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贵州部分洞穴裸灶螽的鉴定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吕小艳
李斌强
何诗远
何小涛
王野影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国家林业局西南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
基金
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YC(2018)020]
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1904/0516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U1812401)。
-
文摘
贵州是中国具有丰富喀斯特洞穴生态系统的省份之一,裸灶螽作为洞穴中的优势物种又为生态环境指示种,其遗传多样性能够反应洞穴生物多样性。为评估洞穴开发对洞穴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形态鉴定和分子辅助鉴定的方式对来自贵州省毕节、黔西南、铜仁和黔南4个地区8个洞穴97号裸灶螽标本进行鉴定,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裸灶螽亚属Tachycines(Gymnaeta)的8个种和3个形态鉴定模棱两可的待定种,包括此次在贵州首次报道的伪裸灶螽Tachycines(Gymnaeta)fallax和洞穴裸灶螽Tachycines(Gymnaeta)cavernus;通过使用线粒体COI基因构建裸灶螽亚属的系统发育树,对待定种进行了辅助鉴定,认为洞穴裸灶螽Tachycines(Gymnaeta)cavernus、实心裸灶螽Tachycines(Gymnaeta)solidus和波氏裸灶螽Tachycines(Gymnaeta)borutzkyi之间可能存在复合种;洞穴空间小和相对湿度低或人为活动干扰和洞穴开发情况严重会减少裸灶螽的数量和降低其遗传多样性。因此,建议对洞穴空间较大,物种较丰富的洞穴建立洞穴物种基因库,做到科学开发旅游资源,力争向生态科技旅游推进。
-
关键词
贵州
喀斯特洞穴
裸灶螽亚属
物种鉴定
物种遗传多样性
洞穴保护
-
Keywords
Guizhou
karst cave
Tachycines(Gymnaeta)
species identification
species genetic diversity
cave protection
-
分类号
Q968.1
[生物学—昆虫学]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微卫星DNA标记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2
-
-
作者
焦传珍
-
机构
德州学院生物系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21期44-45,共2页
-
基金
德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
文摘
介绍了微卫星DNA的特点及在分析物种遗传多样性、鉴定亲缘关系、建立DNA指纹库及构建遗传图谱等方面的应用。
-
关键词
微卫星DNA
物种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DNA指纹库
遗传图谱
-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