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寻伪物的价值——以苏州片为典范
1
作者 苗倩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24期32-35,共4页
谈及书画作伪,我们通常会下意识认为书画赝品有着极大危害。事实的确如此,在书画历史的长河中,造假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扰乱了市场秩序,其危害性毋庸置疑。但从苏州片盛行的明清时期到如今,伪物依旧活跃在书画行业,客观上也存在着一定... 谈及书画作伪,我们通常会下意识认为书画赝品有着极大危害。事实的确如此,在书画历史的长河中,造假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扰乱了市场秩序,其危害性毋庸置疑。但从苏州片盛行的明清时期到如今,伪物依旧活跃在书画行业,客观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价值。本文试以苏州片为例,探析伪物出现的原因,在认清其负面影响的同时,探寻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秩序 物的价值 下意识 负面影响 出现的原因 危害性 苏州 书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先验观念论看价值的客观性
2
作者 朱华甫 《现代哲学》 1998年第1期50-54,45,共6页
对于价值的客观性,历来人们有两种相反的主张:第一,认为价值与事实在形而上学或逻辑上有严格区分,尽管事实在独立于心灵或意识的意义上是客观的,但是价值却是主观的,因为价值在形而上学上是依赖于人的心灵状态或活动的,所有价值都在某... 对于价值的客观性,历来人们有两种相反的主张:第一,认为价值与事实在形而上学或逻辑上有严格区分,尽管事实在独立于心灵或意识的意义上是客观的,但是价值却是主观的,因为价值在形而上学上是依赖于人的心灵状态或活动的,所有价值都在某种意义上依赖于人类的意识或评价主体.第二,认为我们事实上必然是把自然事物经验为至少具有某种独立于人类的价值的.环保伦理学家主张,自然事物的价值必须看作是独立于人类的;这种观点明显与第一种主张相冲突.本文试图在这种互相冲突的主张中作出调和,而提出对价值的存在的一种新的解释,使上述两种主张能相互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观念论 实在论 空间时间 物的价值 形而上学 对应关系 主观主义 价值体系 经验对象 实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的自我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捷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6-71,共6页
在人的价值研究中,自我价值问题歧义最多。主要表现为:其一,人究竟有无自我价值;其二,自我价值的内涵如何。本文拟就此发表浅见并就教于同志们。
关键词 人的自我价值 的价值 人的社会价值 承载体 物的价值 价值关系 享用者 质需要 人的需要 主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品 画品 首推人品
4
作者 郑岩松 《福建艺术》 1998年第6期35-36,共2页
品,即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人物的价值评定,在我国历史上,“品评”自魏晋时期就已蔚然成风,尔后逐渐成为一种历史的文化现象。无论人、事、物皆在品评之列。于是就有了诗品、书品、画品、人品之说。事物的价值构成了该事物“品”的内涵。人... 品,即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人物的价值评定,在我国历史上,“品评”自魏晋时期就已蔚然成风,尔后逐渐成为一种历史的文化现象。无论人、事、物皆在品评之列。于是就有了诗品、书品、画品、人品之说。事物的价值构成了该事物“品”的内涵。人品的内涵丰富,评价的标准也复杂,在阶级社会中,“伦理”、“道德”是其主要依据,“善”是其主要标准。对书、画品等的评价,主要依据它们内在的审美价值,“美”是其主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品 画品 人品 书画家 物的价值 主要标准 不计工拙 主要依据 笔墨 魏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