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莱布尼茨物质无限可分思想的学术背景与哲学意义——兼论我国古代学者惠施等人“尺捶”之辩的本体论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段德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48,共6页
莱布尼茨的物质无限可分思想不仅在莱布尼茨哲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对西方哲学史的近代发展也具有比较深广的影响。莱布尼茨的物质无限可分思想的学术背景虽然可以一直上溯到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与德谟克利特的哲学争论,但...
莱布尼茨的物质无限可分思想不仅在莱布尼茨哲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对西方哲学史的近代发展也具有比较深广的影响。莱布尼茨的物质无限可分思想的学术背景虽然可以一直上溯到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与德谟克利特的哲学争论,但最根本的还在于笛卡尔与原子论的近代复兴者伽森狄的哲学争论。可以说,莱布尼茨的无限可分思想及其哲学意义主要地就是在对笛卡尔的批判的再批判中发挥出来的。莱布尼茨在对笛卡尔有关思想的反思和批判中,从他的物质无限可分思想中不仅推演出了他的"单子论"实体学说,而且还推演出了他的中国盒式的自然有机主义和前定和谐系统。差不多与亚里士多德提出其物质无限可分思想的同时,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极其相似的哲学命题,这就是:"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莱布尼茨的这样一种哲学进路对我们昭示我国古代学者惠施等人"尺捶"之辩的本体论意义显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布尼茨
物质无限可分
本体论意义
“尺捶”之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物质无限可分论和现代“二难推论”对它的挑战
被引量:
1
2
作者
金吾伦
李曦
《社会科学辑刊》
1986年第2期3-9,共7页
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中,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和永无变化的;并从而认为,大至天体小到原子的运动,一律都服从于牛顿力学的定律。这就是近代自然科学关于宇宙图景的机械观。自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原子的大门被打开以来,旧的原子观念...
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中,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和永无变化的;并从而认为,大至天体小到原子的运动,一律都服从于牛顿力学的定律。这就是近代自然科学关于宇宙图景的机械观。自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原子的大门被打开以来,旧的原子观念和物质分割的有限论被科学的新发现所否定,人们又倾向于物质的分割无限、层次无限论了。并且,目前它已普遍被人们当作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原理了。但这和新的科学事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不
可分
割
二难
康德
物质无限可分
统治地位
辩证统一观
基本单位
近代自然科学
二律背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无限可分性的论证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显元
《江淮论坛》
1985年第1期68-74,共7页
自古以来,对物质是否是无限可分的问题,就有着各种争论,并做了各种不同的哲学论证。近年来,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夸克幽禁”假说的提出,物质是否无限可分的争论,又逐渐地尖锐起来了。人们经常提出这样的疑问:“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自古以来,对物质是否是无限可分的问题,就有着各种争论,并做了各种不同的哲学论证。近年来,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夸克幽禁”假说的提出,物质是否无限可分的争论,又逐渐地尖锐起来了。人们经常提出这样的疑问:“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命题是否得到过证明?或者它根本就不能得到证明?这种疑问所涉及的,并不是物理学中的个别原理是否真实的问题,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继续有效的问题。事实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
无限可
分
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代物理学
哲学论证
疑问
物质无限可分
假说
原理
夸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物质无限可分论”之我见
4
作者
刘文仲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68-71,共4页
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哲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对物质无限可分的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物质结构问题,只关系到“物理世界”,不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物质分割有一定的极限,超过了这个极限,就不能再行分割;“物...
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哲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对物质无限可分的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物质结构问题,只关系到“物理世界”,不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物质分割有一定的极限,超过了这个极限,就不能再行分割;“物质无限可分论”的观点,不论在实际上或理论上都是不能成立的,等等。对于这个问题,有必要加以澄清,因为它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如何在物质结构问题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等问题。笔者试图对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无限可分
自然科学工作者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物质
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
观
马克思恩格斯
分
割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宇宙爆炸模型和夸克幽禁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新挑战
被引量:
1
5
作者
于书亭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2期30-35,共6页
近几十年来,自然科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新发现捷报频传,新理论不断涌现,而且还正蕴孕着一些重大的突破。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新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被称之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有理论的新挑战。所谓宇宙爆炸模型对宇宙无限论的新...
近几十年来,自然科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新发现捷报频传,新理论不断涌现,而且还正蕴孕着一些重大的突破。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新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被称之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有理论的新挑战。所谓宇宙爆炸模型对宇宙无限论的新挑战和夸克幽禁对物质无限可分思想的新挑战,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
新挑战
夸克
物质无限可分
爆炸模型
宇宙观
现代自然科学
宇宙
无限
论
新发现
具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毛泽东哲学思想在科学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6
作者
王金华
《理论月刊》
CSSCI
1996年第6期20-23,共4页
试论毛泽东哲学思想在科学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王金华自然科学的认识成果是哲学家进行哲学概括的重要依据之一。毛泽东哲学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既来源于科学又高于科学,成为一般的认识论、方法论原则。本文在自然科学背景下论述了毛泽东...
试论毛泽东哲学思想在科学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王金华自然科学的认识成果是哲学家进行哲学概括的重要依据之一。毛泽东哲学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既来源于科学又高于科学,成为一般的认识论、方法论原则。本文在自然科学背景下论述了毛泽东哲学的物质观、物质结构观、真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思想
科学实践
科学认识
物质
系统
物质无限可分
科学史
自然观
指导作用
普遍联系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莱布尼茨物质无限可分思想的学术背景与哲学意义——兼论我国古代学者惠施等人“尺捶”之辩的本体论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段德智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4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B020)
文摘
莱布尼茨的物质无限可分思想不仅在莱布尼茨哲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对西方哲学史的近代发展也具有比较深广的影响。莱布尼茨的物质无限可分思想的学术背景虽然可以一直上溯到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与德谟克利特的哲学争论,但最根本的还在于笛卡尔与原子论的近代复兴者伽森狄的哲学争论。可以说,莱布尼茨的无限可分思想及其哲学意义主要地就是在对笛卡尔的批判的再批判中发挥出来的。莱布尼茨在对笛卡尔有关思想的反思和批判中,从他的物质无限可分思想中不仅推演出了他的"单子论"实体学说,而且还推演出了他的中国盒式的自然有机主义和前定和谐系统。差不多与亚里士多德提出其物质无限可分思想的同时,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极其相似的哲学命题,这就是:"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莱布尼茨的这样一种哲学进路对我们昭示我国古代学者惠施等人"尺捶"之辩的本体论意义显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莱布尼茨
物质无限可分
本体论意义
“尺捶”之辩
Keywords
Leibniz
the Infinite Divisibility of Matter
ontological significance
the debate about one foot of whip
分类号
B516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物质无限可分论和现代“二难推论”对它的挑战
被引量:
1
2
作者
金吾伦
李曦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6年第2期3-9,共7页
文摘
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中,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和永无变化的;并从而认为,大至天体小到原子的运动,一律都服从于牛顿力学的定律。这就是近代自然科学关于宇宙图景的机械观。自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原子的大门被打开以来,旧的原子观念和物质分割的有限论被科学的新发现所否定,人们又倾向于物质的分割无限、层次无限论了。并且,目前它已普遍被人们当作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原理了。但这和新的科学事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不
可分
割
二难
康德
物质无限可分
统治地位
辩证统一观
基本单位
近代自然科学
二律背反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无限可分性的论证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显元
出处
《江淮论坛》
1985年第1期68-74,共7页
文摘
自古以来,对物质是否是无限可分的问题,就有着各种争论,并做了各种不同的哲学论证。近年来,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夸克幽禁”假说的提出,物质是否无限可分的争论,又逐渐地尖锐起来了。人们经常提出这样的疑问:“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命题是否得到过证明?或者它根本就不能得到证明?这种疑问所涉及的,并不是物理学中的个别原理是否真实的问题,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继续有效的问题。事实上。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
无限可
分
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代物理学
哲学论证
疑问
物质无限可分
假说
原理
夸克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物质无限可分论”之我见
4
作者
刘文仲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68-71,共4页
文摘
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哲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对物质无限可分的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物质结构问题,只关系到“物理世界”,不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物质分割有一定的极限,超过了这个极限,就不能再行分割;“物质无限可分论”的观点,不论在实际上或理论上都是不能成立的,等等。对于这个问题,有必要加以澄清,因为它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如何在物质结构问题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等问题。笔者试图对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物质无限可分
自然科学工作者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物质
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
观
马克思恩格斯
分
割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宇宙爆炸模型和夸克幽禁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新挑战
被引量:
1
5
作者
于书亭
机构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2期30-35,共6页
文摘
近几十年来,自然科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新发现捷报频传,新理论不断涌现,而且还正蕴孕着一些重大的突破。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新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被称之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有理论的新挑战。所谓宇宙爆炸模型对宇宙无限论的新挑战和夸克幽禁对物质无限可分思想的新挑战,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
新挑战
夸克
物质无限可分
爆炸模型
宇宙观
现代自然科学
宇宙
无限
论
新发现
具体科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毛泽东哲学思想在科学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6
作者
王金华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1996年第6期20-23,共4页
文摘
试论毛泽东哲学思想在科学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王金华自然科学的认识成果是哲学家进行哲学概括的重要依据之一。毛泽东哲学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既来源于科学又高于科学,成为一般的认识论、方法论原则。本文在自然科学背景下论述了毛泽东哲学的物质观、物质结构观、真理观、...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思想
科学实践
科学认识
物质
系统
物质无限可分
科学史
自然观
指导作用
普遍联系
认识论
分类号
G3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莱布尼茨物质无限可分思想的学术背景与哲学意义——兼论我国古代学者惠施等人“尺捶”之辩的本体论意义
段德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物质无限可分论和现代“二难推论”对它的挑战
金吾伦
李曦
《社会科学辑刊》
198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无限可分性的论证
孙显元
《江淮论坛》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物质无限可分论”之我见
刘文仲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浅析宇宙爆炸模型和夸克幽禁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新挑战
于书亭
《学习与探索》
198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试论毛泽东哲学思想在科学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王金华
《理论月刊》
CSSCI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