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物理计算题的规范表达
1
作者 陶汉斌 斯克良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4年第4期31-31,共1页
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过程就是把“冷冰冰的表述”转化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最后形成诗歌式的表述——呈现给阅卷的的教师,让阅卷的教师赏识评分.一次规范化的解题,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关键词 物理计算题 解题过程 物理情景 教师 阅卷 评分 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物理计算题不应忽略的一个"小"细节
2
作者 许云凤 《物理教学探讨(中教版)》 2004年第12期48-48,共1页
在一些物理计算题中,经常出现“至少”、“最多”等一些特定的强调,对这类特定强凋,有的物理教师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忽略。现举几例简单的问题进行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 物理计算题 物理教师 解决问题 细节 特定 参考 强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高考物理计算题,教你增分三招式
3
作者 蒋纬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20年第9期7-10,20,共5页
近五年的高考全国Ⅰ卷中物理计算题皆为两道题目,呈现形式为"一大一小",难度较小的设置为12分,难度较大的设置为20分;考查内容为"一力一电",即一道是动力学综合问题,另一道是电场、磁场综合问题。高考试卷中的物理... 近五年的高考全国Ⅰ卷中物理计算题皆为两道题目,呈现形式为"一大一小",难度较小的设置为12分,难度较大的设置为20分;考查内容为"一力一电",即一道是动力学综合问题,另一道是电场、磁场综合问题。高考试卷中的物理计算题看似繁杂凌乱,很难厘清头绪,实则是一些基本现象和知识的叠加。下面教你三招,招招帮你增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呈现形式 物理计算题 一大一小 高考试卷 考查内容 全国Ⅰ卷 增分 难度较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三年广东卷和新课标Ⅰ卷理综物理计算题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友军 蔡冬阳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5年第12期4-6,共3页
了解物理在新课标Ⅰ卷理综中的地位,总结新课标Ⅰ卷物理计算题的特点,比较新课标Ⅰ卷与广东卷物理计算题的异同,分析新课标Ⅰ卷的命题趋势,对首次使用全国卷的广东省高中物理老师,提出计算题备考建议。
关键词 新课标Ⅰ卷 物理计算题 特点 趋势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物理计算题的答题能力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容坚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第12X期61-62,共2页
全国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计算题在理科综合中所占分值较大,试题考查知识面广,能力要求高,试题难度较大.在计算题解答表达呈现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学生的得分.对此,我们运用了2014年全国高考物理题在我校高三理科生进行统一高考模拟测试,... 全国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计算题在理科综合中所占分值较大,试题考查知识面广,能力要求高,试题难度较大.在计算题解答表达呈现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学生的得分.对此,我们运用了2014年全国高考物理题在我校高三理科生进行统一高考模拟测试,抽样调查,对学生在物理计算题的答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寻求合理有效的复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 物理计算题 答题能力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中物理计算题的规范性答题 被引量:2
6
作者 曾林长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6年第9期62-62,共1页
计算题在高中物理的高考试题中所占比例大,往往是考生拉分的主阵地.在往年的评卷反应中,很多考生因为答题缺少规范性导致失分较大.所以说,高中物理的规范答题的培养是解题能力的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分析计算题的特点,... 计算题在高中物理的高考试题中所占比例大,往往是考生拉分的主阵地.在往年的评卷反应中,很多考生因为答题缺少规范性导致失分较大.所以说,高中物理的规范答题的培养是解题能力的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分析计算题的特点,计算题的审题和示例等方面探讨高中物理的规范性答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计算题 高中物理 能力的培养 高考试题 规范答题 主阵地 考生 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物理计算题解法的归纳与总结
7
作者 姜伟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第35期74-75,共2页
物理学科虽不同于数学学科对计算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但在物理题目里也有许多物理量是需要通过计算得到的.一个方面是由于初中学生对物理的规律和概念认识不够,理解程度不够深,大多数时候只能套用公式,没有灵活掌握知识,所以也不能自如地... 物理学科虽不同于数学学科对计算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但在物理题目里也有许多物理量是需要通过计算得到的.一个方面是由于初中学生对物理的规律和概念认识不够,理解程度不够深,大多数时候只能套用公式,没有灵活掌握知识,所以也不能自如地运用知识;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做题的方法没有归纳总结,这就导致学生普遍认为物理学科的计算题十分难掌握.本篇文章将会针对物理学科的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做一个归纳和总结,希望对学习物理的同学起到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计算题 解法归纳 解题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南通市2014年二模一道物理计算题的探究
8
作者 管光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4年第8期47-47,共1页
(笔者认为本题条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弹簧在A点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在A点开始处于静止状态,故从A到日并不是全程匀变速运动,从B到A也是如此.虽然题目中提到弹簧的劲度系数很大,但终究是不够严密.不妨题中加上一句,弹簧解除锁... (笔者认为本题条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弹簧在A点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在A点开始处于静止状态,故从A到日并不是全程匀变速运动,从B到A也是如此.虽然题目中提到弹簧的劲度系数很大,但终究是不够严密.不妨题中加上一句,弹簧解除锁定后,在极短的位移内将物块弹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计算题 南通市 压缩状态 匀变速运动 劲度系数 弹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法宝——各地历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法归纳
9
作者 陈禹行 《成才之路》 2010年第21期51-52,共2页
在全国各地的物理中考题中,计算题都是必考的重点题型,分值通常占到12分~20分。对学生而言,也是难点题型,得分率通常低于其他题型。因此,解好计算题往往是中考致胜的关键。下面就各种常见题型及解法进行归纳。
关键词 物理计算题 中考题 题解法 归纳 解题法 重点题型 常见题型 得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物理计算题的解法技巧
10
作者 耿鉴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2年第10期48-48,共1页
例如:在右图中,MN为裸金属杆,在重力作用下贴着竖直平面内的光滑金属长直导轨下滑,导轨的间距L=10cm导轨上端接有R=0.5Ω电阻,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B=0.5T的水平匀强磁场中,当杆稳定下落时,每秒内有0.02J的... 例如:在右图中,MN为裸金属杆,在重力作用下贴着竖直平面内的光滑金属长直导轨下滑,导轨的间距L=10cm导轨上端接有R=0.5Ω电阻,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B=0.5T的水平匀强磁场中,当杆稳定下落时,每秒内有0.02J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则这时MN杆下落速度v的大小等于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计算题 解法 金属杆 匀强磁场 重力势能 竖直平面 下落速度 重力作用 光滑 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化解题中的分段与建模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汉斌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4年第1期48-49,共2页
高考物理计算题分值大,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教师的复习与学生的解题往往会陷入反复操练的怪圈,难有突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从建模的高度欣赏考题,用分段的思路解决考题,使得物理的综合解题有章可循,基本的解题素养有所提升.
关键词 解题 建模 分段 程序化 物理计算题 能力要求 教学过程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等效”法的教学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录泽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7年第3期25-25,共1页
物理计算题从题面看是纷繁复杂的,尤其是有的题目若用“按部就班”法来求解往往很难做出。如果能够判断出它可以模拟成哪一种物理模型或等效成哪种模型,就会“柳暗花明”使问题变得十分简单。即要重视“等效”法的教学,现以下例子来... 物理计算题从题面看是纷繁复杂的,尤其是有的题目若用“按部就班”法来求解往往很难做出。如果能够判断出它可以模拟成哪一种物理模型或等效成哪种模型,就会“柳暗花明”使问题变得十分简单。即要重视“等效”法的教学,现以下例子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 教学 “按部就班” 物理模型 物理计算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实际决定“取舍”
13
作者 绳长建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9年第2期36-37,共2页
在物理计算题中,“四舍五入”是处理计算结果最常用的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有时为了使计算结果合乎实际情况,要进行特殊处理。下面通过例题分析进行介绍。
关键词 取舍 计算结果 物理计算题 四舍五入 例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品高考试题 探数理方法
14
作者 张大东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1年第1期36-38,共3页
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应试教育将逐渐被素质教育所替代,在素质教育总导向的指引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将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的.因此,在理科综合的考试大纲中就明确提出要求,要求考生具备能将数学方法灵活的和物理解题相... 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应试教育将逐渐被素质教育所替代,在素质教育总导向的指引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将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的.因此,在理科综合的考试大纲中就明确提出要求,要求考生具备能将数学方法灵活的和物理解题相结合的能力.细细研究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物理计算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试题 数理方法 高考制度改革 素质教育 物理计算题 应试教育 考试大纲 理科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