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一次寒潮8级大风物理过程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苏百兴 段朝霞 《海洋预报》 2009年第1期14-18,共5页
本文利用NCEP1°×1°的网格点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6年1月4~7日广东寒潮造成的广东海面8级大风过程进行了物理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有着较深厚的强冷平流输送,加之高空动量下传的共同作用,故而... 本文利用NCEP1°×1°的网格点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6年1月4~7日广东寒潮造成的广东海面8级大风过程进行了物理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有着较深厚的强冷平流输送,加之高空动量下传的共同作用,故而造成了广东东、西部海面先后出现了8级大风过程。这为以后更准确地预报广东海面大风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寒潮 8级大风 物理过程分析 冷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据1991年特大洪涝过程的物理分析试论江淮梅雨预测 被引量:12
2
作者 丁一汇 陆尔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1997年第1期33-39,共7页
本文以1991年江淮梅雨为个例,通过对特大洪涝形成过程的物理分析,就梅雨预测问题提出了一些认识。分析表明,1991年江淮流域较长梅雨期内所发生的3场大暴雨是很有代表性的,它们是大气环流季节转变不同进程中的产物,因而具... 本文以1991年江淮梅雨为个例,通过对特大洪涝形成过程的物理分析,就梅雨预测问题提出了一些认识。分析表明,1991年江淮流域较长梅雨期内所发生的3场大暴雨是很有代表性的,它们是大气环流季节转变不同进程中的产物,因而具有不同的环流背景和降水性质,且在洪涝的形成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据此,我们提出了江淮梅雨的3个模型,指出应在由春夏之交到盛夏这个较长时期内分阶段地考虑梅雨预测。另外还指出,确定雨带的落区,不但应强调副高和东南季风活动对雨带南北进退的作用,而且也要注意西南季风的活动会导致雨带东西向的摆动。最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1年特大洪涝 物理过程分析 梅雨模型 梅雨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说物理问题解答错误的两个原因
3
作者 王晓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错误观念 研究对象 加速度 物理 抽象思维能力 原因 速度方向 问题解答 物理过程分析 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