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质规定性的生产劳动与社会规定性的生产劳动
1
作者 彭雨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2-56,共5页
物质规定性的生产劳动与社会规定性的生产劳动彭雨平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在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我国有过两次热烈的大讨论,大家都从马克思的著作中引证,但却又未能达成共识,实践发展到今天,讨论也断断续续地进行到今天。... 物质规定性的生产劳动与社会规定性的生产劳动彭雨平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在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我国有过两次热烈的大讨论,大家都从马克思的著作中引证,但却又未能达成共识,实践发展到今天,讨论也断断续续地进行到今天。下面,就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物质规定性 社会规定性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 生产关系体系 社会主义劳动过程 马克思 资本主义劳动 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劳动定义解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新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2-85,共4页
对生产劳动可以从其社会规定性和物质规定性两个方面进行定义。一定的生产劳动的定义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这就是一定的生产劳动定义的社会规定性。正因为如此,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的定义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的定义才... 对生产劳动可以从其社会规定性和物质规定性两个方面进行定义。一定的生产劳动的定义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这就是一定的生产劳动定义的社会规定性。正因为如此,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的定义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的定义才有所不同。同时,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与外延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大。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科学地界定和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 社会规定性 物质规定性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产劳动理论在斯密经济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3
作者 于洪波 彭金荣 《经济科学》 1984年第4期65-66,64,共3页
人们一般这样评述斯密的生产劳动理论。斯密一方面认为,生产劳动就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能创造价值的劳动;另一方面,又认为生产劳动就是与资本直接交换,能够补偿工资并为资本家提供利润的劳动。前一种理论是不科学的,因为它脱离了... 人们一般这样评述斯密的生产劳动理论。斯密一方面认为,生产劳动就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能创造价值的劳动;另一方面,又认为生产劳动就是与资本直接交换,能够补偿工资并为资本家提供利润的劳动。前一种理论是不科学的,因为它脱离了劳动的社会规定性,单纯用劳动的物质规定性来解释生产劳动,不能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后一种理论则是比较科学的,因为它把生产劳动同与资本相交换,同为资本提供利润直接联系起来,从劳动的社会规定性出发来考察生产劳动,反映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理论 斯密 社会规定性 理论体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物质规定性 创造价值 非生产劳动 资本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必须在实践中发展──兼与韦奇、时珍同志商榷
4
作者 王慎之 《求是学刊》 1984年第5期30-35,共6页
关键词 劳务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 生产劳动 社会规定性 物质规定性 创造价值 物质生产 马克思 精神生产 劳动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劳动问题的讨论不能离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
5
作者 韦奇 时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4-19,共6页
近两年来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问题提出了某些值得注意的观点,主要的有:(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二)商业,服务行业,直至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各个部门所耗费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 近两年来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问题提出了某些值得注意的观点,主要的有:(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二)商业,服务行业,直至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各个部门所耗费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创造国民收入;(三)“以往的劳动价值学说仅仅包括商品价值学说,这使它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补充”“完善”等等。以上观点,虽然散见于不同的文章,但它们之间是有着必然联系的。这就是说,由(一)和(二)必然导致(三)。而所谓“以往的劳动价值学说”云云,尽管含糊其词,其实就是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补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 劳动价值学说 物质生产 马克思 精神生产 剩余价值理论 价值和剩余价值 社会规定性 直接生产过程 物质规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体系——兼评生产劳动问题讨论中的某些观点
6
作者 杨锡祚 《社会科学辑刊》 1982年第6期65-70,共6页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体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全面理解这一理论体系,就不可能对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得出科学的结论。我认为这一理论体系可概括为如下几点:一、生产劳动学说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再生产理论基...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体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全面理解这一理论体系,就不可能对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得出科学的结论。我认为这一理论体系可概括为如下几点:一、生产劳动学说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再生产理论基础上的;二、生产劳动是劳动的物质规定性和社会规定性的对立统一体,作为经济范畴其本质特征是社会规定性;三,随着大工业和科技的高度发展,由物质规定性产生的生产劳动的概念也将发生变化。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马克思通过对斯密生产劳动两个定义的评价阐述了生产劳动是关于劳动的社会规定性与物质规定性对立统一的理论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明哪种具体劳动是生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物质规定性 理论体系 社会规定性 剩余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 生产过程 物质生产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7
作者 陈永志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1年第5期27-32,共6页
一、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物质规定性 从单纯劳动过程看,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一般的原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适用。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同样!必须是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劳动。虽然,生产物质财富,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具有决定意义的... 一、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物质规定性 从单纯劳动过程看,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一般的原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适用。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同样!必须是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劳动。虽然,生产物质财富,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具有决定意义的本质特征,没有给生产劳动打下社会主义的印记,但是,它却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内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使劳动具有生产性,就必须参与物质财富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条件 非生产劳动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物质规定性 物质财富 劳动过程 劳动一般 财富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密生产劳动理论二重性质疑
8
作者 于洪波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5期15-17,共3页
马克思认为,“亚·斯密对一切问题的见解都具有二重性”。这就是说,斯密对所有经济问题的解释都含有科学的灼见和谬误。那么他的生产劳动理论的二重性应该如何理解呢? 学术界有关的论著几乎普遍认为,由于斯密的研究方法具有二重性质... 马克思认为,“亚·斯密对一切问题的见解都具有二重性”。这就是说,斯密对所有经济问题的解释都含有科学的灼见和谬误。那么他的生产劳动理论的二重性应该如何理解呢? 学术界有关的论著几乎普遍认为,由于斯密的研究方法具有二重性质,导致了他生产劳动理论的二重性质。这个二重性表现在,他一方面把生产劳动规定为生产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劳动。另一方面又把它规定为与资本直接交换、并为资本提供利润的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理论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 斯密 二重性质 理论体系 马克思 物质规定性 社会规定性 资本家 劳动创造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