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温室牡丹‘洛阳红’挥发性成分及含量的影响
1
作者
牛童非
薛娴
+5 位作者
郭丽丽
郁敏
张晨洁
徐鑫傲
李瑞雅
侯小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60,共8页
【目的】探讨外源茉莉酸甲酯对温室牡丹‘洛阳红’挥发性成分及含量的影响,获得改善温室牡丹花朵香气成分的方法,为提高牡丹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株喷施法,以5种不同浓度(50、100、200、300、400μmol·L^(-1))的茉...
【目的】探讨外源茉莉酸甲酯对温室牡丹‘洛阳红’挥发性成分及含量的影响,获得改善温室牡丹花朵香气成分的方法,为提高牡丹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株喷施法,以5种不同浓度(50、100、200、300、400μmol·L^(-1))的茉莉酸甲酯溶液喷施温室牡丹‘洛阳红’植株,利用动态顶空套袋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其不同开花时期的挥发性成分及含量。【结果】1)不同开花时期的温室牡丹‘洛阳红’共检测出25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未喷施和喷施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植株分别检测到23种和24种化合物。可将这些挥发性化合物分为醇类、酯类、醛类、萜烯类、苯环类和烃类6大类,其中烃类和苯环类化合物的总释放量相对较高;喷施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溶液后,六类化合物含量在不同开花时期呈现不同变化趋势。2)对香气化合物的分析发现,对二甲氧基苯、2,4-二叔丁基苯酚、茉莉酸甲酯这3种化合物在大多数样品中含量较高,可视为温室牡丹‘洛阳红’的主要香气成分。3)喷施茉莉酸甲酯溶液后,对二甲氧基苯含量下降,2,4-二叔丁基苯酚和茉莉酸甲酯含量升高,浓度以100μmol·L^(-1)为最佳。【结论】喷施浓度为100μmol·L^(-1)的茉莉酸甲酯溶液能较好地改变温室牡丹‘洛阳红’香气成分及含量,从而改善‘洛阳红’置于室内时因香气过于浓郁而令人感到不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茉莉酸甲酯
温室
牡丹
‘
洛阳
红
’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根砧嫁接‘洛阳红’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
8
2
作者
常毅洪
赵鹏飞
+3 位作者
王锐
栗燕
贺丹
陈军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96,共8页
【目的】对2种根砧嫁接的‘洛阳红’盆栽植株叶片的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季节性变化进行比较,筛选更适宜盆栽的嫁接‘洛阳红’砧木。【方法】以‘洛阳红’为接穗,芍药根和凤丹根为砧木,测定2种根砧嫁接‘洛阳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
【目的】对2种根砧嫁接的‘洛阳红’盆栽植株叶片的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季节性变化进行比较,筛选更适宜盆栽的嫁接‘洛阳红’砧木。【方法】以‘洛阳红’为接穗,芍药根和凤丹根为砧木,测定2种根砧嫁接‘洛阳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单叶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羧化速率(CE)等光合特性以及初始荧光(F_0)、最大荧光(F_m)、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的有效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分析P_n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盛花期至夏季休眠期,芍药砧‘洛阳红’叶片的P_n始终高于凤丹砧‘洛阳红’。圆桃期至盛花期,芍药砧‘洛阳红’叶片的P_n、CE、WUE、F_m、F_v/F_m、Y(Ⅱ)分别增长了145.86%,245.10%,60.68%,33.27%,8.45%和25.00%,增长幅度较凤丹砧‘洛阳红’大。花后生长期,芍药砧‘洛阳红’叶片qN显著高于凤丹砧‘洛阳红’。相关性分析表明,芍药砧和凤丹砧‘洛阳红’叶片的P_n与CE、T_r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芍药砧‘洛阳红’的P_n与G_s呈显著正相关,凤丹砧‘洛阳红’的P_n与G_s呈极显著正相关;芍药砧‘洛阳红’P_n与F_v/F_m呈极显著正相关,凤丹砧‘洛阳红’P_n与F_v/F_m呈显著正相关,2种根砧‘洛阳红’P_n与Y(Ⅱ)均呈正相关关系,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芍药砧嫁接‘洛阳红’叶片具有更高的光能利用效率,更适宜作为盆栽‘洛阳红’的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砧嫁接
'
洛阳
红
’
牡丹
光合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温对牡丹切花花色和花青素苷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
15
3
作者
杜丹妮
张超
+1 位作者
高树林
董丽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5-302,共8页
以牡丹洛阳红(Paeonia suffruticosa‘Luoyang Hong’)开放级别为蕾开期的切花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22℃、15℃和4℃)处理对切花花色和花青素苷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2℃处理相比,15℃和4℃处理切花花色明度下降、红度和彩度增加,花...
以牡丹洛阳红(Paeonia suffruticosa‘Luoyang Hong’)开放级别为蕾开期的切花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22℃、15℃和4℃)处理对切花花色和花青素苷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2℃处理相比,15℃和4℃处理切花花色明度下降、红度和彩度增加,花瓣花青素苷含量增加。对花青素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的结果表明:15℃和4℃低温促进与花青素苷合成相关的PsCHS1、PsCHI1、PsF3'H1、PsANS1、PsDFR1、PsMYB2、Psb HLH1和Psb HLH3基因的表达。低温对花青素苷上游合成途径中PsCHS1和PsCHI1基因进行调控;下游合成途径中PsDFR1、PsANS1和PsF3'H1基因对低温的响应相对敏感,4℃处理后基因的表达量大幅上调,且显著高于15℃处理组。上述所提到的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均是受低温调控的关键基因,进而影响牡丹洛阳红切花花青素苷合成与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洛阳红
低温
花青素苷
结构基因
调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牡丹膜联蛋白基因PsANN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徐娟娟
刘鑫
+2 位作者
贺丹
逯久幸
栗燕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2期266-272,313,共8页
以盆栽‘凤丹’砧‘洛阳红’牡丹为试验材料,通过T-A克隆技术得到牡丹膜联蛋白基因(Paeonia suffruticosa Annexin1,PsANN1)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该基因在不同部位及不同花期花瓣的表达情况进...
以盆栽‘凤丹’砧‘洛阳红’牡丹为试验材料,通过T-A克隆技术得到牡丹膜联蛋白基因(Paeonia suffruticosa Annexin1,PsANN1)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该基因在不同部位及不同花期花瓣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sANN1基因编码序列(CDS)全长为939 bp,编码312个氨基酸;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5.54 kD,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功能结构域分析表明,该蛋白有4个重复的保守结构域,属Annexin蛋白家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牡丹ANN与月季花(Rosa chinensis)和野草莓(Fragaria vesca subsp.vesca)亲缘关系较近。qRT-PCR结果分析显示,PsANN1基因在‘洛阳红’牡丹根、茎、叶、花中均有表达,在花瓣中表达量最高,在叶片中表达量最低;PsANN1基因在不同花期的花瓣中均有表达,在盛花期的表达量最高,小风铃期的表达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洛阳
红
’
牡丹
PsANN1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温室牡丹‘洛阳红’挥发性成分及含量的影响
1
作者
牛童非
薛娴
郭丽丽
郁敏
张晨洁
徐鑫傲
李瑞雅
侯小改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60,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1000406)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20B220002)。
文摘
【目的】探讨外源茉莉酸甲酯对温室牡丹‘洛阳红’挥发性成分及含量的影响,获得改善温室牡丹花朵香气成分的方法,为提高牡丹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株喷施法,以5种不同浓度(50、100、200、300、400μmol·L^(-1))的茉莉酸甲酯溶液喷施温室牡丹‘洛阳红’植株,利用动态顶空套袋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其不同开花时期的挥发性成分及含量。【结果】1)不同开花时期的温室牡丹‘洛阳红’共检测出25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未喷施和喷施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植株分别检测到23种和24种化合物。可将这些挥发性化合物分为醇类、酯类、醛类、萜烯类、苯环类和烃类6大类,其中烃类和苯环类化合物的总释放量相对较高;喷施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溶液后,六类化合物含量在不同开花时期呈现不同变化趋势。2)对香气化合物的分析发现,对二甲氧基苯、2,4-二叔丁基苯酚、茉莉酸甲酯这3种化合物在大多数样品中含量较高,可视为温室牡丹‘洛阳红’的主要香气成分。3)喷施茉莉酸甲酯溶液后,对二甲氧基苯含量下降,2,4-二叔丁基苯酚和茉莉酸甲酯含量升高,浓度以100μmol·L^(-1)为最佳。【结论】喷施浓度为100μmol·L^(-1)的茉莉酸甲酯溶液能较好地改变温室牡丹‘洛阳红’香气成分及含量,从而改善‘洛阳红’置于室内时因香气过于浓郁而令人感到不适的问题。
关键词
外源茉莉酸甲酯
温室
牡丹
‘
洛阳
红
’
挥发性成分
Keywords
exogenous methyl jasmonate
Paeonia suffruticosa‘Luoyanghong’in greenhouse
volatile components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根砧嫁接‘洛阳红’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
8
2
作者
常毅洪
赵鹏飞
王锐
栗燕
贺丹
陈军洲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9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牡丹
芍药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研究"(31600568)
河南农业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牡丹韧皮部蔗糖转运机理研究"(30500565)
文摘
【目的】对2种根砧嫁接的‘洛阳红’盆栽植株叶片的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季节性变化进行比较,筛选更适宜盆栽的嫁接‘洛阳红’砧木。【方法】以‘洛阳红’为接穗,芍药根和凤丹根为砧木,测定2种根砧嫁接‘洛阳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单叶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羧化速率(CE)等光合特性以及初始荧光(F_0)、最大荧光(F_m)、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的有效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分析P_n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盛花期至夏季休眠期,芍药砧‘洛阳红’叶片的P_n始终高于凤丹砧‘洛阳红’。圆桃期至盛花期,芍药砧‘洛阳红’叶片的P_n、CE、WUE、F_m、F_v/F_m、Y(Ⅱ)分别增长了145.86%,245.10%,60.68%,33.27%,8.45%和25.00%,增长幅度较凤丹砧‘洛阳红’大。花后生长期,芍药砧‘洛阳红’叶片qN显著高于凤丹砧‘洛阳红’。相关性分析表明,芍药砧和凤丹砧‘洛阳红’叶片的P_n与CE、T_r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芍药砧‘洛阳红’的P_n与G_s呈显著正相关,凤丹砧‘洛阳红’的P_n与G_s呈极显著正相关;芍药砧‘洛阳红’P_n与F_v/F_m呈极显著正相关,凤丹砧‘洛阳红’P_n与F_v/F_m呈显著正相关,2种根砧‘洛阳红’P_n与Y(Ⅱ)均呈正相关关系,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芍药砧嫁接‘洛阳红’叶片具有更高的光能利用效率,更适宜作为盆栽‘洛阳红’的砧木。
关键词
根砧嫁接
'
洛阳
红
’
牡丹
光合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Keywords
graft
‘Luoyang Hong’ tree peony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温对牡丹切花花色和花青素苷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
15
3
作者
杜丹妮
张超
高树林
董丽
机构
花卉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出处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5-30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31572164)
文摘
以牡丹洛阳红(Paeonia suffruticosa‘Luoyang Hong’)开放级别为蕾开期的切花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22℃、15℃和4℃)处理对切花花色和花青素苷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2℃处理相比,15℃和4℃处理切花花色明度下降、红度和彩度增加,花瓣花青素苷含量增加。对花青素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的结果表明:15℃和4℃低温促进与花青素苷合成相关的PsCHS1、PsCHI1、PsF3'H1、PsANS1、PsDFR1、PsMYB2、Psb HLH1和Psb HLH3基因的表达。低温对花青素苷上游合成途径中PsCHS1和PsCHI1基因进行调控;下游合成途径中PsDFR1、PsANS1和PsF3'H1基因对低温的响应相对敏感,4℃处理后基因的表达量大幅上调,且显著高于15℃处理组。上述所提到的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均是受低温调控的关键基因,进而影响牡丹洛阳红切花花青素苷合成与积累。
关键词
牡丹洛阳红
低温
花青素苷
结构基因
调节基因
Keywords
Paeonia suffruticosa ‘Luoyang Hong '
low temperature
anthocyanin
structural genes
regulatory genes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牡丹膜联蛋白基因PsANN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徐娟娟
刘鑫
贺丹
逯久幸
栗燕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出处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2期266-272,31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0568)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92102110062)
+2 种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9A220003)
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KJCX2019A05)
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KJCX2018A05)。
文摘
以盆栽‘凤丹’砧‘洛阳红’牡丹为试验材料,通过T-A克隆技术得到牡丹膜联蛋白基因(Paeonia suffruticosa Annexin1,PsANN1)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该基因在不同部位及不同花期花瓣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sANN1基因编码序列(CDS)全长为939 bp,编码312个氨基酸;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5.54 kD,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功能结构域分析表明,该蛋白有4个重复的保守结构域,属Annexin蛋白家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牡丹ANN与月季花(Rosa chinensis)和野草莓(Fragaria vesca subsp.vesca)亲缘关系较近。qRT-PCR结果分析显示,PsANN1基因在‘洛阳红’牡丹根、茎、叶、花中均有表达,在花瓣中表达量最高,在叶片中表达量最低;PsANN1基因在不同花期的花瓣中均有表达,在盛花期的表达量最高,小风铃期的表达量最低。
关键词
‘
洛阳
红
’
牡丹
PsANN1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Keywords
‘Luoyanghong’tree peony
PsANN1 gene
cloning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expression analysis
分类号
S685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Q785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温室牡丹‘洛阳红’挥发性成分及含量的影响
牛童非
薛娴
郭丽丽
郁敏
张晨洁
徐鑫傲
李瑞雅
侯小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种根砧嫁接‘洛阳红’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常毅洪
赵鹏飞
王锐
栗燕
贺丹
陈军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低温对牡丹切花花色和花青素苷合成的影响
杜丹妮
张超
高树林
董丽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牡丹膜联蛋白基因PsANN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徐娟娟
刘鑫
贺丹
逯久幸
栗燕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