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家纺经编面料中牡丹纹样的构图设计
被引量:
4
1
作者
冯滨
柯薇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21,共4页
传统牡丹花纹寓意吉祥,但其纹样造型较复杂,难以在纱线编织的花纹效果面料中得到呈现,文章采用设计实践、实物分析、文献检索等研究方法,从家纺经编面料中牡丹花纹的构图形式、造型方法以及在面料中应用的组织形式等方面,对牡丹花纹的...
传统牡丹花纹寓意吉祥,但其纹样造型较复杂,难以在纱线编织的花纹效果面料中得到呈现,文章采用设计实践、实物分析、文献检索等研究方法,从家纺经编面料中牡丹花纹的构图形式、造型方法以及在面料中应用的组织形式等方面,对牡丹花纹的视觉传达效果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变化与统一、调和与对比、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是牡丹花纹构图的形式法则;简化归纳、夸张、省略添加等造型方法,以及朵花、团花等形式可用于牡丹花纹的视觉传达设计。该研究可为家纺经编面料中牡丹花纹的构图设计提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面料
家纺
牡丹纹
样
构图设计
图案设计
二方连续
四方连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宋文化影响下的西夏陶瓷牡丹纹样发展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孙圣国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9-84,共6页
研究发现,西夏陶瓷的装饰纹样主要由唐宋装饰元素和自创纹样构成。在中原文化的西渐过程中,对西夏陶瓷装饰产生深刻影响的主要是唐代传统纹样和宋代生色花纹样两个方面。通过对西夏陶瓷纹样的图像分析与比较,试图揭示西夏陶瓷纹饰的文...
研究发现,西夏陶瓷的装饰纹样主要由唐宋装饰元素和自创纹样构成。在中原文化的西渐过程中,对西夏陶瓷装饰产生深刻影响的主要是唐代传统纹样和宋代生色花纹样两个方面。通过对西夏陶瓷纹样的图像分析与比较,试图揭示西夏陶瓷纹饰的文化渊源及在传播中的形态流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文化
西夏陶瓷
牡丹纹
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拉舍尔花边中传统吉祥牡丹纹设计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志明
范金金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0-55,共6页
传统吉祥牡丹纹富含吉祥寓意,但其纹样造型较为繁复,难以应用在以纱线编织形成花纹效应的拉舍尔花边中。采用设计实践、实物分析、文献搜索等研究方法,从牡丹纹的造型方法和牡丹纹在花边中应用的组织形式等方面,对花边中牡丹纹的设计方...
传统吉祥牡丹纹富含吉祥寓意,但其纹样造型较为繁复,难以应用在以纱线编织形成花纹效应的拉舍尔花边中。采用设计实践、实物分析、文献搜索等研究方法,从牡丹纹的造型方法和牡丹纹在花边中应用的组织形式等方面,对花边中牡丹纹的设计方法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认为,想象再造、纹饰处理、共生造型、抽象处理等造型方法,朵花、团花、缠枝花等形式可被用于花边中牡丹纹的设计,并通过压纱、衬纬、包边线、贾卡等组织来体现牡丹纹的层次,为拉舍尔花边中花卉纹样设计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纹
拉舍尔花边
花边设计
造型方法
组织形式
经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拉舍尔花边中牡丹纹的创新设计
4
作者
范金金
吴志明
《针织工业》
2015年第3期20-23,共4页
采用设计实践、实物分析、文献搜索等研究方法,结合美学、设计学等多学科知识对拉舍尔花边中牡丹纹的创新设计进行分析与研究,为拉舍尔花边中牡丹纹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研究指出,动物纹样、人物纹样等具象纹样与几何纹样、佩斯利纹等...
采用设计实践、实物分析、文献搜索等研究方法,结合美学、设计学等多学科知识对拉舍尔花边中牡丹纹的创新设计进行分析与研究,为拉舍尔花边中牡丹纹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研究指出,动物纹样、人物纹样等具象纹样与几何纹样、佩斯利纹等抽象纹样适用于牡丹纹花边的题材创新设计,而花边原料的创新包括花式纱线、变形纱线与新型合成纤维等新颖纱线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舍尔花边
牡丹纹
纹
样题材
新颖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宋耀窑的牡丹纹饰及其成因
5
作者
吴莉
《文博》
1999年第4期79-82,共4页
牡丹作为一种花卉,原史书记载并不多,自唐时才成为观赏植物并举国大兴“牡丹热”.白居易《买花》诗曰:“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
关键词
牡丹纹
耀州窑
北宋
牡丹
花
青釉
观赏植物
社会背景
《国史补》
士大夫
花卉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拉舍尔花边中传统牡丹花纹的构图设计
被引量:
3
6
作者
范金金
吴志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47,共5页
通过对多梳拉舍尔花边的设计实践与实物分析,以及对花边中牡丹纹艺术特色的深入解剖,阐述了拉舍尔花边中牡丹纹的构图设计方法,从花边中牡丹纹构图的形式美规律、牡丹纹的构图方式以及层次表现方面进行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变化与统一、...
通过对多梳拉舍尔花边的设计实践与实物分析,以及对花边中牡丹纹艺术特色的深入解剖,阐述了拉舍尔花边中牡丹纹的构图设计方法,从花边中牡丹纹构图的形式美规律、牡丹纹的构图方式以及层次表现方面进行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变化与统一、调和与对比、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是花边中牡丹纹构图的形式美规律,中心式构图、三角形构图、散点式构图以及弧线式构图被应用于花边中牡丹纹的构图设计中。本文研究为花边中传统牡丹纹的构图设计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纹
花边
构图
形式美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宋代石刻菩萨像宝冠造型分析
被引量:
14
7
作者
齐庆媛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52,共13页
本稿以实地调查与学界披露的相关资料为基础,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四川宋代石刻菩萨像宝冠造型,存在卷草纹与牡丹纹两类宝冠,北宋晚期至南宋晚期获得长足发展。卷草纹宝冠上承唐、五代传统,在吸收宋代世俗卷草纹因素后继续发展。牡丹纹宝冠...
本稿以实地调查与学界披露的相关资料为基础,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四川宋代石刻菩萨像宝冠造型,存在卷草纹与牡丹纹两类宝冠,北宋晚期至南宋晚期获得长足发展。卷草纹宝冠上承唐、五代传统,在吸收宋代世俗卷草纹因素后继续发展。牡丹纹宝冠为菩萨像造型的创举,是宋人酷爱牡丹及牡丹栽培中心南移四川的产物。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这两类宝冠的造型灵活多变,尤其绍兴年间(1131-1162)彰显新时代创造力。南宋中晚期,这两类宝冠的造型繁缛细密达到极致。四川宋代石刻菩萨像宝冠造型演化,深刻地反映了佛教艺术民俗化、地域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宋代菩萨像
卷草
纹
宝冠
牡丹纹
宝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五重塔式舍利容器断代的一点线索
被引量:
1
8
作者
郑岩
《文博》
2008年第1期29-31,共3页
2007年,在有关人士的努力下,一套流散海外的五重塔式舍利容器回归国内,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已有许多学者就这套舍利容器的真伪、年代、历史与艺术价值等提出了重要的看法.……
关键词
舍利塔
佛舍利
牡丹纹
五重塔
铜塔
装饰
塔刹
八角形
银棺
宋墓
墓葬(考古)
珠缨
线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物鉴赏
9
作者
连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元末明初高35.4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11.2厘米。2006年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瓶肩部饰一周莲瓣纹,下饰缠绕牡丹纹。腹部饰四爪云龙纹,下有卷草纹。足部饰仰覆莲纹。此瓶与四爱图梅瓶同出于钟祥市郢靖王墓,从造型、胎质、纹饰、...
元末明初高35.4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11.2厘米。2006年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瓶肩部饰一周莲瓣纹,下饰缠绕牡丹纹。腹部饰四爪云龙纹,下有卷草纹。足部饰仰覆莲纹。此瓶与四爱图梅瓶同出于钟祥市郢靖王墓,从造型、胎质、纹饰、釉色等各方面也都具有元青花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鉴赏
元末明初
钟祥市
牡丹纹
元青花
出土
纹
饰
釉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岳庙考古收获
被引量:
3
10
作者
吕智荣
刘育生
《文博》
2005年第1期16-23,共8页
西岳庙位于陕西华阴县岳庙镇东侧,西距县城1.5公里,南距华山2.5公里.西岳庙是古代封建王朝谒祭西岳华山之所,自汉武帝创建以来,至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西岳庙曾经更址和多次增修,发展到清代时期,庙域面积增达186亩,规模宏大.庙制...
西岳庙位于陕西华阴县岳庙镇东侧,西距县城1.5公里,南距华山2.5公里.西岳庙是古代封建王朝谒祭西岳华山之所,自汉武帝创建以来,至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西岳庙曾经更址和多次增修,发展到清代时期,庙域面积增达186亩,规模宏大.庙制由外城、月城、内城、宫城组成,外城雉堞周匝,月城、内城、宫城,覆帽朱壁,内有殿、寝、阁、楼、亭、廊、道舍等建筑计二百七十余间.其庙貌无不巍峨壮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构件
牡丹纹
生活用具
纹
饰
遗物
条砖
板瓦
内城
龙
纹
莲花
纹
考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耀州窑遗址新发现的五代陶范──兼谈对五代耀州窑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
2
11
作者
王兰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0-55,共6页
耀州窑遗址新发现的五代陶范──兼谈对五代耀州窑的几点认识王兰芳1990年3月22日,铜川市四中师生在该校操场植树时,挖出了一个破碎的陶盆,内装有17个陶范,其中2件残。这批陶范的形制和尺寸都基本相同,呈馒头状,外壁抹...
耀州窑遗址新发现的五代陶范──兼谈对五代耀州窑的几点认识王兰芳1990年3月22日,铜川市四中师生在该校操场植树时,挖出了一个破碎的陶盆,内装有17个陶范,其中2件残。这批陶范的形制和尺寸都基本相同,呈馒头状,外壁抹光,内壁距口沿0.4厘米处阴刻一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州窑
陶范
新发现
牡丹纹
遗址
分为四等分
几点认识
内壁
特征分析
五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县馆藏宋舍利石函
被引量:
3
12
作者
孙仲光
张明杰
《文博》
1998年第5期85-88,共4页
陕西省华县文管会所藏的宋代舍利石函(图一),雕刻纹饰精美,构图别致,集佛故事与各种花卉于一体.石函内再置盛放舍利的舍利塔,舍利塔也是用青石雕刻(图二)
关键词
舍利塔
华县
忍冬
纹
雕刻出
牡丹纹
须弥座
宋代钱币
牡丹
花卉
艺术价值
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川黄堡镇宋代耀窑遗址出土瓷器及母范
13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9-99,共1页
铜川黄堡镇宋代耀窑遗址出土瓷器及母范莲叶口青釉瓷尊折枝牡丹纹瓷母范铜川黄堡镇宋代耀窑遗址出土瓷器及母范...
关键词
出土瓷器
遗址
铜川
牡丹纹
釉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物鉴赏
14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青花牡丹纹塔式盖瓶元代,1975年黄梅西池窑厂出土。高42.2厘米,口径9.3厘米,底径10.3厘米。瓶为塔式盖,盖纽呈七层塔式状。直口。肩部堆贴对称羊首、狮首。盖面绘变形莲纹,肩部绘云纹,腹部绘牡丹纹,下腹绘莲瓣纹。圈足。灰白...
青花牡丹纹塔式盖瓶元代,1975年黄梅西池窑厂出土。高42.2厘米,口径9.3厘米,底径10.3厘米。瓶为塔式盖,盖纽呈七层塔式状。直口。肩部堆贴对称羊首、狮首。盖面绘变形莲纹,肩部绘云纹,腹部绘牡丹纹,下腹绘莲瓣纹。圈足。灰白胎,通体施青白釉,釉面有开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鉴赏
1975年
牡丹纹
肩部
元代
出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磁州窑陶瓷
15
《河北学刊》
1982年第1期161-161,共1页
关键词
磁州窑
陶瓷
牡丹纹
铁锈花
折枝
出铁
卜甲
白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记耀州窑陶瓷展
16
作者
王兰芳
《文博》
1993年第1期95-96,共2页
1991年至1992年,耀州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陕西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三次大型“耀州窑陶瓷展”,展览分别在西安、北京和上海举行,展出了三百余件耀州窑遗址发掘出土的器物,造型精美,内涵丰富,冉现了耀州...
1991年至1992年,耀州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陕西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三次大型“耀州窑陶瓷展”,展览分别在西安、北京和上海举行,展出了三百余件耀州窑遗址发掘出土的器物,造型精美,内涵丰富,冉现了耀州窑上迄唐代,下至元代的长达七百余年的发展史。展览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震动,引起了海内外新闻界的关注。《耀州窑陶瓷展》以耀州窑的产生、发展、鼎盛、衰落为线索,以时代为顺序,反映了近年来耀州窑考古研究的新成果和耀州窑博物馆馆藏的珍贵文物,同时也展现了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耀瓷珍品,可谓珍品荟萃,异彩纷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州窑
耀瓷
遗址发掘
三彩
上海博物馆
陕西省博物馆
博物馆馆藏
青釉
化妆土
牡丹纹
执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耀州窑纵横谈
17
作者
徐芳
张秉元
《文博》
1999年第4期22-24,共3页
从耀州窑装饰艺术,看铜川民间陶瓷的装饰艺术,有其渊源关系.铜川民间陶瓷,实质是从唐代到近代所形成的,以耀州窑为代表的一条连续的。
关键词
耀州窑
民间陶瓷
装饰艺术
装饰手法
审美情趣
牡丹纹
陶瓷装饰
窑场
官道
渊源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代耀窑剔花青瓷和东窑产地
18
作者
陆明华
《文博》
1999年第4期50-52,共3页
五代耀州窑剔花青瓷是耀州窑瓷器中最为精湛的产品.几十年来,随着陕西铜川窑场的不断发现,五代耀州窑青瓷已为世人所熟悉.1998年1月至9月,耀州窑又进行了大规模发掘,清理出唐五代。
关键词
耀州窑青瓷
耀州窑瓷器
花青
黄堡窑
《格古要论》
历史地位
牡丹纹
浅浮雕
官窑
唐五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纺经编面料中牡丹纹样的构图设计
被引量:
4
1
作者
冯滨
柯薇
机构
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21,共4页
基金
2017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7FGL011)
2018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青年课题项目(18WXK019)
文摘
传统牡丹花纹寓意吉祥,但其纹样造型较复杂,难以在纱线编织的花纹效果面料中得到呈现,文章采用设计实践、实物分析、文献检索等研究方法,从家纺经编面料中牡丹花纹的构图形式、造型方法以及在面料中应用的组织形式等方面,对牡丹花纹的视觉传达效果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变化与统一、调和与对比、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是牡丹花纹构图的形式法则;简化归纳、夸张、省略添加等造型方法,以及朵花、团花等形式可用于牡丹花纹的视觉传达设计。该研究可为家纺经编面料中牡丹花纹的构图设计提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经编面料
家纺
牡丹纹
样
构图设计
图案设计
二方连续
四方连续
Keywords
Warp Knitted Fabric
Home Textiles
Peony Pattern
Composition Design
Pattern Design
Bi partiete Continuous Pattern
Quadrilateral Continuous Pattern
分类号
TS184.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宋文化影响下的西夏陶瓷牡丹纹样发展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孙圣国
机构
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9-84,共6页
基金
2017年甘肃高校科研项目"甘肃西夏陶瓷艺术研究"(2017A-044)阶段成果
文摘
研究发现,西夏陶瓷的装饰纹样主要由唐宋装饰元素和自创纹样构成。在中原文化的西渐过程中,对西夏陶瓷装饰产生深刻影响的主要是唐代传统纹样和宋代生色花纹样两个方面。通过对西夏陶瓷纹样的图像分析与比较,试图揭示西夏陶瓷纹饰的文化渊源及在传播中的形态流变问题。
关键词
唐宋文化
西夏陶瓷
牡丹纹
样
Keywords
Tang and Song culture
Xixia ceramics
Peony decoration
分类号
TQ174.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拉舍尔花边中传统吉祥牡丹纹设计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志明
范金金
机构
江南大学经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0-55,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MZ04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60070)
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SBY201220160)
文摘
传统吉祥牡丹纹富含吉祥寓意,但其纹样造型较为繁复,难以应用在以纱线编织形成花纹效应的拉舍尔花边中。采用设计实践、实物分析、文献搜索等研究方法,从牡丹纹的造型方法和牡丹纹在花边中应用的组织形式等方面,对花边中牡丹纹的设计方法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认为,想象再造、纹饰处理、共生造型、抽象处理等造型方法,朵花、团花、缠枝花等形式可被用于花边中牡丹纹的设计,并通过压纱、衬纬、包边线、贾卡等组织来体现牡丹纹的层次,为拉舍尔花边中花卉纹样设计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牡丹纹
拉舍尔花边
花边设计
造型方法
组织形式
经编工艺
Keywords
peony pattern
raschel lace
lace design
modeling methods
knitting form
warp knitting process
分类号
TS184.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拉舍尔花边中牡丹纹的创新设计
4
作者
范金金
吴志明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针织工业》
2015年第3期20-23,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MZ04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60070)
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SBY201220160)
文摘
采用设计实践、实物分析、文献搜索等研究方法,结合美学、设计学等多学科知识对拉舍尔花边中牡丹纹的创新设计进行分析与研究,为拉舍尔花边中牡丹纹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研究指出,动物纹样、人物纹样等具象纹样与几何纹样、佩斯利纹等抽象纹样适用于牡丹纹花边的题材创新设计,而花边原料的创新包括花式纱线、变形纱线与新型合成纤维等新颖纱线的应用。
关键词
拉舍尔花边
牡丹纹
纹
样题材
新颖纱线
Keywords
Raschel Lace
Peony Pattern
Pattern Theme
Novelty Yarn
分类号
TS184.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宋耀窑的牡丹纹饰及其成因
5
作者
吴莉
出处
《文博》
1999年第4期79-82,共4页
文摘
牡丹作为一种花卉,原史书记载并不多,自唐时才成为观赏植物并举国大兴“牡丹热”.白居易《买花》诗曰:“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
关键词
牡丹纹
耀州窑
北宋
牡丹
花
青釉
观赏植物
社会背景
《国史补》
士大夫
花卉植物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拉舍尔花边中传统牡丹花纹的构图设计
被引量:
3
6
作者
范金金
吴志明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47,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MZ04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60070)
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SBY201220160)
文摘
通过对多梳拉舍尔花边的设计实践与实物分析,以及对花边中牡丹纹艺术特色的深入解剖,阐述了拉舍尔花边中牡丹纹的构图设计方法,从花边中牡丹纹构图的形式美规律、牡丹纹的构图方式以及层次表现方面进行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变化与统一、调和与对比、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是花边中牡丹纹构图的形式美规律,中心式构图、三角形构图、散点式构图以及弧线式构图被应用于花边中牡丹纹的构图设计中。本文研究为花边中传统牡丹纹的构图设计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牡丹纹
花边
构图
形式美规律
Keywords
peony pattern
lace
composition
formal beauty rule
分类号
TS184.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宋代石刻菩萨像宝冠造型分析
被引量:
14
7
作者
齐庆媛
机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52,共13页
文摘
本稿以实地调查与学界披露的相关资料为基础,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四川宋代石刻菩萨像宝冠造型,存在卷草纹与牡丹纹两类宝冠,北宋晚期至南宋晚期获得长足发展。卷草纹宝冠上承唐、五代传统,在吸收宋代世俗卷草纹因素后继续发展。牡丹纹宝冠为菩萨像造型的创举,是宋人酷爱牡丹及牡丹栽培中心南移四川的产物。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这两类宝冠的造型灵活多变,尤其绍兴年间(1131-1162)彰显新时代创造力。南宋中晚期,这两类宝冠的造型繁缛细密达到极致。四川宋代石刻菩萨像宝冠造型演化,深刻地反映了佛教艺术民俗化、地域化的过程。
关键词
四川宋代菩萨像
卷草
纹
宝冠
牡丹纹
宝冠
Keywords
Song dynasty bodhisattvas in Sichuan
Coronet with coiled floral designs
Coronet with peony design
分类号
K879.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五重塔式舍利容器断代的一点线索
被引量:
1
8
作者
郑岩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
出处
《文博》
2008年第1期29-31,共3页
文摘
2007年,在有关人士的努力下,一套流散海外的五重塔式舍利容器回归国内,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已有许多学者就这套舍利容器的真伪、年代、历史与艺术价值等提出了重要的看法.……
关键词
舍利塔
佛舍利
牡丹纹
五重塔
铜塔
装饰
塔刹
八角形
银棺
宋墓
墓葬(考古)
珠缨
线索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物鉴赏
9
作者
连红
机构
湖北省博物馆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文摘
元末明初高35.4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11.2厘米。2006年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瓶肩部饰一周莲瓣纹,下饰缠绕牡丹纹。腹部饰四爪云龙纹,下有卷草纹。足部饰仰覆莲纹。此瓶与四爱图梅瓶同出于钟祥市郢靖王墓,从造型、胎质、纹饰、釉色等各方面也都具有元青花特征。
关键词
文物鉴赏
元末明初
钟祥市
牡丹纹
元青花
出土
纹
饰
釉色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岳庙考古收获
被引量:
3
10
作者
吕智荣
刘育生
机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西岳庙文管处
出处
《文博》
2005年第1期16-23,共8页
文摘
西岳庙位于陕西华阴县岳庙镇东侧,西距县城1.5公里,南距华山2.5公里.西岳庙是古代封建王朝谒祭西岳华山之所,自汉武帝创建以来,至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西岳庙曾经更址和多次增修,发展到清代时期,庙域面积增达186亩,规模宏大.庙制由外城、月城、内城、宫城组成,外城雉堞周匝,月城、内城、宫城,覆帽朱壁,内有殿、寝、阁、楼、亭、廊、道舍等建筑计二百七十余间.其庙貌无不巍峨壮丽.
关键词
建筑构件
牡丹纹
生活用具
纹
饰
遗物
条砖
板瓦
内城
龙
纹
莲花
纹
考古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耀州窑遗址新发现的五代陶范──兼谈对五代耀州窑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
2
11
作者
王兰芳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0-55,共6页
文摘
耀州窑遗址新发现的五代陶范──兼谈对五代耀州窑的几点认识王兰芳1990年3月22日,铜川市四中师生在该校操场植树时,挖出了一个破碎的陶盆,内装有17个陶范,其中2件残。这批陶范的形制和尺寸都基本相同,呈馒头状,外壁抹光,内壁距口沿0.4厘米处阴刻一周...
关键词
耀州窑
陶范
新发现
牡丹纹
遗址
分为四等分
几点认识
内壁
特征分析
五代文化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县馆藏宋舍利石函
被引量:
3
12
作者
孙仲光
张明杰
出处
《文博》
1998年第5期85-88,共4页
文摘
陕西省华县文管会所藏的宋代舍利石函(图一),雕刻纹饰精美,构图别致,集佛故事与各种花卉于一体.石函内再置盛放舍利的舍利塔,舍利塔也是用青石雕刻(图二)
关键词
舍利塔
华县
忍冬
纹
雕刻出
牡丹纹
须弥座
宋代钱币
牡丹
花卉
艺术价值
学术价值
分类号
K876.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川黄堡镇宋代耀窑遗址出土瓷器及母范
13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9-99,共1页
文摘
铜川黄堡镇宋代耀窑遗址出土瓷器及母范莲叶口青釉瓷尊折枝牡丹纹瓷母范铜川黄堡镇宋代耀窑遗址出土瓷器及母范...
关键词
出土瓷器
遗址
铜川
牡丹纹
釉瓷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物鉴赏
14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文摘
青花牡丹纹塔式盖瓶元代,1975年黄梅西池窑厂出土。高42.2厘米,口径9.3厘米,底径10.3厘米。瓶为塔式盖,盖纽呈七层塔式状。直口。肩部堆贴对称羊首、狮首。盖面绘变形莲纹,肩部绘云纹,腹部绘牡丹纹,下腹绘莲瓣纹。圈足。灰白胎,通体施青白釉,釉面有开片。
关键词
文物鉴赏
1975年
牡丹纹
肩部
元代
出土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磁州窑陶瓷
15
出处
《河北学刊》
1982年第1期161-161,共1页
关键词
磁州窑
陶瓷
牡丹纹
铁锈花
折枝
出铁
卜甲
白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记耀州窑陶瓷展
16
作者
王兰芳
出处
《文博》
1993年第1期95-96,共2页
文摘
1991年至1992年,耀州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陕西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三次大型“耀州窑陶瓷展”,展览分别在西安、北京和上海举行,展出了三百余件耀州窑遗址发掘出土的器物,造型精美,内涵丰富,冉现了耀州窑上迄唐代,下至元代的长达七百余年的发展史。展览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震动,引起了海内外新闻界的关注。《耀州窑陶瓷展》以耀州窑的产生、发展、鼎盛、衰落为线索,以时代为顺序,反映了近年来耀州窑考古研究的新成果和耀州窑博物馆馆藏的珍贵文物,同时也展现了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耀瓷珍品,可谓珍品荟萃,异彩纷呈。
关键词
耀州窑
耀瓷
遗址发掘
三彩
上海博物馆
陕西省博物馆
博物馆馆藏
青釉
化妆土
牡丹纹
执壶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耀州窑纵横谈
17
作者
徐芳
张秉元
出处
《文博》
1999年第4期22-24,共3页
文摘
从耀州窑装饰艺术,看铜川民间陶瓷的装饰艺术,有其渊源关系.铜川民间陶瓷,实质是从唐代到近代所形成的,以耀州窑为代表的一条连续的。
关键词
耀州窑
民间陶瓷
装饰艺术
装饰手法
审美情趣
牡丹纹
陶瓷装饰
窑场
官道
渊源关系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代耀窑剔花青瓷和东窑产地
18
作者
陆明华
出处
《文博》
1999年第4期50-52,共3页
文摘
五代耀州窑剔花青瓷是耀州窑瓷器中最为精湛的产品.几十年来,随着陕西铜川窑场的不断发现,五代耀州窑青瓷已为世人所熟悉.1998年1月至9月,耀州窑又进行了大规模发掘,清理出唐五代。
关键词
耀州窑青瓷
耀州窑瓷器
花青
黄堡窑
《格古要论》
历史地位
牡丹纹
浅浮雕
官窑
唐五代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家纺经编面料中牡丹纹样的构图设计
冯滨
柯薇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唐宋文化影响下的西夏陶瓷牡丹纹样发展研究
孙圣国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拉舍尔花边中传统吉祥牡丹纹设计
吴志明
范金金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拉舍尔花边中牡丹纹的创新设计
范金金
吴志明
《针织工业》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北宋耀窑的牡丹纹饰及其成因
吴莉
《文博》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拉舍尔花边中传统牡丹花纹的构图设计
范金金
吴志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四川宋代石刻菩萨像宝冠造型分析
齐庆媛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关于五重塔式舍利容器断代的一点线索
郑岩
《文博》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文物鉴赏
连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西岳庙考古收获
吕智荣
刘育生
《文博》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耀州窑遗址新发现的五代陶范──兼谈对五代耀州窑的几点认识
王兰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华县馆藏宋舍利石函
孙仲光
张明杰
《文博》
199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铜川黄堡镇宋代耀窑遗址出土瓷器及母范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文物鉴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磁州窑陶瓷
《河北学刊》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记耀州窑陶瓷展
王兰芳
《文博》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耀州窑纵横谈
徐芳
张秉元
《文博》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五代耀窑剔花青瓷和东窑产地
陆明华
《文博》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