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弹目动态交会下的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并行计算方法
1
作者
陈潭辉
霍力君
李喆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7,共8页
为改善弹目动态交会场景下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仿真时间长、效率低的现象,本文采用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编程,基于物理光学法和物理绕射理论的并行计算方法对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进行计算...
为改善弹目动态交会场景下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仿真时间长、效率低的现象,本文采用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编程,基于物理光学法和物理绕射理论的并行计算方法对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进行计算,通过与标准体、某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结果作对比,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通过对比串行和并行用时,给出本文方法的并行加速比,结果表明并行计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仿真效率,获得了较好的加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电磁散射
GPU
物理
光学法
物理绕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体化加力燃烧室吸波介质涂敷位置对发动机雷达散射特征的影响
2
作者
卢浩浩
尚守堂
+3 位作者
孙旭
王群
邓洪伟
李繁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4,共7页
为了研究一体化加力燃烧室表面雷达吸波介质涂敷位置对发动机雷达散射特征的影响,采用弹跳射线法(SBR)和物理绕射理论(PTD)混合算法,针对配装一体化加力燃烧室的发动机后腔体开展了14种涂覆方案的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低压涡轮部...
为了研究一体化加力燃烧室表面雷达吸波介质涂敷位置对发动机雷达散射特征的影响,采用弹跳射线法(SBR)和物理绕射理论(PTD)混合算法,针对配装一体化加力燃烧室的发动机后腔体开展了14种涂覆方案的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低压涡轮部件受到一体化支板的遮挡,其对发动机尾向雷达散射特征贡献相对较小,基本可以忽略;加力中心锥、一体化支板(背风面)、加力隔热屏(上游段)、喷管扩张段及喷管外调节片是发动机尾向重要的雷达散射源(在本研究计算条件下,单个因素影响约为20%~70%),是雷达吸波介质优先涂敷位置;加力合流环、加力隔热屏(中、下游段)、喷管收敛段在发动机尾向重点角域内基本不可视,雷达回波影响较弱(在本研究计算条件下,单个因素影响约为5%~10%),可作为雷达吸波介质视情涂敷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加力燃烧室
雷达吸波介质
雷达散射特征
弹跳射线法
物理绕射法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弹目动态交会下的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并行计算方法
1
作者
陈潭辉
霍力君
李喆
机构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出处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7,共8页
文摘
为改善弹目动态交会场景下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仿真时间长、效率低的现象,本文采用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编程,基于物理光学法和物理绕射理论的并行计算方法对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进行计算,通过与标准体、某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结果作对比,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通过对比串行和并行用时,给出本文方法的并行加速比,结果表明并行计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仿真效率,获得了较好的加速效果。
关键词
并行计算
电磁散射
GPU
物理
光学法
物理绕射法
Keywords
parallel computing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GPU
physical optics
phys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
分类号
TJ760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体化加力燃烧室吸波介质涂敷位置对发动机雷达散射特征的影响
2
作者
卢浩浩
尚守堂
孙旭
王群
邓洪伟
李繁
机构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出处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4,共7页
基金
航空动力基础研究项目资助。
文摘
为了研究一体化加力燃烧室表面雷达吸波介质涂敷位置对发动机雷达散射特征的影响,采用弹跳射线法(SBR)和物理绕射理论(PTD)混合算法,针对配装一体化加力燃烧室的发动机后腔体开展了14种涂覆方案的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低压涡轮部件受到一体化支板的遮挡,其对发动机尾向雷达散射特征贡献相对较小,基本可以忽略;加力中心锥、一体化支板(背风面)、加力隔热屏(上游段)、喷管扩张段及喷管外调节片是发动机尾向重要的雷达散射源(在本研究计算条件下,单个因素影响约为20%~70%),是雷达吸波介质优先涂敷位置;加力合流环、加力隔热屏(中、下游段)、喷管收敛段在发动机尾向重点角域内基本不可视,雷达回波影响较弱(在本研究计算条件下,单个因素影响约为5%~10%),可作为雷达吸波介质视情涂敷位置。
关键词
一体化加力燃烧室
雷达吸波介质
雷达散射特征
弹跳射线法
物理绕射法
航空发动机
Keywords
integrated afterburner
radar absorbing coating
radar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 method
phys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
aeroengine
分类号
V21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弹目动态交会下的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并行计算方法
陈潭辉
霍力君
李喆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体化加力燃烧室吸波介质涂敷位置对发动机雷达散射特征的影响
卢浩浩
尚守堂
孙旭
王群
邓洪伟
李繁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