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物质平衡原则的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袁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20,共12页
基于物质平衡原则,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了Malmquist碳生产率指数,用以考察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通过该指数的分解,碳排放绩效的变化被分解为技术效率效应、技术变化效应和配置效率效应,从而揭示了提升碳排放绩效的三个重要途径,即... 基于物质平衡原则,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了Malmquist碳生产率指数,用以考察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通过该指数的分解,碳排放绩效的变化被分解为技术效率效应、技术变化效应和配置效率效应,从而揭示了提升碳排放绩效的三个重要途径,即技术效率改进、技术进步和配置效率改善。应用上述分析框架,论文分析了1997-2012年期间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及主要来源。结果显示,在全国平均水平上,研究期间中国工业部门的碳排放绩效总体上增长较快,碳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5.8%;碳排放绩效增长的主要来源为配置效率的提高,其次为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下降起到了抑制作用。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碳排放绩效增长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碳排放绩效增长相对较缓。而且这种地区差异还有扩大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中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速度明显慢于东部地区,而技术效率下降的速度快于东部地区。论文还实证检验了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因素。为了控制变量的空间交互作用,采用了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国有化程度、能源自给率对碳排放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发投入、外贸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能源价格对碳排放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人力资本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国有化程度、人力资本对碳排放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和能源价格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而外贸开放度、能源自给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最后,根据实证结果,论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绩效 物质平衡原则 配置效率 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平衡原则的海洋渔业绿色效率评估 被引量:9
2
作者 曹洪军 房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6-111,共6页
过度捕捞、投入过剩、渔业资源衰退和海洋环境污染是当前我国海洋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其原因可能在于粗放管理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文章基于物质平衡原则,构建了测度海洋渔业绿色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选取2015—2019年中国沿海... 过度捕捞、投入过剩、渔业资源衰退和海洋环境污染是当前我国海洋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其原因可能在于粗放管理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文章基于物质平衡原则,构建了测度海洋渔业绿色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选取2015—2019年中国沿海各省份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海洋渔业绿色效率整体偏低且逐年递减,河北和江苏尤为严重,环境利用率中配置非效率是主要原因;(2)海洋渔业整体创新力不高,海南在生态环保方面创新力最低,江苏技术成果转化有待加强;(3)政策落实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利用率,但效用不持久,缺乏长效机制。针对以上结论,提出建立5种相关机制,分别是渔业海域流转机制、以"海长制"为核心的近海管理机制、海洋渔业幼稚企业扶持机制、"三流融合"的渔业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和优化服务工作协调机制,以长久有效地提升海洋渔业绿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平衡原则 海洋渔业 绿色效率 MBP-DEA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平衡原则的工业碳排放效率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袁鹏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9-618,共10页
考虑物质平衡原则,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了一个新的碳排放效率指标,并应用于分析1997~2012年间中国工业部门的CO2排放效率、减排潜力,以及排放与成本之间的权衡。结果表明,中国工业部门的CO2排放效率和成本效率均较低,且具有较大的省... 考虑物质平衡原则,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了一个新的碳排放效率指标,并应用于分析1997~2012年间中国工业部门的CO2排放效率、减排潜力,以及排放与成本之间的权衡。结果表明,中国工业部门的CO2排放效率和成本效率均较低,且具有较大的省际差异;在现行技术下,全国平均的成本节约和排放削减存在潜力。成本有效和排放有效之间存在权衡关系,虽然可以通过征税或者补贴等措施来同时达到这两种目标,但由此产生的额外成本巨大,在经济上不可行。比较而言,成本有效是现行市场条件下更为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效率 物质平衡原则 数据包络分析 权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