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草草甸草原刈割、施氮对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积山 张强 +3 位作者 朱瑞芬 高超 董妍 邓波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0-914,共5页
本文通过控制试验研究了刈割次数与施氮梯度上羊草草甸草原群落中所有物种、响应物种、作用物种和共有物种的多样性变化与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关系。研究表明,刈割能增加物种多样性,并降低净初级生产力,而施氮的作用与前者相反。群... 本文通过控制试验研究了刈割次数与施氮梯度上羊草草甸草原群落中所有物种、响应物种、作用物种和共有物种的多样性变化与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关系。研究表明,刈割能增加物种多样性,并降低净初级生产力,而施氮的作用与前者相反。群落中全部物种的多样性变化受刈割影响较大,而作用物种的多样性变化受施氮影响较大;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主要由少数影响生产力的响应物种和作用物种的多样性决定,而与大量共有物种的多样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草甸 刈割 施氮 初级生产力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小焕 阮树堂 《绿色科技》 2012年第4期11-14,共4页
阐述了了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的概念,综述了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与争论。指出了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主要有3种关系模型:线性关系、单峰关系和不相关关系。分析了产生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不同形式的原因,并对未来... 阐述了了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的概念,综述了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与争论。指出了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主要有3种关系模型:线性关系、单峰关系和不相关关系。分析了产生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不同形式的原因,并对未来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关系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生产力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增温对色季拉山高寒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影响
3
作者 杨小菊 孙雪婷 +4 位作者 胡旭 罗大庆 扎西次仁 吴虹皓 屈兴乐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3-432,共10页
[目的]探究气候变暖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影响.[方法]以色季拉山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式气室(OTC)增温装置,设置6个增温梯度进行为期1年的实验,探究植物群落组成、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对梯度增温的响应.[结... [目的]探究气候变暖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影响.[方法]以色季拉山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式气室(OTC)增温装置,设置6个增温梯度进行为期1年的实验,探究植物群落组成、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对梯度增温的响应.[结果]1)在增温处理下,8月空气温度分别增加了1.96,2.19,2.26,2.28和2.43℃,土壤温度增加了0.52,0.92,0.96,1.46和1.76℃,空气、土壤湿度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2)群落盖度和高度在高度增温(T5)下显著降低(P<0.05),物种组成随温度的升高没有显著变化,但中度增温(T3)下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对照(CK)(P<0.05),T5下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3)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在T5下显著减少(P<0.05),生物量向地下分配的比例在T5下最大(71.12%);4)空气-土壤温度与物种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群落盖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湿度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综上,短期增温改变了色季拉山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微水热条件,适度增温增加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积累,而高度增温导致土壤含水量减少,引起微气候暖干化,抑制植物生长及生物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 高寒草甸 物种多样性 生产力 微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天然次生林不同空间尺度下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
4
作者 罗也 张忠辉 +5 位作者 刘婷 杨帆 夏秀雪 苑景淇 于忠亮 何怀江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5,共9页
为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生物多样性及非生物因素等与生产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以长白山地区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建立不同空间尺度样方(50 m×50 m、20 m×20 m、10 m×10 m),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确定表征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 为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生物多样性及非生物因素等与生产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以长白山地区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建立不同空间尺度样方(50 m×50 m、20 m×20 m、10 m×10 m),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确定表征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的最优指标,进而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比较生物多样性及非生物因素对生产力的相对作用。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及非生物因素对群落生产力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尺度依赖性。在各空间尺度下,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均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逐渐变小,由显著正相关逐渐变为不显著正相关;结构多样性与生产力均呈现负相关关系,且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二者之间的负向作用强度逐渐增强,由不显著负相关逐渐变为显著负相关。非生物因素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对地上生物量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生产力的变化。林分生产力的大小与生物多样性和非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且受空间尺度制约。该结论可为长白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功能提升以及森林正向演替经营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空间尺度 物种多样性 结构多样性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草原物种多样性及生产力研究
5
作者 张道宏 《辽宁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3-27,共5页
辽西北草原生态系统地处生态敏感地带,生态稳定性较弱。随着草地退化、沙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对草原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影响。通过开展辽西北不同地区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研究,揭示辽西北草原物种... 辽西北草原生态系统地处生态敏感地带,生态稳定性较弱。随着草地退化、沙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对草原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影响。通过开展辽西北不同地区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研究,揭示辽西北草原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辽西北各地区草原群落植物类型多样,Simpson多样性指数0.5~0.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0.7~2.0,物种丰富度2.0~12.3,物种均匀度0.6~1.0。各县群落高度44.7~109.7 cm,群落密度41.7~720.3株·m^(-2),群落生物量297.0~593.0 g·m^(-2),群落盖度61.7%~91.7%。各地区草原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生物量与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达到显著相关,各地区群落物种组成对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草原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闫卫民 张世彬 杨元武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9-547,共9页
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深远而复杂,为了探讨高寒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受长期不同放牧强度的影响,在高寒草甸草地群落设置不同放牧强度试验,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及其关系的变化,以期为高寒... 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深远而复杂,为了探讨高寒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受长期不同放牧强度的影响,在高寒草甸草地群落设置不同放牧强度试验,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及其关系的变化,以期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草地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先增大后减小,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优势物种由禾本科向莎草科和杂类草转变,其中禾本科植物的优势度从70%降到12%,杂类草植物的优势度由13%增大到82%,植物群落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逐渐减小,轻度放牧处理减少了61.56%,中度放牧处理减少了76.75%,重度放牧处理减少了78.72%,重度放牧处理地下净初级生产力(BNPP)比禁牧处理降低了90.06%,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处理地下净初级生产力与禁牧处理无明显差异,3个处理下的地下净初级生产力(NPP)总体保持稳定。放牧强度增大会导致植物群落高度下降,中度放牧处理会增加植物群落中莎草科植物的分蘖数。高寒草甸上植物群落的Pielou指数和NPP负相关,Margalef指数和BNPP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中度放牧强度有利于高寒草甸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过度放牧不利于高寒草甸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草地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高寒草甸 净初级生产力 植物群落特征 优势物种 放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坪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生长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茂莹 胡先近 +3 位作者 丁健 刘宪斌 马思媛 和银建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22-129,230,共9页
为研究不同发展演替阶段草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以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oon]、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 L.)、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Nutt.)Engelm.]、高羊茅... 为研究不同发展演替阶段草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以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oon]、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 L.)、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Nutt.)Engelm.]、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 B. Alexeev)和白花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为研究对象,设置保持自然状态和人工去杂两种试验处理,调查其不同发展演替阶段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长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展演替阶段和不同试验处理中,草坪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长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各异:初期,两者之间在6种草坪、2种试验处理中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中期,两者之间在保持自然状态试验处理中呈单峰曲线相关关系,在人工去杂试验处理中无明显相关关系;后期,两者之间在所有保持自然状态试验处理中呈单峰曲线相关关系,在50%的人工去杂试验处理中呈线性负相关关系,而剩下的50%则无明显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草 植物物种多样性 植物生长量 线性相关关系 单峰曲线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降水变化和氮添加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邓彤彤 周国英 +2 位作者 肖元明 靳玉婷 李长斌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8-1458,共11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变化和氮添加草地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但高寒草原研究较少,尤其是长期水氮控制试验。为此,本试验于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紫花针茅高寒草原开展降水变化和氮(N)添加野外控制试验,从植被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地...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变化和氮添加草地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但高寒草原研究较少,尤其是长期水氮控制试验。为此,本试验于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紫花针茅高寒草原开展降水变化和氮(N)添加野外控制试验,从植被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地上生物量进行测定,研究高寒草原长期降水变化和N添加对其物种多样性及生产力的影响。降水增加处理使群落盖度显著增加,而降水减少使群落盖度显著降低;N添加使高寒草原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降低;N添加与降水增加处理对地上生物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降水减少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则相反;地上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本研究将为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及草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后续的生态模型的建立和科学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生产力 降水变化 氮添加 高寒草原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环境驱动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匡苗苗 周广胜 周梦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254-6264,共11页
全球变暖影响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及其关系。关于全球和区域的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已有许多研究,但气候变暖背景下西藏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及其环境驱动机制研究仍然很少。基于西藏高寒草地实测的35个样点调查数据,利用... 全球变暖影响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及其关系。关于全球和区域的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已有许多研究,但气候变暖背景下西藏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及其环境驱动机制研究仍然很少。基于西藏高寒草地实测的35个样点调查数据,利用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差分解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探究了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高寒草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与地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ANP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ANPP对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变化更为敏感;(2)物种丰富度指数与经度、土壤有效氮、土壤有效磷、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Shannon-Wiener指数与海拔和纬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年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ANPP与经度、土壤有效氮、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纬度和土壤有效钾呈显著负相关;(3)地理因子、土壤养分和气候因子的交互作用对物种丰富度指数和ANPP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10.99%和32.91%,地理因子和气候因子的交互作用对Shannon-Wiener指数的贡献率最大,为13.61%;(4)地理因子通过调控土壤养分和气候因子间接影响物种多样性和ANPP,土壤养分和气候因子均直接影响物种多样性和ANPP。研究结果揭示了环境因子对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综合调控机制,为西藏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生产力 物种多样性 地理因子 土壤养分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降水年际和年内变化对黑沙蒿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亚 陈超 +3 位作者 于明含 何莹莹 张富崇 张建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865-6873,共9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中国西北部干旱半干旱荒漠区降水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表现为极端降水和干旱事件增多,对荒漠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引发广泛关注。以毛乌素沙地典型荒漠灌草植被黑沙蒿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遮雨装置进行小区降... 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中国西北部干旱半干旱荒漠区降水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表现为极端降水和干旱事件增多,对荒漠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引发广泛关注。以毛乌素沙地典型荒漠灌草植被黑沙蒿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遮雨装置进行小区降水控制,设置降水量(W-:减水30%,对照组W:自然降水,W+:增水30%)和降水间隔(对照组T:降水间隔5d,T++:降水间隔15d)的双因素完全随机控制实验,监测各降水处理下黑沙蒿群落物种组成和生产力。结果表明:(1)与降水间隔5d的对照组相比,降水间隔期的延长显著提高了灌木和杂草的重要值,而降低了禾草的重要值。(2)与对照组自然降水相比,降水量的增加提高了黑沙蒿植物群落的多样性。(3)降水量的增加或降水间隔的延长均可以提高黑沙蒿的地上初级生产力。延长降水间隔会增加深层土壤的含水量,这有助于黑沙蒿对土壤水分的利用进而促进其生产力积累并增强了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沙蒿群落 物种多样性 生产力 降水格局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西部草甸草原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以2022年长岭县草原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兰理实 由成成 +7 位作者 张龙 王珑凯 邱信东 贾冷 李鑫 朱荣利 张学宇 林长存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9-1537,共9页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和稳定性的关键要素之一,是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维持的根本。温性草甸草原位于半湿润与半干旱的过渡区,其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对水热变化敏感,探讨其草地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北...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和稳定性的关键要素之一,是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维持的根本。温性草甸草原位于半湿润与半干旱的过渡区,其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对水热变化敏感,探讨其草地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北方天然草地生产与管理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选择吉林省长岭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分析了2022年该区草原生产力和群落多样性指标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长岭县内天然草原生产力整体较高,按照草地评价标准,25个样地内19个样地的生产力均达到4级以上;长岭县内天然草原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均较高;接近半数样地的优势物种多样性与保护区内相近,说明近年来吉林省天然草原修复项目效果正在逐步显现。本研究也为温性草甸草原适应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等实践应用提供补充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性草甸草原 长岭县 草地生产力 物种多样性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草原物种多样性、生产力与气候因子和土壤养分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孙小丽 康萨如拉 +3 位作者 张庆 常昌明 马文静 牛建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9,共10页
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是生态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本研究利用内蒙古荒漠草原80个野外植被、土壤调查样地资料,结合气候数据,探讨物种多样性、生产力与气候因子和土壤养分的关系,为进一步认识多样性-生产力关系提供参考。结... 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是生态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本研究利用内蒙古荒漠草原80个野外植被、土壤调查样地资料,结合气候数据,探讨物种多样性、生产力与气候因子和土壤养分的关系,为进一步认识多样性-生产力关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与年平均降水量均呈线性正相关,与年平均温度均呈线性负相关,与干燥指数均呈线性正相关。2)物种丰富度与土壤全磷含量呈线性负相关(R2=0.072,P<0.05),与速效氮含量呈线性正相关(R2=0.183,P<0.01),Shannon-Wiener指数与速效氮也呈线性正相关(R2=0.061,P<0.05);生物量与土壤全氮、速效氮和有机碳含量都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50,0.177,0.089(P<0.01)。3)群落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呈线性正相关关系。4)干燥指数是影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生产力 物种多样性 土壤养分 水热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天然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对生产力的影响
13
作者 王海龙 郜昌建 +3 位作者 胡昱彦 徐森 陆世通 徐达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33-40,共8页
为探讨浙江省天然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等3种植被覆盖类型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对生产力的影响,以2021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用R语言分析3种植被覆盖类型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 为探讨浙江省天然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等3种植被覆盖类型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对生产力的影响,以2021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用R语言分析3种植被覆盖类型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选择表示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的最优指标并进行相关性检验,对环境因子与生产力的关系进行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呈显著负相关(R=-0.26,P<0.05),而结构多样性与生产力呈显著正相关(R=0.51,P<0.05);落叶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R=0.33,P<0.05;R=0.32,P<0.05)、结构多样性(R=0.51,P<0.05;R=0.47,P<0.05)与生产力均呈显著正相关,且结构多样性与生产力的相关性明显优于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相关性。此外,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天然阔叶林受到环境因子影响差异较大。在常绿阔叶林中,坡度是影响生产力最显著的因素;而在落叶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坡位是影响生产力最显著因素。研究认为,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提高,对促进天然阔叶林生产力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天然阔叶林生产力水平受环境因子影响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 结构多样性 环境因子 生产力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亚高山草甸弃耕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变化模式及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宋晓谕 张仁懿 +3 位作者 李新娥 袁建立 储诚进 王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共8页
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甘南亚高山草甸退耕时间为5,9,14,19,30年以及顶极群落样地的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亚高山草甸弃耕地演替过程中物... 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甘南亚高山草甸退耕时间为5,9,14,19,30年以及顶极群落样地的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亚高山草甸弃耕地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生产力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弃耕地演替过程中,随着演替时间的推移,植物物种多样性先升后降,呈单峰曲线;2)在演替的前期生产力迅速提高,在第19年时达到最高的183.77 g/m2,之后,生产力基本保持稳定;3)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呈正相关关系,在顶极群落中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4)演替过程中群落中物种-多度分布模式由生态位优先占领型逐渐转变为对数-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草甸 弃耕地演替 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关系 物种-多度分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尺度上草地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产力的关系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雪 晏昕辉 +4 位作者 李美慧 拓行行 张博 温仲明 李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9-268,共10页
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产力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但较少关注时间尺度上二者的关系。本研究以宁夏云雾山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基于40年的定位观测试验,利用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度作为物种多样性的衡量指标,地上生物量作为地上生产力... 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产力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但较少关注时间尺度上二者的关系。本研究以宁夏云雾山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基于40年的定位观测试验,利用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度作为物种多样性的衡量指标,地上生物量作为地上生产力的衡量指标,通过局部加权回归(Loess)、一般线性模型(GLM)等分析方法,检验物种丰富度、植物多度和地上生产力的变化趋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过去40年,物种丰富度和地上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整体表现为“单峰”状,即演替前期(1982—1993)上升、演替中期(1994—2011)相对平缓,演替后期(2012—2021)下降的变化模式,而植物多度则整体呈上升趋势。物种丰富度-地上生物量和植物多度-地上生物量之间均表现为“单峰”关系;物种丰富度与植物多度之间则表现为“倒单峰”关系,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会因演替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尺度 植被演替 物种多样性 地上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河流域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中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晓捷 王绪芳 +2 位作者 袁建立 何小琴 王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46,共5页
在群落样方调查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子午岭地区和六盘山地区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TWINSPAN将39个样方划分为7个群系.7个群系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分别表现为单调下降、单调上升、不明显... 在群落样方调查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子午岭地区和六盘山地区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TWINSPAN将39个样方划分为7个群系.7个群系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分别表现为单调下降、单调上升、不明显,群系总体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为单调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河流域 物种多样性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关系的光竞争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邱波 杜国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646-1650,共5页
通过施肥形成的生产力由低到高的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往往降低。总体竞争假说认为对所有资源的竞争作用对多样性的影响随着生产力提高而加剧,导致物种多样性的下降;光竞争假说则认为随着生产力提高,种间竞争从低生产力时的地下竞争转向高... 通过施肥形成的生产力由低到高的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往往降低。总体竞争假说认为对所有资源的竞争作用对多样性的影响随着生产力提高而加剧,导致物种多样性的下降;光竞争假说则认为随着生产力提高,种间竞争从低生产力时的地下竞争转向高生产力时的光竞争,是光竞争导致了物种多样性的下降。为了验证这两种假说,本文通过在甘南玛曲高寒草甸的均匀施肥实验,研究了光竞争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施肥梯度的增加,大部分植物的生长速率加快,高度和叶面积增加;(2)随着施肥梯度的增加,植物群落地上总的生物量提高,叶面积指数增加,透光率降低,物种多样性减少;(3)个体大小不对称的光竞争导致了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施肥梯度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竞争 物种多样性 生产力 高寒草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效空间对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江小雷 李伟绮 +4 位作者 岳静 郝敏 张卫国 刘允佳 李飞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67,共6页
利用人工构建的小尺度植物群落就土壤有效空间变化对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中、小不同有效土壤空间条件下的各物种单播表现大不相同,说明土壤有效空间的大小对物种生产潜力的发挥有重要作用... 利用人工构建的小尺度植物群落就土壤有效空间变化对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中、小不同有效土壤空间条件下的各物种单播表现大不相同,说明土壤有效空间的大小对物种生产潜力的发挥有重要作用.土壤有效空间对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关系格局也有重要影响.在小土壤空间条件下,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间表现为单峰曲线关系,而随着土壤有效空间的增大,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发生了变化:中等土壤空间条件下二者间表现为线性趋势,但线性关系不显著;大土壤空间条件下二者间为极显著线性关系,表明土壤有效空间的增加可增强物种多样性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相对产量总和计算结果表明:在小土壤空间条件下,物种多样性与互补效应间呈现出单峰曲线格局,多样性较高的混播群落中物种间对资源的互补性利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相反,在中、大土壤空间条件下,互补效应与物种多样性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有效空间的增加有利于多样性较高群落中物种间对资源的互补性利用.随着土壤有效空间的增加,多样性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增强,这种作用主要是由于较大土壤空间条件下物种间资源互补效应的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空间 物种多样性 生产力 互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尺度效应
19
作者 吴晓煜 赵秀海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9,共10页
【目的】基于单物种-面积模型(ISAR)探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尺度效应,以期阐明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基于40 hm2阔叶红松林固定监测样地的植... 【目的】基于单物种-面积模型(ISAR)探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尺度效应,以期阐明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基于40 hm2阔叶红松林固定监测样地的植被调查数据,采用ISAR模型分析目标树种在0~50 m尺度上对邻域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并通过同质性和异质性泊松零模型检验其显著性。此外,将所有树木个体按胸径划分为小径级(5 cm≤DBH<20 cm)、中径级(20 cm≤DBH<40 cm)和大径级(DBH≥40 cm),分析不同径级个体对邻域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并使用异质性泊松零模型检验其显著性。【结果】1)优势树种邻域的物种多样性较低。2)生境过滤在0~10 m的尺度上作用不显著,在11~50 m尺度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构有显著影响。3)在0~30 m尺度范围内,不同树种的邻域物种多样性随研究尺度变化具有不同的表现,在31~50 m的尺度上,大多数树种主要表现为多样性中性种。4)大、中、小径级个体都在0~10 m的尺度上对邻域物种多样性有促进作用,小径级个体可达14 m。在21~50 m的尺度上,中、小径级个体以促进作用为主,大径级个体以中性作用为主。5)不同径级中的物种的多样性结构在0~20 m尺度上有差异,受物种径级影响,在21~50 m尺度上没有差异,均以多样性中性种为主。6)在0~10 m尺度上,径级较大的个体对邻域较小径级中的物种的不对称性竞争作用效果不显著,不对称性竞争作用主要表现在14~20 m的尺度上,径级差越大效果越显著。【结论】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格局受生境过滤、树种特性、径级结构和种间竞争的共同影响,具有显著的尺度效应。在森林经营过程中,应考虑不同尺度上的生态学过程,合理配置树种和径级结构,促进物种生态位分化和减少不对称竞争,以提高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面积关系 生境过滤 径级效应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尺度森林群落多样性-稳定性关系
20
作者 贾勃 王新杰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1,共8页
森林群落稳定性是体现森林面对干扰抵抗能力的重要指标,已知森林生物量稳定性会受到多样性、物种异步性和优势物种稳定性的影响,然而,关于这些变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相对重要性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时间尺度下森林群落稳定... 森林群落稳定性是体现森林面对干扰抵抗能力的重要指标,已知森林生物量稳定性会受到多样性、物种异步性和优势物种稳定性的影响,然而,关于这些变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相对重要性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时间尺度下森林群落稳定性影响因素。基于吉林省金沟岭林场的110块固定样地数据,本文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时间尺度下多样性、优势物种稳定性、物种异步性和森林群落生物量稳定性的相关关系是否一致,接着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计算直接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胸径变异系数、物种异步性与稳定性总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物种异步性的直接效应由0.44增长为0.63,总相对效应由36.87%增长为45.57%,物种异步性一直是影响森林生物量时间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本研究得出影响群落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关系的机制,然而多样性-稳定性关系及其机制是复杂的,未来仍需要选择不同多样性指标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稳定性关系 时间尺度 物种异步性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