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北部初级生产力的物理-生物海洋学耦合特征及其对固碳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郝锵 宁修仁 +2 位作者 蔡昱明 刘诚刚 乐凤凤 《海洋学研究》 2011年第2期46-57,共12页
通过修订的VGPM模型,利用南海北部7年平均SeaWiFS和AVHRR遥感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河口上升流及反气旋涡等生境表层叶绿素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季风驱动下的物理-生物海洋学耦合过程是控制研究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初级生... 通过修订的VGPM模型,利用南海北部7年平均SeaWiFS和AVHRR遥感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河口上升流及反气旋涡等生境表层叶绿素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季风驱动下的物理-生物海洋学耦合过程是控制研究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的主导因素。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随着季风、环流以及中尺度涡等物理现象的更替而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季节变化,其高值一般出现在珠江口和沿岸上升流区,而低值则出现在外陆架反气旋涡和海域南端,往往伴随东北季风的盛行而升高,随西南季风的增强而降低。通过遥感资料估算得到南海北部海域年平均初级生产力为165.6 g/(m2.a)(以碳计),浮游植物年固碳量为4.83×107t/a(以碳计),其中每年最多约有1.9×107t碳向真光层外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叶绿素A 初级生产力 遥感 固碳量 物理-生物耦合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