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辅助酶法制备富锌低分子牡蛎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佳蔚 曾珊 +6 位作者 杨君扬 陈忠琴 谭明堂 高加龙 郑惠娜 苏伟艺 曹文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4,共7页
以香港牡蛎为原料,通过酶解法制备富锌牡蛎酶解产物并对其相对分子量图谱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经过蛋白酶筛选、超声预处理后应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以及时间曲线优化酶解工艺,提高酶解产物的水解度和生物锌释放量。采用超声功率50... 以香港牡蛎为原料,通过酶解法制备富锌牡蛎酶解产物并对其相对分子量图谱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经过蛋白酶筛选、超声预处理后应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以及时间曲线优化酶解工艺,提高酶解产物的水解度和生物锌释放量。采用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10 min进行预处理,选择动物蛋白酶进行酶解。最佳酶解工艺为加酶量1.6%、酶解时间4 h、酶解温度50℃、料液比1∶4、pH 6.5,得到牡蛎酶解产物水解度为49.581%。酶解产物的锌含量(以干基计)为680.831 mg/kg。牡蛎肽相对分子量小于1000 Da的组分达到81.87%,富含酸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香港牡蛎酶解产物中含有丰富的小分子肽,氨基酸组成较完善,锌含量较高,可为后续富锌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牡蛎 富锌 牡蛎肽 超声辅助酶解 低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肽对帕罗西汀致雄性小鼠性功能障碍的作用效果及潜在机制
2
作者 黄倩倩 吴海英 秦小明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72,共12页
牡蛎肽(Oyster peptide,OP)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然而,其对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作用效果仍知之甚少。以牡蛎肽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作用效果及其潜在机制。每天灌胃帕罗西汀(Paroxetine,PRX)构建雄性小鼠性功能障碍模型,同时... 牡蛎肽(Oyster peptide,OP)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然而,其对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作用效果仍知之甚少。以牡蛎肽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作用效果及其潜在机制。每天灌胃帕罗西汀(Paroxetine,PRX)构建雄性小鼠性功能障碍模型,同时灌胃牡蛎肽(500 mg·kg^(−1)),持续28 d。结果表明:与模型(PRX)组小鼠相比,牡蛎肽可显著提高雄性小鼠的性能力(P<0.05),恢复血清性激素水平(P<0.01),提高阴茎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P<0.01)、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P<0.05),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P<0.05),并降低磷酸二酯酶-5(PDE-5)活性(P<0.01);同时,牡蛎肽可增强睾丸标志性酶活性(P<0.05)和抗氧化能力(P<0.01),改善精子质量。此外,HE染色结果显示:牡蛎肽可恢复小鼠睾丸生精小管内生精细胞的数量与形态,减少生精小管空泡化现象。综上所述,牡蛎肽可有效减缓PRX导致的雄性小鼠性功能障碍,推测其对男性性功能障碍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肽 帕罗西汀 性功能障碍 勃起障碍 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肽和植酸对大鼠矿物质吸收和利用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倪志荣 张新雪 +1 位作者 刘桐 孟甘露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2,共8页
为探讨牡蛎肽和植酸对矿物质体内吸收和利用的影响,将Wistar大鼠分别喂饲正常膳食和1%植酸膳食,同时补充低、中、高剂量(0.5、1.2和2.0 g/kg·bw)的牡蛎肽6周,测定大鼠Fe、Zn、Ca、Mg的表观吸收率以及血清、肝脏和骨骼中Fe、Zn、Ca... 为探讨牡蛎肽和植酸对矿物质体内吸收和利用的影响,将Wistar大鼠分别喂饲正常膳食和1%植酸膳食,同时补充低、中、高剂量(0.5、1.2和2.0 g/kg·bw)的牡蛎肽6周,测定大鼠Fe、Zn、Ca、Mg的表观吸收率以及血清、肝脏和骨骼中Fe、Zn、Ca、Mg的含量。结果显示:(1)植酸膳食能显著降低Fe、Zn、Ca和Mg的表观吸收率,而补充牡蛎肽可显著提升Fe、Zn、Ca和Mg表观吸收率,有效逆转植酸引起的Fe、Zn、Ca和Mg表观吸收率的降低,且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2)植酸膳食能降低机体组织对Fe、Zn、Ca、Mg等矿物元素的生物利用,补充牡蛎肽可促进肝脏对Fe、Zn的生物利用,并促进Ca、Mg从肝脏转移,增加Fe、Ca、Mg在骨骼中的沉积。研究表明,牡蛎肽补充不仅能显著促进正常膳食大鼠对Fe、Zn等矿物元素的吸收和生物利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逆转植酸膳食引起的矿物元素的吸收和生物利用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肽 植酸 矿物质 吸收 生物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肽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晓文 刘文颖 +6 位作者 许丹 朱小语 冯金秋 范爱琴 鲁军 蔡木易 许雅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年第10期66-68,共3页
目的:研究牡蛎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牡蛎肽按0.5、1、2g/kg BW配置为不同浓度,ICR雌性小鼠按0.2 m L/10 g BW经口灌胃30d后,测定免疫器官重量、迟发型变态反应(足趾增厚法)、抗体生成细胞、血清溶血素含量,并镜观察胸腺组织... 目的:研究牡蛎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牡蛎肽按0.5、1、2g/kg BW配置为不同浓度,ICR雌性小鼠按0.2 m L/10 g BW经口灌胃30d后,测定免疫器官重量、迟发型变态反应(足趾增厚法)、抗体生成细胞、血清溶血素含量,并镜观察胸腺组织形态。结果:牡蛎肽可以增加免疫器官相对重量和血清溶血素含量,并能显著增加抗体生成细胞和迟发型变态反应(P<0.05)。结论:牡蛎肽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小鼠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肽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的研制和灭菌工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园涛 蔡冰娜 孙恢礼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2-185,共4页
根据普通病人肠内营养制剂的设计原理,以牡蛎肽为蛋白质来源,麦芽糊精为碳水化合物来源,添加一定量的玉米油、鱼油、海水螺旋藻、果蔬粉等成分,研制获得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研究了干热灭菌、微波灭菌和辐照灭菌3种灭菌工艺对牡蛎肽肠内... 根据普通病人肠内营养制剂的设计原理,以牡蛎肽为蛋白质来源,麦芽糊精为碳水化合物来源,添加一定量的玉米油、鱼油、海水螺旋藻、果蔬粉等成分,研制获得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研究了干热灭菌、微波灭菌和辐照灭菌3种灭菌工艺对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的影响,确定了其最佳灭菌工艺。结果表明,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为淡绿色均质固体粉末,溶解性较好;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比例为16%、9%、75%,各项营养指标评价与进口制剂相当,其灭菌工艺最优选择为辐照剂量8kGy,其次为微波功率640W、110s的微波灭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肽 肠内营养制剂 研制 灭菌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对小鼠肠道功能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蔡冰娜 吴园涛 孙恢礼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0年第5期64-67,共4页
本文主要探讨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对小鼠肠道功能的作用。将动物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5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每天测定各组体重和进食量,最后测定食物利用系数、小肠推进率、小肠吸收等评... 本文主要探讨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对小鼠肠道功能的作用。将动物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5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每天测定各组体重和进食量,最后测定食物利用系数、小肠推进率、小肠吸收等评价指标。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低、中剂量组食物利用系数和小肠推进率均有明显增加,低剂量组木糖浓度明显增高。可见,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能促进小肠推进和消化吸收,可以作为肠内营养制剂应用于临床营养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 食物利用系数 小肠推进率 小肠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款果香型牡蛎肽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婉 曹文红 +3 位作者 章超桦 秦小明 郑惠娜 林海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32-139,共8页
牡蛎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为了推广牡蛎肽的利用,开发两款新型牡蛎肽饮料。该研究以牡蛎肽为原料,辅以水蜜桃粉、椰浆粉、蔗糖、甜菊糖苷、三氯蔗糖和薄荷香精调节口感,并经脱色、脱腥、均质和杀菌等工艺研制开发两款营养价... 牡蛎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为了推广牡蛎肽的利用,开发两款新型牡蛎肽饮料。该研究以牡蛎肽为原料,辅以水蜜桃粉、椰浆粉、蔗糖、甜菊糖苷、三氯蔗糖和薄荷香精调节口感,并经脱色、脱腥、均质和杀菌等工艺研制开发两款营养价值高、风味宜人的果香型牡蛎肽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对稳定剂种类及添加量进行优化,筛选出牡蛎肽饮料稳定剂最佳配比。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牡蛎肽饮料的最佳配方。清香型牡蛎肽饮料:牡蛎肽3%,蔗糖7%,甜菊糖苷0.8%,三氯蔗糖0.006%,水蜜桃粉2%,罗汉果粉0.05%,薄荷香精0.2%,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Na)0.05%,果胶0.01%;椰香型牡蛎肽饮料:牡蛎肽3%,蔗糖5%,甜菊糖苷0.48%,椰浆粉10%,三氯蔗糖0.006%,CMC-Na 0.05%,果胶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肽 饮料 营养价值 风味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氨基酸对牡蛎肽美拉德反应产物风味特性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吴若彤 王兴伟 +3 位作者 夏书芹 张晓鸣 于静洋 崔和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7,共8页
为改善牡蛎肽美拉德反应产物腥味浓、鲜香味不足的问题,基于牡蛎肽-半胱氨酸-木糖体系,借助感官评定明确了外源氨基酸对其气味与滋味特性的影响,结合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整体气味轮廓以及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剖析了风味差异的原因。... 为改善牡蛎肽美拉德反应产物腥味浓、鲜香味不足的问题,基于牡蛎肽-半胱氨酸-木糖体系,借助感官评定明确了外源氨基酸对其气味与滋味特性的影响,结合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整体气味轮廓以及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剖析了风味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与单一添加甘氨酸或谷氨酸相比,复合添加这两种氨基酸对牡蛎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去腥增香具有更理想的效果。甘氨酸和谷氨酸的协同作用显著降低了庚醛、辛醛等关键腥味化合物对整体气味属性的影响,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增加至21种,从而提高了整体香气的丰富性。与此同时,复合添加外源氨基酸促进了美拉德反应过程中牡蛎肽的降解,提高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的呈味肽的比例,进而改善了体系的滋味品质。该研究可为调控牡蛎调味料风味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肽 美拉德反应产物 甘氨酸 谷氨酸 去腥增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肽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锦弘 郑慧珍 +4 位作者 陈慧 刘书来 顾赛麒 王芮 相兴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9-56,共8页
为研究牡蛎肽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该研究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分别考察了不同浓度牡蛎肽对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中性红法、硝酸还原酶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为研究牡蛎肽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该研究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分别考察了不同浓度牡蛎肽对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中性红法、硝酸还原酶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PCR)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分泌量及其mRNA表达量,然后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测定巨噬细胞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主要蛋白p65和IκBα的磷酸化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质量浓度在1000μg/mL以内时,牡蛎肽对巨噬细胞增殖率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牡蛎肽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性,显著提高RAW264.7细胞NO、TNF-α、IL-1β、IL-6及IL-10的分泌量及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5),其作用效果呈现剂量依赖性。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脂多糖造模组比较,牡蛎肽能显著降低RAW264.7细胞IκBα及p65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牡蛎肽对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和NF-κB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肽 RAW264.7细胞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牡蛎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夏珍 陈冰冰 +8 位作者 黄文 康澳 梁兴唐 尹艳镇 唐德剑 孟莉 刘果 曹庸 苗建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0-128,共9页
为开发兼具抗氧化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的富硒牡蛎肽,该研究以富硒牡蛎蛋白为原料优化制备富硒牡蛎肽,并对其硒含量、氨基酸组成、抗氧化活性和ACE抑制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富硒牡蛎肽的... 为开发兼具抗氧化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的富硒牡蛎肽,该研究以富硒牡蛎蛋白为原料优化制备富硒牡蛎肽,并对其硒含量、氨基酸组成、抗氧化活性和ACE抑制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富硒牡蛎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时间4 h、温度37℃、酶底比0.5%、pH 1.0、底物质量浓度7 g/100mL。该条件下制备的富硒牡蛎肽富含与抗氧化和ACE抑制活性相关的疏水性氨基酸和酸性氨基酸,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EC_(50)值分别为1.365、1.074 mg/mL,并呈现出良好的细胞抗氧化活性(EC50:1.114μg/mL),对HepG2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呈量效关系。此外,富硒牡蛎肽的ACE抑制活性较强,这可能与其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内在关联性。富硒牡蛎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降血压活性,该研究结果为牡蛎源富硒肽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为天然富硒营养健康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牡蛎肽 工艺优化 硒含量 氨基酸组成 抗氧化活性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肽-锌纳米粒的形成及稳定作用力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采燕 黄海 +2 位作者 李娜梅 黄梅萍 莫小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74-78,共5页
探讨牡蛎肽-锌纳米粒的形成条件及稳定作用力。通过透光率检测初步筛选牡蛎肽-锌纳米粒形成的条件,用粒径分析和电镜观察方法确认纳米粒的形成。通过次级键破坏实验分析稳定纳米颗粒空间结构的作用力。结果表明,在牡蛎肽中加入0.5%~0.9... 探讨牡蛎肽-锌纳米粒的形成条件及稳定作用力。通过透光率检测初步筛选牡蛎肽-锌纳米粒形成的条件,用粒径分析和电镜观察方法确认纳米粒的形成。通过次级键破坏实验分析稳定纳米颗粒空间结构的作用力。结果表明,在牡蛎肽中加入0.5%~0.9%的硫酸锌后,将体系p H调至6.0~11.0,即可制得粒径为28~102 nm的牡蛎肽-锌纳米粒。锌是纳米粒的必需组分,疏水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是稳定纳米粒的关键作用力。牡蛎肽-锌纳米粒有望成为新型补锌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肽 纳米粒 形成 稳定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牡蛎肽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亚 刘淇 +3 位作者 张娟娟 于雁飞 赵玲 范然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3期3298-3302,共5页
目的探讨新鲜牡蛎肉不同前处理方式对所得牡蛎肽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种前处理方式,对所得牡蛎肽的基本成分、氨基酸、牛磺酸、锌、硒、多肽的含量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鲜牡蛎肉直接酶解得到的牡蛎肽A牛磺... 目的探讨新鲜牡蛎肉不同前处理方式对所得牡蛎肽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种前处理方式,对所得牡蛎肽的基本成分、氨基酸、牛磺酸、锌、硒、多肽的含量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鲜牡蛎肉直接酶解得到的牡蛎肽A牛磺酸的含量为96.79 g/kg,而蒸煮弃去汤液后酶解所得的牡蛎肽B的含量为49.50 g/kg;牡蛎肽B锌和硒的含量明显低于牡蛎肽A中的含量(P<0.05);牡蛎肽A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是牡蛎肽B的3.13倍,但牡蛎肽B中多肽的含量是牡蛎肽A中的1.55倍;对于分子量180~1000 u组分,牡蛎肽A和牡蛎肽B中的含量分别占39.00%和69.39%。结论新鲜牡蛎肉经过微沸蒸煮弃去汤液后再制备牡蛎肽,将损失大量的游离氨基酸、牛磺酸和锌、硒等可溶性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肽 营养成分 牛磺酸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肽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亚 王通 +3 位作者 王广飞 王运智 于雁飞 高永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1-294,共4页
目的:研究牡蛎肽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建立肾阳虚大鼠模型,连续灌胃35 d,观察不同剂量牡蛎肽(300、150和75 mg/kg)对模型大鼠的影响,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血清游离... 目的:研究牡蛎肽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建立肾阳虚大鼠模型,连续灌胃35 d,观察不同剂量牡蛎肽(300、150和75 mg/kg)对模型大鼠的影响,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血清促甲状腺素(TSH)、下丘脑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mRNA表达及甲状腺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肾阳虚模型组大鼠的T3、T4、TRH mRNA水平明显极显著降低(p<0.01),TSH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肾阳虚模型组动物还表现出甲状腺数量减少、滤泡不清晰及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与模型组相比,牡蛎肽组(300和150 mg/kg)动物各激素水平有显著性变化(p<0.05)并趋于正常水平。300 mg/kg剂量牡蛎肽还可明显改善模型动物甲状腺病理变化。结论:牡蛎肽可改善肾阳虚模型大鼠血清激素水平及下丘脑TRH mRNA表达,调节肾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肽 肾阳虚 大鼠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肽与人参提取物配伍提高雄性小鼠性功能及抗疲劳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骆贤亮 晏永球 冯凤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6-374,共9页
为初步探究牡蛎肽与人参提取物配伍对正常雄性小鼠性功能及运动疲劳的影响,本研究将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牡蛎肽对照组(0.2 mg/g bw)、人参提取物对照组(0.2 mg/g bw)、3种剂量牡蛎肽与人参提取物配伍组(低、中、高剂... 为初步探究牡蛎肽与人参提取物配伍对正常雄性小鼠性功能及运动疲劳的影响,本研究将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牡蛎肽对照组(0.2 mg/g bw)、人参提取物对照组(0.2 mg/g bw)、3种剂量牡蛎肽与人参提取物配伍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1、0.2、0.6 mg/g bw),连续灌胃42 d,并在干预最后一天分别进行游泳和交配实验,测定抗疲劳及性功能相关生化指标。从性功能方面,与空白组相比,各处理组均不同程度增强小鼠交配能力(P<0.05);同等剂量配伍组小鼠交配能力较单组分对照组有所提升,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中剂量配伍组使血清睾酮、促卵泡激素及阴茎海绵体中一氧化氮水平分别提高20.02%、19.92%和17.19%,显著降低海绵体中5型磷酸二酯酶含量(P<0.05),效果优于单组分对照组;免疫组化结果说明配伍组可不同程度上调睾丸组织中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和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HSD17B3)的表达,但与空白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抗疲劳方面,中剂量配伍组显著降低乳酸(P<0.01)、尿素氮(P<0.05)和丙二醛含量(P<0.01),提高糖原含量(P<0.01),比单组分对照组的抗疲劳效果更明显。本研究发现牡蛎肽与人参提取物配伍在提高性功能及抗疲劳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有益于推动该领域功能食品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肽 人参提取物 抗疲劳 性功能 协同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醇牡蛎肽制备及其抗疲劳功效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玉婷 于雁飞 +5 位作者 刘晔 李若姝 冯婷玉 王玉明 薛长湖 张恬恬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73-182,共10页
目的研究富含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醇(3,5-dihydroxy-4-methoxybenzyl alcohol,DHMBA)牡蛎肽制备工艺及其抗疲劳功效。方法通过响应面优化设计,考察牡蛎原料预处理工艺中乳酸菌添加量、酵母菌添加量和蒸煮时间对牡蛎肽中DHMBA含量的... 目的研究富含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醇(3,5-dihydroxy-4-methoxybenzyl alcohol,DHMBA)牡蛎肽制备工艺及其抗疲劳功效。方法通过响应面优化设计,考察牡蛎原料预处理工艺中乳酸菌添加量、酵母菌添加量和蒸煮时间对牡蛎肽中DHMBA含量的影响。同时,通过正常及慢性疲劳模型小鼠的力竭跑步或力竭爬杆实验,探讨富含DHMBA牡蛎肽的抗疲劳作用。结果富含DHMBA牡蛎肽的最佳原料预处理工艺为:乳酸菌添加量为1.50%、酵母菌添加量为1.00%、蒸煮时间为7 h;20 mg/(kg·bw)富含DHMBA的牡蛎肽可显著延长小鼠的力竭跑步或爬杆时长,提高机体运动负荷能力,且使皮质酮所致慢性疲劳模型小鼠跑步时间延长了76.02%;DHMBA与不含DHMBA牡蛎肽复配组抗疲劳功效显著优于不含DHMBA牡蛎肽组,DHMBA能够有效提升牡蛎肽的抗疲劳功效。结论富含DHMBA的牡蛎肽具有抗疲劳作用,且这种抗疲劳的显著功效可能与牡蛎肽中富含的DHMBA有关,富含DHMBA牡蛎肽的原料预处理工艺的优化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牡蛎肽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肽 3 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醇 工艺优化 抗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牡蛎肽构建油包水型乳液体系及其稳定性研究
16
作者 杨文 郑惠娜 +5 位作者 任鼎鼎 李晋祯 曹文红 林海生 秦小明 章超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6-163,共8页
为了拓宽牡蛎肽粉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范围,对牡蛎肽基料的粉体学性质进行测定,进一步以牡蛎肽溶液为水相,大豆油为油相,聚甘油蓖麻醇酸酯为乳化剂,用剪切法制备油包水型乳液。采用电子鼻分析技术,流变仪和低场核磁成像技术对乳液的理化性... 为了拓宽牡蛎肽粉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范围,对牡蛎肽基料的粉体学性质进行测定,进一步以牡蛎肽溶液为水相,大豆油为油相,聚甘油蓖麻醇酸酯为乳化剂,用剪切法制备油包水型乳液。采用电子鼻分析技术,流变仪和低场核磁成像技术对乳液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探究乳液在对抗不同温度、离心力、热处理、反复冻融等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显示,牡蛎肽基料的休止角为(22.29±0.49)°,滑动角为(29.19±0.46)°,堆积密度为(0.4697±0.0076)g/mL,振实密度为(0.5857±0.0069)g/mL,平衡吸湿率为37.89%。牡蛎肽基料具有较好流动性,吸湿能力较强。流变测定结果表明,构建的乳液为假塑性流体,核磁成像的伪彩色图像表明乳液油水相分布均匀。电子鼻测定结果表明,牡蛎肽的腥味物质主要来源于无机硫化物,构建的乳液体系对牡蛎肽溶液的腥味具有明显掩蔽效果。乳液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均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肽 吸湿性 油包水乳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肽和三文鱼皮胶原肽低致敏性和抗过敏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方磊 李国明 +5 位作者 徐珊珊 王憬 马勇 蔡木易 谷瑞增 鲁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1-97,共7页
在对牡蛎肽和三文鱼皮胶原肽的氨基酸组成和分子质量分布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抗过敏活性和致敏作用也进行了研究。分析显示,牡蛎肽和三文鱼皮胶原肽氨基酸组成丰富,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的肽段含量高达88. 5%以上,主要... 在对牡蛎肽和三文鱼皮胶原肽的氨基酸组成和分子质量分布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抗过敏活性和致敏作用也进行了研究。分析显示,牡蛎肽和三文鱼皮胶原肽氨基酸组成丰富,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的肽段含量高达88. 5%以上,主要分布在140~500 u,以二肽和三肽为主,易于人体的吸收;抗过敏活性试验显示:牡蛎肽、三文鱼皮胶原肽与小麦肽、玉米肽相比较,4种低聚肽均能抑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IC50值分别为51. 47、79. 37、89. 57和107. 01 mg/m L,其中牡蛎肽的抗过敏作用最强,胶原肽次之,玉米肽的抗过敏作用最弱;进一步分析牡蛎寡肽和三文鱼皮胶原寡肽的抗过敏活性,结果显示抗过敏活性与寡肽的分子质量呈负相关性,且与疏水性氨基酸有一定的相关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验结果显示:与相应蛋白质相比,牡蛎肽和三文鱼皮胶原肽的致敏作用均显著降低,且疏水性氨基酸较多的寡肽致敏作用要低于亲水性氨基酸较多的寡肽;本研究明确了牡蛎肽和三文鱼皮胶原肽的抗过敏活性和低致敏作用,为其应用于相应食品、药品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肽 三文鱼皮胶原 抗过敏 低致敏 透明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有牡蛎肽保健酒的功能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车帅 刘楚怡 +3 位作者 王长伟 冯晓梅 杜芬 李八方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102,共6页
以牡蛎肽为主要原料,辅以枸杞、黄芪、杜仲和西洋参,研制出一种含有牡蛎肽的保健酒,并对其保健功能进行评价。缓解体力疲劳功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保健酒低剂量组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运... 以牡蛎肽为主要原料,辅以枸杞、黄芪、杜仲和西洋参,研制出一种含有牡蛎肽的保健酒,并对其保健功能进行评价。缓解体力疲劳功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保健酒低剂量组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运动后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增加小鼠肝糖原储备(P<0.05)。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保健酒对小鼠的体质量、脾脏指数及肝脏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低剂量和中剂量组的保健酒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半数溶血值(HC50)(P<0.05),并对小鼠腹腔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有显著提高的作用(P<0.05)。根据评价标准,判定该保健酒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肽 保健酒缓解体力疲劳 增强免疫力 功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肽特性及抗过敏和低致敏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磊 冯晓文 +4 位作者 秦修远 曹珂璐 张江涛 李国明 刘文颖 《饮料工业》 2020年第3期29-34,共6页
在制备牡蛎肽的基础上,探讨其抗过敏性和低致敏性。结果表明,牡蛎肽氨基酸组成丰富,含有较高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牡蛎肽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 u的水解物占比高达90.4267%,易于人体直接吸收。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试验和RBL-2H3... 在制备牡蛎肽的基础上,探讨其抗过敏性和低致敏性。结果表明,牡蛎肽氨基酸组成丰富,含有较高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牡蛎肽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 u的水解物占比高达90.4267%,易于人体直接吸收。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试验和RBL-2H3体外细胞模型显示牡蛎肽能显著抑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对RBL-2H3细胞组胺的释放也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LISA和等温滴定量热试验表明,牡蛎肽与过敏血清IgE的反应性与牡蛎蛋白相比明显降低(P<0.05),牡蛎肽与致敏血清IgE的结合常数也小于牡蛎蛋白,说明牡蛎肽具有良好的抗过敏性和低致敏活性,为其作为新型配料应用于功能性运动饮料、保健食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肽 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 抗过敏和低致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肽酸奶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戴梓茹 吴远清 +2 位作者 张晨晓 梁东萍 覃柳英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30,54,共7页
以牡蛎肽添加量、菌种接种量、白砂糖、发酵时间为单因素指标,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采用响应曲面设计优化牡蛎肽酸奶配方,并对产品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牡蛎肽酸奶最优配方为:菌种3.47%,发酵时间8 h,... 以牡蛎肽添加量、菌种接种量、白砂糖、发酵时间为单因素指标,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采用响应曲面设计优化牡蛎肽酸奶配方,并对产品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牡蛎肽酸奶最优配方为:菌种3.47%,发酵时间8 h,白砂糖7.69%,牡蛎添加量0.37 g/100 mL,在此工艺下感官评分最高为83.90分,该产品呈乳白色,色泽均匀,有光泽,香味协调,有发酵乳固有香味,组织细腻均匀无气泡,有酸牛奶固有滋味,酸甜可口。牡蛎肽酸奶乳酸菌总数为1.7×10^7cfu/mL,pH值为4.02,滴定酸度为113°T,持水力为70%,符合国家标准。牡蛎肽酸奶总还原力为0.257,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25.90%,抗氧化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牡蛎肽酸奶制备工艺条件能较好满足感官和生产所需,为牡蛎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酸奶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