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煤层气扩散作用的物质平衡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银山 王聚团 +3 位作者 刘飞 王苛宇 张杨 向瑞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73,共6页
对煤层气的开发首先通过排水降压使其从基质孔隙中解吸出来,然后在割理中渗流至井筒产出。针对煤层气的开发特点,重点考虑煤层气扩散作用在其开发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综合煤层割理压缩效应和基质收缩效应的影响,建立基于体积平衡方程... 对煤层气的开发首先通过排水降压使其从基质孔隙中解吸出来,然后在割理中渗流至井筒产出。针对煤层气的开发特点,重点考虑煤层气扩散作用在其开发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综合煤层割理压缩效应和基质收缩效应的影响,建立基于体积平衡方程的煤层气物质平衡模型的数学方程式,确定煤层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函数,进而通过编程求解,得到煤层气产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据此进行煤层气开发动态预测。以延长油气区生产井为实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煤层气扩散作用越强烈,对应的产气量峰值越大且峰值出现的时间越早,煤层气扩散作用对煤层气开发后期产气量的稳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扩散作用 物质平衡模型 动态预测 延长油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衡模型及其在水价政策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马中 周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22-1728,共7页
基于物质平衡模型,构建了经济系统水平衡模型及部门的水平衡模型,并利用水平衡模型核算A市工业和居民用水、排水的真实状况,评估水价政策的执行效果,以期为我国水价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完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循环用水具有节水和减排的... 基于物质平衡模型,构建了经济系统水平衡模型及部门的水平衡模型,并利用水平衡模型核算A市工业和居民用水、排水的真实状况,评估水价政策的执行效果,以期为我国水价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完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循环用水具有节水和减排的双重效果:工业的用排比和无处理排水量远高于居民,A市工业水用排比是居民的2.9倍,工业无处理排水量是居民的3.6倍;对用水和排水监管不严,导致实际水费收入远低于应征水费收入.在2009年的水价标准下,A市少征收水费11802万元,有效的水价政策必须建立在严格监管的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平衡模型 平衡模型 水价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冰川平衡线高度变化的气候重建模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崔航 王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24,共8页
冰川物质平衡线高度(equilibrium-line altitude,ELA)变化的研究是冰川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变化情况将最终决定冰川的命运。与冰川的其他特征(如冰川长度、面积)相比,ELA的变化是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反应,其变化量常被用于对比不同区域间... 冰川物质平衡线高度(equilibrium-line altitude,ELA)变化的研究是冰川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变化情况将最终决定冰川的命运。与冰川的其他特征(如冰川长度、面积)相比,ELA的变化是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反应,其变化量常被用于对比不同区域间的气候变化特征差异。基于冰川ELA变化的气候重建的统计学方法,如ELA处气温与降水关系模型、气温递减率模型(Lapse-rate model)和温度指数融化模型(Temperature index melt model),结构简单,能获得较好的模拟效果,但均未能从冰川变化的物理成因来研究影响ELA升降的气候因素,且在数据不足时理论也缺乏说服力;物理方法,如能量—物质平衡模型是基于影响冰川变化的能量因子来探讨ELA升降的机制,其参数较多、计算复杂,但精度较高。不同模型受其本身及冰川类型等因素的影响,适用性及精度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平衡线高度(ELA) 气候重建 统计模型 能量-物质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2-2009年青藏高原东南部贡嘎山海螺沟流域冰川物质平衡数据集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勇 刘时银 刘巧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8年第4期3-12,共10页
冰川物质平衡是反映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是评估冰川变化对水资源和海平面上升影响的基础。然而,青藏高原具备连续物质平衡监测的冰川数量较少,尤其是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洋型冰川分布区,加之该区域部分冰川消融区表碛分布广泛,使得青藏高... 冰川物质平衡是反映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是评估冰川变化对水资源和海平面上升影响的基础。然而,青藏高原具备连续物质平衡监测的冰川数量较少,尤其是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洋型冰川分布区,加之该区域部分冰川消融区表碛分布广泛,使得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洋型冰川物质平衡总体变化特征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物理机制的冰川能量–物质平衡模型、气象观测数据和格网气象数据,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南部贡嘎山东坡海螺沟流域冰川物质平衡变化数据集(文本格式)。通过与流域不同时段冰川消融和径流观测对比,验证了模型的精度。本数据集包括1952–2009年海螺沟流域冰川物质平衡数据和平衡线高度数据,总体反映了1952–2009年间海螺沟流域冰川物质平衡变化情况,可作为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洋型冰川区冰川变化、气候变化等研究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型冰川 物质平衡 能量–物质平衡模型 表碛 海螺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8年干城章嘉流域冰川物质平衡序列模拟数据集
5
作者 张法刚 魏俊锋 +3 位作者 刘时银 张勇 王欣 蒋宗立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4期340-351,共12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冰川普遍退缩,不同属性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呈现差异特征。干城章嘉流域发育冰川呈现表碛覆盖、末端入湖等多种属性,长时间日尺度冰川物质平衡序列数据,可为不同属性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差异性响应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冰川普遍退缩,不同属性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呈现差异特征。干城章嘉流域发育冰川呈现表碛覆盖、末端入湖等多种属性,长时间日尺度冰川物质平衡序列数据,可为不同属性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差异性响应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本研究基于校正后的中国气象驱动数据集,采用冰川表面能量平衡模型,通过估算不同高程带表碛覆盖/裸冰区域的冰川物质积累和消融分量,重建了干城章嘉流域1990–2018年日尺度的冰川物质平衡序列,并利用大地测量法获取的冰川高程变化数据集对模型估算结果进行了检校,获取成果与已发表研究成果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基于ITS_LIVE冰川表面流速数据集,提取和分析了1989–2018年冰川表面运动特征,并利用非冰川区地表运动统计特征对冰川表面流速数据成果进行了评估。本数据集可为研究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冰湖变化及其溃决风险等冰川水文效应和灾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物质平衡 冰川变化 冰川物质平衡模型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水环境中磷的循环与平衡 被引量:9
6
作者 贾后磊 舒廷飞 温琰茂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39,共3页
详细地介绍了养殖水环境中磷的各种存在形态及其相互之间的转化和循环过程 ,同时总结了前人研究和提出的各种养殖水环境中磷的物质平衡模型 。
关键词 水环境 磷循环 物质平衡模型 养殖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ath的崇明岛周边海域生态系统结构和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文 赵修江 +3 位作者 丁玲 韩东燕 陈锦辉 吴建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本研究根据2020年11月,2021年1月、4月及8月在崇明岛周边海域的渔业调查数据,使用开源程序Rpath构建了包括22个功能群的物质平衡模型,对该海域生态系统结构和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崇明岛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各功能群营养级范围为1~4.32... 本研究根据2020年11月,2021年1月、4月及8月在崇明岛周边海域的渔业调查数据,使用开源程序Rpath构建了包括22个功能群的物质平衡模型,对该海域生态系统结构和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崇明岛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各功能群营养级范围为1~4.32。小型底栖生物的生态转换效率最低(0.01),说明其到高营养级的能量转换存在瓶颈,是影响该海域底层食物链营养传递效率的关键节点。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分析表明,该生态系统总规模为2909.42 t/(km^(2)·a),低于附近海域生态系统规模。浮游植物对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贡献为60%,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营养来源。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1.99、系统杂食性指数为0.18,表明生态系统成熟度较低,食物网简单,受干扰后恢复能力较差。模型敏感性分析表明,功能群生物量是影响模型输出准确程度的主要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以为该海域生态系统水平的禁捕效果评估工作提供基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岛周边海域 物质平衡模型 Rpath 生态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高压含水凝析气藏有效库容影响因素 被引量:5
8
作者 范家伟 伍藏原 +3 位作者 余松 周代余 闫更平 王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3-467,共5页
有效库容是储气库的关键参数,有效库容评价影响储气库的功能定位、调峰规模、建库参数设计以及整体建库方案设计。异常高压含水凝析气藏改建储气库时,异常高压、水侵和反凝析现象影响库容。由于气藏异常高压,储气库设计上限压力为58.00 ... 有效库容是储气库的关键参数,有效库容评价影响储气库的功能定位、调峰规模、建库参数设计以及整体建库方案设计。异常高压含水凝析气藏改建储气库时,异常高压、水侵和反凝析现象影响库容。由于气藏异常高压,储气库设计上限压力为58.00 MPa,远低于原始地层压力,气体体积系数不同,储气库库容也不同;储气库注采运行过程中,水体往复运移对储集空间动用效率具有较大的影响;储气库交替注采过程中,当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时,凝析油析出对库容有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建立了改进的物质平衡和数值模拟双模型,以气藏动态储量为基础,定量分析了异常高压、反凝析、水侵等因素对库容的影响,并建立了一套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储气库有效库容评价方法。该成果现场应用于轮南59石炭系气藏建库,准确评价了该储气库的有效库容,为轮南59石炭系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建库参数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凝析气藏 异常高压 水侵 有效库容 改进的物质平衡模型 动态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效率型组织探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姚星 刘勇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59,共4页
生态效率型组织以不断减少单位产品或服务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为前提组织生产或服务,即在赚取货币利润的同时不断削减其生产或服务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生态效率型组织有特殊的内涵,它使经济效率由次优向最优方向转变,其重要形式是... 生态效率型组织以不断减少单位产品或服务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为前提组织生产或服务,即在赚取货币利润的同时不断削减其生产或服务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生态效率型组织有特殊的内涵,它使经济效率由次优向最优方向转变,其重要形式是生态效率型企业、企业集团,除此之外还包括以农户养地节水为核心的农业生态效率型组织、逆向物流型生态效率组织、基于"食物链"的企业共生生态效率组织—生态工业园、大区域范围的生态效率型行业和产业组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组织 生态效率型组织 扩展的经济活动物质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研究环境问题的三种理论框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润高 李红梅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1,共4页
本文认为,对环境问题的理论研究大致分三种脉络:外部性与社会福利、公地的悲剧与环境产权、物质平衡模型与可持续发展规划。依据这三种理论框架,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需要同时从市场机制建设、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确定与技术途径三个方... 本文认为,对环境问题的理论研究大致分三种脉络:外部性与社会福利、公地的悲剧与环境产权、物质平衡模型与可持续发展规划。依据这三种理论框架,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需要同时从市场机制建设、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确定与技术途径三个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性 公地的悲剧 物质平衡模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履约的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昌敦虎 张泽阳 +2 位作者 周继 马中 王祖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931-2941,共11页
构建汞物质平衡模型以识别高汞触媒及低汞触媒电石法聚氯乙烯(CCPVC)企业中汞的产生、转化和排放过程.进一步针对典型企业开展成本效益分析,比较通过低汞触媒替代来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要求的各种方案.结果表明,案例企业将在履约... 构建汞物质平衡模型以识别高汞触媒及低汞触媒电石法聚氯乙烯(CCPVC)企业中汞的产生、转化和排放过程.进一步针对典型企业开展成本效益分析,比较通过低汞触媒替代来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要求的各种方案.结果表明,案例企业将在履约的情况下,使废气和废水汞排放量分别减少25%和85.7%~98.9%,净效益增加50.7%~55.4%.案例企业最有利的选择将是在厂内回收废触媒并改进汞减排设施,但含汞固体废物的环境风险不可忽视.原因是《关于汞的水俣公约》侧重于CCPVC行业的汞输入而非汞排放.此外,目前的汞环境税率低于最优税率,无法为CCPVC企业提供足够的激励以控制汞排放.因此,为了提高《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的政策效力,有必要推动我国CCPVC行业汞物质平衡的构建,加强对含汞固体废物堆存的监管力度,提高汞排放的环境税率,并将所含的环境风险物质量作为固体废物的计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汞的水俣公约》 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 物质平衡模型 成本效益分析 环境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8-2018年喜马拉雅山中部龙巴萨巴冰川变化数据集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特 魏俊锋 +2 位作者 张勇 王欣 郑亚杰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4期80-90,共11页
冰湖接触型冰川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受末端冰湖影响,该类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其他类型的冰川更为敏感。本数据集基于冰川厚度估算数据和冰湖雷达测深数据,构建了龙巴萨巴冰川/冰湖底部地形(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数据);基于La... 冰湖接触型冰川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受末端冰湖影响,该类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其他类型的冰川更为敏感。本数据集基于冰川厚度估算数据和冰湖雷达测深数据,构建了龙巴萨巴冰川/冰湖底部地形(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数据);基于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获取了1988–2018年龙巴萨巴冰川/冰湖边界和表碛覆盖(Shapefile格式),以及表面运动数据集(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数据);采用冰川表面能量–物质平衡模型模拟了龙巴萨巴冰川近30 a表面物质平衡,并结合冰川末端退缩和表面流动特征,重建了1989–2018年冰川物质变化序列。本数据集可作为冰湖接触型冰川动力学模型的输入和检校数据,也为研究喜马拉雅山地区不同类型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湖接触型冰川 表面物质平衡 冰川变化 冰川物质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半岛巴赫冰架冰面融水动态遥感监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相安 张闻松 +2 位作者 李雅 陆瑶 杨康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南极半岛巴赫冰架(Bach Ice Shelf)是全南极冰盖消融最剧烈的区域之一。每年消融期,大量融水在巴赫冰架冰面存储和输送,对冰架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对巴赫冰架冰面融水的长期动态变化了解较少。本研究利用2013—2020年21期Landsat... 南极半岛巴赫冰架(Bach Ice Shelf)是全南极冰盖消融最剧烈的区域之一。每年消融期,大量融水在巴赫冰架冰面存储和输送,对冰架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对巴赫冰架冰面融水的长期动态变化了解较少。本研究利用2013—2020年21期Landsat-8 OLI(Operational Land Imager)影像提取了巴赫冰架长时序冰面融水遥感信息,统计了融水的面积和体积。综合MERRA-2再分析数据集与冰架高空间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REMA,分析了巴赫冰架冰面融水面积与体积的动态变化,并将遥感反演的冰面融水体积与MERRA-2模型模拟的冰面融水径流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2013—2020年研究区91.7%的冰面融水分布在巴赫冰架上,且冰架上>90%的融水与触地线距离较近(<7 km);(2)融水通过冰面水系在冰面湖之间输送,但并未到达巴赫冰架前端进入大洋;(3)2013—2020年巴赫冰架冰面融水面积与体积均呈上升趋势,每年12月中旬冰面融水出现在触地线周围,随后开始向冰架前端扩张,次年1月中下旬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消退;(4)遥感反演的冰面融水体积小于MERRA-2模拟获得的融水径流量,MERRA-2模型可能过高地模拟了冰面实际径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面融水 冰面湖 冰面水系 冰面物质平衡模型 南极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城市城郊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扬 康桂玲 +3 位作者 胡尊芳 周波波 田同亮 杨扬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96,共6页
为准确探究聊城市城郊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通过分析聊城市城郊区域25个监测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运用氮、氧双同位素追溯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运用物质平衡混合模型计算各种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聊城市城郊的地下水硝酸盐含... 为准确探究聊城市城郊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通过分析聊城市城郊区域25个监测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运用氮、氧双同位素追溯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运用物质平衡混合模型计算各种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聊城市城郊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介于3.96~38.88mg/L,52%的监测点硝酸盐浓度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Ⅲ类水20mg/L的上限值;(2)聊城市城郊地下水中δ15N-NO3-介于-11.3‰~3.9‰之间,δ18O值介于-5.2‰~25.8‰之间,表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与农业施肥密切相关,其主要来源为化肥中的NH4+和NO3-,其次为土壤中N的矿化作用;(3)通过物质平衡混合模型计算,化肥中的NH4+对硝酸盐污染的贡献率为82%,化肥中的NO3-贡献率为12%,土壤中N矿化作用贡献率为5%;(4)建议加强区域的的化肥施用管理和市政自来水管道建设,区域居民选择饮用市政供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同位素溯源 硝酸盐 浅层地下水 物质平衡混合模型 聊城市城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率反演技术在盐水水淹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谢莹峰 申辉林 +3 位作者 何胜林 王利娟 丁磊 史安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5-378,共4页
油层发生盐水水淹后,水淹层电阻率明显下降,如何准确判断水淹级别成为评价水淹层的关键。利用变倍数物质平衡理论模型反演可得到饱含油和饱含水状态下地层电阻率,研究区水淹层的电阻率测井值介于饱含油地层电阻率和饱含水地层电阻率之间... 油层发生盐水水淹后,水淹层电阻率明显下降,如何准确判断水淹级别成为评价水淹层的关键。利用变倍数物质平衡理论模型反演可得到饱含油和饱含水状态下地层电阻率,研究区水淹层的电阻率测井值介于饱含油地层电阻率和饱含水地层电阻率之间,且水淹程度越低,地层电阻率越接近饱含油地层电阻率;反之,则越接近饱含水地层电阻率。利用相对于饱含油地层电阻率和相对于饱含水地层电阻率的变化率建立了水淹层精细解释图版和水淹级别定量划分标准,实际应用表明,涠洲油田盐水水淹层的解释精度达到88.8%,电阻率反演技术为盐水水淹层测井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 涠洲油田 盐水水淹层 水淹级别 变倍数物质平衡理论模型 电阻率反演 电阻率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