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河县天然草原牧草生长盛期植被盖度及产草量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俞联平 俞慧云 +5 位作者 曹国顺 马隆西 李昀 陈兴荣 张贞明 李智燕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37-42,共6页
植被盖度及产草量是草地生产力监测及草原生态评价的重要指标。为及时掌握高寒草原区牧草生长关键期的植被盖度及产草量变化,选择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和指数回归模型,结合地面调查对甘肃省夏河县2018年6-8月草地植被盖度、可食牧草... 植被盖度及产草量是草地生产力监测及草原生态评价的重要指标。为及时掌握高寒草原区牧草生长关键期的植被盖度及产草量变化,选择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和指数回归模型,结合地面调查对甘肃省夏河县2018年6-8月草地植被盖度、可食牧草产量及变化进行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6-8月夏河县植被平均盖度7月(79.48%)较6月高24.30%,较8月高7.62%;6月盖度以Ⅱ级为主(占63.86%),7月和8月Ⅰ级占比最大(分别为83.17%和55.64%)。7月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和温性草原盖度分别较6月高28.27%、21.62%和22.27%,较8月高10.92%、5.06%和8.01%;7月高寒草甸和山地草甸Ⅰ级盖度草地分别占89.54%和86.05%,温性草原以Ⅱ级为主(55.28%)。6、7和8月温性草原植被盖度最低,分别较山地草甸低20.44%、20.01%和22.20%,较高寒草甸低15.87%、19.81%和17.65%。单位面积可食牧草产量均随牧草生育期延续而增大,全县及高寒草甸、山地草甸、温性草原平均干草产量8月分别达1 929.60、1 800.92、2 150.96和1 144.74 kg/hm^2;温性草原类产草量最低,6-8月分别是山地草甸的50.64%、48.32%和63.56%,是高寒草甸的47.61%、46.57%和53.22%。从6月到8月各草地类产草量由<1 500 kg/hm^2产量级向1 500~3 000 kg/hm^2产量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河县 牧草生长盛期 植被盖度 盖度分级 可食牧草产量 产草量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