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蛎疱疹病毒流行病学及其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宗福 任绍杰 +3 位作者 牛化欣 于建华 常杰 李树国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4-720,共7页
作为迄今为止仅有的一种软体动物疱疹病毒,牡蜗痕瘡病毒(Ostreid herpesirus-1,OsHV-1)的分类地位及命名是由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于2012年正式确立的,即疱疹病毒目、软体动物疱疹病毒科、痕瘆病毒属(Ostreavirus)[1].由此看来,牡蜗及其... 作为迄今为止仅有的一种软体动物疱疹病毒,牡蜗痕瘡病毒(Ostreid herpesirus-1,OsHV-1)的分类地位及命名是由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于2012年正式确立的,即疱疹病毒目、软体动物疱疹病毒科、痕瘆病毒属(Ostreavirus)[1].由此看来,牡蜗及其他贝类的疱疹病毒皆属牡蛎疱疹病毒种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该病毒引起的牡蛎及其他贝类疾病在以欧洲为主要发病区的世界范围内频繁爆发,感染幼虫及贝苗死亡率常常达90%以上,对产业的危害非常严重。欧盟也多次出资设立研究基金及组织团队进行科学研究和疾病的防控指导,并在2010年立法试图通过限制长牡蜗(Crassostrea gigas)的流通及介人监控程序来控制病毒的传播[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疱疹病毒 流行 宿主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疱疹病毒(OsHV-1)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宗福 任绍杰 李树国 《水产科技情报》 2017年第5期259-264,267,共7页
牡蛎疱疹病毒(ostreid herpesvirus-1,OsHV-1)是引起多种双壳贝类特别是牡蛎大规模死亡的致死性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主要危害牡蛎、扇贝、菲律宾蛤仔及魁蚶等种类,对贝类养殖业造成重大的损害。在我国,也存在2个对贝类危害较大的... 牡蛎疱疹病毒(ostreid herpesvirus-1,OsHV-1)是引起多种双壳贝类特别是牡蛎大规模死亡的致死性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主要危害牡蛎、扇贝、菲律宾蛤仔及魁蚶等种类,对贝类养殖业造成重大的损害。在我国,也存在2个对贝类危害较大的OsHV-1变异株。文章综述了OsHV-1的分类与命名、病毒形态学、理化性质、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及病毒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疱疹病毒(OsHV-1) 牡蛎 基因组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位LAMP技术的牡蛎疱疹病毒(OsHV-1)易感宿主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翔 谷莉 +5 位作者 郑玉东 李晨 白昌明 辛鲁生 王崇明 刘金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4-185,共12页
牡蛎疱疹病毒(Ostreidherpesvirus1,Os HV-1)给世界双壳贝类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0余种双壳贝类陆续被认定为易感宿主,仍有其他几种贝类仅有PCR核酸阳性数据,因确诊证据不足导致其易感性未得到充分评估。原位环介导等温核酸扩... 牡蛎疱疹病毒(Ostreidherpesvirus1,Os HV-1)给世界双壳贝类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0余种双壳贝类陆续被认定为易感宿主,仍有其他几种贝类仅有PCR核酸阳性数据,因确诊证据不足导致其易感性未得到充分评估。原位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LAMP)检测技术相对传统原位杂交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方便快捷、可作为病原微生物感染证据的优点。为了在Os HV-1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实现病毒感染的快速检测和确诊,根据已报道的Os HV-1特异性LAMP检测引物,设计内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Os HV-1的原位LAMP检测方法。基于该方法对2019年以来采集的长牡蛎(Crassostreagigas)、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毛蚶样本的Os HV-1原位LAMP检测结果呈阳性;其他几种贝类部分样本的实时定量PCR (qPCR)检测呈阳性,但原位LAMP检测呈阴性。对毛蚶样本的原位LAMP检测结果分析发现,病毒杂交信号主要分布在外套膜和肝胰腺等器官的结缔组织,推测感染的细胞为成纤维细胞和血淋巴细胞;在闭壳肌和斧足肌肉组织的肌细胞细胞核中也发现较多杂交信号。鳃丝内和周边偶现阳性信号,推测来自渗出的血淋巴细胞。基于原位LAMP技术的Os HV-1检测结果显示,毛蚶是Os HV-1的一种易感宿主,毛蚶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血淋巴细胞对该病毒有强亲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疱疹病毒 原位LAMP 易感性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疱疹病毒囊膜蛋白(ORF111)的基因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淑敏 白昌明 +3 位作者 辛鲁生 李亚楠 李晨 王崇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3-190,共8页
本研究对编码牡蛎疱疹病毒(Ostreid herpesvirus 1,OsHV-1)囊膜蛋白的orf111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和表达。首先,通过特异性PCR扩增得到orf111基因全长序列,并对其编码囊膜蛋白的理化性质、高级结构、跨膜区和抗原决定簇等进... 本研究对编码牡蛎疱疹病毒(Ostreid herpesvirus 1,OsHV-1)囊膜蛋白的orf111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和表达。首先,通过特异性PCR扩增得到orf111基因全长序列,并对其编码囊膜蛋白的理化性质、高级结构、跨膜区和抗原决定簇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orf111编码一种稳定的疏水性蛋白,具有5个跨膜结构域和9个抗原决定簇,同时,氨基酸序列中还包含1个高度保守的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Arg-Gly-Asp,RGD)结构域。随后,构建了pET28a-orf111重组质粒,并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最后,通过使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蛋白表达,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32 kDa。本研究应用原核表达得到了含RGD结构域的OsHV-1囊膜蛋白,为进一步制备ORF111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开展牡蛎疱疹病毒侵染机制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将来OsHV-1的防控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疱疹病毒 囊膜蛋白 原核表达 魁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牡蛎疱疹病毒(OsHV-1)的检测与分析
5
作者 贾圆圆 《渔业研究》 2023年第4期378-384,共7页
随着牡蛎养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牡蛎养殖病害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牡蛎疱疹病毒1型(Ostreid herpesvirus 1,OsHV-1)在牡蛎中的感染事件频繁发生,特别是在幼苗期,给牡蛎养殖者造成了经济损失。本文通过普通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随着牡蛎养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牡蛎养殖病害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牡蛎疱疹病毒1型(Ostreid herpesvirus 1,OsHV-1)在牡蛎中的感染事件频繁发生,特别是在幼苗期,给牡蛎养殖者造成了经济损失。本文通过普通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福建省具有一定代表性的6个育苗场及3个主要牡蛎养殖海区的长牡蛎(又称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福建牡蛎(又称葡萄牙牡蛎,C.angulata)共90个样本开展OsHV-1检测。结果显示,牡蛎中OsHV-1的平均检出率约11.11%,其中幼苗样本30个,阳性检出率为23.33%,高于成贝中5%的阳性检出率。幼苗阳性样本的病毒含量明显高于成贝,其中牡蛎幼苗样本中OsHV-1最高含量达6.1×107 copies/mg。本研究可为牡蛎疱疹病毒的分子学检测及牡蛎疫病防控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牡蛎疱疹病毒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体动物疱疹病毒及其对贝类养殖产业的危害 被引量:10
6
作者 白昌明 辛鲁生 王崇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4-226,共13页
中国是贝类养殖大国,30余年来,贝类养殖产量总体稳中有升,但部分贝类的养殖产业因疫病影响出现严重萎缩、甚至消失。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多种双壳贝类和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因感染疱疹病毒出现大规模死亡,成为... 中国是贝类养殖大国,30余年来,贝类养殖产量总体稳中有升,但部分贝类的养殖产业因疫病影响出现严重萎缩、甚至消失。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多种双壳贝类和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因感染疱疹病毒出现大规模死亡,成为近年来危害中国贝类养殖业的主要病原。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鉴定,引起中国双壳贝类和杂色鲍死亡的疱疹病毒分别为牡蛎疱疹病毒(Ostreid herpesvirus 1,OsHV-1)和鲍疱疹病毒(Haliotid herpesvirus 1,HaHV-1)。贝类疱疹病毒病不仅在中国发生,同时也在全球多个国家、地区传播和暴发,引起全球贝类养殖从业者和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多国学者从病毒特征、流行病学、诊断技术、生态防控和抗病育种等多个角度展开研究,以期减轻此类病毒对贝类产业造成的危害。大量科研力量的投入使OsHV-1和HaHV-1成为分类地位明确,研究最深入、最全面的贝类病毒性病原。本文对近年来OsHV-1和HaHV-1研究领域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总结,重点介绍其在中国和全球范围的发生、传播过程、产业危害和防控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养殖 软体动物疱疹病毒 牡蛎疱疹病毒 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贝类中四种常见微生物疾病研究概述 被引量:2
7
作者 倪妍 王梦轩 +4 位作者 王丽君 贺君 曲江勇 王绪敏 刘秀梅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海水贝类养殖产业在海水养殖总产量中名列前茅。在贝类养殖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贝类常受到严重的病害影响,导致贝类养殖过程中发生大批的死亡,制约着贝类养殖业的发展。在贝类的养殖中,常见的微生物疾病种类包括四类:细菌性、病毒性、... 海水贝类养殖产业在海水养殖总产量中名列前茅。在贝类养殖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贝类常受到严重的病害影响,导致贝类养殖过程中发生大批的死亡,制约着贝类养殖业的发展。在贝类的养殖中,常见的微生物疾病种类包括四类: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原核生物样微生物疾病。本文分别对四类疾病中的典型疾病副溶血弧菌病、牡蛎疱疹病毒病、壳病以及立克次体样微生物导致的疾病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贝类 副溶血弧菌 牡蛎疱疹病毒 壳病 立克次体样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