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国植被图的西南地区主要乔木物种丰富度格局 被引量:7
1
作者 马东旭 殷晓洁 +2 位作者 周斯怡 陆双飞 陈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9-257,共9页
以中国西南地区(云南、四川、重庆、贵州)为研究区,基于《1∶100万中国植被图》113种乔木分布数据,结合ArcGIS和37个环境变量,筛选各乔木主导环境变量,构建最大熵分布预测模型,进而拟合得到西南地区乔木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图,并结合... 以中国西南地区(云南、四川、重庆、贵州)为研究区,基于《1∶100万中国植被图》113种乔木分布数据,结合ArcGIS和37个环境变量,筛选各乔木主导环境变量,构建最大熵分布预测模型,进而拟合得到西南地区乔木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图,并结合未来气候情景预测西南地区乔木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乔木物种丰富度整体格局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丰富度热点地区主要分布于25.0°N—30.0°N与100.0°E—105.0°E范围内,即横断山脉地区,其次在滇南与滇东南区域同样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丰富度低值区域为川西北以东区域、四川盆地中丘浅区、云贵高原腹地.(2)未来气候情景下,乔木物种丰富度变化整体呈现递减趋势,丰富度高值分布区域下降趋势明显,仅有滇西北、三江流域与贵渝交界之处以南的物种丰富度略有增高.(3)西南地区乔木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受温度和降水的共同影响,最湿季均温与年降水量是决定西南地区乔木物种当前分布格局的主导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丰富度格局 乔木 MaxEnt模型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鸟类物种丰富度的地理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澈 郑成洋 +2 位作者 张腾 曾发旭 王逸然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9-438,共10页
基于中国鸟类分布数据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海拔、气温、降水等环境和地理因子数据,探讨中国鸟类及其主要类群的物种丰富度的地理格局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鸟类物种丰富度存在着一定的随纬度增高物种丰富度降低的趋势,物... 基于中国鸟类分布数据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海拔、气温、降水等环境和地理因子数据,探讨中国鸟类及其主要类群的物种丰富度的地理格局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鸟类物种丰富度存在着一定的随纬度增高物种丰富度降低的趋势,物种丰富度高值地区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江下游、武夷山、西双版纳、天山西部、喜马拉雅山东南麓至横断山脉等若干地区,而在青藏高原大部、长江以南部分地区等出现低值,但线性回归显示,纬度梯度不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与物种丰富度的Spearman相关性系数较高的环境因子有EVI、年均温、年平均降水等多种,说明环境因子对物种丰富度的地理格局存在复杂的共同作用机制。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环境因子可以分为能量、海拔变幅、气温稳定性、距最近大型水体的距离等4种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物种丰富地理格局 环境因子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山茶科物种丰富度水平地带性格局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贾小容 苏志尧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9-474,共6页
通过分析广东省山茶科125种植物物种丰富度水平地带性格局,并对其进行环境解释,利用软件DMAP将广东省划分为72个0.5°×0.5°的经纬度网格,并将基于网格的物种丰富度表现出来,同时利用箱形图分析其水平分布格局。结果表明:... 通过分析广东省山茶科125种植物物种丰富度水平地带性格局,并对其进行环境解释,利用软件DMAP将广东省划分为72个0.5°×0.5°的经纬度网格,并将基于网格的物种丰富度表现出来,同时利用箱形图分析其水平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广东省山茶科植物的分布中心位于粤北山区,表现出显著的经度(P=0.001 2)、纬度(P=0.004 9)地带性差异。对125种植物、72个网格和6个环境因子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CCA排序轴第1轴主要代表温度的变化梯度,第2轴主要代表水分的变化梯度,说明水分、温度等因素共同影响山茶科植物在广东的生长和分布,其中年均最低温度是影响广东省山茶科植物丰富度水平地带性格局的最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科植物 物种丰富分布格局 CCA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蔷薇属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思齐 朱章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9-219,共11页
物种丰富度的大尺度地理格局及其成因是宏观生态学及生物地理学的中心议题之一。蔷薇属(Rosa L.)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探讨中国蔷薇属植物的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可为该属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乃至其系统进... 物种丰富度的大尺度地理格局及其成因是宏观生态学及生物地理学的中心议题之一。蔷薇属(Rosa L.)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探讨中国蔷薇属植物的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可为该属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乃至其系统进化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基于蔷薇属植物在中国的15451条分布数据和11种地理、气候等环境因子进行了物种丰富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蔷薇属植物在中国分布不均匀。在水平方向上,蔷薇属植物于26.19°—34.29°N带内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之后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且随着经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于99.10°—108.47°E间存在明显的峰值;在垂直方向上,蔷薇属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956.46—3518.60m范围内的丰富度最高。西南横断山区为蔷薇属物种分布的中心地区,新疆北部及东北长白山周边地区为局部聚集区。(2)蔷薇属物种丰富度与各能量、水分和生境异质性因子均呈正相关关系,与气候稳定性因子呈负相关关系。表明中国蔷薇属植物在水分和热量条件好、气候季节性变化小且生境异质性程度高的地方,有着更高的物种丰富度。(3)蔷薇属植物丰富度与各因子的关系基本支持了生产力假说、环境稳定性假说和生境异质性假说。但蔷薇属的物种丰富度格局并非完全由这些假说解释,历史环境、地形、土壤、人类活动等其他因子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水分因子的单独解释率占34.6%(R^(2);P<0.001),是影响蔷薇属物种丰富度格局的主导因子,这可能是由该类群的进化历史、生理适应等原因共同决定的。本研究可以为蔷薇属植物的分类、进化、以及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属 物种丰富度格局 环境因子 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种子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环境解释 被引量:1
5
作者 安克丽 李育榕 +2 位作者 熊东阳 刘冠 李国庆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9,I0001-I0016,共26页
物种丰富度的地理分布格局及成因一直是宏观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关键脆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严峻形势,了解该区域物种多样性格局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的制定具... 物种丰富度的地理分布格局及成因一直是宏观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关键脆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严峻形势,了解该区域物种多样性格局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黄土高原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分布数据,结合气候、生境异质性和人为干扰等环境因子,探讨黄土高原种子植物丰富度格局及其主要环境解释。结果显示,黄土高原种子植物多样性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且山地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更高。最优线性回归结果表明,降水因子、海拔范围、净初级生产力范围和人类足迹是决定黄土高原种子植物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气候、生境异质性和人为干扰能够解释黄土高原种子植物密度和丰富度52.0%~53.4%的变异,其中,气候和生境异质性的相对贡献远大于人类干扰的相对贡献。黄土高原自然保护区应建立在水热条件良好且人为干扰较少的山地,将有利于保护种子植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物种丰富度格局 生境异质性 人为干扰 自然保护区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