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社会文化生活教育探微
1
作者 李潭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25-26,共2页
“为建设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对成人开展丰富多采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的教育”,这是《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决定》中提出来的成人教育任务之一。目前,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发展,大部分农民... “为建设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对成人开展丰富多采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的教育”,这是《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决定》中提出来的成人教育任务之一。目前,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发展,大部分农民已解决了温饱问题,物质生活需要得到了基本满足,继而对精神生活的需要就变得逐渐强烈起来。因此,农村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就成为农村成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即是通过农村社会文化的传递与交流,对农民进行以精神文明生活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开展这项教育工作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生活 教育内容 物质生活需要 精神生活 生活教育 文化科学 生活意义 文化素质 道德观念 社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有志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I0013-I0014,共2页
随着乡村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在充分满足农民群众物质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切实推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成为当前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型城镇化"及确定了其在现代化建... 随着乡村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在充分满足农民群众物质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切实推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成为当前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型城镇化"及确定了其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并进一步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其中,乡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推进城镇化与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物质生活需要 理论与实践 体育基础设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以人为本 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目的的依据
3
作者 喻立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3-20,共8页
教育目的或者由教育家和关心教育的人士提出,或者由国家领袖与政府机关颁行。但是,无论来自哪个方面的教育目的,都不是主观臆断、凭空推导的产物;都必须以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为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教育目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才观... 教育目的或者由教育家和关心教育的人士提出,或者由国家领袖与政府机关颁行。但是,无论来自哪个方面的教育目的,都不是主观臆断、凭空推导的产物;都必须以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为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教育目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的某种反映;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一代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因而,它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它应真正根基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理论原理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的 物质生活需要 青少年学生 主观臆断 理论原理 质量观 身体发展 心理发展 辩证统一 个体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行政管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4
作者 王春熙 《教育管理研究》 1994年第4期32-33,共2页
一、行政管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是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特征高校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组成部分,是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虽然不是政府机关而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教育单位,但高校行政管理也具有国家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 一、行政管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是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特征高校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组成部分,是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虽然不是政府机关而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教育单位,但高校行政管理也具有国家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行政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行政管理 思想教育 思想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单位 政工干部 管理教育 教职工队伍 教育工作 物质生活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统一经营、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
5
作者 李旭东 《河北学刊》 1982年第1期65-68,共4页
关键词 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 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加农副产品商品数量和品种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需要 这是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目的.目前 我省农村实行的各种形式的责任制有:专业承包、联产计酬 统一经营、联产到劳、到组 统一经营 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统一管理包干到户以及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等形式.各地建立起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责任制 对于调动农民积极性 促进生产的发展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农业生产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 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的政策.只要群众满意 经济效果好 就应当稳定下来 进一步充实、完善它的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