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口低盐即食榨菜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文友 赵洪龙 +1 位作者 曾云 易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47-52,共6页
应用国外通用的HACCP对出口低盐即食榨菜进行了研究。SN、GB、ISO标准对全过程的危害分析,确立了5个关键控制点,研究成功了相应的控制方法,效果良好。为确保出口卫生质量提供了一实用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低盐即食榨菜 微生物及物理化学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控制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改性对小米糠膳食纤维体外胆固醇吸附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朱玉 郭利娜 +5 位作者 楚佳希 吕凤霞 陆兆新 别小妹 张充 赵海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11-216,共6页
以小米糠为原材料,采用AOAC 985.29《食物中总膳食纤维酶-质量法》制备小米糠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er,TDF)。利用纤维素酶对TDF进行酶法改性,以提高其体外胆固醇吸附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TDF的酶法改性条件... 以小米糠为原材料,采用AOAC 985.29《食物中总膳食纤维酶-质量法》制备小米糠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er,TDF)。利用纤维素酶对TDF进行酶法改性,以提高其体外胆固醇吸附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TDF的酶法改性条件为:酶解pH 3.8、酶添加量140 U/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3 h,所得纤维素酶改性膳食纤维(cellulase-modified dietary fiber,CMF)的体外胆固醇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达到14.21 mg/g,比TDF的胆固醇吸附量(5.91 mg/g)提高了1.40倍。对TDF和CMF的单糖组成、红外光谱以及超微结构等物化特性分析发现,纤维素酶的作用改变了TDF的单糖组成,形成了更多纤维二糖,产生了较多憎水基团,结构粗糙,这些组成及微观结构的改变可能与CMF胆固醇吸附活性显著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糠 总膳食纤维 纤维素酶 胆固醇吸附活性 物理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化混凝土原始组分测定方法综述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悦 童欢 杨进波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3-37,共5页
混凝土原材料组分决定了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目前关于硬化混凝土原始组分的测定方法国内外没有统一标准,造成科研和工程应用领域的困难。评述了国内外测定硬化混凝土中自由水含量、水灰比、水泥用量、矿物掺合料含量、外加剂、粗细集料... 混凝土原材料组分决定了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目前关于硬化混凝土原始组分的测定方法国内外没有统一标准,造成科研和工程应用领域的困难。评述了国内外测定硬化混凝土中自由水含量、水灰比、水泥用量、矿物掺合料含量、外加剂、粗细集料含量和含气量方法的进展和成果,为今后该方向的深入研究奠定了测试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混凝土 原始组分 物理化学分析 光学显微技术法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铬天菁S-邻菲啰啉-两性表面活性剂多元络合物形成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史慧明 何锡文 李金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2年第2期173-180,共8页
两性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分析化学,仅是初步尝试。本文就“稀土元素-铬天菁S-邻菲锣啉-DDMAA”多元络合物的形成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物理化学分析表明,Y、o-phen、CAS、DDMAA生成了有确定组成的四元络合物。从络合物吸光度随DDMAA胶束浓... 两性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分析化学,仅是初步尝试。本文就“稀土元素-铬天菁S-邻菲锣啉-DDMAA”多元络合物的形成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物理化学分析表明,Y、o-phen、CAS、DDMAA生成了有确定组成的四元络合物。从络合物吸光度随DDMAA胶束浓度的依赖性看出,当其浓度逐渐增加至CMC时,体系的吸光度激增并达到稳定的最大值。考察DDMAA在纸上电泳实验中的行为,表明其是以正电荷阳离子状态参与络合反应的。并推测了络合物的可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络合物 两性表面活性剂 络合反应 稀土元素 吸光度 铬天菁S 物理化学分析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还原铥-镱-镥富集物制备金属镱和铥
5
作者 郝占忠 许林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90-2597,共8页
基于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分析金属镧还原铥-镱-镥富集物制备金属镱、铥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铥-镱-镥富集物为原料,金属镧为还原剂,采用选择性还原方法,研究由铥-镱-镥富集物制备金属镱、铥时反应温度对还原率和收率的影响,并对稀土分离... 基于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分析金属镧还原铥-镱-镥富集物制备金属镱、铥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铥-镱-镥富集物为原料,金属镧为还原剂,采用选择性还原方法,研究由铥-镱-镥富集物制备金属镱、铥时反应温度对还原率和收率的影响,并对稀土分离效果和非稀土杂质的去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还原率与收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铥-镱-镥富集物与金属镧摩尔比为1:2.5、系统压力为0.1Pa条件下,当温度为1600K、保温时间为1.5 h时,金属镱的还原率为92.1%、收率为91.2%、金属镱的纯度为99.83%(含24个杂质);当温度为2000K、保温时间为2.0 h时,金属铥的还原率为85.4%、收率为84.3%、纯度为97.12%。选择性还原法对分离富集物中的稀土效果显著,对去除非稀土杂质也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铥-镱-镥富集物 选择性还原 金属铥 金属镱 物理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property of temperature and pH sensitive xanthan–MA/PNIPAAm hydrogels 被引量:1
6
作者 隆清德 潘春跃 +2 位作者 孟艳华 张报进 许晨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66-72,共7页
A novel class of xanthan-maleic anhydride (Xan-MA)/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hybrid hydrogels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y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The xanthan-based precursor (Xan-MA) was prepared by substitutin... A novel class of xanthan-maleic anhydride (Xan-MA)/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hybrid hydrogels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y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The xanthan-based precursor (Xan-MA) was prepared by substituting the hydroxyl groups in Xan by MA. This Xan-MA precursor was then polymerized with a known temperature sensitive precursor (N-isopropylacrylamide, NIPAAm) to form hybrid hydrogels with a series range of composition ratio of Xan-MA to NIPAAm precursors. These smart hydroge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or structural determination,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rtry for thermal property. And maximum swelling ratio, swelling kinetics and temperature response kinetics were studied. The data obtained clearly show that these smart hydrogels are responsive to the external changes of temperature as well as pH value. The magnitudes of smart and hydrogel properties of these hybrid hydrogels depend on the feed composition ratio of the two precursor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tent of Xan-MA the maximum swelling ratio, reswelling ratio and thermo-sensitivities increase, and the feed composition ratio of Xan-MA/NIPAAm increases the maximum swelling ratio augment from 13.88 to 23.21. From XMN0, XMN1, XMN3 to XMN5, the low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s (LCSTs) are 33.02, 36.15, 40.28 and 41.92 ℃, respectively. By changing the composition ratio of these two precursors, the LCST of the hybrid hydrogels could also be adjusted to be or near the body temperature for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l N-ISOPROPYLACRYLAMIDE POLYSACCHARIDE TEMPERATURE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