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光致形变晶体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1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3年第9期540-540,共1页
能量输人诱导做功是一个广泛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何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实现能量到功的转化激发了科学家对新兴能量转换材料研究的兴趣。光诱导形变材料由于具有远程、快速以及空间可探测的特点,能有效地... 能量输人诱导做功是一个广泛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何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实现能量到功的转化激发了科学家对新兴能量转换材料研究的兴趣。光诱导形变材料由于具有远程、快速以及空间可探测的特点,能有效地将光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在光做功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目前为止,虽有为数不多的具有这类形变的晶体材料被报道,但是它们的形变尺寸还都停留在纳米以及微米级别,这样小的晶体尺寸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 晶体材料 形变 中科院 能量转换材料 光致 光能转化 晶体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200kt/a煤制乙二醇项目投产
2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4-284,共1页
关键词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 乙二醇 煤化工 投产 中国科学院 示范项目 全流程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开发用于太阳能电池的新型聚合物材料
3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40-840,共1页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开发了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新型聚合物材料,并制备出了转换效率高达9.14%的太阳能电池。
关键词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 太阳能电池 聚合物材料 开发 中国科学院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发的新一代煤制乙二醇技术中试成功
4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6-96,共1页
2018年9月9日,在贵阳举行的现代煤化工暨新一代煤制乙二醇产业研讨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正式宣布由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煤制乙二醇技术(NCTEG)千吨级中试工业试验符合考核要求,标志着新一代工... 2018年9月9日,在贵阳举行的现代煤化工暨新一代煤制乙二醇产业研讨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正式宣布由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煤制乙二醇技术(NCTEG)千吨级中试工业试验符合考核要求,标志着新一代工业乙二醇产品成果向大规模产业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 中国科学院 中试成功 自主研发 乙二醇 煤化工 技术 工业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开发热电耦合催化CH4CO2制烯烃技术
5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103,共1页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开发出一种热电耦合催化CH 4 CO 2 制烯烃技术。该技术将CO 2 作为氧源在阴极活化还原为CO,氧离子则通过电解质传输至阳极以界面活性氧的形式对CH 4 活化并耦合气相偶联,实现CH 4 向烯烃的转化。外场环境...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开发出一种热电耦合催化CH 4 CO 2 制烯烃技术。该技术将CO 2 作为氧源在阴极活化还原为CO,氧离子则通过电解质传输至阳极以界面活性氧的形式对CH 4 活化并耦合气相偶联,实现CH 4 向烯烃的转化。外场环境和界面催化的协同调变避免了CH 4 及其产物过度氧化。这一过程不仅实现了CH 4 向低碳烯烃的转化,也实现了CO 2 的还原与高价值利用,是“一举两得”的极具潜力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 中国科学院 低碳烯烃 热电耦合 技术 催化 开发 阴极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等单位开发水性聚氨酯胶黏剂
6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39-2339,共1页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及福建创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发出水性聚氨酯胶黏剂技术。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批次吨级水性聚氨酯鞋用胶黏剂工业化制备成套工艺技术,为年产万吨和10万吨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生产线建...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及福建创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发出水性聚氨酯胶黏剂技术。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批次吨级水性聚氨酯鞋用胶黏剂工业化制备成套工艺技术,为年产万吨和10万吨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生产线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建立了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研究方法,实现了水性聚氨酯树脂不同性能指标的控制,并可进行快速高分子试验配比的设计和分析。率先在国内研制出适用于水性聚氨酯合成的磺酸盐型亲水扩链剂,实现了原材料的国产化。另外还成功开发出用于水性聚氨酯的脱丙酮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 水性聚氨酯树脂 聚氨酯胶黏剂 科技开发 单位 技术支撑 自主知识产权 成套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纳米分子功能材料研发”项目通过验收
7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53-1053,共1页
由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完成的“纳米分子功能材料研发”项目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专家认为该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成果,具有系统性和创新性。该研究所的科研团队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深入、系统地开展了具有良好... 由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完成的“纳米分子功能材料研发”项目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专家认为该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成果,具有系统性和创新性。该研究所的科研团队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深入、系统地开展了具有良好半导体或荧光性质的纳米材料、孔性纳米吸附或储氢材料、新型透明陶瓷或玻璃陶瓷激光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开发的纳米金属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 中国科学院 纳米分子 功能材料 研发 金属催化剂 科研团队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等研发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通过鉴定
8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53-953,共1页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建创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科华宇(福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工业化制备技术通过鉴定。该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实际制鞋生产要求。该成果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批次吨...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建创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科华宇(福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工业化制备技术通过鉴定。该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实际制鞋生产要求。该成果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批次吨级水性聚氨酯鞋用胶黏剂工业化制备成套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 聚氨酯胶黏剂 水性聚氨酯 中国科学院 鉴定 工业化制备 研发 自主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沸石分子筛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9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3-373,共1页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在沸石分子筛材料研究上取得系列进展。设计合成的系列金属有机类沸石分子筛材料不仅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孔结构调控性能,而且在储氢、捕获二氧化碳和催化等研究领域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该课题...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在沸石分子筛材料研究上取得系列进展。设计合成的系列金属有机类沸石分子筛材料不仅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孔结构调控性能,而且在储氢、捕获二氧化碳和催化等研究领域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该课题组还合成了一例具有分子筛型MTN拓扑的有机框架化合物,为荧光类分子筛材料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此外,他们在类分子筛材料气体吸附与催化性能方面也取得了系列进展,研制的多孔材料对二氧化碳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 分子筛材料 中国科学院 沸石 催化性能 设计合成 二氧化碳 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新型纳米催化材料研究通过验收
10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42-742,共1页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完成的新能源纳米催化材料研究通过院基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围绕化学能高效转化和开发新能源的新型纳米催化材料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在一氧化碳高效制备乙二醇系列产品的纳米催化材料、水光解制氢用...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完成的新能源纳米催化材料研究通过院基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围绕化学能高效转化和开发新能源的新型纳米催化材料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在一氧化碳高效制备乙二醇系列产品的纳米催化材料、水光解制氢用金属硫属团簇纳米催化材料和燃料电池非贵金属纳米电极催化材料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 纳米催化材料 中国科学院 非贵金属 高效制备 一氧化碳 纳米电极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发的高效纳米催化材料项目通过验收
11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7-367,共1页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化石资源转化用新型高效纳米催化材料与结构研究”通过专家验收。该项目以合成气催化制乙二醇和石油化工选择性加氢反应中所涉及的高效纳米催化材料为中心,为设计高...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化石资源转化用新型高效纳米催化材料与结构研究”通过专家验收。该项目以合成气催化制乙二醇和石油化工选择性加氢反应中所涉及的高效纳米催化材料为中心,为设计高稳定性纳米催化材料的结构奠定了科学基础。开发的新型纳米催化剂对提高重要化工过程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显著效果。通过研究开发系列新型高分散负载型催化剂可节约大量贵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 纳米催化材料 中国科学院 研发 负载型催化剂 研究开发 纳米催化剂 资源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光功能纳米材料结构调控研究获新进展
12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0-130,共1页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和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元生课题组在稀土掺杂纳米材料的结构凋控与光频转换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关键词 结构调控 功能纳米材料 中科院 福建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 掺杂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物构所光功能纳米材料结构调控研究获新进展
13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6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结构调控 功能纳米材料 福建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掺杂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X@MOFs复合高效气敏材料研究获新进展 被引量:1
14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92-1992,共1页
从传统室内厂房气体监测到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气敏传感器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金属氧化物(MOX)化学电阻型气敏传感器由于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稳定耐用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该类传感器对单一气体的选择... 从传统室内厂房气体监测到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气敏传感器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金属氧化物(MOX)化学电阻型气敏传感器由于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稳定耐用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该类传感器对单一气体的选择性检测性能较差,如何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成为气敏传感器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敏传感器 气敏材料 MOX@MOFs 智能家居 物质结构研究 电阻型 金属氧化物 杰出青年基金 气体监测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物构所等在团簇负载型MOF薄膜材料研究中获进展
15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5-315,共1页
纳米团簇和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都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如何将两者在一个体系内复合发展新的功能材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受限于MOF材料有限的窗口尺寸,与孔道尺寸匹配的纳米团簇分子均难以直接负载到MOF孔结构中。
关键词 薄膜材料 物质结构研究 MOF 负载型 纳米团簇 结构化学 中获 无机合成化学 功能材料 张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物构所等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取得新进展
16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03-2303,共1页
非线性光学(NLO)晶体可以有效扩展现有商用激光的波长范围,因而在现代激光科学与技术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的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由于其在深紫外波段的重要应用是目前急需发展的一类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晶体 物质结构研究 青年基金 紫外波段 波长范围 军华 光电材料 三根 春苗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物构所在拓宽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相配匹配范围研究中获进展
17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0-550,共1页
探索发现性能优异的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一直是功能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三硼酸锂(LBO)晶体是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发现的一种优秀的紫外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具有生长晶体尺寸大、光学质量好、透光范围宽、倍频系数大和损伤... 探索发现性能优异的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一直是功能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三硼酸锂(LBO)晶体是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发现的一种优秀的紫外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具有生长晶体尺寸大、光学质量好、透光范围宽、倍频系数大和损伤阈值高等优点,是目前应用于高功率固体激光器件的最佳倍频晶体材料。但是由于LBO晶体的双折射率偏小,使之难以通过相位匹配技术直接倍频产生深紫外相干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晶体 生长晶体 倍频晶体 物质结构研究 双折射率 功能材料研究 损伤阈值 激光器件 相位匹配 光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物构所MOX@MOFs复合高效气敏材料研究获新进展
18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22-2622,共1页
从传统室内厂房气体监测到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气敏传感器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金属氧化物(MOX)化学电阻型气敏传感器由于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稳定耐用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该类传感器对单一气体的选择... 从传统室内厂房气体监测到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气敏传感器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金属氧化物(MOX)化学电阻型气敏传感器由于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稳定耐用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该类传感器对单一气体的选择性检测性能较差,如何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成为气敏传感器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敏传感器 气敏材料 MOX@MOFs 智能家居 物质结构研究 电阻型 金属氧化物 结构化学 杰出青年基金 气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白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研究获进展
19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6-126,共1页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设计合成出一类新颖的三维MOF,即HSB-W1(HSB=hydrogenated Schiff base),该MOF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大的孔道尺寸。研究表明,离子型或中性的有机染料客体分子如荧光增白剂、香豆素类、DSM和DCM等,...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设计合成出一类新颖的三维MOF,即HSB-W1(HSB=hydrogenated Schiff base),该MOF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大的孔道尺寸。研究表明,离子型或中性的有机染料客体分子如荧光增白剂、香豆素类、DSM和DCM等,都能轻易地引入到HSBW1中,分别得到蓝、绿、红色发光的荧光复合材料。进一步研究发现,HSB-W1中可同时引入红/绿/蓝三种客体染料分子,通过调节它们的含量以及种类,制备出许多高品质的单相白光复合材料,量子产率和显色指数高达26%和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材料 金属有机 白光 单相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 中科院院士 荧光增白剂 SCHIF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物构所:硫属红外非线性光学化合物研究获进展
20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141,共1页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陈玲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合成了新颖结构的稀土镓锑硫四元化合物Ln4GaSbS9(Im—Pr,Nd,Sm,GdHo),
关键词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 化合物 非线性光学 红外 重点实验室 材料化学 课题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