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道德与物质生活条件 被引量:2
1
作者 杜振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38,共5页
 在道德与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问题上,我们以往在理论上强调物质决定论,强调物质生活条件对于整个社会生活的决定作用,但在具体论及时又自觉不自觉地违背了物质决定论,偏面强调道德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展变化的不一致性、不...  在道德与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问题上,我们以往在理论上强调物质决定论,强调物质生活条件对于整个社会生活的决定作用,但在具体论及时又自觉不自觉地违背了物质决定论,偏面强调道德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展变化的不一致性、不平衡性。事实上,二者的不一致性、不平衡性只能是一定条件下的局部的、暂时的现象,而二者的一致性、相应性、平衡性才是其基本的和本质的方面。道德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要通过制度伦理建设,形成良好的利益环境,保证利益与道德的统一;要努力寻求道德与物质生活条件的平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物质利益 物质生活条件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义与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与可持续发展
2
作者 李庆霞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09-110,共2页
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识。但对可持续发展中经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则还需要进行哲学方面的探讨。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一个动态系统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社会存在,主要包括生产方式、地理... 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识。但对可持续发展中经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则还需要进行哲学方面的探讨。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一个动态系统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社会存在,主要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三个方面,它们相互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战略可持续发展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模式 生产方式 保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ECD生活质量指数统计方法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京英 何强 于洋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23,共6页
本文介绍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探索和研发的生活质量指数(YBLI),包括其构建背景、研究意义、指标体系以及测算方法;利用OECD公布的其成员国生活质量指数得分数据,深入研究了OECD成员国生活质量指数、物质生活条件指数和生活品质... 本文介绍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探索和研发的生活质量指数(YBLI),包括其构建背景、研究意义、指标体系以及测算方法;利用OECD公布的其成员国生活质量指数得分数据,深入研究了OECD成员国生活质量指数、物质生活条件指数和生活品质指数的统计特征,以及三者与人均国民总收入的关系。结论表明:物质生活条件指数随收入的上升而提高,但生活质量指数和生活品质指数随收入上升的趋势却呈非线性特征,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较GDP更好的测算社会进步的方法,推动统计报表制度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指数 物质生活条件指数 生活品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道德生活与民族精神文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力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37,共2页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民族伦理学的研究至今已近30年,无论是民族伦理学的基本理论还是族别伦理的研究均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少数民族道德生活与民族精神文化之间的关系,尚需深入研究。一般而言,人类社会生活是一...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民族伦理学的研究至今已近30年,无论是民族伦理学的基本理论还是族别伦理的研究均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少数民族道德生活与民族精神文化之间的关系,尚需深入研究。一般而言,人类社会生活是一定时代精神文化形成的条件和土壤,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人们的精神文化是对其生存的物质生活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精神文化 道德生活 少数民族 20世纪80年代末 物质生活条件 民族伦理学 中国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观念的变化和趋向
5
作者 原付林 闫德保 《学习论坛》 1998年第9期24-25,共2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领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人们极为关注。如何正视面临的种种问题?如何认识思想道德观念的形势和趋向?是当前思想道德建设中应当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传统思想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领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人们极为关注。如何正视面临的种种问题?如何认识思想道德观念的形势和趋向?是当前思想道德建设中应当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传统思想道德观念的冲击有进步意义 历史唯物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思想道德观念要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经济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我国的计划经济已轻车熟路搞过几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思想道德观念 经济条件 计划经济 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进步意义 辩证发展过程 主体意识 商品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物质利益在家庭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6
作者 袁振辉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1期25-29,共5页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发生和发展的演化史,是社会的发生和发展历史的缩影。就个体人生而言,家庭不是“恋爱的坟墓”,就人类整体而言,家庭的未来发展形式也不是“性解放者的天堂”。家庭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充分揭示和认识这...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发生和发展的演化史,是社会的发生和发展历史的缩影。就个体人生而言,家庭不是“恋爱的坟墓”,就人类整体而言,家庭的未来发展形式也不是“性解放者的天堂”。家庭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充分揭示和认识这一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试图通过对物质利益在家庭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的考察,揭示家庭与社会系统诸因素的关系。从而可以从一个侧面发现,我们作为家庭一员的每一个当代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利益 个体人生 物质生活条件 财产关系 摩尔根 历史进步 倍倍尔 发展形式 共同财产 白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和实践观的辩证统一
7
作者 辛世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24-29,共6页
物质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实践观则是马克恩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它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它们的关系必然是十分密切的。但在近年来的哲学研究中却有一种把二者割裂开来的倾向,或者离开物质片面地强调实践的... 物质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实践观则是马克恩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它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它们的关系必然是十分密切的。但在近年来的哲学研究中却有一种把二者割裂开来的倾向,或者离开物质片面地强调实践的地位和作用,或者离开实践片面地强调物质的地位和作用,尤以前者为最甚。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和实践观是辩证统一的。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实践,从而也就没有理由说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反过来看,脱离实践的观点,也不能正确地理解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 实践观 实践活动 实践主体 外部世界 认识论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唯物主义哲学 旧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8
作者 陈克武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4年第2期83-87,共5页
斯大林说:“形成社会的精神生活的源泉,产生社会思想、社会理论、政治观点和政治设施的源泉,不应当到思想、理论、观点和政治设施本身中去寻求,而要到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存在中去寻求,因为这些思想、理论和观点等等是社会存在的... 斯大林说:“形成社会的精神生活的源泉,产生社会思想、社会理论、政治观点和政治设施的源泉,不应当到思想、理论、观点和政治设施本身中去寻求,而要到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存在中去寻求,因为这些思想、理论和观点等等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论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文选》上册,第189页。)经济法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同样要到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的存在中去寻求。从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和法律的客观存在来看,可以概括为: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或条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律规范 调整经济关系 经济法规 物质生活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法 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设施 社会存在 社会化大生产 前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与生活(一)
9
作者 曹宗梁 《西南金融》 1985年第5期26-27,共2页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日益复杂,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研以及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
关键词 人类社会 国家强制力 法的本质 物质生活条件 国家政权 民族习惯 《十二铜表法》 奴隶制国家 《法经》 社会经济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物质”与“存在”以及“社会物质”与“社会存在”范畴的异同
10
作者 王孝哲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47-50,共4页
“物质”范畴是否完全等同于“存在范畴”?“社会物质”范畴是否完全等同于“社会存在”范畴?近几年来,有些同志提出并讨论了这个问题。我也想谈点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首先,我们来讨论:“物质”范畴是否完全等同于“存在”范畴?... “物质”范畴是否完全等同于“存在范畴”?“社会物质”范畴是否完全等同于“社会存在”范畴?近几年来,有些同志提出并讨论了这个问题。我也想谈点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首先,我们来讨论:“物质”范畴是否完全等同于“存在”范畴? 什么是“物质”呢?列宁定义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这就是说,物质即是客观实在。物质即是对于一切形态的客观实在物的总和的科学抽象。什么是“存在”呢?人民出版社1980年再版的《哲学名词解释》(上册第25页)说:“存在作为唯物主义的一个哲学范畴,指的是人的意识、思维、感觉以外的客观实在,也就是物质。”照这么说来,“存在”和“物质”就是完全等同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存在 客观实在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存在范畴 哲学范畴 恩格斯 历史唯物主义 存在方式 哲学基本问题 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价值实现条件论
11
作者 熊晓红 钟志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11-13,共3页
社会主义价值实现条件论□熊晓红钟志明社会主义,无论从一种社会理想、社会运动还是一种社会制度来说,都意味着一种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与他们的解放息息相关的根本价值。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既是历史发展的必... 社会主义价值实现条件论□熊晓红钟志明社会主义,无论从一种社会理想、社会运动还是一种社会制度来说,都意味着一种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与他们的解放息息相关的根本价值。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价值 实现条件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毛泽东 国家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精神条件
12
作者 蔡彦士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89年第1期29-33,共5页
人们在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特点的时候,往往着重于研究它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是必要的,但是相应地考察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条件则较少。因此,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条件的性质、... 人们在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特点的时候,往往着重于研究它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是必要的,但是相应地考察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条件则较少。因此,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条件的性质、特点、发展趋势及社会作用等问题作些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精神条件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生产力 社会作用 发展趋势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方式概念初探
13
作者 朱中人 《学习月刊(福建)》 1986年第1期42-44,共3页
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中,人们生活活动的典型形式的总和。它不仅说明人们对生活资料的消费和支配闲暇时间的方式,而且说明人们的劳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人际交往、风俗习惯等基本特征。
关键词 人际交往 闲暇时间 德意志意识形态 无产阶级解放 物质生活条件 道德修养 良性运转 文化素质 古希腊思想家 《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观光农业的发展规划及价值发挥
14
作者 侯甜甜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68,共2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精神文化消费成为现代城市居民的重要消费内容。与此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备受重视并不断发展,集精神文化消费与乡村特色农业于一体的观光农业顺势而...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精神文化消费成为现代城市居民的重要消费内容。与此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备受重视并不断发展,集精神文化消费与乡村特色农业于一体的观光农业顺势而生并快速崛起,为乡村注入了新活力。当前我国观光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制度结构、经营模式、品牌打造等方面仍未成熟,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观光农业的价值尚未充分发挥。因此,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探讨观光农业的发展规划与价值,对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化消费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文化旅游 观光农业 物质生活条件 乡村特色 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面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鲍建军 刘恒睿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10期40-41,共2页
现如今,我国人民经济收入水平整体提升,物质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主观上更加关注餐桌饮食,优质、绿色、安全的畜禽产品在市面上备受消费者的喜爱。抗生素、驱虫剂等化学药物用在畜牧养殖业能促进动物生长,防病治病,但过量使用会带来细菌耐... 现如今,我国人民经济收入水平整体提升,物质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主观上更加关注餐桌饮食,优质、绿色、安全的畜禽产品在市面上备受消费者的喜爱。抗生素、驱虫剂等化学药物用在畜牧养殖业能促进动物生长,防病治病,但过量使用会带来细菌耐药、药物残留等一系列问题。国内外均有研究证实,畜禽养殖过程中使用微生态制剂不仅能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还能显著提升畜禽产品品质,增加其营养价值,近些年,在畜牧业中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创造出良好的应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养殖业 物质生活条件 应用效益 微生态制剂 畜禽产品 药物残留 畜禽养殖 化学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区园林花卉培育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莫日根苏都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4期40-43,共4页
园林花卉是指在园林中起装饰、组景、分隔空间、庇荫、防护、覆盖地面作用的,具有观赏价值的花草,它的特点为形体美、色彩美、芳香美、意境美。近年来我国各项事业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对生活质量的诉求不再只是停留在... 园林花卉是指在园林中起装饰、组景、分隔空间、庇荫、防护、覆盖地面作用的,具有观赏价值的花草,它的特点为形体美、色彩美、芳香美、意境美。近年来我国各项事业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对生活质量的诉求不再只是停留在物质上,精神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园林花卉作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隔空间 园林花卉 组景 物质生活条件 园林绿化植物 居民生活质量 形体美 鄂尔多斯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体育消费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伟 刘洪超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体育服务 消费分析 经济高速发展 体育消费行为 个人消费行为 社会生产力发展 体育活动 个人消费支出 物质生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逻辑思维与法律思维 被引量:29
18
作者 郝铁川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2-46,共5页
关键词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法律规范 逻辑思维 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良性违法 “合法” 法律思维 司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的需要和需要范畴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伟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7-53,共7页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利益是重要的社会现象,认识人类社会必须认识利益问题。需要是利益的前提和基础。研究利益必须首先研究需要,认识利益的本质必须首先认识需要的本质,确立利益范畴必须首先确立需要范畴。一、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马...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利益是重要的社会现象,认识人类社会必须认识利益问题。需要是利益的前提和基础。研究利益必须首先研究需要,认识利益的本质必须首先认识需要的本质,确立利益范畴必须首先确立需要范畴。一、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与利益理论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需要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人的本质 个体需要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依赖关系 主体能动性 无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之重述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玉鸿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9-105,共7页
法的本质是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法的本质的界定,又必须从人性、一般性、渐进性三个方面来进行。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认为,法是阶级意志与国家意志的统一,它体现了法本质中最为核心的内容。然而,意志本身必须受到制约,这包括两个方面:... 法的本质是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法的本质的界定,又必须从人性、一般性、渐进性三个方面来进行。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认为,法是阶级意志与国家意志的统一,它体现了法本质中最为核心的内容。然而,意志本身必须受到制约,这包括两个方面:理性是制约法的意志性的内在因素,而物质生活条件则是制约法的意志性的外在因素,由此来保证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 法的本质 意志 理性 物质生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