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关于物质和运动守恒科学思想的发展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祖陶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2年第2期97-103,共7页
对于中国古代是否提出过物质守恒和运动守恒的科学思想这一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很少去注意,甚且有人持怀疑态度,认为这种思想是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物,只能来源于西方。因此,在中国古代灿烂的科学文化宝库中认真探索一下,对这一问题作出正确... 对于中国古代是否提出过物质守恒和运动守恒的科学思想这一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很少去注意,甚且有人持怀疑态度,认为这种思想是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物,只能来源于西方。因此,在中国古代灿烂的科学文化宝库中认真探索一下,对这一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在科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是近代自然科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守恒 中国古代哲学 科学思想 物质守恒 近代自然科学 能量守恒定律 自然辩证法 物质概念 恩格斯 朴素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侧边界通量方案在CMA-MESO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仇培宇 沈学顺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8-476,共9页
在全球或区域数值模式中实现水汽等水物质的守恒或收支平衡计算十分重要,缺乏质量守恒可能会导致虚假的水汽运动和过量的局部降水。目前我国的CMA-MESO模式中使用的平流方案是PRM(Piecewise Rational Method)方案,尽管该方案有较高的精... 在全球或区域数值模式中实现水汽等水物质的守恒或收支平衡计算十分重要,缺乏质量守恒可能会导致虚假的水汽运动和过量的局部降水。目前我国的CMA-MESO模式中使用的平流方案是PRM(Piecewise Rational Method)方案,尽管该方案有较高的精度和正定保形性以及能够在全球模式中做到守恒,但是在有限区域模式中由于侧边界的处理难以做到在有限区域模式中的守恒或收支平衡。为了解决模式平流方案在有限区域模式中的守恒问题,研究了一种新的简单且可忽略计算成本的有限区域模式半拉格朗日方案质量守恒的零侧边界通量方案(Zero Lateral Flux,ZLF)将其应用在CMA-MESO模式中。研究先通过理想试验结果表明ZLF方案具有良好的守恒性和保形性,能够更好保持物理量场的分布和强间断物理量场的守恒。然后将该方案加入CMA-MESO模式中,通过实际个例预报试验和连续预报试验结果表明ZLF方案能够抑制高估的降水,减少虚假降水预报,显著改善降水落区预报。对于极端暴雨而言,ZLF方案对于降水量级和降水落区预报改善效果都非常显著。ZLF方案有效改进了CMA-MESO模式的水物质不守恒问题,提高了模式的降水预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侧边界通量 有限区域守恒半拉格朗日方案 物质守恒 极端暴雨 中尺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气通量中存贮和平流项计算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彭珍 胡非 +2 位作者 蒋维楣 马晓光 张宁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19,共7页
从物质收支方程出发,推导了一个包含物质存贮、水平平流输送、垂直对流输送以及传统的涡度相关项的地气通量计算方程。平流项本质上是地表非均匀性的结果,不同下垫面的感热和潜热通量也不同,将会产生中尺度环流,使得辐合辐散过程得以维... 从物质收支方程出发,推导了一个包含物质存贮、水平平流输送、垂直对流输送以及传统的涡度相关项的地气通量计算方程。平流项本质上是地表非均匀性的结果,不同下垫面的感热和潜热通量也不同,将会产生中尺度环流,使得辐合辐散过程得以维持,从而将体元内的物质输送到体元以外,因此可以通过计算水汽和感热的存贮,间接求出物质的水平平流输送。量纲分析和实际的资料应用都表明,存贮和平流的通量贡献是非常小的。尤其是在均匀下垫面下,方程中的存贮和平流项的通量贡献可以忽略,因此估算地气通量时仅需考虑涡度相关项和Webb修正项即可。而在非均匀下垫面下,在1d以上的时间尺度上,为方便计算,可以忽略存贮和平流的通量贡献;而在小时这样的时间尺度上,从物质能量收支守恒的角度考虑,估算地气通量需要包括存贮和平流的通量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法 湍流通量 平流 物质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力侵蚀能量力学机理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许五弟 袁勘省 杨瑾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5-178,共4页
根据力学和物质与能量原理 ,对土壤水力侵蚀这一自然地理现象从哲学的高度进行分析 ,认为水动力作用是土壤水力侵蚀的根本原因 ;物质与能量守恒是土壤水力侵蚀的基本法则 ;侵蚀与沉积并存是土壤水力侵蚀的普遍规律。提出基于能量力学机... 根据力学和物质与能量原理 ,对土壤水力侵蚀这一自然地理现象从哲学的高度进行分析 ,认为水动力作用是土壤水力侵蚀的根本原因 ;物质与能量守恒是土壤水力侵蚀的基本法则 ;侵蚀与沉积并存是土壤水力侵蚀的普遍规律。提出基于能量力学机理的 3个土壤水力侵蚀的新理论 ,即侵蚀平衡理论、最大梯度理论和水流侵蚀力理论。指出按这种思想建立的数学模型能揭示土壤水力侵蚀的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力侵蚀 水动力作用 能量力学机理 物质守恒 能量守恒 侵蚀平衡理论 水流侵蚀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A-IDA分解法的碳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安庆贤 邹雨晴 熊贝贝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0-146,共7页
探索影响碳强度变化的因素对于制定科学的减排措施、实现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产理论分解法和指数分解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碳强度变化分解方法,该方法除了提供能源结构、经济产出结构等因素对碳强度的影响信息外,还提供了能源... 探索影响碳强度变化的因素对于制定科学的减排措施、实现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产理论分解法和指数分解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碳强度变化分解方法,该方法除了提供能源结构、经济产出结构等因素对碳强度的影响信息外,还提供了能源、经济产出、CO_(2)排放的技术因素对碳强度的影响信息。此外,本文构建了一种考虑物质守恒原则的效率测量方法,以测量能源、经济产出、CO_(2)排放的技术效率,从而科学量化技术因素对碳强度的影响。最后,本文使用2009年至2017年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面板数据,从国家和省级层面来探究交通运输行业碳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能源技术进步和CO_(2)技术进步是降低碳强度的关键因素,而潜在的碳排放系数是阻碍碳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强度 生产理论分解法 指数分解法 物质守恒原则 交通运输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程度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赵艳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72,共5页
缝洞型油藏储集体类型多样,缝洞组合关系复杂,连续性差,非均质性极强,确定井间连通程度非常困难。基于物质守恒理论,建立一种利用油藏动态快速定量评价井间连通程度的方法,实现了对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程度的定量预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缝洞型油藏储集体类型多样,缝洞组合关系复杂,连续性差,非均质性极强,确定井间连通程度非常困难。基于物质守恒理论,建立一种利用油藏动态快速定量评价井间连通程度的方法,实现了对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程度的定量预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定性评价方法结合,可提高定量评价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程度的准确度,评价结果与示踪剂测试结果非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井间连通程度 定量评价 物质守恒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钻井气藏CO_2体积分数实时监测方法
7
作者 刘金龙 孟英峰 +2 位作者 李永杰 魏纳 刘显彬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6期806-808,共3页
气体钻井技术因其在保护与发现储层方面的优势,近年来被应用于国内部分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开发;但该技术在钻完井工艺上的变化,导致已成熟应用于液基钻井的防气藏CO2气体腐蚀技术无法实施。这就要求须在气体钻井中随钻评价气藏CO2... 气体钻井技术因其在保护与发现储层方面的优势,近年来被应用于国内部分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开发;但该技术在钻完井工艺上的变化,导致已成熟应用于液基钻井的防气藏CO2气体腐蚀技术无法实施。这就要求须在气体钻井中随钻评价气藏CO2的腐蚀能力,以确定合理的完井方式。为此,由De Waard公式得出将气藏CO2体积分数作为辅助评价气藏CO2腐蚀能力的指标。基于物质守恒定律推导出气藏CO2体积分数与注入气体流量、注入气体CO2体积分数、返出气体全烃体积分数、返出气体CO2体积分数的关系,通过在井场进口端与出口端合理位置布局传感器,实现相关参数的采集。现场实例应用表明,计算结果与地层产气规律、邻井资料相符,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CO2体积分数 CO2腐蚀 随钻测量 物质守恒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龙虎还丹诀》看我国炼丹家对化学的贡献 被引量:5
8
作者 郭正谊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3年第2期112-117,共6页
《龙虎还丹诀》,上下二卷,金陵子述,收入《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据陈国符教授考证,成书在唐武后垂拱二年至玄宗开元末年间(686—741),或唐肃宗乾元元年至三年间(758—760)。金陵子的真实姓名不可考,但从这一道号来看当为今江苏人。就其... 《龙虎还丹诀》,上下二卷,金陵子述,收入《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据陈国符教授考证,成书在唐武后垂拱二年至玄宗开元末年间(686—741),或唐肃宗乾元元年至三年间(758—760)。金陵子的真实姓名不可考,但从这一道号来看当为今江苏人。就其第一部分"紫华红英大还丹诀"的内容分析,应与陈少微的《大洞鍊真宝经修伏灵砂妙诀》和《大洞鍊真宝经九还金丹妙诀》同源,即都是对《大洞鍊真宝经》的注释和发挥,而陈少微的书撰于武后长安二年至唐玄宗开元末年间(702—741),时间也很相近。《龙虎还丹诀》的主要部分"龙虎还丹诀"则是金陵子本人实验工作的总结,主要包括"点丹阳法"(制砷白铜法)和"炼红银法"(提炼纯铜法),是化学史上很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丹家 金陵 守恒原理 白铜 化学史 丹砂 水银 物质守恒 重要贡献 炼丹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