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国涛 迟美鸿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64-70,76,共8页
本文论证了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的必要性及其作用,认为交易双方“选择履约意思表示一致”加“交付(登记)”即形成“实践性物权契约”;辨析了物权行为的类型;认为善意取得制度和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具有本质的统一性、互补性;物权行为无因... 本文论证了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的必要性及其作用,认为交易双方“选择履约意思表示一致”加“交付(登记)”即形成“实践性物权契约”;辨析了物权行为的类型;认为善意取得制度和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具有本质的统一性、互补性;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有利于满足交易各方的“真意”,符合物权“从归属到利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和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民法典中共同发挥作用的立法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 民法典 中国 善意取得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法应当承认物权行为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玉敏 田晓梅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4-27,共4页
我国民法应当承认物权行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张玉敏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硕士生:田晓梅是否承认并采用物权行为理论,是物权立法乃至整个民事立法必须解决的基本的技术问题之一。只有正确地解决了这一理论问题,并使之贯彻于民事立... 我国民法应当承认物权行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张玉敏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硕士生:田晓梅是否承认并采用物权行为理论,是物权立法乃至整个民事立法必须解决的基本的技术问题之一。只有正确地解决了这一理论问题,并使之贯彻于民事立法的始终,才可能使我国的民事立法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 行为 法律行为 行为理论 合意 变动 房屋买卖合同 民法典 当事人 法律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物权行为 被引量:36
3
作者 赵勇山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1-32,共12页
我国物权立法日益迫近,而倍受各国学者称赞的被誉为物权法重要支柱之一的物权行为理论,却受到国内一些学者的责难。他们认为,物权行为及其无因性理论纯属“捏造”,“严重歪曲了现实法律生活过程”①,“承认错误的、甚至违法的交付... 我国物权立法日益迫近,而倍受各国学者称赞的被誉为物权法重要支柱之一的物权行为理论,却受到国内一些学者的责难。他们认为,物权行为及其无因性理论纯属“捏造”,“严重歪曲了现实法律生活过程”①,“承认错误的、甚至违法的交付也为有效”,“损害民法的公平和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 所有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 行为 标的 变动 法律行为 意思表示 契约 出卖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物权行为
4
作者 韩文涛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4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行为 行为 所有转移 买卖合同 标的 出卖人 契约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 买受人 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物权法追及力体系建构的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恩忠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4期53-57,共5页
追及力作为物权之效力 ,有其独立性。在物权法逻辑体系中 ,与公示公信原则、善意取得制度以及物权行为无因理论互为依存、互相制约。从追及力的角度考察各国的物权立法 ,有偏重于对事实物权 (真实物权 )保护者 ,有侧重于交易安全及善意... 追及力作为物权之效力 ,有其独立性。在物权法逻辑体系中 ,与公示公信原则、善意取得制度以及物权行为无因理论互为依存、互相制约。从追及力的角度考察各国的物权立法 ,有偏重于对事实物权 (真实物权 )保护者 ,有侧重于交易安全及善意第三人 (法律物权 )保护者 ,法律价值的体现各有千秋。我国无物权法传统 ,在未来的我国物权立法中 ,应结合我国国情 ,平衡真实物权人与法律物权人之利益冲突 ,在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中关注追及权的设计 ,以使立法更能体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我国应采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 ,以公示公信为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及力 公示公信 善意取得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 变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