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起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良佳 周鹏 +4 位作者 王高富 董贤文 马群忠 王琳 黎年富 《畜禽业》 2021年第11期120-121,共2页
牦牛巴氏杆菌病也称牦牛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牦牛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败血症及组织器官的出血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的大面积充血、出血。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气候... 牦牛巴氏杆菌病也称牦牛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牦牛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败血症及组织器官的出血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的大面积充血、出血。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气候剧变、冷热交替的冬末及春初时节发病较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牦牛巴氏杆菌 诊断 治疗及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巴氏杆菌病的综合诊治 被引量:2
2
作者 班旦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第1期162-162,共1页
牦牛巴氏杆菌是由牛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发生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本文主要针对病原、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关键词 牦牛巴氏杆菌 临床症状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措美县牦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病原因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4
3
作者 拉姆次仁 谭小维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第11期105-106,共2页
牦牛养殖作为措美县传统经济形式的一种,为当地农牧民群众提供优质的肉、奶、奶渣、酥油等农产品,保障了人们对生活物资的基本需求。牦牛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快、死亡快。此病一旦暴发,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威胁人们... 牦牛养殖作为措美县传统经济形式的一种,为当地农牧民群众提供优质的肉、奶、奶渣、酥油等农产品,保障了人们对生活物资的基本需求。牦牛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快、死亡快。此病一旦暴发,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威胁人们的财产、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针对措美县牦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以期减少疾病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为今后做好措美县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预防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措美县 牦牛巴氏杆菌 发病原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巴氏杆菌病流行的特点和防控措施 被引量:5
4
作者 卓央 《畜禽业》 2021年第9期117-117,119,共2页
近年来,西藏地区的牦牛巴氏杆菌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给饲养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分析了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地理情况和牦牛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阐述了牦牛巴氏杆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一步探讨了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 牦牛巴氏杆菌 流行特点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牧区牦牛巴氏杆菌病的疾病特征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拉巴次仁 《中兽医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49-51,共3页
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其病原菌为巴氏杆菌,多发生于春秋两季,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病死率,是造成牦牛养殖减产的主要疾病。随着高原牧区牦牛养殖规模的扩大,巴氏杆菌病的发生率也呈现出增长趋势。对于养殖人员来说,一方面... 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其病原菌为巴氏杆菌,多发生于春秋两季,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病死率,是造成牦牛养殖减产的主要疾病。随着高原牧区牦牛养殖规模的扩大,巴氏杆菌病的发生率也呈现出增长趋势。对于养殖人员来说,一方面要了解牦牛巴氏杆菌病的症状表现,以便于在发病初期能够准确识别,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巴氏杆菌病在牛群中的扩散;另一方面又要加强日常管理,通过定期消毒、及时清理粪污、做好免疫接种等工作,预防巴氏杆菌病的发生。在防治结合的基础上,让高原牧区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牧区 牦牛巴氏杆菌 疫苗接种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突变引发牦牛巴氏杆菌病报告
6
作者 马国玉 李彩彩 洪贵生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牦牛巴氏杆菌 气候突变 诊断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西藏牦牛巴氏杆菌全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7
作者 贡嘎 罗润波 +2 位作者 陈建春 王一飞 索朗斯珠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14,I0002,共4页
为进一步对西藏牦牛巴氏杆菌病基因组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从西藏林芝某地病死牦牛肺脏中分离鉴定出1株荚膜A型牦牛巴氏杆菌,并通过SMRT法对该菌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对测序数据组装后基因组组分及比较基因组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获... 为进一步对西藏牦牛巴氏杆菌病基因组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从西藏林芝某地病死牦牛肺脏中分离鉴定出1株荚膜A型牦牛巴氏杆菌,并通过SMRT法对该菌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对测序数据组装后基因组组分及比较基因组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获得大小为2.3Mb基因组,GC含量40.30%。同时预测2096个编码基因数量,编码基因序列总长度2047410bp。预测出总长度为4739bp的重复序列,重复序列含量0.21%。预测非编码rRNA数量为19、tRNA数量为59。假基因数量为3,假基因总长度为736bp。此外,对测序的1株菌株和2株参考菌株(Mannheimia haeemolytica、Pasteurella multocica)进行基因组共线性分析,显示测序菌株与参考菌株之间共线性良好。对测序的1株菌株和2株参考菌株进行家族分类,共得到2105个基因族,其中,3株菌共有的基因族类(核心基因族)有1483个,占总基因组的70.45%。进化分析研究显示,测序菌株与参考菌株Mannheimia haeemolytica较远。表明本研究对西藏牦牛巴氏杆菌分离菌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同时进行基因组组分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为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巴氏杆菌 全基因组测序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H的扩增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文娟 田亮 +2 位作者 薄新文 马勋 康立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9-144,共6页
旨在扩增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H的编码基因,并预测OmpH蛋白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从而探讨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H在免疫保护中所起的作用。对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外膜蛋白OmpH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应用生... 旨在扩增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H的编码基因,并预测OmpH蛋白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从而探讨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H在免疫保护中所起的作用。对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外膜蛋白OmpH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和方法,对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蛋白的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预测。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基因全长1 478 bp,ORF包含1 002 bp编码333个氨基酸。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为主,有少量的α-螺旋和延伸带;推测OmpH蛋白有1个细胞黏附位点、2个糖基化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 外膜蛋白H 二级结构 B细胞抗原表位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