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动态加密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天荣 胡峰俊 李红映 《传感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42-2147,共6页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安全性能,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动态加密方法。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框架,根据传感器网络的传输结构,建立网络数据传输模型,使网络状态变量保持在同一维度。将一维和二维...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安全性能,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动态加密方法。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框架,根据传感器网络的传输结构,建立网络数据传输模型,使网络状态变量保持在同一维度。将一维和二维的离散混沌映射相结合,改进逻辑映射的不均匀分布,构建联立函数完成网络数据的动态加密。仿真分析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加密内存为768 B,加密能耗为56 mJ,最大加密时间低于30 ms,加密时间、内存占用均较低。所提方法加密后数据映射分布呈现无序状态,能有效抵抗攻击和篡改,加密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加密 联网技术 混沌映射 动态密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的物联网定位模型 被引量:71
2
作者 顾晶晶 陈松灿 庄毅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48-1556,共9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其实现物联网中目标的定位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受环境、障碍物、网络攻击和硬件错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传感器节点所采集的数据易产生较大误差,形成错误数据,从...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其实现物联网中目标的定位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受环境、障碍物、网络攻击和硬件错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传感器节点所采集的数据易产生较大误差,形成错误数据,从而对定位造成严重影响.尽管已发展出了众多定位算法和模型,但针对错误数据实现定位的研究还较罕见,尤其在国内,几乎是空白.文中针对上述问题,旨在利用网络(几何)拓扑结构信息,提出一种用局部信息刻画全局分布密度信息的新颖物联网定位模型:鲁棒的局部保持的典型相关分析定位模型LE-RLPCCA.与现有同类典型方法在真实环境中的实验结果相比,LE-RLPCCA具有更高的定位鲁棒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定位 拓扑结构 错误数据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综述 被引量:461
3
作者 钱志鸿 王义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5-227,共13页
在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技术成熟度的基础上,从技术层面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执行所需要的信息采集系统设计、网络服务支持和网络通信协议设计等关键技术,说明了无线传... 在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技术成熟度的基础上,从技术层面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执行所需要的信息采集系统设计、网络服务支持和网络通信协议设计等关键技术,说明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联网 信息采集系统 网络服务支持 网络通信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物联网推动智能制造——解读《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抗毁性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段莹 李文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263-2267,共5页
工业物联网是驱动工业向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基础,而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工业物联网的关键之一。工业环境中的各类干扰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工作环境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抗毁性已成为制约工业物联网规模化应用的主要技术... 工业物联网是驱动工业向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基础,而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工业物联网的关键之一。工业环境中的各类干扰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工作环境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抗毁性已成为制约工业物联网规模化应用的主要技术瓶颈。《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抗毁性关键技术研究》结合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的研究经验和实践体会,从多角度对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抗毁性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可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工业环境 抗毁性 联网 技术 智能制造 解读 制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物联网设计研究——基于传感器智能网络操控系统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向军 刘志刚 +3 位作者 李荣 汪小志 林卫国 孙欣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9-192,共4页
随着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计算机智能操作系统被广泛地应用到工程领域,其中PLC智能控制是最常用的智能控制系统之一。运用PID闭环控制算法,通过对PID算法的改进,降低了系统反应动作的延时时间,增大了系统的灵敏度。对于外部... 随着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计算机智能操作系统被广泛地应用到工程领域,其中PLC智能控制是最常用的智能控制系统之一。运用PID闭环控制算法,通过对PID算法的改进,降低了系统反应动作的延时时间,增大了系统的灵敏度。对于外部参数的采集过程,采用编程方式对参数采集过程实现了自动控制。为了验证设计的数学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以日光温室物联网设计为例,对程序和算法进行了验证。通过计算发现:在相同样本输入的情况下,电机输出值和闭环PLC系统的拟合值的结果相差不大,最大仅为0.2%,达到了控制要求。其中,丢包率最低仅为0.4%,符合计算机数据传输的精确性要求,为日光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联网 传感器 智能网络 PID算法 PLC控制系统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农田现场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汇聚机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洋 杨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6444-16447,16464,共5页
为满足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农田环境监控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技术,实现农田温度、光照等环境信息的自动化采集与存储。农田现场环境信息... 为满足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农田环境监控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技术,实现农田温度、光照等环境信息的自动化采集与存储。农田现场环境信息的采集作为系统最基本功能,必须保证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实时性,设计并实现一种既能进行网内数据聚合,又能满足超限数据紧急处理的农田现场数据汇聚机制,并针对数据汇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超时和超限等问题,分别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最后针对不同传感节点配备的传感器类型可能不同,设计统一的数据收集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现场数据汇聚机制的农田环境监控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正常稳定地工作,并能实时可靠地传输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 农田环境监测 数据汇聚 节点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物联网传感器供能的船载能量网络参数配置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叶志祥 欧俊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96-198,共3页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因其在信息传输和数据通信等方面的优势,在船舶工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传感器网络是船舶进行航线信息采集、气象勘测、导航等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传感器网络的不断发展,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提高...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因其在信息传输和数据通信等方面的优势,在船舶工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传感器网络是船舶进行航线信息采集、气象勘测、导航等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传感器网络的不断发展,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提高,传感器的能源供给问题逐渐引起了业内的重视。本文首先介绍船舶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的基本原理,针对传感器供能的船舶能量网络特征参数和拓扑结构进行研究,提出一种船载能量网络参数优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网 传感器网络 能量网络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刚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X期178-180,共3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自组织式的传感器网络,传感器节点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显著提高信息采集、分析和处理的效率,在多种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物联网技术是将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技术,具有重...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自组织式的传感器网络,传感器节点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显著提高信息采集、分析和处理的效率,在多种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物联网技术是将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海上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主要负责海域内船舶、海洋环境、气象环境等信息的采集,同时对该海域内船舶进行导航。本文研发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海上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并详细介绍了该平台中的传感器节点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联网 信息采集 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传感器网络中次级用户在不完美信道下的带宽和功率分配 被引量:3
9
作者 文槿奕 唐伦 陈前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30-2336,共7页
针对物联网(Io T)传感器网络无线资源的稀缺和信道不完美带来的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SI)下为次级Io T设备(SID)用户分配带宽和功率的方法。首先,基于次级系统和主级系统的不同情况,分别建立了次级系统发送端与主... 针对物联网(Io T)传感器网络无线资源的稀缺和信道不完美带来的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SI)下为次级Io T设备(SID)用户分配带宽和功率的方法。首先,基于次级系统和主级系统的不同情况,分别建立了次级系统发送端与主级系统接收端、次级系统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不完美信道模型。其次,提出了为次级Io T设备用户分配带宽和功率的机制,并考虑了当前带宽不够分配时应采取的措施和相应的惩罚机制,目的是在充分利用现有无线资源的情况下,最大化整个次级系统的能量效率(EE)。最后,使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加权切比雪夫法进行分步求解,在降低问题复杂度的同时得到最优的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与均等分配和随机分配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最大化系统总发送速率和最小化次基站平均发送功率方面提升了约75%,能有效提升整个网络的能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网传感器网络 不完美信道 功率和频谱分配 粒子群优化算法 认知无线电网络 加权切比雪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物流跟踪系统 被引量:24
10
作者 孙玉砚 杨红 +1 位作者 刘卓华 皇甫伟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43-349,共7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被引进作为一种手段来实时、准确地收集物流网络货物信息.货物包装内无线传感器节点可以测量诸如货物行为姿态和包裹完整性等位置相关属性,额外的GPS节点可以提供关联的地理位置信息,使得更加实...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被引进作为一种手段来实时、准确地收集物流网络货物信息.货物包装内无线传感器节点可以测量诸如货物行为姿态和包裹完整性等位置相关属性,额外的GPS节点可以提供关联的地理位置信息,使得更加实时智能地主动物流监控追踪成为可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和GIS的智能物流追踪系统,重点介绍了其中的基于货物包装完整性检测算法和基于三维加速度传感器的货物行为姿态检测算法,最后在实际车厢环境中进行了实验验证,并评估该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检测算法 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物联网传感器事件监测的双向反馈系统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杨静 辛宇 谢志强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6-520,共15页
针对一般无线传感器网络事件监测算法没有考虑物联网数据的动态不确定性问题,提出面向物联网多维动态不确定数据的事件监测双向反馈系统.该系统分为基站和无线传感器节点2个子系统,其中基站子系统(Base Station Subsystem,BS)采用BS动... 针对一般无线传感器网络事件监测算法没有考虑物联网数据的动态不确定性问题,提出面向物联网多维动态不确定数据的事件监测双向反馈系统.该系统分为基站和无线传感器节点2个子系统,其中基站子系统(Base Station Subsystem,BS)采用BS动态容错训练策略,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容错阈值并将其反馈到无线传感器节点子系统(Wireless Sensor Nodes Subsystem,NS),以调整无线传感器节点子系统的动态不确定数据事件监测参数;其中无线传感器节点子系统采用NS动态容错训练策略,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动态容错能力减少事件监测通信损耗的同时,通过所建立的以容错阈值为参数的人工神经网络事件监测模型进行事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反馈到基站子系统,以驱动基站子系统计算新的容错阈值,实现基站与无线传感器节点子系统的双向反馈循环,完成面向物联网的多维动态不确定数据的事件监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 因子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事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届中国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学术会议暨2016年成都物联网高峰论坛在蓉成功举行
12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4-144,共1页
2016年10月29—30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传感器网络专业委员会协办,四川大学、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联合承办的"第十届中国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学术会议暨2016年成都物联网高峰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共有来自全... 2016年10月29—30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传感器网络专业委员会协办,四川大学、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联合承办的"第十届中国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学术会议暨2016年成都物联网高峰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高峰论坛 学术会议 联网 成都 中国 四川大学 专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食品冷链物流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毕思远 李金峰 +3 位作者 徐臻 付辉 林季敏 朱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2期7553-7556,7613,共5页
物联网作为解决食品冷链物流监管不严的有效手段,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但由于物联网存在高功耗、可控距离短和价格昂贵等缺陷,限制了其在食品冷链物流中的推广,随着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成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 物联网作为解决食品冷链物流监管不严的有效手段,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但由于物联网存在高功耗、可控距离短和价格昂贵等缺陷,限制了其在食品冷链物流中的推广,随着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成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利用基于ZigBee技术的多频段组网协调器和木质卡板监控系统,使用价格较低且布置密集的传感器,由无线传感器作为多跳路由进行传输,并结合RFID、GPS和GPRS等技术达到多频段密集采集数据,长、短距离传输自主切换,低功耗和低投入等目的,加快物联网在食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和食品安全监管规范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 食品冷链 多频段组网协调器 木质卡板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信道信息融合方法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伟 周伟敏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8-903,共6页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成的物联网中,受并行通信的干扰,导致多信道信息融合效果差、时延高、信息传送能耗大。为此,提出了针对物联网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信道信息融合方法。通过树型拓扑结构合理分配物联网中传感路由节点信道,抑制并行传...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成的物联网中,受并行通信的干扰,导致多信道信息融合效果差、时延高、信息传送能耗大。为此,提出了针对物联网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信道信息融合方法。通过树型拓扑结构合理分配物联网中传感路由节点信道,抑制并行传感通信的干扰。根据信息熵理论,获取各传感信道信息之间的距离差,采用欧氏距离得出各信息单元的距离熵,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出各传感信息单元属性与融合的权重,按照线性加权算法融合各部分的信息,完成多信道信息融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多信道信息融合时延和信息传送能耗始终低于0.69 s和59 J,证明所提方法在传感网络多信道信息融合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传感信息融合时延,减小传感信息传送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多信道信息融合 联网 信道分配 网络节点 距离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多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胡茂力 李艳春 肖南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108-117,共10页
为了预防火灾、爆炸、泄漏、烟雾等灾害事故的发生,迫切需要实现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监控和预警。为此,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多传感器生产环境数据采集系统。使用TQ6410作为网关,将其融合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调用GPRS服务,将... 为了预防火灾、爆炸、泄漏、烟雾等灾害事故的发生,迫切需要实现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监控和预警。为此,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多传感器生产环境数据采集系统。使用TQ6410作为网关,将其融合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调用GPRS服务,将采集到的生产环境数据可控地发送至远程的生产企业服务器进行甄别,之后再将预警结果发送至各类终端用户设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快速地对企业生产环境进行数据采集,当存在危险数据时,能及时做出预警与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采集 安全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物联网中链接传感器数据发布系统 被引量:4
16
作者 爨林娜 史一民 +1 位作者 李冠宇 吴学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40-2446,共7页
针对传感器网络数据的表示和传输标准不统一以及单一数据资源无法满足应用程序的需求问题,提出将传感器网络数据发布为链接传感器数据的方法。在分析已有链接传感器数据发布方法的基础上,首先利用本体标注技术为传感器网络数据添加语义... 针对传感器网络数据的表示和传输标准不统一以及单一数据资源无法满足应用程序的需求问题,提出将传感器网络数据发布为链接传感器数据的方法。在分析已有链接传感器数据发布方法的基础上,首先利用本体标注技术为传感器网络数据添加语义信息,然后提出基于继承关系概念组集的关联数据查询处理方法以找到相关Web数据集(RWD)和基于启发式属性的图相似性比较方法实现传感器网络数据与相关Web数据的链接,最后构建了一种链接传感器数据发布系统(LSDPS)。通过与其他经典链接传感器数据发布系统比较,表明本系统将建立与相关数据的链接的准确率提高了9%。将传感器网络数据发布为链接传感器数据,使得应用程序不仅可以理解和利用传感器网络数据,而且可以根据链接传感器数据集间的资源描述框架(RDF)链接获得更多相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联网 关联数据 传感器网络数据 资源描述框架链接 链接传感器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孟峰 张磊 +1 位作者 赵子未 洪维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8-50,共3页
分析了现有矿用传感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的功能架构,并介绍了智能激光甲烷传感器、无线网络传感器这2类有代表性的矿用智能传感器。以边坡监测为例,介绍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智能传感器 联网 智能激光甲烷传感器 无线网络传感器 边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oT传感器网络的实时钢轨检测系统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晓东 赵玉良 +4 位作者 刘志强 牛轩煜 沙晓鹏 谷林 詹志坤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53-860,共8页
本文针对铁路部门对线路进行定期巡检和列车状态监测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IoT)传感器网络的实时钢轨检测系统,包括ZigBee检测端、ZigBee传输端和云端服务器3部分,用于长距离实时采集钢轨振动信息,分析扣件松紧程度、列车载重... 本文针对铁路部门对线路进行定期巡检和列车状态监测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IoT)传感器网络的实时钢轨检测系统,包括ZigBee检测端、ZigBee传输端和云端服务器3部分,用于长距离实时采集钢轨振动信息,分析扣件松紧程度、列车载重及运行速度等状态参数。与传统检测系统相比,该系统将多种传感器融合,并利用分段通信方式将检测端数据上报至云端,具有功耗低、成本低、不占用轨道资源等优点,并可实现24 h实时监测,大大提高了铁路轨道检测的效率和质量。综合实验表明,利用本文系统能够有效区分钢轨扣件的正常和脱落2种状态,结合特定型号的列车参数还可计算出列车的车厢数量、运行速度和载重等。本系统可实现性强,能够融合多种复杂算法,未来有望在铁路部门的故障定位和实时监测任务中发挥更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网(iot)传感器网络 钢轨检测系统 加速度传感器 钢轨扣件 激励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网络中面向隐私保护的高精确度数据融合算法 被引量:44
19
作者 杨庚 李森 +2 位作者 陈正宇 许建 杨震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9-200,共12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据融合的同时加入隐私保护机制是无线传感器网络隐私保护与安全的手段之一.文中针对现有SMART隐私保护方案的一些性能缺陷,加入多类优化因子,形成新的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隐私保护算法.这些算...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据融合的同时加入隐私保护机制是无线传感器网络隐私保护与安全的手段之一.文中针对现有SMART隐私保护方案的一些性能缺陷,加入多类优化因子,形成新的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隐私保护算法.这些算法的重点是提高数据融合的精确度和安全性,其中加入局部优化因子的算法在保证高精确度的同时,构成了新的隐私保护方案,有效地降低了通信量,从而减少节点能量支出,间接地延长了网络存活时间.仿真结果显示,吸收这些优化因子的P-SMART-CLPNT算法是一种具有精确度高、通信量小的隐私保护数据融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融合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源节点有限洪泛的源位置隐私保护协议 被引量:53
20
作者 陈娟 方滨兴 +1 位作者 殷丽华 苏申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36-1747,共12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广泛应用于目标监测,攻击者能够通过逆向、逐跳追踪数据包的方式定位数据源节点,因此,需要对数据源节点的位置隐私进行保护.已有的源位置隐私保护协议产生的幻像源节点集中在真实的源节点附近,不能够较好地保护真实源节... 无线传感器网络广泛应用于目标监测,攻击者能够通过逆向、逐跳追踪数据包的方式定位数据源节点,因此,需要对数据源节点的位置隐私进行保护.已有的源位置隐私保护协议产生的幻像源节点集中在真实的源节点附近,不能够较好地保护真实源节点的位置隐私.为此,文中提出基于源节点有限洪泛的源位置隐私保护协议PUSBRF.考虑到具有更强视觉能力的攻击者,文中进一步提出EPUSBRF协议.实验表明,与已有的源位置隐私保护协议相比,文中提出的两种协议显著提高了源位置隐私的安全性,平均安全时间提高将近一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联网 源位置 隐私保护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