的实现。我国建国后历史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
关键词
大人口观
人口问题
人口再生产
人口素质
人口数量
再生产过程
人口发展战略
环境再生产
人口规律
物质资料再生产
-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
-
题名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与人口问题
- 17
-
-
作者
翟泰丰
-
机构
中共中央宣传部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89-95,共7页
-
文摘
一、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比例关系研究到本世纪末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与人口问题的关系,就必须首先研究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口发展的比例关系。国民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的比例关系,实质上是指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发展速度和人口再生产的增长速度之间一定的数量对比关系。在整个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经济发展速度与人口增长速度保持协调发展的比例关系,对国民经济的各种比例关系的平衡和发展速度有极大关系。事实上,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存在着两种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因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和再生产都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生产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社会再生产也同样有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这两种生产、再生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关系,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中形成一定的数量对比关系。
-
关键词
国民经济增长
比例关系
人口再生产
实行计划生育
发展战略目标
再生产率
协调发展
人口问题
物质资料再生产
人口增长速度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对农村生态经济良性循环问题的探讨
- 18
-
-
作者
刘思华
-
机构
广西大学经济系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6年第4期83-90,共8页
-
文摘
实现中国农村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对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实现农村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指导原则马克思曾经对农业生产的本质特点作过这样的精辟论述:“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他还说:“在所有再生部门都有再生产,但是这种同生产联系的再生产只有在农业中才是同自然的再生产一致的。”在这里。
-
关键词
农村生态经济系统
经济良性循环
协调发展
农村生态系统
农村产业结构
资源再生产
农业生态系统
繁荣农村经济
物质资料再生产
农村生态环境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 19
-
-
作者
刘长新
-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计统系
-
出处
《统计研究》
1987年第5期23-28,共6页
-
文摘
一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满足党和政府加强国民经济管理,综合评估国民经济活动成效的需要,是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一般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由一整套科学的核算表所组成的、对国民经济活动的资源与条件、活动过程、活动的成果与效益进行总体性、平衡性核算的分组体系与指标体系的总称。它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受一定经济基础所制约,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因此。
-
关键词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分组体系
社会再生产
物质资料再生产
劳动力再生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再生产过程
自然条件
基本要素
自然资源
-
分类号
C8
[社会学—统计学]
-
-
题名性社会学研究的甜酸苦辣
- 20
-
-
作者
刘达临
-
机构
亚洲性学联合会
-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20,共3页
-
-
关键词
性社会学
婚姻家庭
社会学研究
性科学
学术研究
性学研究
性调查
物质资料再生产
研究性
研究成果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