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环境因素对固-液混合燃料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弛 付豪 +2 位作者 宋戈 石睿捷 白春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6,共8页
固-液混合燃料的物理稳定性对于燃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均有重要的意义。高温环境引发的易挥发液体组分的气化将对燃料的物理稳定性产生极为复杂的影响。通过自主设计的实验装置模拟、加速燃料物理稳定性改变,并分别从液体燃料析出及密度分... 固-液混合燃料的物理稳定性对于燃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均有重要的意义。高温环境引发的易挥发液体组分的气化将对燃料的物理稳定性产生极为复杂的影响。通过自主设计的实验装置模拟、加速燃料物理稳定性改变,并分别从液体燃料析出及密度分布变化趋势,分析高温环境因素的作用。结果表明:自然堆垛状态下燃料的顶部受饱和蒸汽压的改变影响较大,而中部、底部则由于燃料的紧密堆积,形成各自独立的气液平衡。同时,液体燃料于高温环境中对固体的润湿效果随之增强,更有利于液体组分完成对固体颗粒的吸附。在303~333 K的温度条件下,固液体积比为1.25∶1,硝基甲烷占液体组分40%的固-液混合燃料保持最佳的物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混合燃料 温度因素 物理稳定性 FAE(fuel air explosi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量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优化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北兴 王凯 +3 位作者 张大侠 张灿光 管磊 刘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2-698,共7页
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500 g/L的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考察了乳化剂和囊壁材料的质量分数、固化温度、分散剂和黏度调节剂等对微囊平均粒径、包封率、分散状态和物理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微囊的包封情况。结果表明... 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500 g/L的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考察了乳化剂和囊壁材料的质量分数、固化温度、分散剂和黏度调节剂等对微囊平均粒径、包封率、分散状态和物理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微囊的包封情况。结果表明:随着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质量分数的增加,微囊的包封率逐渐增大;当MDI的质量分数为3.0%~4.0%时,可制备出包封率大于87.0%、载药量约为82.0%的微囊;当EL-4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的质量分数为1.0%和3.0%时,平均粒径分别为15.5和4.00 μ m,热贮析水率分别为25.1%和1.73%;在固化温度为40、50和60℃下制备的样品,热贮(54 ℃±2 ℃,14 d)后分别表现为团聚严重,轻微粘连和保持良好形貌、囊间无粘连;当采用相对分子质量为1.0×104~1.2×104、磺化度0.85 mmol/g的木质素磺酸钠,且其质量分数为3.0%时,制剂的析水率(热贮)仅为4.76%,粒子间无粘连,囊形圆滑;黄原胶和硅酸镁铝配伍使用可明显提高制剂的贮存稳定性,当黄原胶的质量分数为0.07%、硅酸镁铝的质量分数为1.0%时,热贮析水率仅为2.12%,而且流动性良好;FT-IR结果表明,二甲戊灵原药大部分被包封于微囊中,且其在1 248和1 322 cm-1处硝基的吸收峰向低波段移动,变为1 231和1 307 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戊灵 界面聚合 微囊悬浮剂 物理稳定性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圆管型人工鱼礁布设间距的数值模拟及物理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关长涛 李梦杰 +4 位作者 郑延璇 李娇 崔勇 李真真 王腾腾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7,共9页
本文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雷诺数条件下,布设间距和摆放方式对三圆管型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影响。研究显示:采用FLUENT软件模拟,雷诺数能较好地反应人工鱼礁上升流和背涡流的分布情况,上升流的规模和... 本文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雷诺数条件下,布设间距和摆放方式对三圆管型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影响。研究显示:采用FLUENT软件模拟,雷诺数能较好地反应人工鱼礁上升流和背涡流的分布情况,上升流的规模和强度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加,背涡流随雷诺数变化的趋势不明显。三圆管型人工鱼礁横向组合方式下,2个单位礁布设间距等于礁体尺寸时,获得的上升流和背涡流的规模和强度最大;纵向组合方式下,2个单位礁布设间距为礁体尺寸的1.5~2.0倍时,获得的上升流和背涡流的规模和强度最大。在不同实验流速和波况下三圆管型人工鱼礁的抗滑移系数、抗翻滚系数均大于1。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能够较好地反应布设间距对礁体周围流场效应的影响,可为人工鱼礁的实际投放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流场效应 布设间距 数值模拟 物理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重光散射技术研究吡虫啉悬浮剂的物理稳定性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小军 冯建国 +1 位作者 刘尚钟 吴学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3-427,共5页
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利用多重光散射技术,能够准确测量乳状液、悬浮液等沉淀层、浮油层或澄清层厚度以及粒子平均粒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定性定量分析体系不稳定性发生的机理和速率。本文利用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测定了不同... 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利用多重光散射技术,能够准确测量乳状液、悬浮液等沉淀层、浮油层或澄清层厚度以及粒子平均粒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定性定量分析体系不稳定性发生的机理和速率。本文利用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测定了不同萘磺酸盐分散剂GY-D10,NNO,Morwet D-425,TER-SPERSE 2425制备的350g.L-1吡虫啉悬浮剂及其悬浮液背散射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颗粒平均粒径的聚结增大速率,同时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加速试验前后颗粒平均粒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分散剂GY-D10,用量为4Wt%时悬浮液的稳定性最好,对应的吡虫啉悬浮剂的稳定性也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ISCAN Lab分析仪 悬浮剂 分散剂 物理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散射技术在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物理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郭勇飞 尹明明 陈福良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4,共6页
证明了将光散射技术用于评价水乳剂稳定性的可行性。通过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配方的研制,证明了来自Turbiscan Lab分散稳定性分析仪的稳定性参数(SI)可以作为水乳剂稳定性判定的量化指标,其结果与传统的热贮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试验... 证明了将光散射技术用于评价水乳剂稳定性的可行性。通过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配方的研制,证明了来自Turbiscan Lab分散稳定性分析仪的稳定性参数(SI)可以作为水乳剂稳定性判定的量化指标,其结果与传统的热贮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试验结果一致,SI<4.0的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体系具有稳定性。此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乳化剂配比对体系的稳定性影响最大,水质和共乳化剂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差异不显著。选定乳化剂配比后,水质和共乳化剂对体系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是协同作用的结果,水质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选择,因而可用自来水配制合格的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乳剂 物理稳定性 光散射技术 Turbiscan Lab分散稳定性分析仪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镁铝及其与黄原胶协同使用对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贮存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陶晡 康占海 张金林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4-578,共5页
以流变学方法探讨了在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中添加硅酸镁铝及协同使用硅酸镁铝与黄原胶对改善微囊悬浮剂贮存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硅酸镁铝即可明显改善微囊悬浮剂的贮存物理稳定性,当其质量分数为2%时,体系即产生明显的... 以流变学方法探讨了在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中添加硅酸镁铝及协同使用硅酸镁铝与黄原胶对改善微囊悬浮剂贮存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硅酸镁铝即可明显改善微囊悬浮剂的贮存物理稳定性,当其质量分数为2%时,体系即产生明显的触变性,常温贮存(室温,60 d)和热贮(54℃±2℃,14 d)的析水率分别由68.13%和70.68%减小到3.75%和5.31%;当硅酸镁铝和黄原胶协同使用时,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硅酸镁铝和0.3%的黄原胶即可明显改善微囊悬浮剂的贮存物理稳定性,且随着硅酸镁铝用量的增加,体系的触变性也逐渐增强,更有利于改善体系的物理稳定性。表明硅酸镁铝单独使用或与黄原胶协同使用均可明显改善微囊悬浮剂的贮存物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悬浮剂 物理稳定性 硅酸镁铝 黄原胶 辛硫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剂对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郭勇飞 尹明明 陈福良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8,共8页
以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乳化剂的种类、用量、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和结构对水乳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种类选定后,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水乳剂的粒径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变小,粒径分布范围变窄,... 以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乳化剂的种类、用量、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和结构对水乳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种类选定后,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水乳剂的粒径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变小,粒径分布范围变窄,稳定性增强,粒径大小可作为筛选乳化剂最佳用量的指标;乳化剂的HLB值与水乳剂的粒径及粒径分布范围关系密切;乳化剂的结构和水乳剂的乳液抗聚并性存在相关性,适当增加亲油性的饱和碳链长度,有助于提高水乳剂的乳液抗聚并性,进而获得稳定的水乳剂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乳剂 亲水亲油平衡值 乳化剂 粒径 物理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热处理对乳清分离蛋白水包油乳状液特性和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超 蔡浚泽 +3 位作者 刘骞 曹传爱 孔保华 夏秀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1-26,30,共7页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加热预处理(90℃,5 min)对乳清分离蛋白作为稳定剂所制备的菜籽油水包油型乳状液的特性和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乳状液在储藏期间的ζ-电势、粒径、絮凝指数、分层指数、流变特性和乳状液中蛋白质分配系数的变化趋...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加热预处理(90℃,5 min)对乳清分离蛋白作为稳定剂所制备的菜籽油水包油型乳状液的特性和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乳状液在储藏期间的ζ-电势、粒径、絮凝指数、分层指数、流变特性和乳状液中蛋白质分配系数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与天然乳清分离蛋白相比,经过预热处理的乳清分离蛋白能够显著降低乳状液在整个储藏期间(0~14 d)的物理稳定性(p<0.05),具体表现为较低的ζ-电势(p<0.05),以及较高的粒径、絮凝指数、分层指数和粘度(p<0.05)。与此同时,加热处理导致的乳清分离蛋白变性和聚集,能够显著增加其在乳状液界面蛋白膜表面的分布(p<0.05),从而验证了上述乳状液物理稳定性的结果。上述结果表明,加热预处理显著降低了整个乳状液在储藏期间的物理稳定性,为乳清分离蛋白在乳状液中的合理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分离蛋白 预热处理 水包油型乳状液 物理稳定性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鱼礁物理稳定性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7
9
作者 林军 章守宇 《海洋渔业》 CSCD 2006年第3期257-262,共6页
从物理环境、鱼礁材料和礁体投放冲击力等角度介绍了人工鱼礁物理稳定性研究的进展,探讨了物理环境与人工鱼礁的相互作用,并从物理环境、鱼礁结构和配置方案以及鱼礁材料等方面对人工鱼礁的生态效应研究进行了简要归纳。建议加强鱼礁的... 从物理环境、鱼礁材料和礁体投放冲击力等角度介绍了人工鱼礁物理稳定性研究的进展,探讨了物理环境与人工鱼礁的相互作用,并从物理环境、鱼礁结构和配置方案以及鱼礁材料等方面对人工鱼礁的生态效应研究进行了简要归纳。建议加强鱼礁的监测调查,加强现场调查和实验室研究的结合,加快人工鱼礁建设技术国家标准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物理稳定性 生态效应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水乳剂物理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史雅丽 郁倩瑶 +3 位作者 孙陈铖 董帆 杨关天 冯建国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简要介绍了乳状液形成与稳定机理,重点综述了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农药水乳剂物理稳定性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当前农药新剂型加工理论研究不足以及乳化剂环保性能有待提高等具体问题。
关键词 乳状液 农药制剂 物理稳定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树胶-肌原纤维蛋白共建乳状液体系的物理稳定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媛媛 刘骞 +2 位作者 汪海棠 刘鹏雪 孔保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2-189,共8页
研究不同质量分数阿拉伯树胶(arabic gum,AG)对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为乳化剂的乳化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随着AG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AG质量分数为0.3%时,MP-AG共建... 研究不同质量分数阿拉伯树胶(arabic gum,AG)对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为乳化剂的乳化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随着AG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AG质量分数为0.3%时,MP-AG共建乳状液体系表现出最高的物理稳定性,显著地增加了ζ-电势,降低了粒径大小,表现出最低的乳析指数(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观察结果表明,与单独以MP为乳化剂的样品相比,添加0.3%AG的乳状液样品液滴颗粒最小,这与粒径大小和分布的结果相一致。通过CLSM进一步观察MP在界面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与未添加AG的乳状液样品相比,添加0.3%AG的MP-AG共建乳状液体系所形成的界面膜更加坚固和致密。总之,AG可以促进蛋白质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作用,提高MP乳化的水包油型乳状液的物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原纤维蛋白 阿拉伯树胶 乳化体系 物理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微射流对铁棍山药汁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晓君 纵伟 +3 位作者 赵光远 张丽华 王晓媛 吴顺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25-128,133,共5页
为探究超高压微射流对山药汁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不同压力(40~200MPa)和不同次数(1、2、3、4次)对山药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粒径、Zeta电位、色泽、浊度和非酶褐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药汁经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后,可溶性固形... 为探究超高压微射流对山药汁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不同压力(40~200MPa)和不同次数(1、2、3、4次)对山药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粒径、Zeta电位、色泽、浊度和非酶褐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药汁经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变化;山药汁亮度L*值显著增大,40、80、120、160、200MPa压力下处理1次后,亮度值较未处理样品分别增加了0.2%、21.4%、30.5%、52.4%、53.9%,而a*值、b*值呈减小趋势;Zeta电位随着压力的增加,电位绝对值有所下降,在-32.2至-23.7mV之间变化;山药汁中颗粒平均粒径显著减小(P〈0.05);浊度和非酶褐变度逐渐降低。表明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可以改善山药汁的物理稳定性,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蔬菜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微射流 铁棍山药 物理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悬浮剂物理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冯建国 项盛 +1 位作者 郁倩瑶 吴学民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10-714,共5页
简要介绍了悬浮液的形成与稳定机理,重点综述了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农药悬浮剂物理稳定性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农药悬浮剂在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基于悬浮液形成的农药新剂型加工理论研究不足、助剂性能有待提高等具... 简要介绍了悬浮液的形成与稳定机理,重点综述了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农药悬浮剂物理稳定性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农药悬浮剂在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基于悬浮液形成的农药新剂型加工理论研究不足、助剂性能有待提高等具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液 农药制剂 物理稳定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影响因素对二嗪磷微乳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芳 王险 +3 位作者 张宗军 蔡新 王成宇 吴学民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3-96,共4页
采用直接观测外观和测定透明温度范围的方法,对微乳剂的基本组成成分——表面活性剂、助溶剂、水对二嗪磷微乳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分别进行了研究。对各因素从性质和用量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研究了无机盐(NaCl)浓度对微乳剂透明温度范围... 采用直接观测外观和测定透明温度范围的方法,对微乳剂的基本组成成分——表面活性剂、助溶剂、水对二嗪磷微乳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分别进行了研究。对各因素从性质和用量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研究了无机盐(NaCl)浓度对微乳剂透明温度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在12~15之间、助溶剂为乙醇或甲醇时配出的微乳剂较好;不同水质均可配出外观均相、透明的微乳剂,但硬水对微乳剂的冷贮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NaCl质量分数≤0.5%时的微乳剂其透明温度范围在-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嗪磷 微乳剂 表面活性剂 物理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糖苷类乳化剂及其复配对乳膏微观结构与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荣苗 管咏梅 +2 位作者 王森 朱卫丰 胡丽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考察十六十八烷基葡糖苷(APG1618)与十二十四葡糖苷(APG1214)、辛癸基葡糖苷(APG0810)不同的复配比例对乳膏微观结构和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偏光显微镜、热重差热分析、电导率值、流变学表征乳膏微观结构,然后宏观稳定性方法... 目的考察十六十八烷基葡糖苷(APG1618)与十二十四葡糖苷(APG1214)、辛癸基葡糖苷(APG0810)不同的复配比例对乳膏微观结构和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偏光显微镜、热重差热分析、电导率值、流变学表征乳膏微观结构,然后宏观稳定性方法考察乳膏的稳定性。结果随着十六十八烷基糖苷比例的减少,乳膏中的球形层状液晶结构边缘变得不清晰,数量少,其亲脂凝胶相和宏观稳定性减弱,电导值增加。结论在复配中,随着APG1618的减少,乳膏微观结构和物理稳定性均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糖苷 乳化剂 复配 乳膏 微观结构 物理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干PST脂质体的制备及物理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胥传来 乐国伟 姚惠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57,共4页
用卵磷脂、十八胺、胆固醇为原料 ,用超声波乳化逆相蒸发制备PST脂质体 ,并在 - 6 5℃冷冻干燥形成固体。测定粒径、颗粒形态、Zeta电位DSC等 ,研究其物理稳定性 ,发现冻干样品性质稳定。
关键词 脂质体 冷冻干燥 物理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混合燃料物理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奇 闫华 白春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7-50,共4页
对固液混合燃料物理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混合燃料装填的最佳状态以及混合燃料状态对战斗部和全备弹质量偏心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状态是保证固液混合燃料物理稳定的最佳状态;饱和状态下的固液比例取决于固态组分的真实密度、... 对固液混合燃料物理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混合燃料装填的最佳状态以及混合燃料状态对战斗部和全备弹质量偏心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状态是保证固液混合燃料物理稳定的最佳状态;饱和状态下的固液比例取决于固态组分的真实密度、表观密度及液态组分的密度。过饱和状态是造成混合燃料分层的主要原因,是影响发射精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燃料 物理稳定性 燃料空气炸药 战斗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松香改性树脂对农药可分散油悬浮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凯 李北兴 +1 位作者 张大侠 刘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5-700,共6页
研究了添加松香及其改性氢化松香甘油酯、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松香改性对特辛基苯酚树脂对以油酸甲酯为介质的12.5%氰霜唑·吡唑醚菌酯可分散油悬浮剂物理稳定性及流变特性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与松香酸相比,... 研究了添加松香及其改性氢化松香甘油酯、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松香改性对特辛基苯酚树脂对以油酸甲酯为介质的12.5%氰霜唑·吡唑醚菌酯可分散油悬浮剂物理稳定性及流变特性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与松香酸相比,氢化松香甘油酯、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和松香改性对特辛基苯酚树脂的羧基吸收峰消失且出现酯基的特征吸收峰。实验中,随加成烷基醇碳链的延长,软化点升高。且随着树脂的质量分数增加,制剂的粘度提高,物理稳定性也相应提高(析油率降低)。流变结果表明,添加松香改性树脂的可分散油悬浮剂体系呈正触变性,且树脂种类对体系的屈服值影响较大,具体表现为:松香改性对特辛基苯酚>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氢化松香甘油酯>松香,制剂的物理稳定性也呈现相同的趋势。因此,松香改性树脂具有作为可分散油悬浮剂物理稳定剂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可分散油悬浮剂 流变特性 物理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悬浮剂物理稳定性的预测和评价 被引量:16
19
作者 何林 慕立义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1年第5期10-12,共3页
悬浮剂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较快的农药新剂型 ,它具有药效好 ,成本低 ,对环境污染小的特点。由于具有较多的组分 ,使得悬浮剂的物理稳定性变得复杂和不易控制。结合作者所做实际工作 。
关键词 农药 悬浮剂 物理稳定性 评价 预测 模拟温度法 流变参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剂类型、浓度及水相pH对水包核桃油乳状液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易建华 程菁菁 董文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66-270,共5页
为了了解在水包核桃油乳状液中乳化剂类型、浓度及水相p H对其物理稳定性的影响,考察四种乳化剂即乳清分离蛋白(WPI)、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以及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酯(Tween20)在p H3.0和p H7.0条件下形成... 为了了解在水包核桃油乳状液中乳化剂类型、浓度及水相p H对其物理稳定性的影响,考察四种乳化剂即乳清分离蛋白(WPI)、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以及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酯(Tween20)在p H3.0和p H7.0条件下形成稳定的水包核桃油乳状液所需要的最低浓度。结果表明,p H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乳化效果影响较大,在p H3.0和7.0条件下形成稳定乳状液所需DTAB最低浓度分别为0.8%、2.0%,而Tween20最低浓度分别为0.6%、0.3%;p H(等电点除外)对两性大分子表面活性剂WPI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的乳化效果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乳化剂在不同p H条件下对水包核桃油乳状液的物理稳定性影响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核桃油 水包油乳状液 物理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