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探与水文地质分析结合在岩溶地区找水定井中的应用--以黔江区罗家坝ZK3井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曹锐 冉瑜 +3 位作者 吕玉香 郭传道 李德海 王佳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物探与水文地质的有机结合可明显提高岩溶区找水定井的命中率。岩溶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地层岩性对地下水的富集有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有良好岩性配置的低位向斜槽谷区是岩溶找水工作的首要优选靶区;根据测区地质情况和地形条件... 物探与水文地质的有机结合可明显提高岩溶区找水定井的命中率。岩溶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地层岩性对地下水的富集有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有良好岩性配置的低位向斜槽谷区是岩溶找水工作的首要优选靶区;根据测区地质情况和地形条件、目的任务合理选择物探方法,当工作区具有浅覆盖、地下水大埋深和地层电性差异明显等特点时,音频大地电磁法解译成果更为可靠。文章以黔江罗家坝ZK3井为实例,阐述了水文地质调查与物探工作成果在指导岩溶区找水定井中的具体应用,证实了水文地质调查与物探结合的方式在岩溶地区找水定井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找水定井 水文地质 物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突涌预报与工程对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之恒 袁东 徐正宣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121,共9页
为解决高原隧道断层破碎带易发突泥冒顶灾害的问题,采用现场调查、地面物探、洞内地震波反射法、瞬变电磁法、超前钻孔等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推广洞内物探三维分析,对富水断层破碎带突泥灾害特征、超前地质预报综合成果和工程应对加固措... 为解决高原隧道断层破碎带易发突泥冒顶灾害的问题,采用现场调查、地面物探、洞内地震波反射法、瞬变电磁法、超前钻孔等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推广洞内物探三维分析,对富水断层破碎带突泥灾害特征、超前地质预报综合成果和工程应对加固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维物探成果能快速精准查明富水破碎带空间形态,成果直观,有效指导风险判识和工程处置措施;对富水断层带预报应充分结合勘察期成果,宏观初判断层分布特性,洞内采用物钻结合、长短结合的方法;首次提出按照“探明破碎带规模形态,查明破碎带物质组分性状,观测地下水特征变化情况”的思路,研判突泥涌水风险;施工处置应按照“探泄结合,先固后进,回堵再泄”的总体原则有序开展。研究成果和手段可为类似突涌灾害超前地质预报和工程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隧道 富水断层破碎带 突涌预报 物探三维分析 超前地质预报 工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层抗拉伸变形极限的断裂带高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秦洪岩 题正义 +2 位作者 杨艳国 李洋 乔宁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9-21,35,共4页
为计算1073工作面采后的断裂带发育高度,应用岩层抗拉伸变形极限建立了断裂带高度的计算模型。已知胜利矿各岩层的抗拉伸变形的极限范围是0.30%~0.34%,应用该方法理论分析得到断裂带的高度为161~173 m。在现场通过钻孔注水试验和电磁物... 为计算1073工作面采后的断裂带发育高度,应用岩层抗拉伸变形极限建立了断裂带高度的计算模型。已知胜利矿各岩层的抗拉伸变形的极限范围是0.30%~0.34%,应用该方法理论分析得到断裂带的高度为161~173 m。在现场通过钻孔注水试验和电磁物探的方法分别对断裂带的发育高度进行观测,得到断裂带的发育高度分别为161 m和160 m,现场的观测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高度吻合,起到了相互验证的效果。可见通过分析岩层抗拉变形能力分析断裂带高度的方法正确可行,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带高度 抗拉变形 钻探分析 物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