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美与用的同一性与分异性
- 1
-
-
作者
常谢枫
-
机构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81-87,共7页
-
文摘
我在90、91年发表了《美也是一种使用价值》(《天津社会科学》90年第4期)、《论美即对象的功利价值》(《云南社会科学》90年第6期)和《挣脱美与用的困扰》(《文艺研究》91年第4期)三篇拙文,明确提出美用同一观后,在学术界引起了清一色的反对意见。有的先生批评我说,把美的本质界定为用,界定为广义的功利价值,就是把美和用混淆了起来,实际上是一种方法性错误:既然美的本质就是用,就是广义的功利价值,人类为什么还要使用“美”和“用”这两个概念呢?又有的同志直接反对我所提出的“美也是一种使用价值”的命题,说我在这一命题下面已经把美混同于“经济学意义上的使用价值”,混同于“
-
关键词
功利价值
分异性
美的本质
同一性
本质关系
肉体
物质性与精神性
艺术作品
适欲
外在形式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编辑属性论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耿相新
-
机构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
-
出处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75,共22页
-
文摘
从编辑角色在出版活动中存在编辑身份、编辑对象和编辑成果三者合一的事实出发,试图揭示在编辑活动过程中,编辑角色兼具双重属性。编辑只有在兼具原创属性和规范属性、内部属性和社会属性、技术属性和艺术属性、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意义属性和利益属性的情形下,才能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使命。
-
关键词
编辑属性
原创性与规范性
内部性与社会性
技术性与艺术性
物质性与精神性
意义性与利益性
-
分类号
G230
[文化科学]
-
-
题名营造新时代的生活方式
- 3
-
-
作者
蔡灿津
-
机构
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7期33-36,共4页
-
文摘
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方式,有其特定的规定性和特殊的功能。在当前社会转型与强烈震荡过程中,如何营造与时代潮流合拍的新型生活方式,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生活是人为生存与发展而消费的过程。生活方式就是人为生存与发展而享用各种消费的样式。人们往往把它与...
-
关键词
生活观念
新时代
人的生活方式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物质性与精神性
精神文明
生产方式
规定性
人类文明
现实生活过程
-
分类号
F12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