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古典二元论与心身分立——兼论中医形神观的历史局限 |
张福利
车离
|
《医学与哲学(A)》
|
1992 |
1
|
|
2
|
关于哲学非基本问题的构想 |
杨桂生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3
|
简论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倾向 |
李琳
|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1991 |
0 |
|
4
|
唯心论产生的根源及其与唯物论的同一性 |
王征国
|
《理论与改革》
|
1987 |
0 |
|
5
|
范畴史初探(六)——关于西方认识论范畴史的探讨(中) |
谢庆绵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6
|
重评李大钊“物心两面的改造”观 |
顾幸伟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
0 |
|
7
|
浅议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
周德金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1988 |
0 |
|
8
|
论主体和客体 |
司徒锡钧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9
|
寓思想政治工作于课堂教学之中 |
阎春金
|
《现代教育管理》
|
1987 |
0 |
|
10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杨焕章
阳晓康
|
《湖湘论坛》
|
1990 |
0 |
|
11
|
哲学基本问题再认识 |
沈明明
|
《学习月刊(福建)》
|
1987 |
0 |
|
12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存在论、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统一 |
翁世盛
|
《学习月刊(福建)》
|
1986 |
0 |
|
13
|
现代科技革命与哲学改革关系研究概述(二) |
陆云彬
|
《学习月刊(福建)》
|
1985 |
0 |
|
14
|
关于改进高等专科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材的看法 |
程惠莲
|
《中国大学教学》
|
1994 |
0 |
|
15
|
资本主义的复辟和唯心主义的复活——评苏联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态度的变化 |
武伦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1975 |
1
|
|
16
|
评苏修御用学者奥米里扬诺夫斯基的“变” |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197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