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放牧对典型草原牧草营养及绵羊增重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塔娜
白宝全
+5 位作者
王建龙
王海
白海花
张千
穆怀彬
张晓庆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90,共9页
选取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典型草原区封育后轻度利用的天然草地,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定4种放牧方式(连续放牧、四区轮牧、五区轮牧和六区轮牧)及2种放牧强度(1.0SU/hm^(2)、0.7SU/hm^(2),以下简称GI 1.0、GI 0.7),以不放牧为对照区,探究...
选取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典型草原区封育后轻度利用的天然草地,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定4种放牧方式(连续放牧、四区轮牧、五区轮牧和六区轮牧)及2种放牧强度(1.0SU/hm^(2)、0.7SU/hm^(2),以下简称GI 1.0、GI 0.7),以不放牧为对照区,探究暖季放牧对植被地上生物量、草群养分供给量、绵羊增重及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1)8~9月,未放牧处理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放牧处理,各放牧处理间未见明显差异。10月,地上生物量受到放牧强度的显著影响,同时表现出受放牧方式影响的趋势,但未见明显的二因素交互效应。具体表现为放牧强度GI 0.7组平均生物量显著高于GI 1.0组,放牧方式中划区轮牧平均生物量有高于连续放牧的趋势。GI 0.7时连续放牧的生物量明显下降,轮牧与未放牧处理差异不显著,可维持较高的生物量;GI 1.0时轮牧与连续放牧的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五区轮牧明显优于连续放牧。(2)草群养分供给量(FNY)的粗蛋白供给量(CPY)、中性洗涤纤维供给量(NDFY)和高消化性养分供给量(HDNY)指标对放牧强度和放牧方式的响应,与地上生物量的响应表现出相似趋势。(3)放牧强度和放牧方式对母羊和羔羊的增重、母羊瘤胃发酵参数影响不显著,但GI 0.7更有利于羔羊的增重,且母羊瘤胃生理状态较好。(4)综合评定,五区适度放牧为此类草原最适宜的放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方式
放牧强度
牧草
养分
供给量
体增重
瘤胃发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破坏性产量测定方法在放牧草地产量动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钢
MARTINA HOFMANN
J.ISSELSTEIN
《中国草地》
CSCD
2004年第5期54-58,共5页
草地牧草的产量是植被高度和(或)密度函数。一种特殊的圆盘测量工具所测定的草地植被压缩高度,可以同时反映植被高度和植被密度,即草地植被压缩高度成为草地植被自然高度和密度的函数,这样草地牧草的现存量就可能成为植被压缩高度的函...
草地牧草的产量是植被高度和(或)密度函数。一种特殊的圆盘测量工具所测定的草地植被压缩高度,可以同时反映植被高度和植被密度,即草地植被压缩高度成为草地植被自然高度和密度的函数,这样草地牧草的现存量就可能成为植被压缩高度的函数。试验采用这种圆盘测定工具在轻度放牧和强度放牧两种放牧强度下对草地牧草的现存量及植被特征进行了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压缩高度与牧草产量具有良好的回归关系,决定系数r2的波动范围为0.82~0.95;每1cm的牧草压缩高度相当于100~250kg/hm2/cm的牧草现存量,强度放牧草地中,该数值一般高于轻度放牧草地;不同测定日期对压缩高度与牧草产量的回归关系影响很大。在大约两星期的测定间隔时,相邻测定日期所得到的回归系数大多具有明显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破坏性产量测定
牧草
压缩高度
牧草供给量
测草盘
原文传递
题名
放牧对典型草原牧草营养及绵羊增重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塔娜
白宝全
王建龙
王海
白海花
张千
穆怀彬
张晓庆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90,共9页
基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332020019)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LHBS03008,2021MS03022,2019MS03003)。
文摘
选取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典型草原区封育后轻度利用的天然草地,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定4种放牧方式(连续放牧、四区轮牧、五区轮牧和六区轮牧)及2种放牧强度(1.0SU/hm^(2)、0.7SU/hm^(2),以下简称GI 1.0、GI 0.7),以不放牧为对照区,探究暖季放牧对植被地上生物量、草群养分供给量、绵羊增重及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1)8~9月,未放牧处理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放牧处理,各放牧处理间未见明显差异。10月,地上生物量受到放牧强度的显著影响,同时表现出受放牧方式影响的趋势,但未见明显的二因素交互效应。具体表现为放牧强度GI 0.7组平均生物量显著高于GI 1.0组,放牧方式中划区轮牧平均生物量有高于连续放牧的趋势。GI 0.7时连续放牧的生物量明显下降,轮牧与未放牧处理差异不显著,可维持较高的生物量;GI 1.0时轮牧与连续放牧的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五区轮牧明显优于连续放牧。(2)草群养分供给量(FNY)的粗蛋白供给量(CPY)、中性洗涤纤维供给量(NDFY)和高消化性养分供给量(HDNY)指标对放牧强度和放牧方式的响应,与地上生物量的响应表现出相似趋势。(3)放牧强度和放牧方式对母羊和羔羊的增重、母羊瘤胃发酵参数影响不显著,但GI 0.7更有利于羔羊的增重,且母羊瘤胃生理状态较好。(4)综合评定,五区适度放牧为此类草原最适宜的放牧方式。
关键词
放牧方式
放牧强度
牧草
养分
供给量
体增重
瘤胃发酵参数
Keywords
Grazing systems
Grazing intensities
Forage nutriton yields
Weight gain
Ruminal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分类号
S812.8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破坏性产量测定方法在放牧草地产量动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钢
MARTINA HOFMANN
J.ISSELSTEIN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Institute of Plant culture and Breeding
出处
《中国草地》
CSCD
2004年第5期54-58,共5页
文摘
草地牧草的产量是植被高度和(或)密度函数。一种特殊的圆盘测量工具所测定的草地植被压缩高度,可以同时反映植被高度和植被密度,即草地植被压缩高度成为草地植被自然高度和密度的函数,这样草地牧草的现存量就可能成为植被压缩高度的函数。试验采用这种圆盘测定工具在轻度放牧和强度放牧两种放牧强度下对草地牧草的现存量及植被特征进行了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压缩高度与牧草产量具有良好的回归关系,决定系数r2的波动范围为0.82~0.95;每1cm的牧草压缩高度相当于100~250kg/hm2/cm的牧草现存量,强度放牧草地中,该数值一般高于轻度放牧草地;不同测定日期对压缩高度与牧草产量的回归关系影响很大。在大约两星期的测定间隔时,相邻测定日期所得到的回归系数大多具有明显差异(P<0.05)。
关键词
非破坏性产量测定
牧草
压缩高度
牧草供给量
测草盘
Keywords
Non-destroyed biomass estimating
Compressed sward height
Herbage supplying
Plate meter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放牧对典型草原牧草营养及绵羊增重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塔娜
白宝全
王建龙
王海
白海花
张千
穆怀彬
张晓庆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破坏性产量测定方法在放牧草地产量动态研究中的应用
赵钢
MARTINA HOFMANN
J.ISSELSTEIN
《中国草地》
CSCD
2004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