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子参-牡丹皮药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
1
作者 张文婷 徐瑾 王时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282-288,共7页
目的:探究太子参-牡丹皮药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Pubchem网站、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候选靶点。通过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糖尿... 目的:探究太子参-牡丹皮药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Pubchem网站、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候选靶点。通过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糖尿病心肌病的靶点基因,利用Venny图取中药与疾病的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互作网络图,并通过Cytoscape 3.9.0软件对网络图进行优化,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中药共筛选出19个活性成分,277个作用靶点,糖尿病心肌病筛选出疾病靶点2424个,通过韦恩图得出交集靶点109个。通过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分析可得山奈酚、槲皮素、刺槐素、木犀草素对疾病的治疗可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PPI网络图可知核心靶点为TNF、AKT1、SRC、TP53、EGFR等。根据KEGG分析,预测该药对主要通过干预癌症、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作用。结论:太子参-牡丹皮药对可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对糖尿病心肌病起到保护作用,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未来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太子参 牡丹皮 糖尿病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牡丹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功效评价研究
2
作者 林好 陈圻宇 +1 位作者 龙智鹏 肖海鸿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6期34-40,共7页
以当归及牡丹皮两味中药配伍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工艺提取,柱层析精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分析阿魏酸与丹皮酚的含量变化,并结合响应面设计软件获取最优提取条件;应用抗氧化活性检测手段分析当归牡丹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力,通过酪... 以当归及牡丹皮两味中药配伍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工艺提取,柱层析精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分析阿魏酸与丹皮酚的含量变化,并结合响应面设计软件获取最优提取条件;应用抗氧化活性检测手段分析当归牡丹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力,通过酪氨酸酶活抑制实验、抑菌实验以及使用德国CK多功能皮肤测试仪分析当归牡丹皮提取物的体外功效作用。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60℃,使用70%乙醇超声提取60 min可获得较好的物质含量基础;体外实验表明:当归牡丹皮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力、酪氨酸酶活抑制性及抑菌效果,在体实验显示当归牡丹皮提取物在用量比为2∶1时具有最佳的美白效果,这提示当归牡丹皮组合物是一种潜在的抗衰老、抑菌、护肤类天然食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牡丹皮 抗氧化 含量分析 功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皮中有效成分丹皮酚的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15
3
作者 翟海云 徐健君 +3 位作者 陈缵光 卢少兰 蔡沛祥 莫金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6,共4页
采用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对丹皮酚进行了快速分离检测。对电泳介质的种类及浓度、操作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最佳条件为:分离介质1.0mmol/LH3BO3-3.0mmol/L三乙胺-10%CH,OH(pH=8.0),分离电压20.0kV,25.0c... 采用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对丹皮酚进行了快速分离检测。对电泳介质的种类及浓度、操作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最佳条件为:分离介质1.0mmol/LH3BO3-3.0mmol/L三乙胺-10%CH,OH(pH=8.0),分离电压20.0kV,25.0cm位差虹吸进样8.0s。在该条件下。可在4min内实现对丹皮酚的分离检测。线性范围为2.0~105μg/mL,检出限为0.3μg/mL。成功测定了中药牡丹皮中的丹皮酚,回收率达94%~99%。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药物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高频电导检测 非接触式电导检测 丹皮 牡丹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皮等16种中草药提取物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朱立成 王祥胜 +2 位作者 刘文 张明浪 刘信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3-86,共4页
以牡丹皮等16种中草药的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 g/mL时,牡丹皮提取物对所有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除对杨树溃疡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85.3%外,对其他植物病... 以牡丹皮等16种中草药的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 g/mL时,牡丹皮提取物对所有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除对杨树溃疡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85.3%外,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均为100%。高良姜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最低,也达到68%。黄芩提取物对供试的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超过60%。连翘、知母、蔓荆、乳香和地榆等5种中药提取物分别对供试的5种植物病原菌中的2种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 g/mL时,牡丹皮、高良姜等2种中药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相当明显,抑制率均在80%以上;白花蛇舌草、乳香、川楝等3种中药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次之,抑制率均在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活性 中药提取物 植物源杀菌剂 牡丹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及采收期牡丹皮中药效成分HPCE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胡煜雯 巢建国 +2 位作者 谷巍 刘训红 孔昭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确立牡丹皮的最佳采收年限和最佳采收时期,为牡丹皮GAP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CE测定不同采收期牡丹皮中丹皮酚和没食子酸2种药效成分的含量。结果凤丹皮中药效成分的含量不同时期存在差异,不同年限中以5、6年生所含的丹皮酚和没... 目的确立牡丹皮的最佳采收年限和最佳采收时期,为牡丹皮GAP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CE测定不同采收期牡丹皮中丹皮酚和没食子酸2种药效成分的含量。结果凤丹皮中药效成分的含量不同时期存在差异,不同年限中以5、6年生所含的丹皮酚和没食子酸含量相对较高;同一年份中各成分含量均在9、10月份达到相对高值且比较稳定。结论综合考虑各因素,牡丹皮以生长5年,在9、10月份为最佳采收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采收期 药效成分 HP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快速测定牡丹皮中的丹皮酚 被引量:6
6
作者 翟海云 谭学才 +3 位作者 陈缵光 徐健君 蔡沛祥 莫金垣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212,共1页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高频电导检测 非接触式电导检测 丹皮 牡丹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蒸发—高分辨气相色谱分析牡丹皮和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 被引量:11
7
作者 房杏春 殷霞 +1 位作者 相秉仁 安登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70-3,共1页
丹皮酚及其甙类是牡丹皮的主要挥发性有效成分,具有降压、止血等多种药理作用。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水蒸汽蒸馏-紫外分光光度法等,但均需化学前处理,分析周期长,操作繁琐。本文采用直接蒸发-高分辨气相色谱法这一新技术。
关键词 丹皮 牡丹皮 六味地黄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皮历代产地变迁及品质评价 被引量:15
8
作者 邓爱平 方文韬 +5 位作者 谢冬梅 金艳 赵玉洋 彭代银 詹志来 郭兰萍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6期880-885,890,共7页
牡丹皮为常用大宗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以牡丹皮的历史发展为脉络,对历代本草及现代著作中牡丹皮产地变迁、品质评价进行了梳理。从品种、产地、药用部位及加工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当前牡丹皮品质评价研究进行了分析... 牡丹皮为常用大宗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以牡丹皮的历史发展为脉络,对历代本草及现代著作中牡丹皮产地变迁、品质评价进行了梳理。从品种、产地、药用部位及加工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当前牡丹皮品质评价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牡丹皮现代品质评价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产地变迁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花叶茎及全草类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以牡丹皮 杜仲 金银花等7种药材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邓爱平 张悦 +10 位作者 方文韬 卢兴松 刘海涛 周洁 马宏亮 马存德 韩正洲 欧阳臻 郭兰萍 黄璐琦 詹志来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6期723-730,共8页
目的:介绍皮类、叶类、花类、茎木类、全草类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制订的方法及依据。方法:以牡丹皮、杜仲、金银花等7种皮类、叶类、花类、茎木类以及全草类药材为例,对其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进行介绍,总结出该类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主要... 目的:介绍皮类、叶类、花类、茎木类、全草类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制订的方法及依据。方法:以牡丹皮、杜仲、金银花等7种皮类、叶类、花类、茎木类以及全草类药材为例,对其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进行介绍,总结出该类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结果:介绍了牡丹皮、杜仲、金银花、淫羊藿、桂枝、鸡血藤、薄荷7种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并总结了皮类、全草、叶类、花类、茎木类、全草类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依据。结论:皮类药材主要按照长度、直径、皮的厚度、去除非药用部位的程度等划分等级;花叶类药材主要按照花的非药用部位多少、加工过程导致的褐变、花蕾药材的开花率、含杂质率、破碎率、色泽、气味等划分等级;叶类主要根据叶所含的比例及其完整度划分等级;茎类中药主要按照加工方法、是否野生、长度、直径等与大小性状相关指标划分等级;全草类大多为统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类药材 全草类药材 叶类药材 花类药材 茎木类药材 商品规格 牡丹皮 杜仲 金银花 淫羊藿 桂枝 鸡血藤 薄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5年牡丹皮研究文献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范俊安 夏永鹏 +1 位作者 申明亮 邱宗荫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牡丹皮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皮有效成分重组复方对犬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齐 郝伟 +2 位作者 王蕊 李连达 赵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牡丹皮有效成分丹皮酚和芍药苷配伍对实验犬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采用心外膜电图标测心肌缺血范围及程度,定量组织学(N-BT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丹皮酚、芍药苷... 目的观察牡丹皮有效成分丹皮酚和芍药苷配伍对实验犬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采用心外膜电图标测心肌缺血范围及程度,定量组织学(N-BT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丹皮酚、芍药苷各配伍组均能减轻缺血程度和降低缺血范围,并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其作用优于牡丹皮组,且可明显改善犬急性心肌缺血程度(P<0.05或P<0.01),明显减少经N-BT染色所显示的心肌梗死区(P<0.01)。结论牡丹皮有效成分丹皮酚和芍药苷重组复方对心肌缺血具有良好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丹皮 芍药苷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皮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邓爱平 方文韬 +10 位作者 谢冬梅 张悦 方成武 康传志 吕朝耕 岳媛 康利平 南铁贵 赵玉洋 郭兰萍 詹志来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6期739-752,共14页
目的:重新制订牡丹皮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方法:采用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产地及市场药材商品调查,梳理当前市场牡丹皮药材规格等级现状,提炼牡丹皮商品分级的规律及核心要素,针对这些划分要素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 目的:重新制订牡丹皮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方法:采用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产地及市场药材商品调查,梳理当前市场牡丹皮药材规格等级现状,提炼牡丹皮商品分级的规律及核心要素,针对这些划分要素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所收集的多批次样品进行系统的定性与定量比较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对牡丹皮质量影响较小,直径与多糖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分布于皮部的芍药苷等小分子成分含量呈负相关,但幅度有限。结论:通过揭示不同划分要素所致的牡丹皮药材内在质量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制订了牡丹皮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即按产地划分为“凤丹皮”与“其他产区”两个规格,其他产区又根据去皮与否划分为“刮丹皮”和“连丹皮”两个规格,各规格项下又按照直径和长度分为不同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商品规格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 多糖 丹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产牡丹皮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0
13
作者 程迪 于洁 董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8-518,528,共2页
[目的]测定河南产牡丹皮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105℃干燥至恒重)为对照品。[结果]在40~102μg/ml的范围内,样品的浓度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9.3683C-0.0179(r=0.99965),加标回收率为96.67%(... [目的]测定河南产牡丹皮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105℃干燥至恒重)为对照品。[结果]在40~102μg/ml的范围内,样品的浓度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9.3683C-0.0179(r=0.99965),加标回收率为96.67%(n=4,RSD=1.82%),牡丹皮多糖的平均含量为7.56%。[结论]河南产牡丹皮的多糖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多糖 含量测定 苯酚-硫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皮中丹皮酚、总苷、多糖单用及合用后的协同抑菌作用考查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杜凡 李惠芬 +4 位作者 王宇歆 周静 王洪志 骆达 吴咸中 《天津药学》 2008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考查牡丹皮中抑菌药效成分丹皮酚、总苷、多糖单用及合用后的协同抑菌作用。方法:分别提取牡丹皮中的丹皮酚、总苷、多糖,定量后再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为实验菌株,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 目的:考查牡丹皮中抑菌药效成分丹皮酚、总苷、多糖单用及合用后的协同抑菌作用。方法:分别提取牡丹皮中的丹皮酚、总苷、多糖,定量后再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为实验菌株,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并分析比较抑菌活性。结果:牡丹皮总苷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标准株和临床株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对肺炎克雷白菌作用相对较弱;丹皮酚与总苷相比也具有抑菌作用,MIC明显高于总苷;多糖仅对粪肠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有抑菌效果;丹皮酚与总苷合用后有协同抑菌作用,对粪肠球菌尤为显著。结论:牡丹皮总苷及丹皮酚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二者合用效果更强,提示该作用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丹皮 总苷 多糖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牡丹皮及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 被引量:23
15
作者 赵新峰 孙毓庆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5-37,55,共4页
目的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离测定中药材牡丹皮及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定量采用内标法 ,选取芦丁为内标。所用毛细管规格为 5 5cm(有效长度 5 0cm)× 75 μm,检测波长 2 74nm ,电压 1 5kV ,背景电解质分别为 30m... 目的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离测定中药材牡丹皮及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定量采用内标法 ,选取芦丁为内标。所用毛细管规格为 5 5cm(有效长度 5 0cm)× 75 μm,检测波长 2 74nm ,电压 1 5kV ,背景电解质分别为 30mmol/LSDS -30mmol/L硼砂 ,2 0mmol/LSDS -5 0mmol/L硼砂 ( pH 9 4 )。 结果线性分别为 6~ 4 2mg/L,1 8 2~ 91mg/L;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95和 0 9997;RSD为 1 95 %和 3 6 %;加样回收率为 1 0 1 5 %~ 1 0 3 3%和 97 7%~1 0 1 9%。丹皮酚含量分别为 1 5 9%和 0 1 4 8%。结论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用于测定牡丹皮及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手细管色谱法 牡丹皮 六味地黄丸 丹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皮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万京华 李坤珍 陈鹏英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25-26,共2页
目的研究牡丹皮多糖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药物、荷瘤的方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动物模型,利用MTT方法淋巴细胞转化及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实验,检测牡丹皮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牡丹皮多糖可增强吞... 目的研究牡丹皮多糖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药物、荷瘤的方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动物模型,利用MTT方法淋巴细胞转化及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实验,检测牡丹皮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牡丹皮多糖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结论牡丹皮多糖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多糖 环磷酰胺 荷瘤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皮中丹皮总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艳华 吴德玲 +2 位作者 刘劲松 王桐生 方成武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优选牡丹皮中丹皮总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得率和芍药苷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溶媒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结果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加8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选的提取方法适... 目的优选牡丹皮中丹皮总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得率和芍药苷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溶媒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结果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加8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选的提取方法适合牡丹皮中丹皮总苷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芍药苷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皮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汤明杰 叶永山 +5 位作者 张旗 苏浬 赵跃东 曹春琪 雷海民 李强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探讨牡丹皮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治疗组及预防组,每组12只,通过向气管... 目的探讨牡丹皮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治疗组及预防组,每组12只,通过向气管内滴注LPS建立大鼠ALI模型。观察造模12小时后的肺泡灌洗液中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PMN)百分比、蛋白浓度、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和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牡丹皮、地塞米松能够有效地降低PMN百分比和蛋白浓度(P<0.01),下调TNF-α、IL-6的水平﹙P<0.05或P<0.01),显著减轻肺泡结构破坏、肺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病变。结论牡丹皮能够抑制ALI时的炎症反应,减轻肺部炎症损伤,从而对肺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急性肺损伤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热清颗粒中牡丹皮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蜀 邓红 +1 位作者 林华庆 余楚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夜热清颗粒中牡丹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牡丹皮中挥发性成分,剩余药渣用水煎,分别以丹皮酚的提取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牡丹皮的提取工艺;以芍药苷转移率为指标筛选水提工艺。结果:优选的工艺条件为... 目的:探讨夜热清颗粒中牡丹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牡丹皮中挥发性成分,剩余药渣用水煎,分别以丹皮酚的提取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牡丹皮的提取工艺;以芍药苷转移率为指标筛选水提工艺。结果:优选的工艺条件为牡丹皮加12倍量水浸泡3h,水蒸气蒸馏收集9倍量蒸馏液。丹皮酚的平均提取率为87.9%;药渣加入5倍量水煎煮2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热清颗粒 牡丹皮 丹皮 芍药苷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菌方法对牡丹皮粉体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跃辉 王银 +2 位作者 张水寒 杨永华 蔡光先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3期41-42,7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灭菌方法对牡丹皮粉体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丹皮超微粉与细粉中丹皮酚、芍药苷含量,比较流通蒸汽灭菌法、微波灭菌法及60Co辐射灭菌法对其含量及微生物限度的影响。结果 3种方法在选择的条件... 目的探讨不同灭菌方法对牡丹皮粉体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丹皮超微粉与细粉中丹皮酚、芍药苷含量,比较流通蒸汽灭菌法、微波灭菌法及60Co辐射灭菌法对其含量及微生物限度的影响。结果 3种方法在选择的条件参数下,牡丹皮超微粉与细粉均可达到灭菌效果,芍药苷含量基本无变化;流通蒸汽灭菌法使细粉、超微粉中丹皮酚含量分别下降18.54%、21.94%;微波灭菌法分别使丹皮酚的含量下降约5%,60Co辐射灭菌前后丹皮酚含量基本无变化。结论流通蒸汽灭菌法不适合牡丹皮粉体的灭菌,宜采用60Co辐射灭菌的方法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粉体 灭菌方法 丹皮酚含量 芍药苷含量 60Co辐射灭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