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语电影中教堂的符号解构
1
作者 彭妍妍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7期67-68,共2页
一、电影与基督教文化艺术是创造美、鉴赏美的活动,而宗教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产物,故二者在很多地方不谋而合。感知、想象、情感等诸多心理因素,在艺术与宗教领域中都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审美感情与宗教感情一样,往往是超脱日常生活的... 一、电影与基督教文化艺术是创造美、鉴赏美的活动,而宗教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产物,故二者在很多地方不谋而合。感知、想象、情感等诸多心理因素,在艺术与宗教领域中都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审美感情与宗教感情一样,往往是超脱日常生活的感情,追求精神愉悦而非物质满足,具有不少相似之处。在整体趋势上,艺术和宗教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电影这个年轻的艺术后生,同时接受着其它传统艺术和宗教的滋养。基督教作为全球信徒最众的一种宗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电影 宗教领域 基督教文化 精神愉悦 物质满足 周润发 世界宗教研究 人性光辉 叶倩文 基督新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梦想到现实:中国梦三重思 被引量:1
2
作者 郎帅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8-32,共5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内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富"与"国强"、民族的历史与未来、人民的物质丰富和精神幸福三对关系。对此,我们需要予以正确审处。在这三对关系中,每一对...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内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富"与"国强"、民族的历史与未来、人民的物质丰富和精神幸福三对关系。对此,我们需要予以正确审处。在这三对关系中,每一对关系的两个构成要素既相互关联,又有明显不同。从梦想到现实,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改进前者,强而有力地推动后者。只有如此,才能最终实现国家的全方位崛起、民族的全面振兴、人民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富与强 历史与未来 物质丰富与精神满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少志高洁——《人之初》的意义
3
作者 西扬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8-8,共1页
在郑洞天的眼里,对一个艺术家来说,作为一个高尚的人的人格力量是他作品真正的生命所在,于是,当他有一天要描述一个后来成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童年往事时,他就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点,使影片更具普遍意义。他没有化很多笔墨去表现信儿(聂... 在郑洞天的眼里,对一个艺术家来说,作为一个高尚的人的人格力量是他作品真正的生命所在,于是,当他有一天要描述一个后来成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童年往事时,他就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点,使影片更具普遍意义。他没有化很多笔墨去表现信儿(聂耳)与众不同的音乐天才,他只是向观众讲述了有这样一个孩子,贫寒的家境没能给他随心所欲的物质满足,反而使他更多地吮吸了底层人生中善和美的精神甘露,“聂耳在一个真诚、无私、清贫而富于牺牲精神的人际氛围里长大,这是他日后成为一个人民艺术家的真正的奠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往事 聂耳 音乐天才 牺牲精神 人民音乐家 人民艺术家 物质满足 人际氛围 人之初 人情冷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双刃剑论驳议
4
作者 王海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市场经济能够迅猛增加和公正分配财富,因而能够使国民的物质需要得到相对充分的满足,从而必定极大地增进国民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最终势必普遍提高国民品德。
关键词 市场经济行为 非市场经济行为 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 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统一经营、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
5
作者 李旭东 《河北学刊》 1982年第1期65-68,共4页
关键词 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 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加农副产品商品数量和品种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这是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目的.目前 我省农村实行的各种形式的责任制有:专业承包、联产计酬 统一经营、联产到劳、到组 统一经营 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统一管理包干到户以及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等形式.各地建立起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责任制 对于调动农民积极性 促进生产的发展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农业生产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 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的政策.只要群众满意 经济效果好 就应当稳定下来 进一步充实、完善它的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