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物价综合指数性质的探析
1
作者 王洁 张恩祥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8年第4期28-32,共5页
通过对拉氏和帕氏物价指数的讨论,明确了物价综合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物价综合指数的数学性质,找到了物价综合指数的变化特点。在保持原有指数特性的前提下,提出了新的综合指数改进方案,并对其进行了检验。检验表明,新的综合指数方案... 通过对拉氏和帕氏物价指数的讨论,明确了物价综合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物价综合指数的数学性质,找到了物价综合指数的变化特点。在保持原有指数特性的前提下,提出了新的综合指数改进方案,并对其进行了检验。检验表明,新的综合指数方案计算简便,能够准确地反映物量和价格的变化,并且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价综合指数 L-指数 π-指数 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价指数的若干理论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韩嘉骏 《统计研究》 1988年第6期38-41,共4页
一、综合指数是不是编制物价总指数的基本形式对综合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存在着两种见解,一种认为综合指数是编制物价总指数的基本形式;一种否定综合物价指数公式,代之以平均数指数公式。持第一种观点的理由主要有:(1)综合物价指数测定... 一、综合指数是不是编制物价总指数的基本形式对综合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存在着两种见解,一种认为综合指数是编制物价总指数的基本形式;一种否定综合物价指数公式,代之以平均数指数公式。持第一种观点的理由主要有:(1)综合物价指数测定的结果,相对值和绝对值统一,有实际经济意义;(2)综合指数是物价总指数的发端公式,平均指数是其派生公式;(3)综合物价指数,以全面统计资料为基础,保证了编制结果的高质量。从实际出发,我们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价指数 综合指数 物价指数 平均数指数 实际经济意义 编制方法 统计资料 加权平均指数 基本形式 绝对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宁县农村消费品物价指数调查
3
《南方金融》 1982年第2期53-54,共2页
我县三个农村家计调查点,流沙南园点是粮产区,洪阳鸣岗点是经济作物区,里湖竹头点是坵陵山区,共有四十三户,人口二百八十一人.一九八一年头十个月,三个点现金总收入六万七千四百六十六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百分之三十二点七二,其中:... 我县三个农村家计调查点,流沙南园点是粮产区,洪阳鸣岗点是经济作物区,里湖竹头点是坵陵山区,共有四十三户,人口二百八十一人.一九八一年头十个月,三个点现金总收入六万七千四百六十六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百分之三十二点七二,其中:议价部分五万四千六百六十一元,占总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一点零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总收入 家计调查 现金 农业生产资料 消费品物价指数 经济作物 综合物价指数 议价 牌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视角下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划分与波动态势分析
4
作者 孙晨童 王晓笛 陈磊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2,共20页
准确把握经济与物价的周期性波动规律是提升宏观调控精准度、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前提。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周期研究,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由经济景气与物价构成的二维景气分析框架,并提出了一种以二维视角划分经济周期阶段的新思路,... 准确把握经济与物价的周期性波动规律是提升宏观调控精准度、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前提。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周期研究,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由经济景气与物价构成的二维景气分析框架,并提出了一种以二维视角划分经济周期阶段的新思路,即根据经济景气与物价的联合波动状态将经济周期划分为“复苏”“繁荣”“滞胀”“衰退”四个不同阶段。在此框架下,通过构建马尔可夫区制转换动态双因子(MS-DBF)模型实现了经济景气指数与物价综合指数的构建、波动状态识别以及联动关系的统一分析。本文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周期状态之间的转换存在着非对称特征;自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共经历了7轮景气循环,并以处于繁荣时期为主。稳健性分析进一步表明,本文构建的模型能够准确地测量两个指数及识别波动性较大或较小的周期阶段,这为在“稳增长”与“稳物价”的双重目标下科学地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景气指数 物价综合指数 二维景气分析 经济周期四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两套经济指数的分析方法——与王健真同志商榷
5
作者 陈婉贞 《统计研究》 1987年第5期61-63,共3页
王健真同志在《经济指数的固定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一文中(载于《统计研究》1986年第3期)对教科书中有关可变组成指数,固定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的一些习惯说法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教科书中的各种定义是有不足之处,... 王健真同志在《经济指数的固定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一文中(载于《统计研究》1986年第3期)对教科书中有关可变组成指数,固定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的一些习惯说法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教科书中的各种定义是有不足之处,但王健真同志的文章有三个疏漏;一是把总量指标指数体系和平均数指标指数体系混淆了;二是把平均数指数体系中的固定组成指数与综合指数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组成指数 可变组成指数 影响指数 指数体系 经济指数 结构变动 综合物价指数 平均数指数 商品销售量 质量指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资料
6
作者 曾祥高 《财会月刊》 1994年第1期35-36,共2页
国际会计准则第15号《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资料》发布于1981年11月,主要说明在通货膨胀时期,财务会计对物价变动影响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来提供与此有关的补充财务资料,评价当前关于物价变动会计的实施状况,以及企业在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资... 国际会计准则第15号《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资料》发布于1981年11月,主要说明在通货膨胀时期,财务会计对物价变动影响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来提供与此有关的补充财务资料,评价当前关于物价变动会计的实施状况,以及企业在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资料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价变动 财务会计 现行成本会计 财务报表 通货膨胀 财务资料 货币性项目 综合物价指数 物价变动会计 购买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理解后处理──对《我对(统计原理)不当之处的处理》的异议
7
作者 马武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统计原理 后处理 教学目的 教材 理解 职业学校学生 印刷错误 综合物价指数 教学过程 报告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均货币支出率是衡量货币流通状况的标志
8
作者 武捷思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5年第11期66-66,共1页
截至目前为止,理论界提出的衡量货币流通状况正常与否的主要方法有比例法、综合物价指数法和数学模型法三大类。这三类方法的共同缺点在于,它们所提供的指标不是包括经济的和非经济的所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明确的... 截至目前为止,理论界提出的衡量货币流通状况正常与否的主要方法有比例法、综合物价指数法和数学模型法三大类。这三类方法的共同缺点在于,它们所提供的指标不是包括经济的和非经济的所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明确的指标。我认为,人均货币支出率(人均货币支出/人均货币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支出 货币流通 数学模型法 主要方法 综合物价指数 人均 非经济 状况 货币收入 经济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货币价值形式到观念价值形式
9
作者 肖帆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6期99-102,共4页
本世纪以来,特别是战后四十多年来,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制度处在迅速发展中。 从金币本位制到金块本位制,再到虚金本位制;从各国货币分别与黄金挂钩,到它们通过美元而与黄金挂钩,再到美元而与黄金脱钩,从金币到纸币,到信用卡,再到电子化... 本世纪以来,特别是战后四十多年来,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制度处在迅速发展中。 从金币本位制到金块本位制,再到虚金本位制;从各国货币分别与黄金挂钩,到它们通过美元而与黄金挂钩,再到美元而与黄金脱钩,从金币到纸币,到信用卡,再到电子化资金支付系统;从固定汇率到浮动汇率,到联合浮动,再到欧洲货币单位这样的一揽子混合货币。所有这些都表明,人类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把商品经济活动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水平的同时,也正推动着商品交换手段的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商品货币的现实运动促进了商品货币的理论探讨。黄金非货币化,货币指数化,以及其他许多问题,正在西方经济学界广泛讨论。但是,从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出发,对这个运动过程作出科学的说明,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研究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价形态 货币价值形式 观念价值 金本位制 纸币 商品货币 综合物价指数 价值实体 抽象劳动 一般等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货币流通理论讨论会情况简介
10
作者 余伦昌 《南方金融》 1983年第11期1-4,共4页
讨论会于十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在番禺召开,是根据广东金融学会一九八三年工作计划安排的。共收到论文和调查报告四十九篇,其中,关于货币政策九篇,对货币流通情况的综合分析十八篇,对货币流通新特点的研究十一篇,关于调节货币流通的措施... 讨论会于十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在番禺召开,是根据广东金融学会一九八三年工作计划安排的。共收到论文和调查报告四十九篇,其中,关于货币政策九篇,对货币流通情况的综合分析十八篇,对货币流通新特点的研究十一篇,关于调节货币流通的措施十一篇。这些文章的特点是,从现实经济生活中提出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力求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明一些问题,并从货币流通的新情况新特点中探索规律。文章数量较多,又具有一定质量,是讨论会取得成效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流通量 综合物价指数 新特点 流通理论 货币政策 讨论会 广东省 新情况 现金流通 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公债发行的几个问题
11
作者 冬眠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6年第5期53-56,共4页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资金融通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追求“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会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完全能够避免的损失。基于这一认识,我国先后开放了多种国家...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资金融通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追求“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会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完全能够避免的损失。基于这一认识,我国先后开放了多种国家信用形式,但主要局限于对国外发行。在国内除了国库券一种并不健全的国家信用萌芽外,仍是一片沉寂。我们认为,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债发行 公债杠杆 财政收入 社会主义 偿还能力 几个问题 公债市场 资金市场 经济体制改革 综合物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