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
作者 史赞旸 邵棋 张钧凯 《南方农机》 2017年第5期73-73,76,共2页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追求方向,则是将农业做到自动化、信息化,而农业生产中自动化与信息化则是物联网的分解体,完善好物联网在我国农业上发展,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挑战。文章以发展农业为中心,讲述了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追求方向,则是将农业做到自动化、信息化,而农业生产中自动化与信息化则是物联网的分解体,完善好物联网在我国农业上发展,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挑战。文章以发展农业为中心,讲述了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简单分析了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联网技术: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度搜索和深度Q网络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宗刚 韩森 +1 位作者 陈引娟 宁小刚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4,共15页
针对深度Q网络(Deep Q Network,DQN)算法在求解路径规划问题时存在学习时间长、收敛速度慢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角度搜索(Angle Searching,AS)和DQN相结合的算法(Angle Searching-Deep Q Network,AS-DQN),通过规划搜索域,控制移动机器人的... 针对深度Q网络(Deep Q Network,DQN)算法在求解路径规划问题时存在学习时间长、收敛速度慢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角度搜索(Angle Searching,AS)和DQN相结合的算法(Angle Searching-Deep Q Network,AS-DQN),通过规划搜索域,控制移动机器人的搜索方向,减少栅格节点的遍历,提高路径规划的效率。为加强移动机器人之间的协作能力,提出一种物联网信息融合技术(Internet Information Fusion Technology,IIFT)模型,能够将多个分散的局部环境信息整合为全局信息,指导移动机器人规划路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标准DQN算法相比,AS-DQN算法可以缩短移动机器人寻得到达目标点最优路径的时间,将IIFT模型与AS-DQN算法相结合路径规划效率更加显著。实体实验结果表明:AS-DQN算法能够应用于Turtlebot3无人车,并成功找到起点至目标点的最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深度Q网络 角度搜索策略 联网信息融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和网络传输方法在实时连续监测水层气体释放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新红 余立功 +5 位作者 高岩 胡茂俊 易能 邸攀攀 罗佳 严少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2期237-241,250,共6页
水体生态系统是温室气体(CH_4、CO_2、N_2O)、氧气(O_2)等多种气体的重要源和汇。然而,目前仍没有实现对水体释放气体特征进行实时、定量监测,不能精确分析水体释放气体的昼夜变化规律。针对该问题,提出1种使用重力传感器和数据传输信... 水体生态系统是温室气体(CH_4、CO_2、N_2O)、氧气(O_2)等多种气体的重要源和汇。然而,目前仍没有实现对水体释放气体特征进行实时、定量监测,不能精确分析水体释放气体的昼夜变化规律。针对该问题,提出1种使用重力传感器和数据传输信息技术连续、实时计量水体释放气体量的方法。在笔者前期发表的可原位、连续收集水体释放气体装置的基础上,引入物联网信息技术,利用重力传感器实时计量水体释放气体的量,同时通过传感器网络系统实时传输、记录气体产生数据。重力传感器方法与经典人工计量方法在测量水体释放气体量上的精度保持高度一致。利用发明的实时监测系统对富营养化水塘不同深度水层断面释放气体的昼夜规律进行了实时监测,发现不同深度水层断面释放气体的规律具有较大差异。表层水体昼夜释放气体量的规律随着每日光合作用的增强、减弱呈现升高、降低的规律性变化,产气量的峰值在13:30—15:30这一时段,正好是气温最高、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刻。而底层水体光合生产力较低,且温度变化没有表层明显,因此24 h昼夜变化规律没有明显的峰值,但其厌氧有机质分解过程释放的CH_4、CO_2等气体较多,产气量高于中层水体断面。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利用重力传感器和物联网信息传输技术连续、实时监测水体释放气体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传感器 物联网信息技术 温室气体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