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物返还中的物之所在地法:理论局限与立法突破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明飞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8-155,共8页
物之所在地法规则是当今解决涉外物权冲突的最主要方法,且其在追索流失文物的国际诉讼实践中亦被用来确定准据法。机械地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处理流失文物返还争议,刺激了文物非法贸易与盗掘活动的滋生;恪守该传统涉外物权冲突规则,体现出... 物之所在地法规则是当今解决涉外物权冲突的最主要方法,且其在追索流失文物的国际诉讼实践中亦被用来确定准据法。机械地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处理流失文物返还争议,刺激了文物非法贸易与盗掘活动的滋生;恪守该传统涉外物权冲突规则,体现出现代西方法律制度对文物权属的历史占有,并忽视文物本身特殊价值。将最密切联系原则与意思自治原则引入文物返还争议领域,存在理论与实践难题;适用文物来源国法律解决被盗文物所有权纠纷,符合实质正义。我国国内文物争议冲突规则主要体现在《法律适用法》相关条款中,该法将意思自治泛化于物权领域,不利于我国对流失文物的保护与追索工作。应通过先对条文进行缩限解释和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后于该法中设置专门文物返还争议的冲突规范加以改进与完善。同时,宜放弃《民法总则》中关于绝对属地主义的单边立法规定,以鼓励外国法院在文物争议诉讼中适用中国民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之所在地法 返还 被盗文 冲突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权法律冲突与物之所在地法原则的适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岩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9-103,共5页
各国有关物权的法律制度,在内容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在处理国际物权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法律冲突。物之所在地法原则是解决物权法律冲突的基本原则。但是,物之所在地法只能解决国际物权关系的一般问题,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中国... 各国有关物权的法律制度,在内容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在处理国际物权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法律冲突。物之所在地法原则是解决物权法律冲突的基本原则。但是,物之所在地法只能解决国际物权关系的一般问题,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中国在有关的立法实践中应该更加注意采用物之所在地法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冲突 物之所在地法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意思自治原则在动产物权法律适用中的限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国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2-131,共10页
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7条规定了意思自治原则在动产物权法律适用中的泛化适用,这虽被称为该法中最具前瞻性和创造性的规定,但在学界引起了热议,同时也给实务带来了争议。意思自治原则泛化适用的流弊主要在于:与物权法定主... 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7条规定了意思自治原则在动产物权法律适用中的泛化适用,这虽被称为该法中最具前瞻性和创造性的规定,但在学界引起了热议,同时也给实务带来了争议。意思自治原则泛化适用的流弊主要在于:与物权法定主义相悖,令民法典部分内容逻辑不能自洽;易致动产物权准据法的分割;增加了司法实践的困难。冲突法的意思自治原则根源于民法相关领域的任意性规范。在现有物权种类和内容的范围方面仍存在较多的意思自治空间,如适用债权意思主义物权变动模式的各类情形;可将意思自治原则在动产物权冲突法的合理适用限定于此。我国民法典编纂为现行各民事单行法之间的逻辑矛盾和内容疏漏提供了难得的修正契机;就动产物权冲突法中意思自治原则合理适用而言,物权编可在物权法定原则的缓和以及区分原则的进一步明晰方面进行有效的规范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产权冲突 意思自治 物之所在地法 区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物权法定与意思自治之缓和——评我国涉外物权法律适用中引入意思自治的合理性 被引量:6
4
作者 朱京安 范书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2-68,共7页
我国涉外物权法律适用规则首次引入意思自治原则,取代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物之所在地法作为选择准据法的依据。然而物权法定是国内物权实体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强制性规范,且包含有重要法律秩序利益。多数学者认为此规则体系存在重大缺陷... 我国涉外物权法律适用规则首次引入意思自治原则,取代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物之所在地法作为选择准据法的依据。然而物权法定是国内物权实体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强制性规范,且包含有重要法律秩序利益。多数学者认为此规则体系存在重大缺陷,其忽略了民法上物权法定主义缓和的趋势以及意思自治原则的扩大适用了满足交易便捷和法律适用灵活性的现实需求。在国际私法层面,应当厘清物权法定之缓和空间,给予意思自治原则以合理适用余地,有利于克服单一适用物之所在地法的僵化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思自治 缓和空间 物之所在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外物权法律适用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后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8-120,共3页
物之所在地法是涉外物权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但物权关系的某些方面也呈现出适用意思自治原则的趋势,这不仅在各国的立法实践中有所体现,在理论上也是可行的。中国涉外物权法律适用应体现这一原则。
关键词 物之所在地法 意思自治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我国涉外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晓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33-38,共6页
随着我国与外国和港、澳、台的经济、民事交往日趋紧密,涉外经济、民事案件亦呈上升趋势,尤其有关动产权益纠纷。对于涉外动产物权适用何种法律,我国的民事法规没有规定。为此,本文建议,我国的涉外动产物权“依物之所在地法”,以... 随着我国与外国和港、澳、台的经济、民事交往日趋紧密,涉外经济、民事案件亦呈上升趋势,尤其有关动产权益纠纷。对于涉外动产物权适用何种法律,我国的民事法规没有规定。为此,本文建议,我国的涉外动产物权“依物之所在地法”,以弥补我国立法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产 物之所在地法 律适用原则 动产与不动产 不动产所在地 国际私 “一国两制” 动产继承 冲突规范 属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外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关系的法律适用
7
作者 姜凤武 郝宁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1-144,共4页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作为现代民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以法律形式已经确立。理论界对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法学领域,但始终没有涉足国际私法领域。很显然,各国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的构筑与实践上存在着诸多差...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作为现代民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以法律形式已经确立。理论界对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法学领域,但始终没有涉足国际私法领域。很显然,各国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的构筑与实践上存在着诸多差异,而这种差异恰为国际私法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找到了良好的契合点。通过对物权法律适用传统以及"物之所在地法"原则具体适用的深入分析,从管辖权的确定与法律的适用两方面出发,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中探寻法律适用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以展现一个多样化的法律适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区分所有权 律适用 管辖权 物之所在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跨境股份交易中物权关系的法律适用——以英美法系的制度变迁为参考
8
作者 颜林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8-102,共5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法系国家开始将"公司属人法"和"登记地法"相结合,作为跨境股份交易中物权争议法律适用的新原则。我国在该领域的现有立法模式是以"权利实现地法"为主,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为补充。这... 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法系国家开始将"公司属人法"和"登记地法"相结合,作为跨境股份交易中物权争议法律适用的新原则。我国在该领域的现有立法模式是以"权利实现地法"为主,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为补充。这一立法规则在指向上较为含混,且这种"统一化"的立法观念也并不符合证券发行及交易的现实状况,因此我国可以在未来借鉴英美法系在该领域的经验及教训,将股东登记簿所在地等多个连结因素应用于股份物权关系的冲突法立法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份权关系 物之所在地法 登记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几类特殊动产的法律适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肖永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5-46,共2页
论几类特殊动产的法律适用肖永平目前,对于涉外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问题,各国越来越倾向于适用物之所在地法.但对下列几类特殊类型的动产,应采取特殊的冲突法原则.一、运输途中的物品运输途中的物品,随时都在发生移动,若在运送过... 论几类特殊动产的法律适用肖永平目前,对于涉外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问题,各国越来越倾向于适用物之所在地法.但对下列几类特殊类型的动产,应采取特殊的冲突法原则.一、运输途中的物品运输途中的物品,随时都在发生移动,若在运送过程中对物品进行了处理,要确定处置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据 国际私 律适用 不动产所在地 物之所在地法 不动产 船舶所有权 目的地 运输中 船旗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涉港经济、民事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
10
作者 卞昌久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4-86,共3页
香港回归以后,现时我国已正式形成并已认可的两个法域,即一是作为中国主体的内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域,一是具有英美法系(即以判例法为特征的普通法系)特色的、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域。加之现实已形成并存在... 香港回归以后,现时我国已正式形成并已认可的两个法域,即一是作为中国主体的内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域,一是具有英美法系(即以判例法为特征的普通法系)特色的、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域。加之现实已形成并存在,仅还未被国家权力机关正式认可的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纠纷 律适用 侵权行为 香港回归 物之所在地法 住所地 民事案件 香港 香港基本 冲突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