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沟道MOSFET解析物理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谟华 于奇 +2 位作者 肖兵 谢晓峰 李竞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4-86,92,共4页
本文基于修正的二维泊松方程导出了适用于深亚微米MOSFET的阈值电压解析模型,并进而通过反型区电荷统一表达式并考虑到载流子速度饱和、DIBL、相关迁移率、反型层电容和沟道长度调制等主要小尺寸与高场效应,最后得到了较为准确、连续和... 本文基于修正的二维泊松方程导出了适用于深亚微米MOSFET的阈值电压解析模型,并进而通过反型区电荷统一表达式并考虑到载流子速度饱和、DIBL、相关迁移率、反型层电容和沟道长度调制等主要小尺寸与高场效应,最后得到了较为准确、连续和可缩小的漏极电流模型.模型输出与华晶等样品测试MINIMOS模拟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沟道 MOSFET 解析物理模型 VLSI/UL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物理拓扑的DHT物联网解析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禄 黄韬 +1 位作者 刘江 魏亮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32,共8页
物联网ONS解析服务存在很多问题,改进后的单/多层DHT解析系统虽然解决了ONS负载不均衡等问题,但是建立逻辑网络时未能考虑节点实际距离,导致解析得到数据的回传效率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建立PTDHT-RS,采用将DHT的逻辑网络与实... 物联网ONS解析服务存在很多问题,改进后的单/多层DHT解析系统虽然解决了ONS负载不均衡等问题,但是建立逻辑网络时未能考虑节点实际距离,导致解析得到数据的回传效率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建立PTDHT-RS,采用将DHT的逻辑网络与实际物理网络良好结合的设计思想,实现了绝大部分信息都可以在域内进行查询解析,从而保证了解析数据的高效回传。参考当前互联网状况对该解析系统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该系统整体查询解析效率优于现有单/多层DHT解析系统,同时从部署角度分析,PTDHT-RS仅使用现有的存储技术和约1/10的ONS节点数量就可以处理约1 015个物联网对象标识,能够满足全球范围物联网命名解析服务的预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对象命名服务 电子产品编码 分布式散列表 物理拓扑化DHT解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强地震前的地电场变异及构成解析 被引量:54
3
作者 谭大诚 赵家骝 +2 位作者 席继楼 刘大鹏 安张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75-885,共11页
青藏高原及邻区的地电场常态波形存在场地的选择性现象,场地的岩石结构、裂隙及裂隙水、构造活动等因素影响地电场的常态波形,较大湖泊有助于附近出现TGF-A波形,在第四纪沉积层较厚、岩石含水度高和透水性强的地区多出现TGF-B波形,而构... 青藏高原及邻区的地电场常态波形存在场地的选择性现象,场地的岩石结构、裂隙及裂隙水、构造活动等因素影响地电场的常态波形,较大湖泊有助于附近出现TGF-A波形,在第四纪沉积层较厚、岩石含水度高和透水性强的地区多出现TGF-B波形,而构造活动剧烈的基岩山区易出现无日变形态的地电场.该地区中强地震前,地电场的短临异常存在时间上或同步或有十余天差的丛集现象,而在空间上可分布于该区多个断层附近,表现出离散现象,这种时间上丛集、空间上离散的现象是该区域地电场短临前兆特征.引入Σ-Δ求和方法从地电场观测数据中解析出自然电场通常的稳定性,说明了中强地震之前部分地电场的背景值跃变是一种自然电场变化现象;建立潮汐谐波振幅比TA值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从定量角度说明了青藏高原地区TGF-A、TGF-B和无日变波形的潮汐影响在逐次降低;使用一阶差分ΔE方法,解析出地电场分钟数量级的高频电磁成分,通常这种高频突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随机性、有限性.三种不同的分析方法,从地电场的构成中解析出自然电场、大地电场和高频电磁成分的特征,为地电场的物理解析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中强地震 地电场 变异 物理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