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浦湾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稀有种与常见种对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1
作者 周泽宇 王晶 +5 位作者 水柏年 方学河 刘永钿 周鑫 李艺 胡成业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1-50,共10页
稀有种在群落的物种组成中数量不多但种类丰富,并且极易在人为扰动下的局域群落中丧失。选取沿浦湾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范围、生境特异性及种群规模等进行稀有种识别,通过模拟稀有种和常见种的丧失,探究稀有种对群落... 稀有种在群落的物种组成中数量不多但种类丰富,并且极易在人为扰动下的局域群落中丧失。选取沿浦湾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范围、生境特异性及种群规模等进行稀有种识别,通过模拟稀有种和常见种的丧失,探究稀有种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稀有种共有16种,分别为斑肋拟滨螺、多鳃齿吻沙蚕、红带织纹螺等。稀有种的丧失使得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极显著下降(P<0.01),而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变化并不显著(P>0.05)。同时,稀有种丧失后,物种多度分布最优拟合模型也从泊松对数正态模型向生态位模型转变。初步推断稀有种的丧失将影响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此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构建由中性过程和生态位过程共同调控转变为中性过程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大型底栖动物 稀有种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下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被引量:8
2
作者 赵天启 古琛 +6 位作者 王亚婷 王玺 贾丽欣 杜宇凡 陈万杰 王舒新 赵萌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7894-7902,共9页
物种多度格局是群落结构的重要反映,它描述了群落内不同物种个体数量的分布情况,能更好的体现出物种关系和作用机制。根据物种的多度格局追溯物种的作用机制过程是揭示群落本质的重要方式。试验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位... 物种多度格局是群落结构的重要反映,它描述了群落内不同物种个体数量的分布情况,能更好的体现出物种关系和作用机制。根据物种的多度格局追溯物种的作用机制过程是揭示群落本质的重要方式。试验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位重叠模型(ONM)、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断棍模型(BSM)、优势优先模型(DPM)和随机分配模型(RAM)共5种生态位模型与群落植物物种进行拟合,按照拟合程度分析放牧、割草两种利用方式下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旨在探究不同利用方式下物种之间的多度关系,利用具有不同生态学意义的数学模型探讨各个利用方式下植物群落的真实分布,以达到运用模型研究群落结构的目的,进而揭示不同利用方式下典型草原群落结构变化,为草地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刈割区、放牧区和围封区的物种数分别为33种、16种和29种,相较于围封对照区,刈割区的物种数增加了12%,而放牧区的物种数减少了44.8%。群落优势种大针茅、糙隐子草、知母、羊草和黄囊薹草在刈割区、放牧区及对照区的出现频度分别占整个群落物种总频度的88.33%、81.47%和75.6%。放牧、割草利用下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随机分配模型RAM(χ~2=92.99,AIC=168.86,BIC=171.18)和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χ~2=22.29,AIC=246.17,BIC=250.27),而对照所表现的最优拟合模型也为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χ~2=90.51,AIC=321.32,BIC=325.81);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对放牧利用下的拟合效果也较好,随机分配模型RAM对于割草和围封两种利用方式的吻合度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放牧 刈割 围封 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天启 古琛 +6 位作者 王亚婷 王玺 贾丽欣 杜宇凡 陈万杰 王舒新 赵萌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75,共8页
以内蒙古三种不同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植被调查,按照不同功能群将草地植物进行划分,并应用生态位重叠模型(ONM)、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断棍模型(BSM)、优势优先模型(DPM)和随机分配模型(RAM)与群落植物物种进行拟合,按照... 以内蒙古三种不同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植被调查,按照不同功能群将草地植物进行划分,并应用生态位重叠模型(ONM)、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断棍模型(BSM)、优势优先模型(DPM)和随机分配模型(RAM)与群落植物物种进行拟合,按照拟合程度分析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三种不同草地类型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断棍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荒漠草原(χ~2=224.18,AIC=277.05,BIC=281.16)和草甸草原(χ~2=186.57,AIC=303.13,BIC=307.53)植物群落植物多度格局,而典型草原的群落植物真实多度与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χ~2=22.29,AIC=246.17,BIC=250.27)吻合度高。在不同草地群落中,生长季降水量的多少对多度格局起关键作用,生长季明显的降水量变化会对草地群落造成影响,但建群种的优势地位不会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草地类型 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功能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