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_(2)对含CO_(2)注入气的物性参数影响实验及相平衡规律研究
1
作者 秦楠 甘笑非 +3 位作者 罗瑜 刘晓旭 温斌 陈星宇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7-604,共8页
工业尾气处理成本高昂,将含CO_(2)的尾气注入枯竭油气藏是实现提高采收率与碳封存的潜在技术。为了给注入过程提供指导,探明N_(2)对含CO_(2)注入气物性参数的影响,基于JEFRI相态分析仪和CPA(立方加缔合)状态方程开展含CO_(2)注入气物性... 工业尾气处理成本高昂,将含CO_(2)的尾气注入枯竭油气藏是实现提高采收率与碳封存的潜在技术。为了给注入过程提供指导,探明N_(2)对含CO_(2)注入气物性参数的影响,基于JEFRI相态分析仪和CPA(立方加缔合)状态方程开展含CO_(2)注入气物性参数实验测量和相平衡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较高时,高含CO_(2)注入气的“乳光现象”较弱,且出现“乳光现象”时的压力较高,当温度接近临界点时,“乳光现象”较强,但是出现“乳光现象”的压力较低,且远离临界压力;当含CO_(2)注入气存在“乳光现象”时,流体存在临界点,而流体存在临界点时,不一定能观察到“乳光现象”,流体不存在临界点时,未观察到“乳光现象”。含CO_(2)注入气在压力低于10 MPa时,流体表现出类似气体密度的性质,随压力增加体积快速减小;当压力高于20 MPa时,流体表现出类似液体密度的性质。压力介于10~20 MPa时属于过渡带,在压力介于2~55 MPa时,5种含CO_(2)注入气的黏度均很小,呈现气态特征。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随着N_(2)摩尔分数从10%增加到90%,含CO_(2)注入气的偏差因子增加,流体的密度降低,注气过程中应尽量减少N_(2)的含量,采用高含CO_(2)的注入气效果更好。以12 MPa为界限,压力不高于12 MPa时,黏度随N_(2)增加而增加,压力高于12 MPa时,黏度则随着N_(2)含量增加而减小,摩尔分数为5%的O2杂质对CO_(2)注入气物理性质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在相同的组成下,随着温度升高,注入气偏差因子和黏度先增加后降低,压力的交点与温度和组成相关。该研究实验与理论模型结合,揭示了N_(2)对含CO_(2)注入气物性参数的影响,为油气藏注烟道气或尾气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CO_(2)注入气 N2杂质气 物性参数实验测量 相态变化规律 CPA状态方程 乳光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