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性、物、物质的逻辑进程——论黑格尔的物质观 被引量:1
1
作者 何为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8-112,共5页
“物质”为何?现在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物质包括电子和夸克。这二者皆为最小的粒子,之所以说是最小的粒子,是因为电子和夸克不能再由比之更小的粒子组成。但是,科学与哲学的视域不同,出发点自然也不尽相同。在德国的古典哲学世界中,尤... “物质”为何?现在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物质包括电子和夸克。这二者皆为最小的粒子,之所以说是最小的粒子,是因为电子和夸克不能再由比之更小的粒子组成。但是,科学与哲学的视域不同,出发点自然也不尽相同。在德国的古典哲学世界中,尤其是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他对物或物质的解析有基于物质世界的,也有脱离形下社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的辩证法 精神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的解析:以黑格尔与王阳明为中心
2
作者 张依萱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6-90,共5页
常识告诉我们,“物”即是在日常生活中与之交道的这些可感事物,而古时哲人对此却有颇多的看法。历经了事物由什么构成、会变成什么以及追问事物何以成其为该事物的过程。黑格尔“物的辩证法”充分讨论了物及物性的差别,物是“自为”存... 常识告诉我们,“物”即是在日常生活中与之交道的这些可感事物,而古时哲人对此却有颇多的看法。历经了事物由什么构成、会变成什么以及追问事物何以成其为该事物的过程。黑格尔“物的辩证法”充分讨论了物及物性的差别,物是“自为”存在和“为他”存在的矛盾集合体,而中国明代理学家王阳明则从“意之所在便是物”的角度认为,物即是客观实在,也是价值上的存在,从而展现了东西方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的辩证法 意之所在便是 自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价值概念及其批判:鲍德里亚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后果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欲立 温晓春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9,共5页
在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完成从生产型社会到消费社会转型的历史境遇下,鲍德里亚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概念的时效性和解释力提出质疑和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不能仍停留在生产逻辑的水平,因此,走出生产逻辑进入消费逻辑才能探索出... 在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完成从生产型社会到消费社会转型的历史境遇下,鲍德里亚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概念的时效性和解释力提出质疑和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不能仍停留在生产逻辑的水平,因此,走出生产逻辑进入消费逻辑才能探索出当代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新范式。实际上鲍德里亚激进批判的哲学后果一方面隐含着对革命和解放的绝望,另一方面也隐含着对马克思哲学的革命因素——历史辩证法的彻底遗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价值 消费社会 物的辩证法 历史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