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3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与微结构特性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黄坤 许明 +4 位作者 吴秀娟 裴思佳 刘大伟 马晓迅 徐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75-2493,共19页
生物质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可再生资源,具有来源广泛、储量丰富和价格低廉等特点。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活性炭,是推进生物质材料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综述了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活性炭以及通过制备条件调控其比表面积、孔隙结... 生物质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可再生资源,具有来源广泛、储量丰富和价格低廉等特点。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活性炭,是推进生物质材料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综述了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活性炭以及通过制备条件调控其比表面积、孔隙结构和表面性质等微结构特性的研究,重点阐述了生物质组成、炭化和活化条件(如炭化方式、活化剂种类、活化剂用量及反应停留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微结构特性的影响,并对常用活化剂(如水蒸气、CO_(2)、ZnCl_(2)、H_(3)PO_(4)、KOH等)对孔结构和表面性质的调控机理进行了详细探讨。最后对具有不同微结构特性活性炭的应用做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活性 制备方法 调控机理 孔隙结构 表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制备柚子皮生物质活性炭及其对偶氮染料的吸附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娟 庞月红 沈晓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5-658,662,共5页
以柚子皮为原料,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建立一种微波制备柚子皮生物质活性炭吸附剂的方法,同时建立该生物质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吸附的动力学模型,研究其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活化剂浓度为25%,浸渍时间24 h,活化时间3.5 min的工艺条件下,制得... 以柚子皮为原料,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建立一种微波制备柚子皮生物质活性炭吸附剂的方法,同时建立该生物质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吸附的动力学模型,研究其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活化剂浓度为25%,浸渍时间24 h,活化时间3.5 min的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生物质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523.34 m^2/g,总孔容为0.32 cm3/g,平均孔径4.64 nm。柚子皮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属于二次动力学吸附,吸附量为16.56~35.95 mg/g。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制备的柚子皮活性炭应用于偶氮染料的吸附,以中性红和结晶紫为代表,相应的吸附量分别为239.95 mg/g和456.30 mg/g,吸附率均可达到90%以上,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皮 微波 物质活性 动力学 偶氮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竹壳基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婷 李欣桐 +1 位作者 李敏 吴琪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3-216,共4页
采用山竹壳为原料制得山竹壳基生物质活性炭。确定了较佳的制备条件:在尿素酸溶液∶碳=1∶1(质量比)的浸渍比下,浸渍时间15h,活化温度750℃,活化时间60min,制得的山竹壳基生物质活性炭比表面积为545.68m2/g。在亚甲基蓝溶液pH=4.5、初... 采用山竹壳为原料制得山竹壳基生物质活性炭。确定了较佳的制备条件:在尿素酸溶液∶碳=1∶1(质量比)的浸渍比下,浸渍时间15h,活化温度750℃,活化时间60min,制得的山竹壳基生物质活性炭比表面积为545.68m2/g。在亚甲基蓝溶液pH=4.5、初始浓度为25mg/L,山竹壳基生物质活性炭用量为0.06g条件下,山竹壳基生物质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达到68.7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竹壳 物质活性 活化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活性碳纤维孔隙调控与结构表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金枝 赵广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0-148,共9页
综述生物质纤维基活性碳纤维、黏胶基活性碳纤维、木质素基活性碳纤维、生物质苯酚液化物基活性碳纤维、生物质沥青基活性碳纤维5种生物质活性碳纤维的孔隙调控与结构表征研究进展,归纳其晶体结构、表面形态结构、表面化学结构和吸附性... 综述生物质纤维基活性碳纤维、黏胶基活性碳纤维、木质素基活性碳纤维、生物质苯酚液化物基活性碳纤维、生物质沥青基活性碳纤维5种生物质活性碳纤维的孔隙调控与结构表征研究进展,归纳其晶体结构、表面形态结构、表面化学结构和吸附性能,并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活性碳纤维 孔隙结构 孔隙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活性炭原位修复有机物污染底泥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岩梅 任传华 +4 位作者 孟晓东 汪述宁 蒋佳益 杨楠 赫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51,共9页
污染底泥是水体中重要的内源污染,生物质活性炭作为原位修复技术的覆盖材料,正在逐步应用于污染底泥的原位修复.应用椰壳颗粒活性炭与果壳颗粒活性炭对有机物污染底泥进行原位修复,测定2种生物质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官能... 污染底泥是水体中重要的内源污染,生物质活性炭作为原位修复技术的覆盖材料,正在逐步应用于污染底泥的原位修复.应用椰壳颗粒活性炭与果壳颗粒活性炭对有机物污染底泥进行原位修复,测定2种生物质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官能团等理化性质,并应用2种生物质活性炭进行了原位治理污染底泥的实验室静态模拟试验和实地现场试验,在实地现场试验中增加煤基活性炭与2种生物质活性炭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2种生物质活性炭的表面性质与化学组成相似,但椰壳颗粒活性炭比表面积较大,微孔孔隙结构略微发达,极性基团较少.(2)实验室静态模拟试验中,2种生物质活性炭对底泥中的PAHs (多环芳烃)、PAEs (酞酸酯)和苯系物(benzenes) 3类有机污染物均有很好的稳定化修复效果,投加生物质活性炭10个月后,底泥孔隙水中3类污染物的质量浓度降低93. 2%以上;对不同种类有机污染物,孔隙水降低率略有差距,与2种生物质活性炭理化性质的差异有关.(3)实地现场试验中,2种生物质活性炭和煤基活性炭对3类有机污染物的稳定化修复效果均呈现PAEs>PAHs>苯系物,煤基活性炭的修复效果略高于2种生物质活性炭.研究显示,在10个月的修复时间下,生物质活性炭对有机物污染底泥有明显的修复效果,可使底泥孔隙水中PAHs、PAEs和苯系物类有机污染物质量浓度降低90%以上,并且与煤基活性炭相比,生物质活性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印迹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活性 有机物污染底泥 原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活性炭制备及吸附乙烷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彭敏 孙艳 苏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67,共6页
以农林废弃物椰壳、核桃壳、废竹料和玉米芯为原料,磷酸活化法制备一系列生物质活性炭(Y1、H2、Z3、M4),容积法测定其对乙烷的吸附等温线,吸附温度范围为298.15K~243.15K;分别用Langmuir方程和Langmuir-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平衡数据... 以农林废弃物椰壳、核桃壳、废竹料和玉米芯为原料,磷酸活化法制备一系列生物质活性炭(Y1、H2、Z3、M4),容积法测定其对乙烷的吸附等温线,吸附温度范围为298.15K~243.15K;分别用Langmuir方程和Langmuir-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拟合,并计算其等量吸附热。结果表明生物质为原料通常可以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一定中孔比例的活性炭;四种活性炭对于乙烷的吸附量皆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大;Langmuir-Freundlich方程拟合效果较Langmuir方程更好;随着乙烷在四种活性炭上的吸附量由0.5mmol/g增加到5mmol/g,其等量吸附热基本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反应了活性炭表面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活性 乙烷 吸附存储 吸附模型 等量吸附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活性炭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及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秀云 文贞 +1 位作者 张桢超 刘玉真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4期88-90,共3页
指出了生物质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隙结构、好的持水性和较强的吸附性,在土壤污染修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钝化修复的理想钝化剂,施入到土壤中是否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是其推广应用的前提。因此生物质... 指出了生物质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隙结构、好的持水性和较强的吸附性,在土壤污染修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钝化修复的理想钝化剂,施入到土壤中是否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是其推广应用的前提。因此生物质活性炭的稳定性成为土壤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综述了生物质活性炭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总结了生物质活性炭在土壤中稳定性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生物质活性炭在环境污染修复尤其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活性 土壤 重金属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活性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勋 曾丹林 +3 位作者 陈诗渊 沈康文 裴阳 王光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30,共4页
生物质活性炭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主要介绍了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活化法、化学活化法、化学物理活化法和微波加热活化法等,对比了不同表面化学改性的效果,综... 生物质活性炭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主要介绍了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活化法、化学活化法、化学物理活化法和微波加热活化法等,对比了不同表面化学改性的效果,综述了生物质活性炭的应用领域,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活性 制备 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5
9
作者 曾玉彬 周静颖 +2 位作者 谭观成 王传义 王益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71-2275,2279,共6页
以磷酸为活化剂,将稻壳、柚子皮分别与核桃壳按一定质量比混合,进行热解,制备了高吸附性能的生物质活性炭。研究结果表明:以柚子皮+核桃壳制备的生物质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2h即可达平衡;比商品活性炭具有较优的吸附性能,对亚甲基蓝的吸... 以磷酸为活化剂,将稻壳、柚子皮分别与核桃壳按一定质量比混合,进行热解,制备了高吸附性能的生物质活性炭。研究结果表明:以柚子皮+核桃壳制备的生物质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2h即可达平衡;比商品活性炭具有较优的吸附性能,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值达574.6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满足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属于自发进行的良性吸附。研究利用生物质废弃物,将其再利用并制备对染料吸附性能优良的生物质活性炭,可望成为环境友好型活性炭,并为生物质热解产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活性 磷酸活化 亚甲基蓝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基改性生物质活性炭对Cd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吐尔逊.吐尔洪 帕提古丽.伊克木 +1 位作者 阿热祖古丽.达吾提 阿马努拉.依明尼亚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9-192,197,共5页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了生物质活性炭(以下简称生物炭),用HNO_3、NaOH、沸水、四氢呋喃(THF)对其进行改性,并比较了不同生物炭对Cd的吸附特性,对沸水和THF滤液进行了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随着Cd初始浓度的增加,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及改性产...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了生物质活性炭(以下简称生物炭),用HNO_3、NaOH、沸水、四氢呋喃(THF)对其进行改性,并比较了不同生物炭对Cd的吸附特性,对沸水和THF滤液进行了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随着Cd初始浓度的增加,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及改性产物对Cd的吸附量大体增强;Cd初始质量浓度超过25.0 mg/L时,吸附量表现为碱改性生物炭>未改性生物炭>THF改性生物炭>沸水改性生物炭>酸改性生物炭。NaOH通过改变玉米秸秆基生物炭表面官能团和元素构成,增强了其吸附能力。HNO_3使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孔隙带正电荷,从而抑制了对Cd的吸附。沸水和THF从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孔隙中溶出了有利于吸附反应的部分表面官能团,从而降低了其对Cd的吸附能力。随着Cd初始浓度增加,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对Cd的吸附量大体增加,滤液pH大体降低。用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处理污水中的Cd时,建议用碱改性法来提高其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物质活性 吸附特性 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级孔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及其电容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史长亮 邢宝林 +7 位作者 曾会会 张双杰 郭晖 贾建波 张传祥 田野 朱阿辉 张青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318-3324,3331,共8页
以柚子皮为原料,采用预先炭化-KOH活化工艺制备生物质活性炭,并将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采用低温氮气吸附、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表征生物质活性炭的孔结构、表面形貌等微观结构和表面化学性... 以柚子皮为原料,采用预先炭化-KOH活化工艺制备生物质活性炭,并将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采用低温氮气吸附、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表征生物质活性炭的孔结构、表面形貌等微观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漏电流等手段探究生物质活性炭用作电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研究表明:柚子皮经预先炭化-KOH活化处理可以制备出比表面积为1 347~2 269m^2/g,总孔容达0.642~1.283cm^3/g,中孔比例为23.83%~48.90%的高品质生物质活性炭。该生物质活性炭具有发达的比表面积、"大孔-中孔-微孔"三维贯通梯级孔结构,且表面富含羰基、酚羟基及羧基等含氧官能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生物质活性炭电极材料在KOH电解液中具有优异的电容特性,在50m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最高可达243F/g,5 000m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仍可保持为175F/g,且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循环1 000次后比电容保持率高达93.34%,漏电流仅为0.006 3mA。生物质活性炭优异的电化学特性与其发达的比表面积、"大孔-中孔-微孔"三维贯通梯级孔结构、合理的孔径分布及独特的富氧表面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皮 物质活性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电容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空生物质活性碳纤维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8
12
作者 程绿竹 王宗乾 +2 位作者 王邓峰 申佳锟 李长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9-134,共6页
为提高活性碳纤维对有色废水的吸附效率,以牛角瓜纤维为前驱体,采用磷酸活化、高温炭化工艺制备了具有高中空结构的活性碳纤维。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红外光谱仪等表征其微观形貌及化学结构,分析了所制备活性碳纤维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 为提高活性碳纤维对有色废水的吸附效率,以牛角瓜纤维为前驱体,采用磷酸活化、高温炭化工艺制备了具有高中空结构的活性碳纤维。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红外光谱仪等表征其微观形貌及化学结构,分析了所制备活性碳纤维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与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牛角瓜活性碳纤维的平均中空度大于92%,具有粗糙表面和发达介孔结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1244.812 m2/g和3.744 nm;活性碳纤维表面富含O、P元素,构成了活性表面;亚甲基蓝溶液(100 mg/L)的饱和吸附量为198.840 mg/g,该吸附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同时符合Freundlich模型,以多层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活性碳纤维 牛角瓜纤维 亚甲基蓝 吸附 高中空结构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氮共掺杂生物质活性炭提升氧化还原催化剂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建华 刘江涛 +2 位作者 邢献军 朱成成 叶聪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96-1002,共7页
采用新鲜海带为原料,先真空冷冻干燥,粉碎过筛后与一定量KOH干混,高温活化制备生物质活性炭,选取优化后的活性炭掺杂钴氮元素,经过高温煅烧形成Co-N-C型非贵重金属催化剂.结果表明,海带基生物质活性炭在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60 min... 采用新鲜海带为原料,先真空冷冻干燥,粉碎过筛后与一定量KOH干混,高温活化制备生物质活性炭,选取优化后的活性炭掺杂钴氮元素,经过高温煅烧形成Co-N-C型非贵重金属催化剂.结果表明,海带基生物质活性炭在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60 min下比表面积为2071. 72 m2/g,总孔容为1. 20 cm3/g,产率为25. 06%;该生物质活性炭掺杂钴氮元素获得的催化剂材料拥有很好的ORR(氧还原反应)活性、耐甲醇性和稳定性,可以被广泛的应用在能源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活性 钴氮掺杂 氧还原催化剂 微孔结构 海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共掺杂生物质活性炭提升氧化还原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文泉 邢献军 +1 位作者 李珊 宋雨蔷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3-279,共7页
以梧桐木屑为原料,采用湿混法与一定量KOH搅拌并干燥,在氮气氛围下高温活化制备生物质活性炭。选取工艺优化后的活性炭掺杂铁氮元素,二次高温煅烧后形成Fe-N-C型非贵重金属催化剂。得出木屑生物质活性炭在活化温度为800℃,碱料比1∶3下... 以梧桐木屑为原料,采用湿混法与一定量KOH搅拌并干燥,在氮气氛围下高温活化制备生物质活性炭。选取工艺优化后的活性炭掺杂铁氮元素,二次高温煅烧后形成Fe-N-C型非贵重金属催化剂。得出木屑生物质活性炭在活化温度为800℃,碱料比1∶3下比表面积为2051.8 m2·g-1,总孔容为1.23 cm3·g-1;通过进一步掺杂铁氮元素获得的催化剂材料拥有良好的ORR(氧还原反应)活性(初始电位-0.03 V、半波电位-0.10 V和极限电流4.2 mA/cm2)、耐甲醇性和稳定性,可以在能源领域中被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活性 Fe/N共掺杂 高比表面积 氧还原催化剂 梧桐木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根中植物激素类物质活性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Park.,H 李方元 《国外特种经济动植物》 1989年第2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人参根 植物激素 物质活性 人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活性有机液体肥料的研究”通过成果鉴定
16
作者 吕志英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6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成果鉴定 液体肥料 物质活性 南京林业大学 国家林业局 临沂市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活性炭制备技术及其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评《生物质活性炭制备及性能研究》
17
作者 杨金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I0017-I0017,共1页
作为活性炭的一种,生物质活性炭由于制备原材料来源广、吸附能力强、应用范围大等特点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加深对生物质活性炭的认识、提高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及工业化利用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李红艳编著的《生物质活性炭... 作为活性炭的一种,生物质活性炭由于制备原材料来源广、吸附能力强、应用范围大等特点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加深对生物质活性炭的认识、提高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及工业化利用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李红艳编著的《生物质活性炭制备及性能研究》(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年9月第1版)一书围绕生物质活性炭制备的全过程循序渐进地展开,框架清晰、理论全面,既体现了同类书中传统活性炭的相关内容,又创新性地凸显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业出版社 工业化利用 物质活性 制备及性能 制备技术 吸附能力 循序渐进 创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茎生物质活性炭处理甲苯废气试验研究
18
作者 刘懿泽 汪欣岚 +4 位作者 张庆爽 王伟超 林昕 朱敏聪 黄明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4期116-119,132,共5页
香蕉茎是漳州市天宝镇主要的农业废弃物,随意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需要进行资源化利用。本文以香蕉茎为原料,经磷酸活化、炭化制备生物质活性炭,并应用于甲苯废气吸附处理。结果表明,当浸渍磷酸的质量浓度为55%、料液比为1∶3、炭化温度... 香蕉茎是漳州市天宝镇主要的农业废弃物,随意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需要进行资源化利用。本文以香蕉茎为原料,经磷酸活化、炭化制备生物质活性炭,并应用于甲苯废气吸附处理。结果表明,当浸渍磷酸的质量浓度为55%、料液比为1∶3、炭化温度为600℃、炭化时间为3 h时,制得的香蕉茎生物质活性炭对甲苯废气具有良好、快速的吸附去除效果,且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本研究为香蕉茎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茎 物质活性 甲苯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细胞外囊泡作为生物活性物质体内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芳 焦阳 +7 位作者 中拉毛草 翟欢 梁泽毅 杨晨 刘婧 陈安乐 丁学智 安彩霞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405-415,共11页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细胞分泌的纳米至微米级磷脂双层微囊泡,携带蛋白质、核酸、脂质等多种活性分子。EVs作为一种信号传递分子,可将含有生物信息的内容物传送到靶细胞使其发挥特定作用。乳中含有多种有益的生...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细胞分泌的纳米至微米级磷脂双层微囊泡,携带蛋白质、核酸、脂质等多种活性分子。EVs作为一种信号传递分子,可将含有生物信息的内容物传送到靶细胞使其发挥特定作用。乳中含有多种有益的生物活性分子,其中乳源细胞外囊泡(milk-derived EVs,M-EVs)因生物利用度高、免疫原性低、消化耐受性和商业生产性能优良而被视为EVs的理想来源。此外,M-EVs可以在胃中的强酸性条件和肠道中的降解条件下存活,且可以穿过生物屏障到达靶组织,这使其成为具有定向递送促进健康或治疗性生物活性物质的合适载体。然而,由于牛奶成分的复杂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阐明M-EVs特定成分和功能之间的关系,规范其提取过程,以推进M-EVs未来的应用。本文综述了M-EVs的形成途径、组成特征、提取和递送方法,探讨了M-EVs作为活性物质天然纳米载体的优势和挑战,以及M-EV研究的未来前景,旨在为基于M-EVs口服给药系统的新型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生物活性物质 递送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镓灯光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中医药类活性物质特性
20
作者 张萌 卜龙利 +2 位作者 刘梦娇 蔡天雨 罗长科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9-1550,共12页
高效矿化水中难降解的医药类活性物质对于净化水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本论文采用碘镓灯光活化过硫酸盐(PS)对水中不同类型的医药类物质进行矿化考察,测定水中自由基并推测医药类物质的降解机理,同时考察了光活化体系对两种实际废水的净化效... 高效矿化水中难降解的医药类活性物质对于净化水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本论文采用碘镓灯光活化过硫酸盐(PS)对水中不同类型的医药类物质进行矿化考察,测定水中自由基并推测医药类物质的降解机理,同时考察了光活化体系对两种实际废水的净化效果.研究表明,在碘镓灯光活化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和硫酸根自由基共同作用下,双氯芬酸(DCF)被高效矿化;水中无机阴离子在低浓度时对DCF光活化降解有轻微的促进作用,高浓度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原因是高浓度阴离子会与水中的自由基发生反应;三维荧光图谱检测发现,水中腐殖酸的存在会显著降低DCF的矿化度,腐殖酸中的活性基团会淬灭光活化产生的自由基,且吸收碘镓灯光能用于自身分解.光活化体系对5种难降解的医药类活性物质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矿化率均达到90%以上,分别为:红霉素(99.2%)≈利福平(98.8%)≈林可霉素(98.6%)>卡马西平(97.6%)>双氯芬酸(94%);而且,该体系对中西医药废水和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均有显著地净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镓灯 光活化 过硫酸盐 医药类活性物质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