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热液铀矿床铀富集的物理化学因素
被引量:
14
1
作者
刘正义
韩效忠
+2 位作者
高阳
杜乐天
李晓光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通过实验地球化学方法,得出影响热液铀矿床铀沉淀的5个主要因素:温度、静压力、流体成分、溶液pH值和溶液Eh值。利用矿物包裹体气体成分热力学计算对比,得出富矿床成矿期与成矿前的溶液pH值显著降低(△pH大);fH2,fCH4和αu较高(10-2~10...
通过实验地球化学方法,得出影响热液铀矿床铀沉淀的5个主要因素:温度、静压力、流体成分、溶液pH值和溶液Eh值。利用矿物包裹体气体成分热力学计算对比,得出富矿床成矿期与成矿前的溶液pH值显著降低(△pH大);fH2,fCH4和αu较高(10-2~10-4mol/l);富含Ca2+离子;具较小过饱和度、正温度梯度、少杂质(矿化度小);适当脱碳酸或CO2(促使铀沉淀和铀硅分离),相对封闭稳定、成矿温度稍高的环境等是值得重视的对成矿有利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铀矿床
铀富集
物理化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物理化学因素对放线杆菌存活率的影响
2
作者
К.,ΟГ
谢敏康
《国外兽医学(畜禽传染病)》
1993年第2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放线杆菌
存活率
物理化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黏土沉积微结构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3
作者
吴冬
邓虎成
+2 位作者
解馨慧
刘慧
曹凯旋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86,共11页
【目的】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页岩油气资源的基础研究逐渐受到重视。黏土沉积微结构对页岩页理、纹层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页岩储层储集能力和开发效果,明确黏土沉积微结构有利于页岩油气的分布预测及开发。【方法】黏土颗...
【目的】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页岩油气资源的基础研究逐渐受到重视。黏土沉积微结构对页岩页理、纹层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页岩储层储集能力和开发效果,明确黏土沉积微结构有利于页岩油气的分布预测及开发。【方法】黏土颗粒除受物理作用影响,还发生化学吸附和絮凝,形成絮凝程度不一的絮凝物。絮凝物的基本单元是板状颗粒或域,进一步形成絮或链,最终在电荷作用下形成纸牌屋结构。在沉积阶段,影响絮凝程度的物理—化学因素繁多,对黏土沉积微结构开展物理—化学影响因素研究,并结合泥岩颗粒集合体其他组构的分析,可以对泥页岩沉积环境进行识别和描述。【结果】目前,该项研究尚显不足:(1)尚未建立完善的沉积地质模型;(2)包括絮凝物在内的泥岩颗粒集合体组构的定量研究不足,尚未成熟地使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3)我国西部海相黑色页岩沉积微环境及其内部集合体特征研究有待深化;(4)研究技术方法略显单一。【结论】对黏土沉积微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并开展泥岩颗粒集合体形成环境解释,能实现复杂多变的沉积微环境精细刻画,深化对湖泊、海洋等泥页岩沉积环境分异特征的认识,进而揭示高精度范围内页岩储层品质的差异,为页岩地质和工程“甜点”的选取和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沉积微结构
絮凝
物理化学因素
沉积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综述
4
作者
钱泽源
《广东蚕业》
2022年第9期35-38,共4页
文章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定义、作用及其计算方法进行了概述,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综合讨论了地形、坡度、温度、降水等地理因素,母质、土地利用及管理等物理化学因素,天然植被、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等生物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贡献和影...
文章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定义、作用及其计算方法进行了概述,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综合讨论了地形、坡度、温度、降水等地理因素,母质、土地利用及管理等物理化学因素,天然植被、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等生物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贡献和影响,以期为土壤功能性评估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储量
地理
因素
物理化学因素
生物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化前后聚乙烯微塑料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蒋园园
徐蕾
+4 位作者
吴涛
刘加强
程海
蒋素会
王敏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95-1503,共9页
土壤是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重要的长期储存库,每年排放到土壤中的MPs数量远超于海洋。进入土壤中的MPs,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渐老化,其环境行为从而受到影响。本文以饱和石英砂作为多孔介质,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聚...
土壤是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重要的长期储存库,每年排放到土壤中的MPs数量远超于海洋。进入土壤中的MPs,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渐老化,其环境行为从而受到影响。本文以饱和石英砂作为多孔介质,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聚乙烯微塑料(PE-MPs)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阻塞效应导致PE的迁移能力随着PE浓度升高而降低,而水流剪切作用导致PE的迁移能力随着流速升高而升高。pH和离子强度对老化PE的迁移能力影响较小,这主要是由于老化作用导致PE表面粗糙度增加,从而影响其迁移过程。富里酸(FA)的存在显著提高PE的迁移能力,这与其表面负电荷增加有关,从而增加了土壤MPs污染地下水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老化
物理化学因素
迁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毛状根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6
作者
张兴
刘晓娟
+2 位作者
吕巧玲
辛婷
王少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28-1232,共5页
近30年来利用毛状根生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不断增加,但毛状根商业化生产还受到限制,其主要原因是对毛状根合成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机制了解得还不细致。本文讨论了物理、化学因素对毛状根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机制,提高毛...
近30年来利用毛状根生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不断增加,但毛状根商业化生产还受到限制,其主要原因是对毛状根合成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机制了解得还不细致。本文讨论了物理、化学因素对毛状根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机制,提高毛状根合成代谢物产量的调控技术,以及生物反应器中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虽然借助于代谢工程将使得毛状根大量表达次生代谢产物成为可能,但由于毛状根的形态和生理特性,深入研究相应的反应器并提高传质效率将为毛状根法工业化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根农杆菌
毛状根
次生代谢产物
物理化学因素
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酸氢铵施入土壤后挥发特性的进一步观察
7
作者
周德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6年第1期72-77,共6页
本文通过观察一些条件对铵态氮肥挥发的影响得出:在土壤的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土壤质地对碳酸氢铵的挥发影响更大;而硫酸铵的挥发则主要受土壤pH值的影响;施肥后立即浇水或旋耕,以及地面覆盖生长作物均可减少挥发量。根据模...
本文通过观察一些条件对铵态氮肥挥发的影响得出:在土壤的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土壤质地对碳酸氢铵的挥发影响更大;而硫酸铵的挥发则主要受土壤pH值的影响;施肥后立即浇水或旋耕,以及地面覆盖生长作物均可减少挥发量。根据模拟试验估计麦田春季追施铵态氮肥后,大约要挥发13-15%以上的氮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氢钱
硫酸按
挥发量
挥发损失
物理化学因素
拔节肥
施用方法
氮素化肥
石灰性土壤
地面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设立医学心理咨询门诊的初步实践
被引量:
2
8
作者
柏盛青
《中国医院管理》
1983年第5期45-,共1页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飞跃发展,人们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对致病因素不仅重视生物因素及物理化学因素的研究,同时也重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的研究。我院于1982年4月17日正式设立医学心理咨询门诊。其目的是帮助正常人、病人...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飞跃发展,人们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对致病因素不仅重视生物因素及物理化学因素的研究,同时也重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的研究。我院于1982年4月17日正式设立医学心理咨询门诊。其目的是帮助正常人、病人及其家属,解除家庭、工作、学习、生活引起的不良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门诊
人体健康
现代医学科学
社会
因素
心理
因素
物理化学因素
生物
因素
咨询者
心理矛盾
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医学模式与医德作用浅议
被引量:
1
9
作者
赵永耀
《中国医院管理》
1983年第2期26-27,共2页
新的医学模式理论形成,使医学道德直接成为医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交叉的新兴科学。根据新的“医学模式”理论,医学道德在医学中的作用,被突出地提出来。“医学模式”是人们对于人体及其健康与疾病的总看法。近...
新的医学模式理论形成,使医学道德直接成为医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交叉的新兴科学。根据新的“医学模式”理论,医学道德在医学中的作用,被突出地提出来。“医学模式”是人们对于人体及其健康与疾病的总看法。近代占统治地位的是“生物医学模式”。那种仅认为人是一个自然生物体,认为人的疾病发生主要是由于病毒、病菌、寄生虫等生物对人体的侵害,或某些物理化学因素对人体的损害,认为疾病的发展是生理病变过程,认为对疾病的诊查主要是用实验的、物理的检查方法和体格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模式
医学道德
体格检查
物理化学因素
新兴科学
医学科学发展
医疗实践
病变过程
医学院校
医院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液铀矿床铀富集的物理化学因素
被引量:
14
1
作者
刘正义
韩效忠
高阳
杜乐天
李晓光
机构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出处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文摘
通过实验地球化学方法,得出影响热液铀矿床铀沉淀的5个主要因素:温度、静压力、流体成分、溶液pH值和溶液Eh值。利用矿物包裹体气体成分热力学计算对比,得出富矿床成矿期与成矿前的溶液pH值显著降低(△pH大);fH2,fCH4和αu较高(10-2~10-4mol/l);富含Ca2+离子;具较小过饱和度、正温度梯度、少杂质(矿化度小);适当脱碳酸或CO2(促使铀沉淀和铀硅分离),相对封闭稳定、成矿温度稍高的环境等是值得重视的对成矿有利的环境。
关键词
热液铀矿床
铀富集
物理化学因素
Keywords
hydrothermal uranium deposit
enrichment of uranium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分类号
P619.14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物理化学因素对放线杆菌存活率的影响
2
作者
К.,ΟГ
谢敏康
出处
《国外兽医学(畜禽传染病)》
1993年第2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放线杆菌
存活率
物理化学因素
分类号
S852.6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黏土沉积微结构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3
作者
吴冬
邓虎成
解馨慧
刘慧
曹凯旋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页岩气现代产业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出处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86,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2182)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项目(KJ-766-2330)。
文摘
【目的】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页岩油气资源的基础研究逐渐受到重视。黏土沉积微结构对页岩页理、纹层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页岩储层储集能力和开发效果,明确黏土沉积微结构有利于页岩油气的分布预测及开发。【方法】黏土颗粒除受物理作用影响,还发生化学吸附和絮凝,形成絮凝程度不一的絮凝物。絮凝物的基本单元是板状颗粒或域,进一步形成絮或链,最终在电荷作用下形成纸牌屋结构。在沉积阶段,影响絮凝程度的物理—化学因素繁多,对黏土沉积微结构开展物理—化学影响因素研究,并结合泥岩颗粒集合体其他组构的分析,可以对泥页岩沉积环境进行识别和描述。【结果】目前,该项研究尚显不足:(1)尚未建立完善的沉积地质模型;(2)包括絮凝物在内的泥岩颗粒集合体组构的定量研究不足,尚未成熟地使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3)我国西部海相黑色页岩沉积微环境及其内部集合体特征研究有待深化;(4)研究技术方法略显单一。【结论】对黏土沉积微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并开展泥岩颗粒集合体形成环境解释,能实现复杂多变的沉积微环境精细刻画,深化对湖泊、海洋等泥页岩沉积环境分异特征的认识,进而揭示高精度范围内页岩储层品质的差异,为页岩地质和工程“甜点”的选取和开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
泥页岩
沉积微结构
絮凝
物理化学因素
沉积微环境
Keywords
shale
sedimentary microstructure
flocculation
physicochemical factor
micro-environment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综述
4
作者
钱泽源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出处
《广东蚕业》
2022年第9期35-38,共4页
文摘
文章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定义、作用及其计算方法进行了概述,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综合讨论了地形、坡度、温度、降水等地理因素,母质、土地利用及管理等物理化学因素,天然植被、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等生物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贡献和影响,以期为土壤功能性评估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储量
地理
因素
物理化学因素
生物
因素
分类号
S153.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化前后聚乙烯微塑料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蒋园园
徐蕾
吴涛
刘加强
程海
蒋素会
王敏
机构
江苏省徐州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地下水监测监控与污染预警重点实验室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95-1503,共9页
基金
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KC23322)
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地下水监测监控与污染预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WKL2203)。
文摘
土壤是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重要的长期储存库,每年排放到土壤中的MPs数量远超于海洋。进入土壤中的MPs,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渐老化,其环境行为从而受到影响。本文以饱和石英砂作为多孔介质,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聚乙烯微塑料(PE-MPs)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阻塞效应导致PE的迁移能力随着PE浓度升高而降低,而水流剪切作用导致PE的迁移能力随着流速升高而升高。pH和离子强度对老化PE的迁移能力影响较小,这主要是由于老化作用导致PE表面粗糙度增加,从而影响其迁移过程。富里酸(FA)的存在显著提高PE的迁移能力,这与其表面负电荷增加有关,从而增加了土壤MPs污染地下水的风险。
关键词
微塑料
老化
物理化学因素
迁移特性
Keywords
microplastics
aging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状根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6
作者
张兴
刘晓娟
吕巧玲
辛婷
王少丽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28-1232,共5页
文摘
近30年来利用毛状根生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不断增加,但毛状根商业化生产还受到限制,其主要原因是对毛状根合成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机制了解得还不细致。本文讨论了物理、化学因素对毛状根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机制,提高毛状根合成代谢物产量的调控技术,以及生物反应器中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虽然借助于代谢工程将使得毛状根大量表达次生代谢产物成为可能,但由于毛状根的形态和生理特性,深入研究相应的反应器并提高传质效率将为毛状根法工业化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发根农杆菌
毛状根
次生代谢产物
物理化学因素
生物反应器
Keywords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hairy roots
secondary metabolite
physical and chemicalparameter
bioreactor
分类号
TQ920.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TQ033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酸氢铵施入土壤后挥发特性的进一步观察
7
作者
周德超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6年第1期72-77,共6页
文摘
本文通过观察一些条件对铵态氮肥挥发的影响得出:在土壤的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土壤质地对碳酸氢铵的挥发影响更大;而硫酸铵的挥发则主要受土壤pH值的影响;施肥后立即浇水或旋耕,以及地面覆盖生长作物均可减少挥发量。根据模拟试验估计麦田春季追施铵态氮肥后,大约要挥发13-15%以上的氮素。
关键词
碳酸氢钱
硫酸按
挥发量
挥发损失
物理化学因素
拔节肥
施用方法
氮素化肥
石灰性土壤
地面覆盖
分类号
S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设立医学心理咨询门诊的初步实践
被引量:
2
8
作者
柏盛青
机构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
出处
《中国医院管理》
1983年第5期45-,共1页
文摘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飞跃发展,人们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对致病因素不仅重视生物因素及物理化学因素的研究,同时也重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的研究。我院于1982年4月17日正式设立医学心理咨询门诊。其目的是帮助正常人、病人及其家属,解除家庭、工作、学习、生活引起的不良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
心理咨询门诊
人体健康
现代医学科学
社会
因素
心理
因素
物理化学因素
生物
因素
咨询者
心理矛盾
心理治疗
分类号
R395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医学模式与医德作用浅议
被引量:
1
9
作者
赵永耀
机构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中医院
出处
《中国医院管理》
1983年第2期26-27,共2页
文摘
新的医学模式理论形成,使医学道德直接成为医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交叉的新兴科学。根据新的“医学模式”理论,医学道德在医学中的作用,被突出地提出来。“医学模式”是人们对于人体及其健康与疾病的总看法。近代占统治地位的是“生物医学模式”。那种仅认为人是一个自然生物体,认为人的疾病发生主要是由于病毒、病菌、寄生虫等生物对人体的侵害,或某些物理化学因素对人体的损害,认为疾病的发展是生理病变过程,认为对疾病的诊查主要是用实验的、物理的检查方法和体格检查,
关键词
医学模式
医学道德
体格检查
物理化学因素
新兴科学
医学科学发展
医疗实践
病变过程
医学院校
医院现代化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热液铀矿床铀富集的物理化学因素
刘正义
韩效忠
高阳
杜乐天
李晓光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物理化学因素对放线杆菌存活率的影响
К.,ΟГ
谢敏康
《国外兽医学(畜禽传染病)》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黏土沉积微结构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吴冬
邓虎成
解馨慧
刘慧
曹凯旋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综述
钱泽源
《广东蚕业》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老化前后聚乙烯微塑料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特性研究
蒋园园
徐蕾
吴涛
刘加强
程海
蒋素会
王敏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毛状根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张兴
刘晓娟
吕巧玲
辛婷
王少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碳酸氢铵施入土壤后挥发特性的进一步观察
周德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设立医学心理咨询门诊的初步实践
柏盛青
《中国医院管理》
198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医学模式与医德作用浅议
赵永耀
《中国医院管理》
198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