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遗”视角下设计创作中民间文学元素的挖掘及应用研究——以拉祜族《牡帕密帕》中天神“厄莎”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熊梦嫄
戚松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0年第7期20-24,共5页
天神"厄莎"出自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拉祜族的一部长篇创世神话史诗《牡帕密帕》,其人物形象饱满,极具感染力,对拉祜族精神文化的产生及发展影响深远。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视角下,挖掘天神"厄莎&...
天神"厄莎"出自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拉祜族的一部长篇创世神话史诗《牡帕密帕》,其人物形象饱满,极具感染力,对拉祜族精神文化的产生及发展影响深远。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视角下,挖掘天神"厄莎"的人物形象及精神内涵,并创新性地应用于设计创作之中,探索创新设计的更多表现形式及途径,对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承
设计创作
文学元素
拉祜文化
牡帕密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的文学性与民族性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彭欣悦
邓家鲜(指导)
《今古文创》
2020年第44期9-10,共2页
由拉祜族民间艺人所口述,学者记录整理的拉祜族神话集《牡帕密帕》,既表现出一定的文学特点,又表现出拉祜族的民族文化特征;既是一部富有韵律美且善用修辞的史诗,又体现了拉祜族的信仰、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文化...
由拉祜族民间艺人所口述,学者记录整理的拉祜族神话集《牡帕密帕》,既表现出一定的文学特点,又表现出拉祜族的民族文化特征;既是一部富有韵律美且善用修辞的史诗,又体现了拉祜族的信仰、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文化符号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牡帕密帕
》
拉祜族
文学性
民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析澜沧班利摆舞的艺术特征及传承现状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又兮
《民族音乐》
2021年第1期42-45,共4页
拉祜族中的"拉祜"两字按汉语来说有拉起手走向幸福之路的意思,按拉祜语来说,"拉"为虎,"祜"为火烤之意,所以被称为猎虎民族。同时,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记载,拉祜族是从葫芦里面走出来的民族,也称为&qu...
拉祜族中的"拉祜"两字按汉语来说有拉起手走向幸福之路的意思,按拉祜语来说,"拉"为虎,"祜"为火烤之意,所以被称为猎虎民族。同时,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记载,拉祜族是从葫芦里面走出来的民族,也称为"朋雅佩雅",意思为葫芦的子女。拉祜族是一个古老又富有生命力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文化体系,他们用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来维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体系本民族价值观。我国拉祜族人口约48.6万,主要分布于云南澜沧江流域的普洱、临沧两个地区,及相邻的西双版纳自治州等6个地州26个县以及泰国、缅甸和老挝等其他国家地区,属于云南15个跨境民族之一。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一个拉祜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总共8807平方公里,是云南省县级面积第二大县,有21个民族居住在这里,其中拉祜族人民居住的地方就占了26.5平方公里,澜沧县共有45万人口,其中拉祜族又21万人,是拉祜族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也被誉为"世界之源,拉祜之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民族价值观
跨境民族
传承现状
拉祜语
《
牡帕密帕
》
澜沧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幻想、想象与神话
4
作者
刘之侠
《贵州文史丛刊》
1988年第4期76-79,75,共5页
神话是原始文化的结晶,神话所蕴涵的多学科价值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当翻开各民族的神话记载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我们不能不为其谲丽多采而惊讶.揭开神话的面纱,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个丰富、博大而深邃的世界...
神话是原始文化的结晶,神话所蕴涵的多学科价值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当翻开各民族的神话记载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我们不能不为其谲丽多采而惊讶.揭开神话的面纱,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个丰富、博大而深邃的世界——人类的主观世界。它是原始人类思维的产物,反射着原始先民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认识,记录着他们认识自然、改进自然、征服自然的艰难历程。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看待神话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人类
原始先民
学科价值
认识自然
厄莎
牡帕密帕
原始初民
三五历记
力大无穷
近代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拉祜族的葫芦文化
5
作者
刘远东
《民族艺术研究》
1992年第2期43-45,共3页
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政府办公大楼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两座巨大的白色葫芦雕塑。初游者到此,便会引起神秘的遐想;是不是到了葫芦国?还是进入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图腾柱?其实,都不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和内地一样穿着时髦的杰克衫,讲一口带...
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政府办公大楼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两座巨大的白色葫芦雕塑。初游者到此,便会引起神秘的遐想;是不是到了葫芦国?还是进入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图腾柱?其实,都不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和内地一样穿着时髦的杰克衫,讲一口带有拉祜族腔调的云南话。那葫芦便是拉祜族的标志,或者说,它就是拉祜族的图腾。但最恰当的,应该说它是拉祜族文化的综合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腾柱
美洲印第安人
政府办公大楼
新米节
牡帕密帕
采集经济
生殖崇拜
庆丰收
创世史诗
民族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遗”视角下设计创作中民间文学元素的挖掘及应用研究——以拉祜族《牡帕密帕》中天神“厄莎”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熊梦嫄
戚松
机构
保山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0年第7期20-24,共5页
基金
2019年度保山学院校级科研项目(YKZX201901)
2019年度保山学院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XSKY068)阶段性成果。
文摘
天神"厄莎"出自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拉祜族的一部长篇创世神话史诗《牡帕密帕》,其人物形象饱满,极具感染力,对拉祜族精神文化的产生及发展影响深远。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视角下,挖掘天神"厄莎"的人物形象及精神内涵,并创新性地应用于设计创作之中,探索创新设计的更多表现形式及途径,对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非遗”传承
设计创作
文学元素
拉祜文化
牡帕密帕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的文学性与民族性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彭欣悦
邓家鲜(指导)
机构
大理大学
出处
《今古文创》
2020年第44期9-10,共2页
文摘
由拉祜族民间艺人所口述,学者记录整理的拉祜族神话集《牡帕密帕》,既表现出一定的文学特点,又表现出拉祜族的民族文化特征;既是一部富有韵律美且善用修辞的史诗,又体现了拉祜族的信仰、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文化符号表现出来。
关键词
《
牡帕密帕
》
拉祜族
文学性
民族性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析澜沧班利摆舞的艺术特征及传承现状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又兮
机构
云南省文联文学艺术馆
出处
《民族音乐》
2021年第1期42-45,共4页
文摘
拉祜族中的"拉祜"两字按汉语来说有拉起手走向幸福之路的意思,按拉祜语来说,"拉"为虎,"祜"为火烤之意,所以被称为猎虎民族。同时,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记载,拉祜族是从葫芦里面走出来的民族,也称为"朋雅佩雅",意思为葫芦的子女。拉祜族是一个古老又富有生命力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文化体系,他们用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来维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体系本民族价值观。我国拉祜族人口约48.6万,主要分布于云南澜沧江流域的普洱、临沧两个地区,及相邻的西双版纳自治州等6个地州26个县以及泰国、缅甸和老挝等其他国家地区,属于云南15个跨境民族之一。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一个拉祜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总共8807平方公里,是云南省县级面积第二大县,有21个民族居住在这里,其中拉祜族人民居住的地方就占了26.5平方公里,澜沧县共有45万人口,其中拉祜族又21万人,是拉祜族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也被誉为"世界之源,拉祜之根"。
关键词
拉祜族
民族价值观
跨境民族
传承现状
拉祜语
《
牡帕密帕
》
澜沧县
分类号
J722.21 [艺术—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幻想、想象与神话
4
作者
刘之侠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88年第4期76-79,75,共5页
文摘
神话是原始文化的结晶,神话所蕴涵的多学科价值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当翻开各民族的神话记载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我们不能不为其谲丽多采而惊讶.揭开神话的面纱,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个丰富、博大而深邃的世界——人类的主观世界。它是原始人类思维的产物,反射着原始先民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认识,记录着他们认识自然、改进自然、征服自然的艰难历程。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看待神话的价值,
关键词
原始人类
原始先民
学科价值
认识自然
厄莎
牡帕密帕
原始初民
三五历记
力大无穷
近代小说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拉祜族的葫芦文化
5
作者
刘远东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1992年第2期43-45,共3页
文摘
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政府办公大楼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两座巨大的白色葫芦雕塑。初游者到此,便会引起神秘的遐想;是不是到了葫芦国?还是进入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图腾柱?其实,都不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和内地一样穿着时髦的杰克衫,讲一口带有拉祜族腔调的云南话。那葫芦便是拉祜族的标志,或者说,它就是拉祜族的图腾。但最恰当的,应该说它是拉祜族文化的综合反映。
关键词
图腾柱
美洲印第安人
政府办公大楼
新米节
牡帕密帕
采集经济
生殖崇拜
庆丰收
创世史诗
民族认同
分类号
J021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遗”视角下设计创作中民间文学元素的挖掘及应用研究——以拉祜族《牡帕密帕》中天神“厄莎”为例
熊梦嫄
戚松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的文学性与民族性探析
彭欣悦
邓家鲜(指导)
《今古文创》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简析澜沧班利摆舞的艺术特征及传承现状
张又兮
《民族音乐》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幻想、想象与神话
刘之侠
《贵州文史丛刊》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拉祜族的葫芦文化
刘远东
《民族艺术研究》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