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物理-社会视角下的电力-交通耦合网络建模与协同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盛裕杰 郭庆来 +2 位作者 薛屹洵 王嘉炜 常馨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85,共24页
近年来,电动汽车(EV)、快速充电设施的高速增长将电力系统和交通系统这两个复杂的基础设施网络紧密耦合。EV具备充电时间和充电位置的灵活性,对于新型电力系统正是理想的移动储能资源,可提供规模巨大的时间、空间灵活调节能力。然而,宏... 近年来,电动汽车(EV)、快速充电设施的高速增长将电力系统和交通系统这两个复杂的基础设施网络紧密耦合。EV具备充电时间和充电位置的灵活性,对于新型电力系统正是理想的移动储能资源,可提供规模巨大的时间、空间灵活调节能力。然而,宏观的电力-交通耦合背后是海量EV用户在各类信息引导下做出的微观社会化决策,构成了复杂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从这一视角对电力-交通耦合网络建模分析与协同优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首先,对两网耦合的基本场景和关键挑战进行了介绍;接着,以社会层与物理层为重点归纳了融合微观车主决策与宏观网络动态的EV群体出行-充电行为建模方法;然后,进一步纳入信息层,总结了多类定价主体与EV间的策略交互与协同优化;最后,对电力-交通耦合网络建模分析与协同优化相关方向的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网 交通网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的社会支持体系设计研究
2
作者 山娜 李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89-295,343,共8页
目的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新模式,且并非排斥物理世界,而是逐渐建立基于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的生活方式。本研究将聚焦该系统如何为完善社会支持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启发。方法基于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的社会支持理论在... 目的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新模式,且并非排斥物理世界,而是逐渐建立基于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的生活方式。本研究将聚焦该系统如何为完善社会支持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启发。方法基于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的社会支持理论在支持方式、支持来源等的研究成果,使用文献研究、逻辑梳理等方式对支持路径展开研究,包含文化引领、以人为本、场景平衡、身体在场、设备终端等纬度。结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信息-物理-社会系统视角下,社会支持体系涵盖产品与服务支持路径,受政策、文化影响,其设计核心依然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系统建设,适老化设计原则在现阶段应秉承“先物理后信息、物理与信息并重”的理念,要持续关注数字失能群体需求,确保技术惠及更多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社会支持 适老化设计 场景 在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能源消纳的信息-物理-社会标准化信息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箭 吴煜晖 +3 位作者 廖思阳 孙荣富 王靖然 王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113,共10页
标准化信息模型是信息系统间进行信息交互的必要途径。与传统的电力领域应用相比,新能源消纳应用需考虑民生供热、环保限产等社会类因素。首先,借鉴电力系统标准化的经验,设计了“消纳评估模型层-电力市场运营管理层”的两横两纵新能源... 标准化信息模型是信息系统间进行信息交互的必要途径。与传统的电力领域应用相比,新能源消纳应用需考虑民生供热、环保限产等社会类因素。首先,借鉴电力系统标准化的经验,设计了“消纳评估模型层-电力市场运营管理层”的两横两纵新能源消纳信息架构,阐述了信息-物理-社会标准化信息模型在新能源消纳应用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提出了基于“现象-数据-数据提供者”的新能源消纳数据标准化建模方法,将消纳相依驱动事件分析纳入模型,实现社会类信息建模,构建面向新能源消纳评估的社会类信息标准化数据模型。同时,剖析并扩展IEC 62325市场运营包,形成新能源消纳业务信息模型,实现市场环境下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措施的标准化建模。集成面向新能源消纳评估的社会类信息标准化数据模型和新能源消纳业务信息模型,构建了面向新能源消纳的信息-物理-社会标准化信息模型。最后,在中国冀北地区集成了该标准化信息模型,提升了新能源消纳相关应用间数据交互的效率及安全性,简化了研发应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 62325标准 新能源消纳 公共信息模型 虚拟电厂 信息-物理-社会 信息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社会视角下的配电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宏伟 赵丽萍 李玉付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33,共8页
针对考虑需求响应的配电系统的优化调度问题,从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的角度分析了需求响应建模面临的挑战,即信息域的有限数据信息、社会域的有限理性和物理域的源荷互动特性,综合考虑有限的数据信息和用户的有限理性,建立了模型-数据混... 针对考虑需求响应的配电系统的优化调度问题,从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的角度分析了需求响应建模面临的挑战,即信息域的有限数据信息、社会域的有限理性和物理域的源荷互动特性,综合考虑有限的数据信息和用户的有限理性,建立了模型-数据混合驱动的需求响应(demand request,DR)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配电网运营商(distribution network operators,DNO)与电力用户之间的优化调度方法。基于我国某省电网的实际负荷、电价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需求响应建模方法能够很好地刻画用户的实际响应行为,所提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优化调度方法有利于降低DNO和用户成本,对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需求响应 有限理性 STACKELBERG博弈 模型-数据混合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的适老化设计高质量发展策略构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山娜 李杰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4,共7页
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设计的支持。本文基于信息—物理—社会系统,使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数据,从多个维度探讨构建适老化设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模型。提出适老化设计应该以补短板、拉长版、打磨标准版、贴画板的“四板”策略为... 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设计的支持。本文基于信息—物理—社会系统,使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数据,从多个维度探讨构建适老化设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模型。提出适老化设计应该以补短板、拉长版、打磨标准版、贴画板的“四板”策略为引导,即从产业、用户和产品三个角度补短板,以社会化、低使用成本、智能化、情感化作为特点构建中国特色设计风格,重点从安全性、易用性、可用性等角度提升产品设计力,以美观、自然、时尚替代老旧、冷漠、残疾等标签来提升设计质量,不断丰富老年用品市场,为银发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老化设计 高质量发展 老年用品 银发经济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社会融合的智慧能源调度机器人及其知识自动化:框架、技术与挑战 被引量:59
6
作者 程乐峰 余涛 +2 位作者 张孝顺 殷林飞 瞿凯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40,共16页
着眼于能源5.0前瞻性基础理论,重点研究基于信息-物理-社会融合系统(eyber-physical.socialsystems,CPSS)的智慧能源调度机器人(robotofenergycontrol,RoboEC)群体及其知识自动化的关键理论方法。包括:构建面向下一代能源电... 着眼于能源5.0前瞻性基础理论,重点研究基于信息-物理-社会融合系统(eyber-physical.socialsystems,CPSS)的智慧能源调度机器人(robotofenergycontrol,RoboEC)群体及其知识自动化的关键理论方法。包括:构建面向下一代能源电力系统的平行CPSS理想框架及工程可行性框架体系;提出基于数据驱动及自校正引导方法的新型高精度镜像计算实验方法,实现镜像系统对真实物理系统的趋优引导;研究面向未来能源电力系统集中/分散调度模式下的知识自动化流程和平行机器学习方法,实现RoboEC群体的知识自我探索和群体智慧水平的自动提升;探讨平行系统与真实系统的交互协调收敛数学机理及实现CPSS大闭环的系统化设计方法,获得能源、信息、社会三者的深度融合方法和系统化工程设计方法。在后续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基于平行CPSS架构的RoboEC研究平台,并提出可最终尝试将RoboEC投入到小规模实际工程进行运行测试。最后,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为中国在“能源4.0”到“能源5.0”的技术发展之路上先行一步提供借鉴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社会融合系统 能源互联网 人工智能 智能控制 智慧能源 知识自动化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市场与碳汇市场之间当量协同机制的仿真验证
7
作者 张翼飞 薛禹胜 +1 位作者 黄杰 薛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39,共9页
为避免温室效应颠覆全球自然环境,可通过增加碳汇量来对消那些由于更难甚至不可能减少而被容忍的碳排量,从而整体趋于碳中和甚至负碳。碳减排和碳增汇这两类措施的技术及经济特性均不相同,为了以最小的机会成本实现碳中和,需要对目标及... 为避免温室效应颠覆全球自然环境,可通过增加碳汇量来对消那些由于更难甚至不可能减少而被容忍的碳排量,从而整体趋于碳中和甚至负碳。碳减排和碳增汇这两类措施的技术及经济特性均不相同,为了以最小的机会成本实现碳中和,需要对目标及路径进行双层优化,这涉及规划、运行、科技、市场、资本、政策等领域。碳排市场及碳汇市场都按各自的机制运营,却又在多时间尺度上相互影响。基于分类监管与当量协同的碳市场框架,构建了验证该框架有效性的混合仿真沙盘推演环境,设计了当量决策的控制逻辑与控制参数。该决策机制可根据推演路径与候选路径的偏移信号自动地调节当量,引导资金及人才等社会资源向碳减排或碳增汇领域投入,使碳中和的演化路径能及时跟踪候选路径,为碳中和目标与路径的双层优化提供了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市场 碳汇市场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整体还原思维 碳达峰 碳中和 碳减排 碳增汇 碳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SS架构下基于“引导信息”和平行控制的社区微电网能量管理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振刚 陈渊睿 +2 位作者 曾君 刘俊峰 潘志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6864-6874,共11页
微电网将成为未来社区供电的主要形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融入将使社区微电网的数据更加实时、透明,有助于提高微电网的需求侧管理水平。基于信息-物理-社会系统,该文将社区微电网划分为包含物理设备、信息空间和社会角色的物理层、信息... 微电网将成为未来社区供电的主要形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融入将使社区微电网的数据更加实时、透明,有助于提高微电网的需求侧管理水平。基于信息-物理-社会系统,该文将社区微电网划分为包含物理设备、信息空间和社会角色的物理层、信息层和社会层三层架构,并提出一种包含"引导信息"和平行控制的社区微电网能量管理方法。"引导信息"是指微电网运营商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一系列信息,旨在引导社区电力用户用能决策,使其尽可能多的使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主动参与微电网能量管理,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平行控制作为一种数据驱动方法,帮助微电网运营商寻找最佳引导策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区微电网运营商与电力用户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双赢。基于并网社区微电网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社区微电网 引导信息 平行控制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用户行为模型: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 被引量:84
9
作者 王毅 张宁 +2 位作者 康重庆 奚巍民 霍沫霖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56-2068,共13页
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通过广泛的用户互动为电力系统提供了灵活性、实现个性化的用户服务,成为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智能电表等信息获取手段的不断普及,电力系统"物理-信息-社会&qu... 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通过广泛的用户互动为电力系统提供了灵活性、实现个性化的用户服务,成为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智能电表等信息获取手段的不断普及,电力系统"物理-信息-社会"深度耦合的特征日益突出,对电力用户的分析面临手段上的突破,以物理模型与数据模型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成为重要趋势。本文提出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的概念,借鉴社会学对于用户行为的解读,从行为主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结果和行为效用五个方面进行剖析,然后进一步延拓为集群行为和预见行为;在此基础上对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阐述用户行为模型的研究意义;最后对电力用户行为建模的理论研究框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行为 用电数据 数据驱动 物理-信息-社会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SS的综合能源微网群参与调频辅助服务成本建模分析
10
作者 李振坤 于秋阳 +1 位作者 魏砚军 田书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3-903,I0004-I0006,共14页
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系统频率调节能力逐渐下降.针对该问题,对分布式综合能源微网群参与电力系统调频辅助服务展开深入研究.首先,基于微网个体聚合后参与调频市场的理念,阐述综合能源微网参与调频... 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系统频率调节能力逐渐下降.针对该问题,对分布式综合能源微网群参与电力系统调频辅助服务展开深入研究.首先,基于微网个体聚合后参与调频市场的理念,阐述综合能源微网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模式;其次,建立综合能源微网群的信息-物理-社会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微网群体的调频成本,成本模型中考虑多种调频方式,并利用灰色定权聚类方法对微网的社会属性进行分类,用以仿真分析微网个体参与调频市场的意愿及概率值;然后,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提出微网聚合商参与调频辅助服务时的成本计算方法,为聚合商参与调频市场报价提供基础.最后,对一个拥有5个综合能源微网的聚合商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其调频成本的变化曲线.仿真结果显示微网个体的社会属性对聚合商的调频成本影响可达到6.921%,在报价过程中需要充分计及微网社会属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微网群 调频辅助服务 调频成本 信息-物理-社会模型 社会属性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空间融合视阈下的安全态势感知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徐方廷 黄锐 王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11,共7页
为全面辨识系统风险并准确评估系统安全状况,从3元空间(信息-物理-社会)融合视角出发,界定安全态势感知概念并解读其内涵,提出安全态势感知概念模型和理论模型,并解析安全态势数据采集层、觉察层、理解层、投射层和预警层的具体内涵和... 为全面辨识系统风险并准确评估系统安全状况,从3元空间(信息-物理-社会)融合视角出发,界定安全态势感知概念并解读其内涵,提出安全态势感知概念模型和理论模型,并解析安全态势数据采集层、觉察层、理解层、投射层和预警层的具体内涵和功能。研究结果表明:3元空间融合视阈下的安全态势感知,能够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同步采集安全态势数据,在现有安全态势感知(安全态势信息输入、处理、输出)基础上,实现对人、机、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感知,有效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安全态势,为安全态势感知体系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态势 态势感知 安全治理 3元空间融合理论 信息-物理-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电能质量分析现状及其支撑技术与展望 被引量:33
12
作者 张宇帆 艾芊 +2 位作者 肖斐 张昭丞 谢善益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7-196,共10页
随着多能源互补协调、电力市场建设、数据资源获取的便捷与廉价,大能源系统给传统电能质量领域带来了挑战。针对该问题,围绕利用电能质量数据辅助电能质量以外领域进行决策支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针对多样化数据处理、海量电能质量... 随着多能源互补协调、电力市场建设、数据资源获取的便捷与廉价,大能源系统给传统电能质量领域带来了挑战。针对该问题,围绕利用电能质量数据辅助电能质量以外领域进行决策支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针对多样化数据处理、海量电能质量扰动数据评估、计及电能质量的电力交易等要求,指出数据融合技术、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技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区块链技术等支撑技术,并从中央处理器-图像处理器联合计算平台、融合"信息-物理-社会"系统多源数据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基于客户画像的电能质量监测信息平台4个方面对数据驱动电能质量分析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数据驱动 大能源系统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大数据 人工智能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区块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SS视角下城市建筑与配电网高韧性协调运行: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13
13
作者 宋梦 周佳妮 +2 位作者 高赐威 晏鸣宇 李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05-121,共17页
“韧性”是城市应对自然灾害、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的重要属性。频发的大停电事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和民生损失,阻碍城市发展甚至威胁国家能源安全“,韧性配电网”是“韧性城市”的必然要求与基本保障。高比例建筑负荷是城市配电网的主要特... “韧性”是城市应对自然灾害、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的重要属性。频发的大停电事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和民生损失,阻碍城市发展甚至威胁国家能源安全“,韧性配电网”是“韧性城市”的必然要求与基本保障。高比例建筑负荷是城市配电网的主要特征,恢复供电后的建筑负荷行为异于常态,不仅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给予配电网韧性以提升潜力。城市建筑作为用户与电力系统、电力市场、大数据等深度交互的主要场所之一,其与配电网的协调运行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CPSS)。首先,文中重点关注城市配电网负荷恢复阶段,总结了当前城市建筑与配电网高韧性协调运行在物理、社会、信息维度面临的问题;然后,分别对极端条件下城市建筑与配电网的耦合机理和建模(物理维度)、城市建筑产消者行为刻画与激励机制设计(社会维度)、配电网灾后态势感知与数据共享(信息维度)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最后,总结了CPSS视角下城市建筑与配电网高韧性耦合运行研究所面临的四重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路径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CPSS) 城市建筑 配电网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物联网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弭宝瞳 梁循 张树森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48-1475,共28页
物联网的理论、技术和应用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拓展物联网的研究,需要来自各个领域的创新.近年来,基于社交网络与物联网相融合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物联网领域内一个新的研究主题——社交物联网.社交物联网从物联网的不同层面来应用社... 物联网的理论、技术和应用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拓展物联网的研究,需要来自各个领域的创新.近年来,基于社交网络与物联网相融合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物联网领域内一个新的研究主题——社交物联网.社交物联网从物联网的不同层面来应用社交网络的研究成果,进而解决物联网研究中的具体问题,为物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社交物联网的概念并不统一,研究内容也较为分散.该文通过对社交物联网的系统性梳理,进一步总结归纳了社交物联网的主要研究内容.首先该文给出了社交物联网的一般性定义,并探讨了社交物联网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方法,然后分析了社交物联网的模型,并讨论了社交物联网的实现方法,接下来介绍了社交物联网的应用,最后展望了社交物联网的研究重点.该文总结了社交物联网的理论体系,为物联网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物联网 社交物联网 信息-物理-社会融合系统 交叉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免疫学方法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安全技术 被引量:22
15
作者 曲朝阳 董运昌 +3 位作者 刘帅 沈志欣 于建友 李育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共12页
由于泛在电力物联网融入了社会的不可预知因素,导致互联环境复杂多样,终端设备接入类型与数量激增,时刻面临网络攻击和非安全数据入侵等安全隐患。因此,已有的安全检测与防护技术不再完全适用于如今的泛在电力物联网,文中从生物免疫学... 由于泛在电力物联网融入了社会的不可预知因素,导致互联环境复杂多样,终端设备接入类型与数量激增,时刻面临网络攻击和非安全数据入侵等安全隐患。因此,已有的安全检测与防护技术不再完全适用于如今的泛在电力物联网,文中从生物免疫学新视角探讨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安全技术。首先,类比病原体入侵生物体时免疫系统的免疫过程,阐述了生物免疫学与泛在电力物联安全防护的关联;其次,分析了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面临的安全挑战,并基于免疫学归纳了抗原识别、免疫响应和免疫记忆3方面的关键技术;最后,构想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全方位智能联动的安全免疫体系,并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电力物联网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生物免疫学 安全防护 网络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