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表演艺术——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视域融合看中国保护实践的路径选择
1
作者 姚慧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9-188,共10页
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经历过长达几十年的辩论,逐渐摆脱既有的学科化分类和学术观念的影响,建立起赋权社区的根基性立场;201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则呈现出以学科为导向的门类划分观念,深刻地... 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经历过长达几十年的辩论,逐渐摆脱既有的学科化分类和学术观念的影响,建立起赋权社区的根基性立场;201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则呈现出以学科为导向的门类划分观念,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非遗保护的基线行动。对比国际法和国内法的相关规定,考察中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分类体系与门类化保护策略,应以“表演艺术”领域的包容性概念来统摄国内“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曲艺”四大门类,则更有益于在非遗项目与领域或其子领域乃至与其他领域之间建立起互涉性关联,从而走向以生活实践为中心的过程性保护,也有助于打破学科化壁垒,从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去探查中国非遗系统性保护的实践走向与行动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领域 学科化导向 表演艺术 包容原则 系统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教学中应遵循教学的层次性原则 被引量:2
2
作者 舒里红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2-13,共2页
“层次性原则”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之一。任何事物的内部结构都具有层次性,各种教育对象也具有层次性,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也具有层次性。所以,我认为教师在实行目标教学中,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时,都必须树立层次性观点。才能在差异... “层次性原则”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之一。任何事物的内部结构都具有层次性,各种教育对象也具有层次性,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也具有层次性。所以,我认为教师在实行目标教学中,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时,都必须树立层次性观点。才能在差异性的客观基础上,努力寻找发展的规律,组织优化教学,实现教学目标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深感遵从层次性原则组织教学,的确非常重要,收益非浅。我在实施中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心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教学 教学单元 层次原则 教学目标要求 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对象 学习成绩 学习态度 物质分子 学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映的主体性原则和客体性原则的辩证统一关系
3
作者 田耘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主体原则和客体原则 主客体关系 辩证统一关系 社会历史性 客观实在 对象关系 超越 自主 主体和客体 客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原则 被引量:38
4
作者 任寰 《知识产权》 CSSCI 2005年第3期13-18,共6页
知识产权法调整的对象不仅涉及多元的主体利益,而且涉及到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经济秩序,同时由于知识产权所存在的智力成果的非物质性、知识产品生产的社会性、知识产权取得的国家授权性等迥异于有形财产权的特点,以及知识产品对人类文明... 知识产权法调整的对象不仅涉及多元的主体利益,而且涉及到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经济秩序,同时由于知识产权所存在的智力成果的非物质性、知识产品生产的社会性、知识产权取得的国家授权性等迥异于有形财产权的特点,以及知识产品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所起的特殊作用,决定了利益平衡在知识产权法中有着特殊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利益平衡的内涵、依据和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法 利益平衡原则 国际经济秩序 有形财产权 主体利益 物质 智力成果 产品生产 国家授权 特殊作用 人类文明 知识产品 存在价值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蔬菜施肥原则
5
作者 李琼仙 张兴富 《云南农业》 2006年第10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无公害蔬菜生产 施肥原则 有害物质 硝酸盐 致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评价中多元价值取向之间的协调原则 被引量:4
6
作者 林正范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评价 多元价值取向 协调原则 综合原则 兼容原则 历史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和地方建构 被引量:37
7
作者 戴俊骋 李露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共3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地方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地方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以社区为代表的地方要素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组成部分。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的要求,保护实践须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保护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通过组织保障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地原则,特别是第二十一条界定的“相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形式和内涵在两个以上地区均保持完整的,可以同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将地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遗产旅游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化多样 地方 伦理原则 保护体系 属地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物质论与实践论的统一——与陆剑杰同志商榷 被引量:1
8
作者 丛大川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4期72-76,共5页
《江苏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发表了陆剑杰同志的《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论与实践论的关系》(以下简称陆文).陆文纵观了在中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规定性的讨论中的意见分歧,认为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论和... 《江苏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发表了陆剑杰同志的《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论与实践论的关系》(以下简称陆文).陆文纵观了在中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规定性的讨论中的意见分歧,认为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论和实践论及其关系,"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何者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核心的问题上发生对立,而形成一系列对立的哲学理解的."我认为,陆文抓住了在这一讨论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对立的哲学理解的实质,但对于陆文所提出的物质论和实践论的对立,"只是在何者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中心的意义上才能成立,超出这个范围,便立即显现出二者的统一性",以及陆文从"导论与本论的统一"、"属性论和实体、关系论的统一"和"客体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统一"三个方面对统一性问题的讨论,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实践论 物质 自然辩证法 黑格尔哲学 规定 现象学 客观实在 自然界 主体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0
9
作者 范宝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529-534,共6页
马克思交往理论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现实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以及由它所决定的人们之间精神交往关系等等的一切社会关系,而且,他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马克思交往理论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现实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以及由它所决定的人们之间精神交往关系等等的一切社会关系,而且,他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描述了未来社会人们之间的理想的交往关系,充分体现了实践性原则与社会性原则的统一、物质性原则与历史性原则的统一、价值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的统一的鲜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交往理论 实践原则与社会原则 物质性原则与历史性原则 价值原则与科学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态视角下非遗的进化机制与路径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程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1年第2期68-83,154,155,共18页
各类非遗处在不断与时代环境相适应的变化中,这些复杂变化具有内在的秩序。适应性和生存竞争引发了非遗种群的性状趋异,择优和经济原则造成了逆向的性状趋同。性状趋异和性状趋同可以看作社会需求引发的非遗发散和收敛过程,它们同时并存... 各类非遗处在不断与时代环境相适应的变化中,这些复杂变化具有内在的秩序。适应性和生存竞争引发了非遗种群的性状趋异,择优和经济原则造成了逆向的性状趋同。性状趋异和性状趋同可以看作社会需求引发的非遗发散和收敛过程,它们同时并存,在不同条件下各有主次。在适应非遗发展的传统社会环境中,这类发散和收敛过程不断交替循环,保证了非遗种群数量和质量的相对稳定。非遗通过进化提高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改善自身生存、安全和发展的机会。其进化机制可以归纳为生存环境选择:对整体而言,通过生存环境淘汰劣质非遗个体,保留优质个体;对个体而言,在进化过程中选择有效的特性进行不断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态 物质文化遗产 进化机制 生存环境选择 经济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的社会建构——兼论若干相关的哲学问题 被引量:9
11
作者 武晨箫(译) 徐秋石(校) 《哲学分析》 CSSCI 2023年第3期156-175,199,共21页
就技术的社会建构(SCOT)的哲学基础和影响而言,其重要方面包括: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技术的能动性、对称性原则、权力关系的作用、物质性与本体论、结构与行动者、理论的作用、相对主义以及技术的规范性与政治性等。
关键词 技术的社会建构(SCOT) 技术元勘 对称原则 相对主义 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传统优势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12
作者 王才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3年第6期34-36,共3页
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做好新时期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重点转移 物质利益原则 腐朽思想 现代化建设 时代精神 解放思想 理论掌握 历史性转折
全文增补中
原子论的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良铎 伍雄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3-9,共7页
在古代哲学家的“原子”概念和现代科学关于“层子”、“夸克”的概念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这种联系,经数千年认识史的变革、演化而未曾中断。这真是认识史上的奇伟事实。这事实一直吸引着科学家、哲学家的注意,使他们惊异和深思... 在古代哲学家的“原子”概念和现代科学关于“层子”、“夸克”的概念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这种联系,经数千年认识史的变革、演化而未曾中断。这真是认识史上的奇伟事实。这事实一直吸引着科学家、哲学家的注意,使他们惊异和深思。我们虽然才疏识浅,却也愿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以就教于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论 结构理论 观念 自然科学 认识史 方法论原则 物质结构 朴素唯物主义 基本粒子 无限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极端化思想的思想方法根源
14
作者 黄枬森 《理论月刊》 1987年第4期10-13,共4页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出现一种极端化思想,它表现在哲学、政治理论、伦理学、文艺理论等各个领域。例如,在有的同志看来,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要发展就不能以坚持为前提,要坚持就不能发展;在我们的工作中,物质利益原则是不能缺少的,承认和...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出现一种极端化思想,它表现在哲学、政治理论、伦理学、文艺理论等各个领域。例如,在有的同志看来,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要发展就不能以坚持为前提,要坚持就不能发展;在我们的工作中,物质利益原则是不能缺少的,承认和重视物质利益原则就必须一切向钱看;不能否认或忽视认识的主观性,承认和重视认识的主观性就必然排斥认识的客观性,否定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既然是目的,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化 思想方法 坚持马克思主义 敌我矛盾 物质利益原则 折中主义 主观 右倾 发展马克思主义 否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贯彻十三大精神,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5
作者 刘建设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7年第4期3-6,共4页
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突出了加快和深化改革的主题。十三大通过的赵紫阳同志的报告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导全面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南。当前我们面临的任务是... 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突出了加快和深化改革的主题。十三大通过的赵紫阳同志的报告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导全面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南。当前我们面临的任务是,牢牢抓住加快和深化改革这个主题,认真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赵紫阳 基本路线教育 层次原则 政工干部 教育对象 物质鼓励 教育内容 政治思想觉悟 两个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有效途径
16
作者 陈义华 《西南金融》 1994年第1期34-35,共2页
浅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有效途径陈义华我们开展经济一项工作,最终是要取得好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也同样如此。检查、考核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看他做了没有,做了多少,怎样做的,更主要是看其效果怎样,没... 浅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有效途径陈义华我们开展经济一项工作,最终是要取得好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也同样如此。检查、考核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看他做了没有,做了多少,怎样做的,更主要是看其效果怎样,没有效果的经济方法、形成都是徒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政工干部 物质利益原则 被教育者 教育内容 讲道理 思想政治教育 典型教育 文化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