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集物性对比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艳忠 操应长 李永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2,共4页
在东营凹陷北带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计算的基础上,以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为评价参数,分析了盐家—永北地区、胜坨地区、利津地区沙四段上亚段2800~3500m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集物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胜坨地区沙四段上亚... 在东营凹陷北带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计算的基础上,以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为评价参数,分析了盐家—永北地区、胜坨地区、利津地区沙四段上亚段2800~3500m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集物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胜坨地区沙四段上亚段2800~3500m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砂砾岩储集物性最好,盐家—永北地区次之,利津地区最差;盐家—永北地区沙四段上亚段2800~3500m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含砾砂岩储集物性最好,胜坨地区次之,利津地区最差。通过对古地貌、沉积特征、地层压力和成岩作用等有效储层控制因素对比分析发现,沉积古地貌和物源特征控制了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上亚段不同地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集物性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砂砾岩 物性下限 孔隙度差值 渗透率差值 沙四段上亚段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典型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煤层气储层物性对比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兆彪 唐军 +2 位作者 李国富 刘帅帅 彭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4-39,共6页
基于晋城、阳泉、西山、离柳四大国家煤炭规划矿区煤田基础数据、试井数据等对比,评价了煤层气的主要储层物性。研究结果显示:晋城和离柳矿区煤层气较为富集,渗透性较好,阳泉矿区和西山矿区煤层含气量较低,渗透性较差。储层压力统计结... 基于晋城、阳泉、西山、离柳四大国家煤炭规划矿区煤田基础数据、试井数据等对比,评价了煤层气的主要储层物性。研究结果显示:晋城和离柳矿区煤层气较为富集,渗透性较好,阳泉矿区和西山矿区煤层含气量较低,渗透性较差。储层压力统计结果显示,晋城、阳泉、西山矿区储层一般欠压,离柳矿区储层压力状态为正常,同时各矿区多煤层流体系统具有差异性。煤系地层地下水封闭指数计算结果显示:离柳矿区封闭指数最高,西山矿区封闭指数最低,显示出较为开放的流体系统,不利于煤层气的富集保存。各矿区储层物性差异性,决定了煤与煤层气协调开发"三区联动"的时间参数和空间参数需要作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煤矿区 煤层气 储层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硝酸盐热物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韩燕 吴玉庭 马重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224-1229,共6页
熔融盐作为传蓄热介质已经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中,硝酸盐以其熔点低、成本和腐蚀性小等优点成功应用于商业电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法、DIN法、激光闪射法、阿基米德原理和旋转法对Solar salt(60%NaNO3+40%KNO3)、Hitec(7%N... 熔融盐作为传蓄热介质已经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中,硝酸盐以其熔点低、成本和腐蚀性小等优点成功应用于商业电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法、DIN法、激光闪射法、阿基米德原理和旋转法对Solar salt(60%NaNO3+40%KNO3)、Hitec(7%NaNO3+53%KNO3+40%NaNO2)、Hitec XL[7%NaNO3+45%KNO3+48%Ca(NO3)2]以及本课题组自主研制的四元混合硝酸盐[16.67%Ca(NO3)2 4H2O+44.17%KNO3+5.83%NaNO3+33.33%NaNO2]的熔点、分解温度、比热容、热导率、密度及黏度进行测量和对比研究,分析4种混合硝酸盐热物性优缺点,为工程应用提供基础性数据。结果显示,在四种混合硝酸盐中,四元盐熔点最低、分解温度最高、平均比热容和热导率均高于其他三种混合硝酸盐,Hitec XL密度最大,Solar salt黏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蓄热介质 混合硝酸盐 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映艳 邓远 +5 位作者 何吉祥 彭寿昌 宋斯宇 李一鸣 范青青 刘达东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6,共7页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为陆源碎屑-碳酸盐-火山碎屑多元混积层系。文中基于高压压汞、核磁共振和N2吸附实验,综合利用经验统计法、孔渗关系法、核磁共振法、水膜厚度法、含油产状法和J函数法对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的孔隙度与渗...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为陆源碎屑-碳酸盐-火山碎屑多元混积层系。文中基于高压压汞、核磁共振和N2吸附实验,综合利用经验统计法、孔渗关系法、核磁共振法、水膜厚度法、含油产状法和J函数法对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下限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各类方法计算得到的芦草沟组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分布范围在3.88%~6.57%,渗透率下限分布范围在0.0059×10^(-3)~0.0120×10^(-3)μm^(2)。综合分析各方法优缺点及适用性,最终优选出核磁共振法与水膜厚度法2种方法来明确芦草沟组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得到芦草沟组页岩油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为5.92%、渗透率下限为0.01×10^(-3)μm^(2)。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页岩油藏开发和储量计算提供可靠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有效储层 物性下限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 芦草沟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栖居:从物性到灵性的未来家居生活设计范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昀 王小雅 张玲燕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7-73,共17页
目的旨在突破工业时代功能主义设计范式的约束,提出适应于智能时代的未来家居生活整体性设计范式,以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渗透、家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老龄化加快与人口结构调整的社会变革。方法从现象学的视角出发,探讨消费社会... 目的旨在突破工业时代功能主义设计范式的约束,提出适应于智能时代的未来家居生活整体性设计范式,以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渗透、家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老龄化加快与人口结构调整的社会变革。方法从现象学的视角出发,探讨消费社会、符号主义与现代主义设计之间的关系并梳理学理脉络。结果通过反思技术物化现象,揭示物的三种属性,即工具性、符号性与灵性。该视角剥离了传统范式对物相对单一的认知,重构以本我认知为基础的家居生活系统,建立以身体感知为原点、以情感交互为路径、以意义建构为愿景的家居生活设计范式。结论通过与工业时代设计范式的比较研究,揭示了智能时代家居生活设计范式在导向上与前者重心不同并强调“从物性到灵性”在智能时代家居设计中思想的重要性——通过技术赋能与人文浸润,实现从“物性的效率”到“灵性的共鸣”的范式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栖居 家居生活设计 具身认知 物性 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地区渐新世沉积环境及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6
作者 易定红 刘应如 +7 位作者 李积永 李红哲 徐晓玲 吴颜雄 王爱萍 马元琨 涂加沙 贾正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5-720,共16页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地区中深层油气勘探前景,预测有利储层分布区域,以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为研究对象,在精细岩心观察和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黏土矿物组合、泥岩岩屑氯离子质量分数、孔渗变化...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地区中深层油气勘探前景,预测有利储层分布区域,以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为研究对象,在精细岩心观察和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黏土矿物组合、泥岩岩屑氯离子质量分数、孔渗变化特征等参数综合分析结果,对该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碎屑岩储层物性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南八仙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时期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湖泊水体主要为淡水—微咸水;储层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变化大、结构成熟度较低;气候干旱温暖,黏土矿物组合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高岭石和绿泥石含量少,不含蒙脱石;南八仙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有利储层是Ⅳ-1—Ⅳ-4砂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孔隙度平均为16.3%,渗透率平均为37.4×10^(-3)μm^(2),为中孔低渗储层和中孔中渗储层,原生粒间孔为主要孔隙类型,其中,Ⅳ-1—Ⅳ-4砂组砂体物性优于Ⅳ-5砂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优于河口坝砂体;沉积(微)相和胶结作用是南八仙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储层物性优劣的主要控制因素,其次是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高含量的次生方解石胶结物是Ⅳ-5砂组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储层物性 油气 控制因素 下干柴沟组上段 南八仙地区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的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曾祥昌 饶泰 +4 位作者 陈露露 李超鹏 曾贵荣 陈军 欧阳冬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3-1146,共14页
药物性肝损伤是药物研发和临床实践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研究表明,药物性肝损伤主要由免疫反应介导。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是目前报道与药物性肝损伤相关性最强的遗传因素。由于HLA等位基因的阳性预测值低... 药物性肝损伤是药物研发和临床实践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研究表明,药物性肝损伤主要由免疫反应介导。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是目前报道与药物性肝损伤相关性最强的遗传因素。由于HLA等位基因的阳性预测值低,给药前HLA基因筛查对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转化价值有限;但其阴性预测值较高,在药物性肝损伤诊断和因果关系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抗原加工呈递通路、T细胞受体、免疫刺激分子、细胞因子等免疫相关基因多态性被发现与药物性肝损伤有关;未来将这些基因与HLA联合分析或许可加深药物性肝损伤机制的理解,同时推动其转化应用于临床来改善人类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性肝损伤 人类白细胞抗原 免疫遗传 药物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栖居:从物性到灵性的未来家居生活设计范式研究》序言
8
作者 王昀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I0008-I0008,共1页
智能技术的广泛渗透正在重构家居空间的物质形态与社会意义。传统设计范式对“物”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功能与形式的层面,难以回应人们“诗意地栖居”的精神需求,这映射出智能时代设计的核心命题:如何通过技术赋能,突破工业文明时期的效率... 智能技术的广泛渗透正在重构家居空间的物质形态与社会意义。传统设计范式对“物”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功能与形式的层面,难以回应人们“诗意地栖居”的精神需求,这映射出智能时代设计的核心命题:如何通过技术赋能,突破工业文明时期的效率逻辑,重构人与空间的灵性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居空间 物性 智能技术 灵性 设计范式 诗意栖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物性的两种研究路径论析
9
作者 王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3,共10页
在海德格尔“物的追问”的启迪下,21世纪西方当代理论家对艺术之物性的探讨可归纳为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艺术作为物”和物导向本体论的“物作为艺术”这两种研究路径。前者以布鲁诺·拉图尔为代表,主张艺术作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行动... 在海德格尔“物的追问”的启迪下,21世纪西方当代理论家对艺术之物性的探讨可归纳为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艺术作为物”和物导向本体论的“物作为艺术”这两种研究路径。前者以布鲁诺·拉图尔为代表,主张艺术作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行动者践行“物的政治”。后者以格拉汉姆·哈曼的“物导向本体论”为基础,强调艺术物的自主性和混杂性,拒绝如拉图尔那样将艺术物“向上还原”为关系。两种路径虽然均致力于突破人类中心主义,但在理解“物性”时存在根本分歧。拉图尔将艺术视为无尽的“网络”,而在哈曼那里,艺术则是有限的“空间”。在这两种物性研究的对话中,有必要引入“纠缠”的思想,思考人与物关系中的依赖与限制的辩证性,走出“无限关系”与“有限空间”的争论,使对话双方形成互补,从而理解艺术实践生成的人与物的纠缠链,推动艺术物性理论走向更具包容性和解释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性 艺术 行动者网络理论 物导向本体论 纠缠 布鲁诺·拉图尔 格拉汉姆·哈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层状湖盆细粒沉积岩储集物性及油气富集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科睿 孙雨 +4 位作者 闫百泉 杨佳奇 马志强 于利民 王鑫锐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8,共19页
【目的】强非均质性是陆相页岩层系的主要特征,其特性成因于湖盆细粒沉积岩(后文简称为“细粒岩”)的沉积环境距物源区较近且水深较浅,受水动力、气候、构造、生物扰动等因素的控制更加明显,尤其是纹层状湖盆细粒沉积岩(后文简称为“纹... 【目的】强非均质性是陆相页岩层系的主要特征,其特性成因于湖盆细粒沉积岩(后文简称为“细粒岩”)的沉积环境距物源区较近且水深较浅,受水动力、气候、构造、生物扰动等因素的控制更加明显,尤其是纹层状湖盆细粒沉积岩(后文简称为“纹层状细粒岩”)在毫米尺度下,垂向上的成分、形态、结构等特征均可表现出较大的差异。通过文献统计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发现纹层状细粒岩的储集物性及油气富集的能力明显优于不发育/弱发育的纹层状细粒岩,并且与发育程度具有极好的正相关性,但相关差异性的总结仍不清晰且有待揭示。【方法】聚焦近十年内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纹层状细粒岩的孔隙、裂缝类型与成因,并将纹层序列划分为砂质纹层—泥质纹层序列与泥质纹层—泥质纹层序列,分别阐述不同纹层序列的储集物性及油气富集的特征与机理。【结论与展望】纹层结构具有物质成分在垂向上频繁更替、内部微裂缝异常发育、内部有机质分布较为集中共三个优势特征,使其在细粒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油气富集的能力。总结了影响其储集物性和油气富集的五个主要控制因素:纹层成分、纹层连续性、纹层序列组合、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今后,应将纹层状细粒岩的无机成因机制与有机演化模式相结合,建立微观纹层类型及组合与宏观油气甜点区、优质储层评价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层 细粒沉积岩 储集物性 油气富集 页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压力下基于径向热物性分布的碳氢燃料流动换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大森 李海旺 +3 位作者 朱剑琴 程泽源 魏颍川 胡希卓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9,共13页
针对超临界加热管内碳氢燃料径向热物性分布及其与管内对流换热之间的耦合机制,建立了二维冷却通道模型,开展了燃料入口温度为300~400 K和热流密度为0.60~0.75 MW/m^(2)工况下碳氢燃料流动换热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加热管内不同换热... 针对超临界加热管内碳氢燃料径向热物性分布及其与管内对流换热之间的耦合机制,建立了二维冷却通道模型,开展了燃料入口温度为300~400 K和热流密度为0.60~0.75 MW/m^(2)工况下碳氢燃料流动换热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加热管内不同换热现象与截面流体热物性径向分布密切相关。流体径向热物性非均匀系数峰值出现在入口换热恶化区;而换热强化现象主要源自于混合物定压比热和导热系数径向分布均匀化,增加燃料吸热的同时又加速了径向的热量传递。当截面流体导热系数径向非均匀系数为0,即导热系数径向变化梯度的方向发生改变时,沿径向的热量传递减小,壁面温度开始升高;同时,当定压比热径向非均匀系数为0时壁面温度增速变缓。燃料入口温度和壁面热流密度分别对低温主流区和高温近壁面区混合物的热物性产生显著影响;增加燃料入口温度和热流密度均能够缩短换热强化作用范围,加大管内轴向流动对换热的影响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碳氢燃料 物性 非均匀系数 流动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川地区盒8段储层溶蚀特征及其对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杏雨 杜贵超 +5 位作者 何雅雯 郭睿良 朱琳 贾文昊 王豪 王凤琴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6,共10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地区盒8段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不明确的问题,利用压汞、孔渗、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扫描电镜等多种测试资料,系统开展了盒8段储层砂岩溶蚀作用发育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盒8段为典型的特低孔、...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地区盒8段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不明确的问题,利用压汞、孔渗、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扫描电镜等多种测试资料,系统开展了盒8段储层砂岩溶蚀作用发育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盒8段为典型的特低孔、致密储层,可划分为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及岩屑砂岩3种类型储层,储层遭受强烈成岩作用改造,溶蚀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改善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3类储层在早成岩B期晚期—中成岩A期均遭受酸性溶蚀作用改造。其中,石英砂岩储层可溶组分较低,溶蚀作用较弱,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岩屑石英砂岩遭受强烈溶蚀,产生大量次生孔隙,为溶蚀作用改造形成的优质储层;岩屑砂岩遭受强压实岩屑变形导致砂岩致密化,为致密储层。依据砂岩类型建立了溶蚀作用发育模式。研究结果对盒8段致密砂岩“甜点”划分和有利区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蚀作用 发育特征 储层物性 盒8段 延川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广安须四段低孔渗砂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厘定
13
作者 彭秋 车国琼 +8 位作者 李顺 高崇龙 杨建东 纪友亮 马梓珂 董志武 刘博文 许楚昊 罗弘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80,共12页
川中广安地区须家河组四段(广安须四段)天然气成藏条件优越,勘探开发前景广阔,但储层整体物性差、含水饱和度高且储量动用难度较大,气藏仍处于勘探开发初期阶段,明确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对于认识其甜点特征、成因及气藏的综合评价具有重要... 川中广安地区须家河组四段(广安须四段)天然气成藏条件优越,勘探开发前景广阔,但储层整体物性差、含水饱和度高且储量动用难度较大,气藏仍处于勘探开发初期阶段,明确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对于认识其甜点特征、成因及气藏的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广安须四段储层各类实验分析资料及试油资料,应用孔-渗统计分析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及试油测试法3大类方法,经验统计法、孔-渗交会法、水膜厚度法、压汞参数法、J函数法、试油法、分布函数曲线法7小类方法分别确定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值,为避免单一方法所产生的较大偏差,采用将各方法所得结果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值。研究结果表明,广安须四段储层主体为中、细粒长石质岩屑砂岩,整体表现为中等-较好的成分成熟度和较高的结构成熟度,储层平均孔隙度为5.98%,平均渗透率为0.86×10^(-3)μm^(2),主体为低孔渗-致密储层,且含水饱和度较高,平均可达65.17%,储层非均质性强。7小类方法确定的孔隙度下限值分别为3.2%、6.5%、6.1%、6.5%、8.1%、3.2%、9.5%,渗透率下限值分别为0.193×10^(-3)、0.189×10^(-3)、0.055×10^(-3)、0.163×10^(-3)、0.089×10^(-3)、0.123×10^(-3)、0.211×10^(-3)μm^(2),通过求取算术平均值最终确定的广安须四段储层孔隙度下限值为6.2%,渗透率下限值为0.146×10^(-3)μ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四段 低孔渗砂岩储层 储层特征 物性下限 川中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离子液体基中低温相变材料热物性及储热应用
14
作者 王少辉 李琦 +4 位作者 周梅梅 杨春云 谢会成 吴玉庭 鹿院卫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1-244,共14页
离子液体(ILs)在热物理性质上具有相变温度可调、不可燃性/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在热能储存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利用由功能性离子液体组成的共晶相变材料(PCM)来管理载... 离子液体(ILs)在热物理性质上具有相变温度可调、不可燃性/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在热能储存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利用由功能性离子液体组成的共晶相变材料(PCM)来管理载人航天器的极端空间环境(太阳辐射和极端冷/热),用于未来的深度探索。虽然在离子液体相变过程中储存潜热的概念已为人们所熟知,但迄今为止,该概念在大规模应用方面尚未得到采用,其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挖掘。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离子液体作为传热流体的表现,对其相变储能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很少。本文的目的是为选择研究良好的离子液体提供必要的信息,并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文章首先讨论了传统相变材料的缺陷,然后从化学结构、相变机理和热物理性质等方面对常用的离子液体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最后,详细介绍了离子液体基相变材料的应用,并提出以离子液体(ILs)的结构设计优化、过冷度调控策略、热焓提升路径和制备成本控制为研究切入点,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咪唑离子液体 物性 相变储能 相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环保工质HP-1物性和高温热泵应用特性研究
15
作者 欧阳洪生 张董鑫 +5 位作者 岑淑婷 燕鸿飞 严丽霞 胡斌 郭智恺 韩晓红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HP-1是新一代环保HFOs制冷剂,由于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和环保性能,且其临界参数和饱和蒸气压均与R245fa性质接近,具有替代高GWP的R245fa用于高温热泵等领域的潜力。通过理论与实验的方法,对HP-1的可燃性、溶油性和材料相容性等关键物... HP-1是新一代环保HFOs制冷剂,由于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和环保性能,且其临界参数和饱和蒸气压均与R245fa性质接近,具有替代高GWP的R245fa用于高温热泵等领域的潜力。通过理论与实验的方法,对HP-1的可燃性、溶油性和材料相容性等关键物性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HP-1可燃极限为9.75%~16.10%,与MK220润滑油高温下互溶性良好,与高温热泵系统材料相容性良好。HP-1应用高温热泵机组,在蒸发温度为50~70℃时,机组冷凝温度均可达125℃,制热量为99.27~153.14 kW,COP为2.25~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泵 制冷剂替代 HFOs制冷剂 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醇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及其预测模型的构建
16
作者 秦娅莉 梁清涛 +10 位作者 陈晓红 张偲 郝晓晖 邱丽华 欧阳兵 黄有为 欧文卉 杨景 李军 陈静 段鸿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62,共8页
目的评估双环醇片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ATB-DILI)的疗效,构建预测疗效的模型。方法收集2022年2—12月全国155家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ATB-DILI患者,给予双环醇治疗,随访观察1、2、3... 目的评估双环醇片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ATB-DILI)的疗效,构建预测疗效的模型。方法收集2022年2—12月全国155家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ATB-DILI患者,给予双环醇治疗,随访观察1、2、3、4周的肝功能指标。主要分析终点为治疗后各周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复常率。采用LASSO回归筛选研究变量,根据筛选的特征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Nomogram模型预测疗效。结果共298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782例,女性1201例,平均(48.8±16.6)岁。肝细胞损伤型占64.06%(1911/2983),胆汁淤积型6.57%(196/2983),混合型29.37%(876/2983)。DILI严重程度1级、2级、3级和4级分别占63.66%(1899/2983)、25.01%(746/2983)、8.88%(265/2983)和2.45%(73/2983)。治疗1、2、3、4周后,ALT复常率为65.04%、83.47%、94.90%和98.22%。不同严重程度DILI在基线期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从治疗1周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倍ULN≤ALT<5倍ULN和ALT≥5倍ULN的患者,治疗1和2周两组ALT复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9,31.4;P<0.001)。采用LASSO回归筛选特征变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剂量双环醇(25 mg/次)、胆汁淤积型肝损伤、基线ALT≥5倍ULN、高血压病史、腹胀和牙龈出血是治疗1周ALT复常的影响因素。据此构建Nomogram疗效预测模型,AUC为0.656,95%CI为0.631~0.682。结论双环醇片对轻、中度ATB-DILI患者有良好的疗效,Nomogram模型对于预测短期ALT复常率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醇 结核病 物性肝损伤 影响因素 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物性差异成因:以库车坳陷博孜地区巴什基奇克组为例
17
作者 姜潇俊 史玲玲 +4 位作者 莫涛 杨海军 杜浩 石万忠 董国宁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4,共14页
库车坳陷博孜地区在8000 m以深仍发育优质储层且高产工业气流,但其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平面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明确此类储层发育的特征,降低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的风险,基于测录井、铸体薄片、高压压汞及PVT相图等实验分... 库车坳陷博孜地区在8000 m以深仍发育优质储层且高产工业气流,但其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平面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明确此类储层发育的特征,降低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的风险,基于测录井、铸体薄片、高压压汞及PVT相图等实验分析结果,探讨了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物性差异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博孜地区巴什基奇克组储层岩石类型为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平面分布差异大;中-细粒砂岩储层原始孔隙度介于32.4%~38.1%,颗粒间压实强度相似,以点-线接触为主;南部储层平均孔隙度为8.6%,平均渗透率为3.4×10^(-3)μm^(2);中部储层平均孔隙度为6.53%,平均渗透率为0.65×10^(-3)μm^(2);北部储层平均孔隙度为4.9%,平均渗透率为0.62×10^(-3)μm^(2);南部储层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北部和中部储层以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隙为主;南部储层较北部和中部储层孔喉结构更好。博孜地区砂岩储层物性受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裂缝)共同控制,其中碳酸盐胶结是后期储层物性改造的主要因素。超压、烃类流体充注及裂缝发育影响了碳酸盐胶结,进而造成储层物性差异。超压较强,油气充注时间较早及裂缝充填较低导致博孜南部储层物性好于北部与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超深层 致密砂岩储层 物性差异成因 博孜地区 库车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油气充注物性下限厘定:以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油藏为例
18
作者 丁超 郭顺 +1 位作者 郭兰 王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4-493,共10页
为了查明致密砂岩储层油气充注物性下限。通过大量岩心化验数据分析,明确长8储层类型、孔喉结构及物性情况。利用含油产状(试油)法、排驱压力法、统计学法、每米采油指数法、最小孔喉半径法等厘定有效储层现今物性下限,结合油气成藏时... 为了查明致密砂岩储层油气充注物性下限。通过大量岩心化验数据分析,明确长8储层类型、孔喉结构及物性情况。利用含油产状(试油)法、排驱压力法、统计学法、每米采油指数法、最小孔喉半径法等厘定有效储层现今物性下限,结合油气成藏时序与孔隙演定量化,反演油气充注期物性临界值。结果表明:富县地区长8储层类型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喉关系复杂,为低—特低孔、特低—超低渗致密储层;优选出现今长8有效储层临界下限值分别为7.0%和0.15 mD;反演Ⅰ期油气充注(距今192.5~152.0 Ma),物性下限值分别为20.8%和7.37 mD,Ⅱ期油气充注(距今152.0~126.0 Ma),物性下限值分别为8.2%和0.22 mD,Ⅲ期油气充注(距今65.0~36.5 Ma),为调整逸散,与现今物性下限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储层含油性评价与有利区预测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长8油藏 物性下限 油气充注 孔隙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应用特点分析
19
作者 金淼鑫 赵晖 +2 位作者 朱平生 苗明三 乔靖怡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
目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鉴于相关的动物实验模型与临床症状贴合度较低,复制更符合临床实际的DILI模型仍需深入研究。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23年7月DILI动物模型相关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为构建与人类发病机制、与人体... 目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鉴于相关的动物实验模型与临床症状贴合度较低,复制更符合临床实际的DILI模型仍需深入研究。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23年7月DILI动物模型相关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为构建与人类发病机制、与人体肝脏代谢功能更接近临床实际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筛选DILI动物模型相关文献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对文献资料中涉及的造模动物、造模方法、成模时间、阳性药物、检测指标等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在DILI动物模型中小鼠占比74.14%,其中C57BL/6小鼠占比27.41%,KM小鼠占比25.07%,ICR小鼠占比10.70%及Balb/c小鼠占比7.57%。对乙酰氨基酚为最常用造模药物占比63.57%。对所纳入文献中的常用造模药对乙酰氨基酚造模剂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小鼠造模剂量最多的是300 mg/kg,占比31.46%;大鼠的造模剂量多为1000 mg/kg。最常用的造模时间是24 h,占比40%;其次是12 h,占比23.24%;再次是6 h,占比16.22%。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是腹腔注射,占比56.87%;其次是灌胃占比41.51%。常用的检测指标的方法有蛋白质印迹法,占比27.45%;其次是实时荧光定量PCR占比26.61%。主要用来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的变化。最常用阳性对照药物为水飞蓟素,占比37.61%;其次为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联苯双酯,占比分别为27.52%和26.61%。通过对所选造模条件进行赋值权重,提出最佳模型为6~8周的雄性C57BL/6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300 mg/kg,24 h后检测小鼠的表观指征群、血清和肝脏等各项指标,均符合临床表现即为造模成功,最佳模型占比56.42%。以6~8周的雄性C57BL/6小鼠为模型开展实验研究,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300 mg/kg建立DILI模型,通常24 h后即可造模成功;选用水飞蓟素、N-乙酰半胱氨酸或联苯双酯作为阳性对照药;用蛋白质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等水平,结合肝脏指数、肝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模型建立、检测与评价的最佳指标。结论:通过文献挖掘和系统化分析,对既往DILI模型建立规律及潜在问题进行归纳,筛选出DILI动物模型复制的最佳条件和评价指标,为建立临床吻合度高且重复性好的DILI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性肝损伤 动物模型 数据挖掘 模型分析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氢增压过程超临界动态转变热物性实验研究
20
作者 张春伟 宋坤 +3 位作者 余海帅 郭嘉翔 陈静 李山峰 《低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通过测试液氢储罐内部的压力和温度场信息,实现超临界转变过程氢物性的间接测量,同时对增压氢气的温度和压力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超临界区域,温度和压力的微弱变化也会导致氢热物性发生较大改变。当温度保持不变而压力增加时,密... 通过测试液氢储罐内部的压力和温度场信息,实现超临界转变过程氢物性的间接测量,同时对增压氢气的温度和压力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超临界区域,温度和压力的微弱变化也会导致氢热物性发生较大改变。当温度保持不变而压力增加时,密度、比热容、导热和黏度等参数都有增加的趋势;但当压力保持不变而温度增加时,液氢储罐底部的过冷区域热物性差异较小,而顶部超临界区域物性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氢 增压 超临界转变 物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