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被引量:5
1
作者 倪志安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7-191,共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究竟是一种"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这是我国学界长期争议而悬而未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从方法论维度看,"物质本体论"思维方式的缺陷在于:在对本体问题的思考中,物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究竟是一种"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这是我国学界长期争议而悬而未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从方法论维度看,"物质本体论"思维方式的缺陷在于:在对本体问题的思考中,物本主义的思维是一种"不人道的"或"敌视人的唯物主义";在对本体问题的思考中,物本主义的思维只能引出人的被动性、受制性,不能引出人的能动性、自由性;在对本体问题的思考中,物本主义的思维是一种"抽象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哲学在继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有关思想的基础上克服了"物质本体论"的以上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本体论 物本主义思维方式 实践本体论 实践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社会生活”的功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宇鹏 倪志安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17,共4页
哲学理论社会功能的重要方面,体现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功能。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以"物本主义"的思维方式理解此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抽象的教条和现成的结论,因而实际上并不具备这一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理论... 哲学理论社会功能的重要方面,体现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功能。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以"物本主义"的思维方式理解此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抽象的教条和现成的结论,因而实际上并不具备这一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理论体系立足于"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对其"指导社会生活"的功能进行了全新的理解和阐释,从而能够真正发挥"为社会生活提供科学世界观指引、方法论导向以及价值观引导"的功能,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社会生活 物本主义思维方式 实践思维方式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和谐社会”理论的本体论思考
3
作者 倪志安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0-184,共5页
传统教科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解读为"物质本体论",使它在思考"和谐社会"理论的本体问题上,必然碰到难以克服的理论困难。为此,"和谐社会"理论的本体论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即实践的唯物主义)... 传统教科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解读为"物质本体论",使它在思考"和谐社会"理论的本体问题上,必然碰到难以克服的理论困难。为此,"和谐社会"理论的本体论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即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实践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本体论 实践本体论 物本主义思维方式 实践思维方式 和谐社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