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思想逻辑及时代要求 被引量:28
1
作者 史巍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9,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特征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文明上的诉求,即追求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和精神文明的高度丰富且两者协调发展的目标。这就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物质主义立场及其造成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特征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文明上的诉求,即追求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和精神文明的高度丰富且两者协调发展的目标。这就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物质主义立场及其造成的精神世界虚无的状况,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过程中探索的成功经验,更是回应不同阶段根本任务和发展诉求所形成的实践方略。历史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和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进一步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都要继续进一步推进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协调 思想逻辑 时代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相对同一性
2
作者 徐宏力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35-37,共3页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相对同一性徐宏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相对同一性徐宏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这句话从战略高度上阐述了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物质文明 相对同一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物质文明建设 邓小平理论 企业文化 经济效益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发效应与社会发展——兼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琼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4-37,共4页
后发效应与社会发展——兼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张晓琼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早在十余年前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党的十二大上,就已经十分明确地指出: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 后发效应与社会发展——兼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张晓琼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早在十余年前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党的十二大上,就已经十分明确地指出: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精神文明物质文明 后发效应 东方国家 经济发展 现代化进程 全面进步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精神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辩证统一
4
作者 阮纪正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期56-62,共7页
试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辩证统一阮纪正一、两个文明统一的客观基础物质与精神是哲学范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则是社会范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两个文明的统一性则在于它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来... 试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辩证统一阮纪正一、两个文明统一的客观基础物质与精神是哲学范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则是社会范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两个文明的统一性则在于它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来讨论各种精神现象的;所以,以物质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物质文明 物质生产 精神生产 自我意识 生产劳动 精神文明建设 两个文明建设 矛盾运动 马克思主义 对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文明也是生产力——兼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
5
作者 潘绍龙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8,共4页
一、精神文明蕴含着生产力因素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科学技术、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科学管理等是构成生产力的渗透性因素。这就... 一、精神文明蕴含着生产力因素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科学技术、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科学管理等是构成生产力的渗透性因素。这就是说,生产力是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的有机统一体。这个有机统一体又是个多层次的“系统”,每一个“要素”,都可以再加以具体化,进而分出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子因素”。因此,对现实的生产力只能理解为进人生产活动的一切现实的力量,即马克思讲的“既得的力量”,“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物质文明 劳动者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技术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科学文化素质 思想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吗? 被引量:2
6
作者 滕世宗 《中州学刊》 1983年第4期22-26,共5页
从理论上搞清楚两种文明建设的关系,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摆正两种文明建设的位置。在一些论述两种文明建设关系的文章中,有的把两种文明的关系同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相提并论,认为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反作用,有... 从理论上搞清楚两种文明建设的关系,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摆正两种文明建设的位置。在一些论述两种文明建设关系的文章中,有的把两种文明的关系同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相提并论,认为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反作用,有的则把物质文明同生产力等同起来,从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的原理出发,论证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我们认为,上述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两种文明 物质文明建设 精神生产 生产力 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精神 决定作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的再认识 被引量:1
7
作者 曾清华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8-9,共2页
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的再认识○曾清华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认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两种相互联系的伟大成果,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两个密切相关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在人类社会... 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的再认识○曾清华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认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两种相互联系的伟大成果,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两个密切相关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两个文明的发展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生产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物质生产 两手抓 人的全面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展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润青 陈仲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53-59,81,共8页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为了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一战略方针,回顾前一段讨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一些看法,对研究物质...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为了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一战略方针,回顾前一段讨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一些看法,对研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方法论问题,作进一步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方法论问题 社会意识形态 物质生产 政治制度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生产力 精神生产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长学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5-17,共3页
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李长学关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是否平衡的问题,哲学界大体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平衡发展。有什么样的物质文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文明,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李长学关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是否平衡的问题,哲学界大体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平衡发展。有什么样的物质文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文明,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一种认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思想道德 社会制度 生产力的发展 文明发展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工商业 相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忠武 王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11-17,共7页
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与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和战略目标,而实现两大文明协调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必须建立起有效保证两大文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物质文明与精神... 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与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和战略目标,而实现两大文明协调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必须建立起有效保证两大文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是一个涉及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的复杂系统,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建立认识协调机制、目标协调机制、动力协调机制、战略协调机制以及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建设 协调机制 文明 客体文明 领导方式 运行机制 领导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够走在物质文明的前面
11
作者 何庆春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3-35,共3页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走在物质文明的前面,这不仅关系到“四化”建设和改革能否顺利进行,而且关系到防止“和平演变”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它不仅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辩证关系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走在物质文明的前面,这不仅关系到“四化”建设和改革能否顺利进行,而且关系到防止“和平演变”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它不仅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辩证关系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生产 走在前面 马克思主义 发展水平 防止“和平演变” 定条件 重大理论课题 生存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12
作者 潘忠贵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54-58,共5页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高度和我国社会前途的政治高度,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一个战略方针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了出来。正确理解这一方针,正确理解物质文明和...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高度和我国社会前途的政治高度,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一个战略方针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了出来。正确理解这一方针,正确理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对于实现四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正确理解 战略方针 科学社会 政治高度 理论高度 宏伟目标 四化建设 胡耀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13
作者 李万源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15-19,共5页
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李万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并一贯坚持的重要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正确处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落实这个基本方针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李万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并一贯坚持的重要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正确处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落实这个基本方针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仅谈点肤浅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发展生产力 “两手抓” 经济建设 正确处理 两个文明建设 两手都要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赋能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14
作者 王建菲 《中国农村科技》 2023年第6期55-58,共4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在城乡二元对立、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失调方面表现明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在城乡二元对立、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失调方面表现明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宏伟目标,并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文化是乡村发展的灵魂,有以文铸魂、以文提神、以文兴业的作用,文化是改变农民传统认知观念、农村传统价值理念、农业传统发展概念的有力推手,是厚植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淳朴民风的强力助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二元对立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要矛盾 淳朴民风 党的十九大报告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以文 农业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的特质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15
作者 陶一桃 王延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9-63,58,共6页
改革人们的心态和文化心理素质是比改革政治经济体制更加深层的东西;文化的“技术使用性”与“人文艺术性’要求协调的体现与发展,这也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客观根据;只有重视“精神财富”的建设,才能架起从“衣食足”到“知荣辱”... 改革人们的心态和文化心理素质是比改革政治经济体制更加深层的东西;文化的“技术使用性”与“人文艺术性’要求协调的体现与发展,这也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客观根据;只有重视“精神财富”的建设,才能架起从“衣食足”到“知荣辱”的坚实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传统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 科学技术 人文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社会经济 文化商品化 文化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思维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
16
作者 刘奎林 徐祝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4-27,共4页
社会思维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刘奎林,徐祝新人类的文明史表明,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中发展着的。而精神生产的发生发展又是以社会思维即集体思维为杠杆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 社会思维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刘奎林,徐祝新人类的文明史表明,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中发展着的。而精神生产的发生发展又是以社会思维即集体思维为杠杆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新的社会思维的凝聚力就显得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维 精神文明建设 集体思维 社会系统 精神财富 历史继承性 人的思维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思维科学 同分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要认识和掌握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
17
作者 胡富国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领导干部 思想道德 时代精神 辩证关系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 能动作用 工作思路 西部欠发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综述
18
作者 赵建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6-31,共6页
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综述赵建伟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经过10年,我们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内涵及关系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在现实中涌现出了许多在物质文明... 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综述赵建伟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经过10年,我们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内涵及关系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在现实中涌现出了许多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功的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研究综述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建设 思想道德素质 邓小平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19
作者 李宗桂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1-11,共1页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物质文明的...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物质文明的发达与精神文明的昌盛,是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基本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早已科学地揭明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如果仅有物质文明的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 社会协调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十四届六中全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精神文明建设
20
作者 欧阳雪芹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5-7,共3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邓小平理论 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现代化 历史文化传统 “两手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